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对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5803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对策.docx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对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对策.docx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对策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

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

本文以金融危机下新一轮产业转移为背景,通过分析内产业转移的趋势,对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此了解了西部地区在国内产业转移中所面临的优势及劣势。

在明确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后,探讨了西部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所在问题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方面的相应对策。

本文通过简单探究得出结论,西部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时要看清产业转移的两面性,并深知自身条件科学的承接适合产业来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

 

ABSTRACT

Inthispaper,anewroundoffinancialcrisisindustrialtransferasthebackground,throughanalysisoftrendswithintheindustryshift,thewestcoastfromeasternindustrialtransferofthecurrentsituationanalysisinordertounderstandthetransferofthewesternregioninthedomesticindustryinthefaceoftheedgeanddisadvantages.Clearinthewesternregioninthestatusofindustriestorelocateaftertheundertakingoftheeasterncoastofthewesternindustrialtransferintheproblems,andwherethecauseoftheproblemonasimpleanalysis,putsforwardtheeasterncoastofthewesternregiontoundertakethetransferofindustriescountermeasures.Thisarticleconcludesbybrieflyexploringthewestcoastintheeasternindustrialtransferofundertakingtoseethetwosidesofindustrytransfer,andknowtheirownconditionsfortheindustrialandscientificundertakingtopromotetheeconomicdevelopmentofthewest.

[Keywords]WesternRegionUndertakeEastcoastIndustrialtransfer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现状与对策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08年爆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性经济萧条。

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摧残,而这种情况下,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也拉开了序幕。

就我国而言,20世纪80年代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沿海的优势地位、特殊的对外开放政策在吸引外资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从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来的产业大大促进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随着当前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趋势的加强,我国进一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空间和优势日趋明显,东部沿海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的趋势明显加快。

第二届中国产业转移上海投资峰会于2008年7月在上海浦东举行。

在本届峰会上,200余家企业,300多家500强企业、60愈加台商企业和国内外著名投资机构与中西部46个实现政府领导就“危机是机遇,东西携手,共迎产业大转移”这一主题探讨新经济形势下的东部产业转移和中西部发展方向,并经过对接洽谈,60余家企业与中西部地区达成转移或投资意向,30余个项目成功落户,意向投资金额约130多亿人民币。

国内著名的投资机构表示,长三角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在中西部找到“婆家”后,愿意资金跟进,同时进行配套建设,为落户企业在当地共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

本文研究主要是产业转移的空间移动,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现状、问题等展开分析与阐述,随之研究东部沿海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及西部如何更好承接问题,以求为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研究提出一点新的思路。

研究东部产业转移趋势,分析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机遇与挑战,对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产业升级、地区经济共同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

产业转移有两种含义:

第一种含义是指生产要素的产业间转移,是产业的纵向专业;第二种含义是指产业的区域间转移,即其一产业成熟区域向产业潜力区转移,它是某一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的移动。

本文所指的产业转移是第二种含义的产业转移,产业在空间的移动,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分工结构的优化,在此将对产业转移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有关产业转移的原因不同的学者有不同德见解,具有代表性的有下面几种:

1、比较优势理论

以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为代表的比较优势理论被西方经济学者看成是支配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准则。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雷索德·弗农(Raymond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论。

该理论主张应按某种产品的生命周期选择转移产品生产的适当时机。

3、区域生命周期理论

该理论是美国经济地理学家汤普森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一个工业区的建立就像一个生命有机体一样遵循一个规则的变化次序而发展,经历诞生——成长——成熟——衰退4个阶段。

不同阶段的工业区面临不同的问题,处于不同的竞争地位。

(三)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本文研究

经年来国内关于产业转移研究层出不穷,有关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如:

国内流行的梯度转移模式等。

但是产业转移有它的两面性,东部沿海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出现的问题,西部地区要总结经验教训,承接切实根据当地本土承接能力与特色方面,东西结合共同发展产业的实际方案有些漏洞。

因此,国内产业转移承接地本土发展有着可探索的新视角。

本文主要就是针对,西部在承接产业时要迎接可以本土化这个新视角进行探讨。

二、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及问题原因分析

(一)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

二战后的几次国际产业大转移,成就了世界经济的“奇迹”。

第一轮产业转移中,日本承接美欧产业专业迅速跻身世界经济强国;第二轮造就了亚洲“四小龙”腾飞;第三轮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区位和政策优势,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港澳台产业转移,得以迅猛发展;目前正在进行的产业转移是第四轮产业转移,是由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乃至东南亚国家转移。

这轮产业转移对于我国西部地区而言,有着重大机遇。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之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

近年来,东部沿海一些产业发展受到劳动力和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就东、西地区的矿产资源基础储量而言,东部各生产要素短缺,西部却有发展的资源优势。

表1东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储量占全国比重

东部比重%

西部比重%

东部比重%

西部比重%

铜矿

8

36

石油

22

31

铅矿

17

67

天然气

4

80

锌矿

11

76

煤炭

6

48

铝土矿

1

57

铁矿

40

28

菱镁矿

99

0

锰矿

7

64

硫铁矿

21

39

鉻矿

0

99

磷矿

5

53

钒矿

1

75

高岭土

63

23

原生态铁矿

0

97

数据来源:

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面对世界范围的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应对经济一体化,必将腾出空间有效的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在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石油化工等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必须“腾笼换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当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形势下,由于外部需求下降,东部沿海大量的外向型加工制造业进入发展困境,继而转向开拓以中西部地区为主德尔国内市场。

尤其东部沿海的一些中小企业急需寻找新的市场来发展。

(二)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现状

目前,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渐成气候,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趋势还会继续加强。

而对西部地区来说,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在产业对接中增强本地产业的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这块“大蛋糕”不仅中西部地区分享,而且东南亚国家也在争取,西部地区在承接过程中面临巨大竞争压力。

首先,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力资源总数达到2.28亿人,从业人员有1.83亿人,劳动力的平均成本只有东部沿海地区的40%左右,发展资源加工和向附近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条件较好。

近年来劳动力向布流向加快并超越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如:

图1所示2009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76万人,比上年下降8.9%,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62.5%,比上年降低8.5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477万人,比上年增长33.2%,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17%,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比上年增加775万人,增长35.8%,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20.2%,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

这也就是2009年下半年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用工荒”的现象的重要原因。

因此,西部地区在发展劳动密集产业有着充足的劳动力资源,2009年农民工流向变化图如下表所示:

 

图12009年农民工流向变化

(来源:

人民日报2010年03月23日)

其次,西部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西部地区水能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天然气储量占70%以上,煤炭储量占60%左右。

我国已发现的170种主要矿产中,西部地区均有相当储量。

如:

表2所示。

表22008年西部自然资源量

地区

石油

万吨

天然气

亿m³

煤炭

亿吨

铁矿

亿吨

锰矿

万吨

铜矿

万吨

铅矿

万吨

锌矿

万吨

硫铁矿

万吨

内蒙古

7751.00

5635.41

789.07

14.59

544.68

255.15

290.67

791.39

11721.12

广西

187.00

3.41

8.24

1.10

8010.14

9.45_

19.13

157.78

4642.06

重庆

56.00

1558.82

20.66

0.01

1844.95

3.94

14.78

1907.10

四川

338.00

6061.60

49.76

28.96

29.55

83.17

71.97

220.40

40485.94

贵州

4.53

150.06

0.51

2496.74

0.33

5.98

14.74

5706.40

云南

12.00

2.63

78.65

4.39

886.83

244.09

276.33

1406.69

7581.70

西藏

0.12

0.27

220.49

18.47

1.25

陕西

23047.00

5709.24

278.46

4.05

302.56

15.97

13.51

63.35

577.62

甘肃

9114.00

106.13

60.48

7.46

119.42

176.93

101.87

452.17

1.00

青海

3959.00

1418.49

20.20

0.06

50.54

92.56

133.12

96.80

宁夏

211.00

2.18

58.15

0.01

新疆

43643.00

7543.69

147.41

3.54

433.00

74.10

32.13

88.49

17.36

数据来源:

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总第28期

再次,西部地区土地价格相对廉价,教育、社会事业等发展较快,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近年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如:

表3所示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增长,西部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潜力。

因此,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

表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08年5月)

西部十二省区

单位

上月为100

1-5月以上年同期为100

重庆

%

99.47

109.31

四川

%

99.87

107.58

贵州

%

99.89

111.39

云南

%

99.91

108.85

西藏

%

99.66

107.30

陕西

%

99.50

108.92

甘肃

%

99.54

110.12

青海

%

100.10

112.44

宁夏

%

99.58

110.56

新疆

%

99.60

110.65

内蒙古

%

99.80

108.06

广西

%

98.82

110.79

数据来源:

2010年03月人民网-《人民日报》

(三)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西部市场机制不健全

西部地区改革相对滞后,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要素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发育滞后,对外开放水平较低,普遍存在地区封锁和分割现象。

2、产业配套能力不强

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特色不突出,配套能力不强,中部地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特色不突出,配套能力不强,未能形成完备齐全的产业链,势必增加转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抵消在劳动力及土地等成本方面的优势。

金融物流等主要服务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竞争力弱,物流配送效率低,额外增加企业的消耗。

3、西部地区人才缺乏

西部地区技术工人相对短缺、缺乏高层技术管理人才,成为制约产业转移的瓶颈之一。

尽管农村剩余劳动力众多,但大多缺乏基本操作技能,能成为产业工人尤其是高级技工很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于东部沿海。

4、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压力大

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稍纵即逝。

当前新的一轮产业转移也是只有短短的几年,东部沿海的部分产业转移成为中西部的枪手“大蛋糕”,中西部各省都竞相研究承接产业转移政策措施,比环境、枪客商、争项目,态势逼人。

中部以自身的优势成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最大竞争对手。

5、政策体系不完善、缺乏承接载体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对如何更好的承接产业转移的人是研究不够深入,缺少明确的政策指引。

现代化的城市群和功能齐全的产业园区是成绩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但是西部城市化水平较低,许多开发区、工业园区由于规划不到位等原因、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条件和生产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条件达不到大规模产业转移的要求、缺乏物流、仓储、运输、金融、口岸及其他商务服务,难以吸引大型转移企业。

三、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对策

(一)西部地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有着自己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以及环境在生态承接方面的空间优势。

然而,不能因自己的优势就盲目承接,走东部沿海的承接老路。

在承接过程中考虑长远的经济利益,实现未来长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西部地区在承接过程中,要根据产业运行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来选择适合当地的发展的产业,积极主动地承接转移。

产业转移不等于把污染企业搬到西部来,而应该是在技术升级、节能环保前提下的转移。

西部承接产业转移要一步到位,部能因为追求当前的经济利益就降低对“进门”产业的选择标准。

由于产业转移并非“污染”搬迁,西部在承接时,如下图2所示要制定科学的承接政策、优化承接,这就有利经济长远发展,也有利于东西经济共同发展,缩小差距。

高科技

科技产品、优质环境

资源要素、产品

科技设备、低污染、适应环境产业

图2西部地区承接优化示意图

(二)西部发挥自身优势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一个地区的配套能力可以缩小企业的产业配套半径,产业配套半径可以用来描述企业对外采购范围的状况,产业半径大小和远近对企业的生产成本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如果企业能够在所在地周边获得配套,那么产业配套半径的范围会大大缩小,采购成本也就大大减少,就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如下图3显示了产业配套能力与采购成本的关系,产业配套能力越强,企业就能够在较小的范围内从配套生产商获得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缩小产业配套半径,从而介意采购成本。

因此一个地区产业配套能力强有利于降低企业投资成本,这样有利于吸引FDI进入。

(图3来源:

产业经济2009.8)

因此,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承接与自己优势相结合的产业,结合本地的实际,科学的制定产业承接规划,避免区域产业的无序竞争,增强产业承接的针对性。

要以优势产业为依托,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大力发展产业群。

要以区位优势,积极承接加工贸易,加快金融、物流等现代化服务业,构建高效快捷的现代化服务体系。

(三)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

西部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承接中的推动和作用,适应市场一体化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公平准入,努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要确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建立务实高效的统筹机制,全力营造安全的法制环境,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做好“守夜人”的角色,发挥政府的指引作用。

(四)西部地区应谨慎引资,不图一日之利

西部地区经济一直相对落后,一些地区急于发展地方经济,在引资方面就从来不考虑长远利益。

不谨慎,把污染企业引进来,在目前在发展当地经济有推动作用,但是会使环境污染严重,治理成本上升,西部生态环境本来脆弱,不容易治理。

所以,西部地区在承接转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走环保型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承接战略”不能走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层次不高的老路。

因为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

如何理性承接,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承接时认识上要到位,清晰

首先要认识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其次要认识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都把环境保护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的项目在西部发展承接产业中最好不要承接。

2、地方政府要有决心,经得起诱惑

承接怎么样的项目、如何承接这些得有地方政府把关,取决于当地的宏观政策。

因此,地方政府一定要经得起眼前利益的诱惑。

3、集思广益,发挥智囊团的优势

在重大项目引进时应做好实际调查,多听有关单位、专家和当地公众的意见,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决策失误。

(五)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

西部地区劳动力充足可是高级技术人员短缺,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发人力资源,为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素质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本和智力支持。

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重点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东西联合办学,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解决劳动力的结构性矛盾。

要大力实施劳动力“回归工程”鼓励西部人才回到家乡就业。

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纺织业西进

(一)国内纺织业的现状趋势

纺织企业向中西转移,目前以有相当的规模,并逐渐向西部资源丰富的城市转移。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去年《1—5月份纺织业运行态势分析》,1—5月份东部沿海地区实际完成投资中,除浙江、北京、福建保持50%以上的较高增长之外,天津、广东、海南呈现负增长态势。

而中西部地区的河南、广西、云南投资增速分别达到80.39%、88.63%、145.01%,甘肃、青海的投资高达210.37%和888.69%。

由此可见,纺织业西进高速增长态势。

纺织业“西进”是必然趋势。

“纺织工业现在由东西转移,跟改革开放之初东部承接自国外的纺织工工业转移,两者本质上相同。

”江西综合行业管理办纺织处处长杨金娥说。

这种现象是由于成本逼迫下所造成的,是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业的理性选择。

因为随着东部沿海原料、人工、土地资源的紧张及当地环境的提高,纺织企业要继续保持优势,必然要向成本低的西部转移。

东部沿海应该抓自主创新、在研发等领域做文章。

西部又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承接纺织业,并总结东部经验更好的做到产业承接,发展当地的经济。

(二)纺织业西进面临的问题

产业转移本来就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纺织业的西进给西部地区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不言而语的,但在西进转移中也同样面临这问题。

首先,从转出地来讲,当把大型的纺织企业全部转出后,东部沿海的工业在不赶紧再去吸收别的产业,大批工厂就会闲置下来、当地就业出现问题,这样当地就会出现“空心化”的现象。

其次,在转入地来讲,有了充足的资源也不一定适合发展纺织业。

由于西部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条,当地没有成熟、配套的面辅料市场,企业就需要从广州、福建等地采购,而这就无疑曾加了企业的物流运输成本,在搬迁的同时要把机器设备都运到西部,又曾加了转移成本。

当地的政策及劳动力的素质与东部沿海有差距,这就使企业需要长时间来适应,刚到“婆家”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再次,如若不考虑长远利益,纺织企业还要考虑印染、后整理等一系列加工环节,而西部在这些方面没有很大优势。

这样当其中环节处理不好,对当地环境有很大破坏,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本来脆弱,再加上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若受到污染就很难恢复,就算承接纺织业能解决当地的就业,也不能盲目的就去迎接。

(三)西部地区如何承接纺织业

自2005年来政府提出纺织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转移以来,中西部省份都摩拳擦掌,“迎娶”东部沿海企业进门。

虽然,对当地的经济有很好发展的作用,要减少负效益西部在承接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西部不能盲目的“迎娶”纺织业

西部在承接时不能操之过急,要弄清楚纺织业发展所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如:

原料、技术人员、治理污染能力、销售物流设施状况等条件。

2、建设完善的产业链条

纺织产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配套设施,由于纺织业在印染、后整理等一系列环节有严格要求,若处理不好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这就要加强这方面技术,使得当地环境能承载。

在政策措施方面健全有力于纺织业发展的体系,能使转移过来企业快速适应当地环境。

3、要发挥优势反梯度承接

西部在承接纺织业,要反梯度承接,不紧只从东部沿海转移,可以直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挥优势抢在中部之前去迎接纺织业的到来。

五、结论

本文在当前新一轮产业转移背景下,通过对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方面的探讨,得出结论:

凡事都有两面性,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也是如此,有利又有弊,西部地区就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科学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在此过程中要“迎娶”适合本土化发展的产业,就如;纺织业的西进,西部在承接时不能只看到它带来的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还要考虑当地发展这类产业有没有各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