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问答.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4679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7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问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论语问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论语问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论语问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论语问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问答.docx

《论语问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问答.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问答.docx

论语问答

论语问答

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仁者爱人”或“仁”)  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被誉为什么?

(圣人)  3、孔子的弟子约有多少人?

(B)  A、二千B、三千C、四千D、五千  4、“君子惠而不费”下面四句是什么?

(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5、孔子认为生活的最高原则是什么?

(仁)  6、“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试问是哪五者?

(恭、宽、信、敏、惠)  7、“匹夫不可夺志也”上面一句是什么?

(三军可夺帅也)  8、对于富贵,孔子的态度是什么?

(取之以义)  9、孔子提倡哪两种教学方法?

(学思结合温故知新)  10、孔子十五岁开始立志于学,到了三十岁左右,通晓“六艺”,试问哪“六艺”?

(《书》《诗》《易》《春秋》《礼》《乐》)  11、说出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至少三个。

(仁、义、礼、智、信、勇)  12、孔子弟子中贤达者多少?

(七十二)  13、“君子成人之美”后一句是?

(不成人之恶)  14、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仁政)  15、孔子的消极思想是什么?

(忠君尊王)  16、孔子被封为什么王?

(B)  A、文惠王B、文宣王  17、孔子名什么?

孔子字什么?

(丘,仲尼)  18、孔鲤是孔子的第几个儿子?

(A)  A、第一个B、第二个C、第三个D、第四个  19、孔子首创了什么教育?

(B)  A、贵族教育B平民教育C、素质教育  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愤”和“悱”各是什么意思?

(愤:

想弄明白而弄不明白。

悱:

想说而说不出来)  21、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下列哪一位?

(C)  A、子路B曾皙C、颜回D、公西华  22、哪一年是孔子诞辰2555周年?

(D)  23、孔子的生日是哪一天?

(9月28日)  24、儒家讲人生过程有八个过程,也称“八条目”,请至少讲出三条。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5、“六十而耳顺”“耳顺”是什么意思?

(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蜚。

  26、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多少年?

(14年)  27、孔子的母亲的名字是什么?

(颜征在)  28、现存《论语》共多少篇?

(B)  A、19B、20C、25D、28  29、孔子在何处设教?

(A)  A、杏坛B、桃坛C、梨坛D、田园  30、孔子把什么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

(仁、义)  31、孔子整理、编订了哪些古代典籍?

(《诗》《书》《礼》《易》《乐》《春秋》)  32、孔子的思想什么时候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汉朝以后)  33、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什么?

(国老)  34、下列三项中,哪项与孔子无关?

(A)  A、孔杯B、孔林C孔道  (注:

孔杯:

兄弟的代称。

孔林:

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

孔道:

孔子的学说。

)  35、孔子所删修的《春秋》是依据哪国史料整理而成的?

(A)  A、鲁朝B、宋C、秦D、齐  36、从何时起,《论语》被钦定为科举考试必读教科书?

(B)  A、宋B、元C、明D、清  37、“质胜文则野”下一句是什么?

(文胜质则史)  38、孔子周游列国为期15年,对还是错?

(错,应是14年)  39、我校碑廊共多少块碑?

(40)  40、下列不是出自《论语》的成语是哪一个?

(B,出自《孟子》)  A、朽木粪土B、杯水车薪C、祸起萧墙D、一匡天下  41、请背出《论语》中孔子“教”与“学”理念的句子不少于五句: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6)学而时习之。

  (7)温故而知新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这则殆。

  42、“孔子认为‘为仁之本’是‘忠义’”,这句话对还是错?

(错。

应是孝悌)  43、“悌”是什么意思?

(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  44、谁去世后,孔子悲呼“噫!

天丧予!

天丧予!

”?

(D)  A、颜征在B、孔鲤C、子路D、颜回  45、孔子死后,鲁哀公亲制诔(lěi)文悼念孔子,诔文中称孔子为什么?

(尼父)  46、历代帝王除亲自前往曲阜致祭外,还派官员致祭孔子,前后共有多少次?

(196次、128次、156次)  47、孔庙的主体建筑命名为什么?

(大成殿)  48、孔子教子学诗学礼,历来传为美谈。

孔子后代自称以什么传家?

(诗礼)  49、孔子年轻时曾经担任过哪两种卑微的工作?

(委吏:

管理仓库;秉田:

管理畜牧)  50、孔庙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196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51、山东曲阜孔庙内有建筑104座,466间,古树1250株。

更是我国罕见的大型碑林之一,各类碑刻有多少块,。

  A、2000多B、1500多C、1000多  52、孔府即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中紧邻孔庙,是孔子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的衙署和府第,有“天下第一家”之称。

  53、孔府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54、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

  55、在孔子以后的两千多年里,孔子思想首先传入朝鲜、越南、日本等亚洲国家。

  56、一九八八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们聚会巴黎,他们得出的结论之一便是:

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57、“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哪四部儒家经典?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58、请根据以下提示,说出具体内容:

(共5题,每题10分)  

(1)根据提示,说出他是谁?

(颜回)  A、他是鲁国人B、他是七十二贤之一  C、他死后,孔子连呼“天丧予!

天丧予!

”D、他敏而好学,能闻一知十  

(2)根据提示,说出他是谁?

(子贡或端木赐)  A、他是最早的儒商B、他是孔子七十二门徒中最富有的弟子  C、他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家D、孔子死后,他守了六年的丧。

  (3)根据提示,说出他是谁?

(子路或季路或仲由)  A、他随孔子游学于列国B、他死于卫国的内乱中  C、孔子见南子时,他很不满D、他耿直好勇  (4)根据提示,说出这是春秋时哪个国家?

(齐国)  A、鲁昭公兵败曾逃亡至此B、它在现在的山东境内  C、孔子曾在此听过韶乐D、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姜姓  (5)根据提示,说出这是哪座城市?

(洛阳)  A、它是我国的六大古都之一B、孔子曾问礼于此  C、历史上曾被称为东都D、以盛产牡丹出名

 

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仁者爱人”或“仁”)  

  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被誉为什么?

(圣人)  

  3、孔子的弟子约有多少人?

(  B )  

  A、二千  B、三千  C、四千  D、五千 

  4、“君子惠而不费”下面四句是什么?

(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5、孔子认为生活的最高原则是什么?

(仁)  

  6、“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试问是哪五者?

( 恭、宽、信、敏、惠  ) 

  7、“匹夫不可夺志也”上面一句是什么?

(三军可夺帅也)  

  8、对于富贵,孔子的态度是什么?

(取之以义)  

  9、孔子提倡哪两种教学方法?

(学思结合   温故知新)  

  10、孔子十五岁开始立志于学,到了三十岁左右,通晓“六艺”,试问哪“六艺”?

(《书》《诗》《易》《春秋》《礼》《乐》)  

  11、说出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至少三个。

(仁、义、礼、智、信、勇)  

  12、孔子弟子中贤达者多少?

(七十二)  

  13、“君子成人之美”后一句是?

(不成人之恶)  

  14、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仁政)  

  15、孔子的消极思想是什么?

(忠君尊王)  

  16、孔子被封为什么王?

(B)  

  A、 文惠王  B、文宣王  

  17、孔子名什么?

孔子字什么?

(丘,仲尼)  

  18、孔鲤是孔子的第几个儿子?

(A)  

  A、第一个  B、第二个  C、第三个   D、第四个  

  19、孔子首创了什么教育?

(B)  

  A、 贵族教育  B平民教育  C、素质教育  

  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愤”和“悱”各是什么意思?

(愤:

想弄明白而弄不明白。

悱:

想说而说不出来)  

  21、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下列哪一位?

(C)  

  A、子路  B曾皙    C、颜回   D、公西华  

  22、哪一年是孔子诞辰2555周年?

(D)  

  23、孔子的生日是哪一天?

(9月28日)  

  24、儒家讲人生过程有八个过程,也称“八条目”,请至少讲出三条。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5、“六十而耳顺”“耳顺”是什么意思?

(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蜚 。

  

  26、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多少年?

(14年)  

  27、孔子的母亲的名字是什么?

(颜征在)  

  28、现存《论语》共多少篇?

(B)  

  A、19   B、20  C、25    D、28  

  29、孔子在何处设教?

(A)  

  A、 杏坛  B、桃坛  C、梨坛  D、田园  

  30、孔子把什么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

(仁、义)  

  31、孔子整理、编订了哪些古代典籍?

(《诗》《书》《礼》《易》《乐》《春

※、为政以德 

  节用爱人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5) 

  翻译:

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候国,要严肃慎重、专心认真办理国家的政事,以要守信用;节约财政开支,又爱护部下和人民;按照农时的季节役使人民。

 

  成语义:

节约财用,爱护百姓。

 

  陈力就列  

  周任有言曰: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16.1) 

  翻译:

周任有句话说:

“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就担任一定的职务,如果不能,就该辞职。

 

  成语义:

依据自己的才能担当一定的职务,各就其职位尽力。

  

  持危扶颠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16.1) 

  翻译:

遇到危险却不扶持,摔倒了却不搀扶起来,那么用你辅佐什么呢?

 

  成语义:

扶助将要倾倒的。

比喻扶持大局。

  

  分崩离析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16.1) 

  翻译:

现在仲由和冉有你们二人辅佐季氏,远处的人不归服,而不能使他们来归服;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全;反而计划在国内使用武力。

 

  成语义:

 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既来之,则安之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16.1) 

  翻译:

如果这样做了,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礼乐道德来教化他们,使他们来。

既然来了,就应该使他安定下来。

 

  成语义:

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

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开柙出虎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6.1) 

  翻译:

老虎一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和祭祀玉器在木盒中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成语义:

原指看管虎的人未尽责任。

后也用来比喻放纵坏人。

  

  祸起萧墙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6.1) 

  翻译:

 我担心季孙所应该忧虑的不在颛臾,而在自家内部。

 

  成语义:

祸害从内部发生。

 

  足食足兵 

  子贡问政。

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2.7) 

  翻译: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

孔子说:

“有充足的粮食,有充足的军备,人民信任政府啊。

” 

  成语义:

粮食富足,军备齐全。

 

  2、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   

  原文: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

” 

  翻译:

颜渊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

“克制自己,使言行符合‘礼’就是‘仁’了。

有一天

 

※ 2009年浙江高考语文《〈论语〉选读》复习指导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

“然则师愈与?

”子曰:

“过犹不及。

”    子曰: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  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

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

为什么?

(4分)  怎么理解“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这句话所包含的意思?

  过犹不及。

赞同孔子的评价,理由是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做人需要有中庸的思想;不赞同孔子的评价,只要符合情理亦可。

  【评析】“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

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

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

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由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对中庸之道看得很清楚,虽然他主张中庸之道,但是他也知道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并不多,因此他也能看到“狂者”和“狷者”的可取之处。

换句话说,在生活中“中庸之道”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选择,有的时候需要“狂”一些,有的时候又需要“狷”一些。

《论语》中谈到启发式教育,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诲人不倦》)(孔子主张实践“仁爱”时不妨从小处着手,能以自身作比方去类推别人,所以孔子说:

)夫仁者,  ,。

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

(《仁者爱人》)子曰:

“不愤不启,  。

,则不复也。

”(《诲人不倦》)  练习:

  1.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既来之,。

(《为政以德》)  2.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而由人乎哉?

(《克己复礼》)  3.凤兮!

凤兮!

何德之衰!

,。

已而!

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

(《知其不可而为之))  4.子曰:

“老者安之,,。

”(《仁者爱人》)  5.子曰: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仁者不忧,,。

”(《君子之风》)  6.孔子曰: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周而不比》)  7.《论语》中有颜渊直接赞叹孔子学说高深难测、无所不在的句子,就是“仰之弥高,。

  ,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高山仰止》)  8.“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不如,。

”(《中庸之道》)  三、《论语》探究题例题分析及练习  1.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不少隐者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连他的弟子也颇有微词。

当他与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没有粮吃的时候,他曾经征求三位弟子对行道的意见和看法。

子路持怀疑态度,认为孔子也许还没有达到仁、智,子贡肯定孔子之道极大,但因天下不能容,希望孔子修改一下。

孔子为何坚持自己的信念?

你怎么看孔子的这种行为?

请简述之。

(不超过100字)(6分)(《知其不可而为之》)省考试院第一次例卷题  1.孔子之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坚信自己的事业合于仁道,即使前身不能实现,也要给后人树立一个典范。

“不可”不是孔子的错,而是天下不容,只是证明天下见识浅,反而显示孔子的仁人君子的高尚品格。

  2.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知其不可而为之》)  省考试院第二次例卷题、2009年考试说明例卷题  (桀溺)曰: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  ……  夫子怃然曰: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  

(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

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

  

(2)你赞成谁的观点?

为什么?

  2.

(1)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

(2)赞成孔子的观点。

①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②假如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担当、奉献和牺牲的精神。

③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为之”才有希望。

  赞成桀溺的观点。

①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一点上不能自欺欺人。

②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

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然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

  练习:

  1.在人与人的交往问题上,原始儒家追求友好交往和诚实交往的目标,但孔子同时又以“仁”为标准,不赞成同任何人进行交往。

他反对把交往降为党派活动,除主张要“适中交往”外,孔子还说: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卫灵公》)“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里仁》)。

可见,在交往问题上,孔子认为我们不可以放弃自己的意志和立场而依附于他人,甚至把交往蜕变为一种结党营私的活动。

对孔子的这种交往观,你是怎么看待的?

请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不超过100字)(《周而不比》)  1.当今社会需要和谐,为了使交往者之间有一种和谐、完美的状态,必须追求友好交往和诚实交往的目标;但在交往中还是应该保持交往主体的独立性,不能把交往活动变成结党营私的活动,因此要选择交往对象,适中交往。

  2.孔子主张以德治国: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他坚持认为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但他的主张却被当时的人们视为迂腐。

你怎么理解孔子的这种坚持?

请简述之。

(不超过100字)(《为政以德》)  2.在历史进步与道德堕落的二律背反中,孔子毅然选择了以道德作为评价社会的价值准则。

从现象上来看,孔子是文化保守主义者,但他的真正目的是追求建立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

在孔子学说保守的现象后面,包含着对人类永恒精神的追求。

  3.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送死和祭祀。

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

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藏富于民: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这是否表明孔子是主张君民平等、贫富不分的呢?

请简述之。

(不超过100字)(《为政以德》)  3.不是。

孔子主张的不是均贫富,而是上下各得其分,于统治者而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对百姓是需要教育的:

“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

教之。

”教什么?

教之以礼、信、孝悌。

  6.孔子说:

“仁者爱人”;孔子又说: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请你从交友的角度,联系现实,谈你的理解。

(《周而不比》)  6.在现实中确实有些人不值得我们去“爱”,对死不悔改且危害甚大的人要深恶痛绝,真正的仁者是“爱憎分明”的,爱人,才能使人们敬佩你、归顺你;憎人,才能使小人敬畏你、远离你。

孔子的“爱人”并不是不讲原则的爱。

  7.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诲人不倦》)  子路问:

“闻斯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  冉有问:

“闻斯行诸?

”子曰:

“闻斯行之。

”  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  面对子路、冉有的同一问题,孔子的回答是完全不同的,这使得站在一旁的公西华很困惑。

孔子的解释体现了他怎样的教育思想?

如果子贡问同样的问题,孔子会如何回答?

为什么?

对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你有什么体会?

  7.因材施教。

闻斯行之。

因为孔子认为子贡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他是能够把握好做事的度的。

孔子之所以能做到因材施教,是因为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心里有数。

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予不仁”“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等。

  8.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诲人不倦》)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

”曰:

“礼后乎?

”曰:

“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  

(1)面对子夏带有刁难性的问题,孔子是如何启发教育他的?

  

(2)本来是孔子在启发子夏,可为什么孔子却说“启予者商也”?

  8.

(1)孔子说再好的画也是要画在洁白的底子上,告诫子夏再好的文学也应建立在德行之上,切勿舍本逐末。

  

(2)孔子这里就是在教育学生做人要朴实,要以内在德行为务,少一些外在虚伪的花里胡哨的东西,他一启发,子夏就明白,接受老师的教诲并且能举一反三、启发老师,而老师肯定并谦虚地接受他的这种理解,这是一种让人羡慕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9.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问友。

子曰: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  曾子曰: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孔子和曾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的交友之道。

  

(1)孔子和曾子的交友之道有什么不同?

  

(2)你怎样评价他们的交友之道?

  9.

(1)孔子的交友之道包括忠告、善导、不可则止三方面,强调自主平等真诚的独立人格;曾子从交友的意义出发,强调文章学问在交友中的作用,交友的目的是培养仁德。

  

(2)两人从不同角度提出交友的态度与方法,孔子从仁德出发,强调交友需要平等真诚;曾子侧重交友的方法。

两人追求的要义是一致的。

  10.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点!

尔何如?

”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  子曰:

“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  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1)曾点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理想生活图?

  

(2)你赞同曾点的理想吗?

  10.

(1)描绘了一幅师生暮春郊游的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

  

(2)赞同:

因为曾点勾勒的是一幅太平盛世和乐景象图,他的理想反映了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的社会境界,表现了曾点安详自得的人生态度。

不赞同:

曾点缺乏济世大志,反映了他消极避世的思想,而儒家讲究入世,讲究积极进取。

  浙江六校联考语文试卷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

“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

“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

“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  24.“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

“君臣之义”指什么?

(2分)  25.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

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

(2分)参考答案:

24.“长幼之节”指老人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君臣之义”指有才能的人应出仕辅佐君王。

  25.“道”指儒家的政治主张,如施行仁义,恢复周礼等。

“道之不行”的原因是有才能应该出仕以推行自己的道义,如今,有才能的人却只想保持自己的高洁,而不愿意出仕辅佐君王来推行道义。

  宁波市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卷高三语文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

“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

(18、7)……  子击磬于卫,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