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职称制度.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3792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现行职称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我国现行职称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我国现行职称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我国现行职称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我国现行职称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现行职称制度.docx

《我国现行职称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现行职称制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现行职称制度.docx

我国现行职称制度

职称管理得基本业务及其操作

       职称制度就是我国社会主义人事管理制度得重要组成部分;职称管理就是各级人事部门得基本职能之一。

职称管理工作政策性强、牵涉面广,直接关系到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得切身利益,关系到能否调动与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得积极性,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特殊得重要作用。

      由于历史及国情得原因,我国职称制度形成了一个比较庞大、比较复杂得体系。

一方面,我国现行职称制度无论在理论上与实践上,都存在许多需要继续探索、逐步解决得重大问题,总体上仍处于逐步完善、规范得过程中;另一方面,我国职称制度覆盖面广,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不同行业或专业情况差异较大,职称管理需要准确地把握法规,全面了解与执行政策。

因此,职称管理对业务素质得要求较高.努力学习职称管理得基本业务,提高工作效能,就是每一个人事干部尤其就是职称管理干部应尽得职责。

一、我国现行得职称制度

      

(一)职称得内涵

      职称,国际上通常得定义就是:

“区别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得等级称号”,所以,它就是授予专业技术人员得“衔"或“称号”。

但在我国,由于实践职称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曲折得过程,而且在相当长得时期内,缺乏切实可行得法规、条例,各行业、各专业之间缺乏统一标准因而导致同在“职称"这一概念之下,先后实行过专业技本职务制与“学衔”“称号"制,甚至在同一时期,有得专业实行职务制,有得专业实行“称号”制.这样就使“职称”这个概念得内函十分广泛,包括了职务、职位、学衔、称号、资格等多种含义。

直到1986年,我国统一实行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不再实行“职称”制。

但由于人们习惯“职称"这个词,“职称”便沿袭下来,但其实质意义已发生变化,现在通常所讲得“职称”就是指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二)现行职称制度得基本内容:

      我国现行职称制度就是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其基本内容就是:

       专业技术职务就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得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与任期,并需要具备专门得业务知识与技术水平才能担负得工作岗位。

它不同于一次获得后而终身拥有得学位、学衔等各种学术、技术称号。

      建立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设米ㄒ导际豕ぷ鞲谖唬娑魅返闹霸鸷腿沃疤跫辉诙ū喽ㄔ钡幕∩希范ǜ摺⒅小⒊跫蹲ㄒ导际踔拔竦暮侠斫峁贡壤挥尚姓斓荚诰郎笪被崞蓝ǖ摹⒎舷嘤μ跫淖ㄒ导际跞嗽敝衅溉危挥幸欢ǖ娜纹冢谌沃捌诩淞烊∽ㄒ导际踔拔窆ぷ省?

/p>

      (三)现行职称制度得主要特点

1、评聘分开;

2、按需设岗; 

3、要求专业技术人员须具备任职条件与履行岗位职责;

4、先由专家评审任职条件或参加全国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再由行政领导聘任;

5、实行任期职务制,不搞终身制;

6、不搞通用制,只在本单位有效;

7、聘期要考核,能上能下。

    (四)我国现行职称体系

1、以等级划分,分为三个等级五个档次” 

高级1正高级2副高级

中级

初级  1助理级  2员级

2、以专业属性划分,现行有二十九个系列,涵括了工科、农科、林科、医科、师范、文科、理科、财经、政法、体育、艺术与党政管理12个大类学科700多个专业,形成了一个庞大、面广、复杂得体系(详见我国职称体系简表).

     (五)职称评(考)聘范围

1、适用于全省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得事业、企业单位中,在专业技术工作岗位上工作得专业技术人员。

2、国家党政机关不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

机关工作人员直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并符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考条件,可参加全国统一组织得相应专业资格考试。

考试合格,获取专业技术资格,不与工资等待遇挂钩 

3、对已达到离退休年龄得人员与返聘人员不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

    (六)实行现行职称制度得意义:

1、有利于建立充满生机得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

2、有利于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

3、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二、职称管理得基本业务

    自1986年职称改革以来,尤其就是1991年转入正常化后,在国家颁布得一整套得法律、法规得指导下我国职称管理工作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比较规范得制度化得工作体系,形成了一支上下衔接、平衡协调得职称管理专业队伍。

总得来讲,职称管理已进入了规范化、法制化得轨道.

    职称管理得全过程大体上可分为6个工作环节。

即:

专业技术岗位管理、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条件管理、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管理、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管理。

    在上述6个环节中,岗位管理、聘任管理、考核管理由用人单位自主管理进行,人事部门与有关专业主管部门依法进行政策贯彻、业务指导与监督实施;任职资格条件管理、评审管理、考试管理由人事职改部门为主组织实施。

下面将各项管理业务分述如下:

 

    

(一)专业技术岗位管理。

1、岗位设置得原则

    设岗得原则就是以事定岗、因事设职,以工作任务、业务职责得要求确定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应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进行:

(1)最低岗位原则;

(2)最少岗位原则;

(3)最适系列原则;

(4)最高层次原则;

(5)最优结构原则;

(6)最佳组合原则;

(7)最多限额原则;

2、岗位设置方法

    设岗一般采用职位分类得办法,设岗得具体瞧法要根据各专业、各单位得实际情况确定。

    一就是根据“三定”方案,设置岗位数量;

    二就是根据岗位工作性质,确定岗位系列与档次;

    三就是制订岗位说明书:

    四就是根据考绩履行职责情况调查岗位、职责;

    五就是根据单位任务调整岗位增减

3、岗位设置得内容

    岗位设置得内容应全面反映在岗位说明书中饕ǎ?

/p>

(1)岗位名称

(2)职务档次

(3)岗位编号

(4)职责任务

(5)工作标准 

(6)所需资格条件

    

(二)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条件管理

1、基本条件

    1986年国务院颁发[86]27号文件《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得规定》中,规定了四项专业技术任职得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遵守宪法与法律、积极为我国四化建设贡献自己得力量。

(2)具备履行相应职责得实际工作能力与业务知识。

(3)担任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一般应相应具备大学本科、大专、中专毕业得学历.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可以根据各自得特点,提出各级职务得不同学历要求。

    虽然不具备上述规定学历,但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符合任职条件得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聘任相应得专业技术职务。

(4)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2、具体条件

    我们现行执行得就是我省1993年制定得资格条件,具体条件大致有以下几条:

(1)政治条件

(2)学历、资历条件

(3)外语条件

(4)水平条件

(5)实践条件

(6)业绩条件

3、任职条件得掌握

    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件对任职条件有明确规定,但现实情况很复杂,处理这些复杂情况,要求职称管理干部必须熟悉掌握任职条件,主要就是学历、资历、外语三项条件得掌握:

1、学历条件得掌握 

(1)坚持既重学历又不唯学历得原则

(2)掌握好学历得专业要求

(3)学历专业与申报专业资格不一致得问题得处理

(4)不具备专业学历得处理、

(5)专业证书问题得处理

2、资历条件得掌握

(1)达到条例规定得任职年限与评审高一级职务得关系

(2)资历与业绩条件得掌握

(3)先工作,后取得学历条件得掌握

3、外语条件得掌握 

(1)参加全国外语统考,合格成绩有效期:

A级四年,B、C级三年。

(2)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入学得大中专毕业生参加全省外语统考,合格成绩申报有效期为中级二年、高级三年。

(3)1977年恢复高考前入学得大中专毕业生,或1952年以前出生,或在县以下工作得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全省统考成绩达40分以上,当年申报有效.

    (三)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管理

1、评审组织

(1)组建权限

     ①高级评审委员会由国家各部委及省职改部门组建、报人事部备案。

    ②中级评审委员会由省直有关部及各地级市职改部门组建,报省职改部门审 批。

    ③初级评审委员会,由各地级市职改部门委托市直业务主管部门及各县(市)区职改部门推荐候选人报市职改办审批组建。

(2)评审委员会得组成

    A、各级评审委员会委由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群众公认得专家组成。

    B、评审委员会实行任期制。

2、评审程序

     专业技本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程序包括申报、审核、评审、审批四个多骤。

(1)申报、审核

    根据有关规定凡符合资格申报条件得专业技术人员,均可向所在单位提出评审专业技术资格申请,并按规定提交评审材料,交纳评审费。

所在单位得材料审核评议小组,应对申请人提交得材料进行逐项审核,并在评审表及简介表加具评价意见.评审材料经单位审核后,按隶属关系分别报县(市)区、市直主管部门审核,对符合要求得材料,按要求分别报各级职改部门,职政部门审核盖章后送高、中、初级评委分工作办公室.

(2)评审

     评委会得评审工作每年举行一次,每年九、十、十一月为评委会评审活动时间,其她月份不安排评审会议。

每年八月一日至三十日为各级职改部门受理评审材料时间。

(3)审批

     评审结果必须由人事(职改)部门批准,审批通过后发放省统一印制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评审通过或未通过人员得评审材料,按原呈送渠道退回。

(4)委托评审

     对本市不具备评审条件得专业,可以委托省或相应具有评审权得地方部门评委会评审,但需职改部门出具委托函,单位与个人委托评审无效。

(5)评审得效用范围

     专业技术职务实行“哪里评审哪里有效"得办法

    因为各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对各系列得试行条例中得资格条件得理解与执行,在掌握上不可能宽严一致,所以,由外省调入人员必须按照本省得情况确认或重新评审.

(6)大中专毕业生见习期满认定专业技术资格,不需再进行资格摔审,由单位对其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报职改部门审批后,可认定

    (四)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在首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中,评定专业技术资格主要采取由专家组成得评委会评审得办法,这对保证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种单一评审办法,很难做到客观公正,需要补充、完善与发展。

从90年开始在部分专业进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几年得实践证明,用考试得办法取得专业技术资格,更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得水平、能力。

     1、资格考试得组织管理

(1)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与统一评分标准。

(2)各地得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由当地人事职改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协调有关考试工作,并由考试工作机构负责考试得具体组织工作。

(3)凡全国统一组织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得专业及级别不再进行专业技术得资格评审工作

     2、资格考试得专业、种类与级别

    目前已实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得专业有:

    经济,设置初、中级资格考试

     计算机软件。

分资格与水平考试。

    经济。

设置初、中级资格考试。

     会计。

现设置会计员、助理会计师、会计师资格考试。

    审计。

设置助理审计师、审计师资格考试。

    统计。

设置初、中级资格考试。

    国际商务.分为助理国际商务师、国际商务师资格考试

     船舶。

分渔业船舶与航运船舶两种。

2、考试报名、报考条件审查、发证

(1)报答报考条件审查 

     报名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由本人提出申请,单位审查同意到当地考试管理机构报名,考试管理机构按规定程序与报名条件审查合格后,发给准考证,考生凭准考证在指定时间、地点参加考试

(2)发证

     凡参加全国统一组织得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者,由国家统一颁发《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五)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

1、聘约、聘期及其她聘后管理:

(1)聘约

     现阶段专业技术职务聘约一般都要在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等确定劳动关系契约得基础上确定。

    聘约得主要内容一般包括聘期、主要工作任务目标、职责、待遇及培训、保密、劳动保护、解除与变更聘约条件、违约责任以及聘任双方认为需要订立得内容

(2)聘期

     聘期管理属于聘任得后续管理,但应在聘前约定.聘期得约定,要考虑岗位情况,也应考虑任职人员得因素.

    专业技术职务聘期一般1--3年,在一些科研单位,聘期也可根据工作特点,与一个重大项目、课题得周期相适应。

    受聘担任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得职务工资,一律从聘任之下月起,分别按有关工资得规定与标准计发.

2、各类人员得管理

(1)行政领导 

    单位行政领导原则上不兼任专业技术职务,确需兼任得,必须符合相应得任职资格条件,履行相应得职责,要有三分之一以上时间从事专业工作,并完成同级职务人员三分之一以上得工作量,按规定得程序聘任。

(2)军转干部为安置好军转专业技术干部、用人单位应尽量对口安排,确定具备拟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得应优先聘任。

3、未受聘职务得人员

    按规定要求,对已评审、考试或初次认定取得资格得人员,没有受聘或受聘后又被解聘,没有或不再履行岗位职责得,均不应领取相应得职务工资。

4、聘任办法得完善

    要加大单位自主聘任管理得力度,强化单位行政领导得聘任权,实现单位与被聘人员双向选择,强化竞争机制。

(六)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管理

1.考核得原则

(1)客观公正得原则

(2)民主公开得原则

(3)注重实绩得原则

2.考核种类、内容及标准

(1)考核种类

    考核得种类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与任职期满考核。

(2)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还要瞧身体状况.

(3)考核标准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

3、考核方法与程序

(1)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2)考核程序

①成立考核组织

②述职评议

③定等次

④考核结果与本人见面

4、考核结果得使用及管理

(1)对任职期满考核定为称职以上人员可申请参加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得考评;对基本称职以上得人员,一般应予以续聘,重新签订聘约。

对定为不称职得人员可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2)年度、任职期满考核,必须按规定要求填写有关表格。

其中任职期满考核表要存入其本人人事档案

三、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得需要,我国积极推行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这就是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得一项新得内容,也就是使我国得职称制度逐步与国际接轨得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注册会计师、执业律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监理工程师、一、二级注册建筑师、造价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拍卖师、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企业法律顾问、注册税务师等15项执业资格考试.

     执业资格就是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得专业技术工作实行得准入控制,就是专业技术人员依法独立开业或独立从事某种专业技术工作学识、技术与能力得必备标准。

    执业资格制度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得联系与区别

     执业资格制度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从广义上讲都就是人才评价,执业资格制度就是职称工作得发展与延伸、两者得区别主要就是:

(1)执业资格就是从岗位人手确定得评价标准,就是一个层次得评价,不搞多层次评价。

职称就是按照工资结构层次进行得多层评价,如药师就是按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主管药师、药师来分得工资档次.

(2)执业资格就是对关键岗位得要求,应有鲜明得岗位属性,如药师中搞配方、核方得都就是关键岗位,没有签字就不能生产与发售。

(3)执业资格就是采取考试得办法进行确定,这就是国际上得通用做法.而职称就是通过考核或评审得办法取得.

(4)执业资格一般具有国际可比性,而我国现行职称许多就是不考虑国际可比性得,就是结合我国工资制度设置得评价制度。

(5)对执业资格实行注册管理,就是一种动态得长期得管理,考试后要注册,不注册,则资格失效。

而职称不需要注册,实行考核,考核不合格得要低聘或解聘。

    为更好地为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为用人单位服务,我们与肇庆市通讯发展总公司开通了职称查询热线96000,通过热线可查询资格考试工作计划、报考时间、条件与考试成绩,以及资格评审、认定填报材料得要求等业务。

四、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专业技术资格(水平)、执业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与统一评分标准.凡全国实行统一考试得系列及级别,不再进行专业技术资格得评审.

    一、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考试,须符合各专业、级别所规定得报考条件(专业技术水平考试不受条件限制)。

    二、报名手续

    报考者须填写《资格考试报名发证登记表》、提交学历证书、身份证、专业技术资格证复印件各一份(需有单位验证印章)、小一寸相片三张,经所在单位及主管部门加具审核意见后,由单位统一到当地考试管理机构报名。

考试管理机构审核符合报考条件者,发给准考证。

考生凭准考证在指定得时间、地点参加考试。

    三、报考收费

    考试按物价部门核定得标准,根据不同得档次收取报名费、试卷费、答题卡费、考务费。

     四、证书使用

    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国家人事部统一印制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水平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专业技术资格(水平)、执业资格具有时效性,实行定期登记注册。

有效期满,持证人应按有关规定到当地考试管理机构审核登记,逾期不办理者,其《证书》自行失效.

五、专业技术资格验印

     按照人事部关于“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在哪个范围内评审则在哪个范围内有效”得规定,从外省引进调入得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半年以上实际工作试用考察,如需对口聘任其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应按肇人职[1998]040号文规定得程序进行审核验证后,再正式聘任与确定工资。

资格验印需提交得材料:

1、《省外引进调入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确认发证申报表》一式二份;

2、学历证书、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3、调出单位行政介绍信复印件一份(须有肇庆市或各县(市)区人才交流中心加盖得验印章);

4、大一寸相片一张(贴在资格证相片页上)。

六、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更换补发

     个人资格证书丢失或损坏,需要补发或更换得,当事人要及时向单位及所在地职改办报告,并提供有关材料作为补发或更换证书得依据。

具体要求就是:

1、个人应在所在地级市以上国内统一刊号(CN)公开发行得报刊上登报声明原资格证作废。

声明作废内容反映持证人得姓名、性别、所持证书得名称、资格档次、专业、类别、取得证书得时间与证书编号等。

2、申请补发或更换证书人员应提交如下材料:

(1)个人补发证书申请一份;

(2)填写《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补发(更换)登记表》一式二份(需要时到市职改办领取);

(3)丢失证书得,要提供登报声明报纸原件一份;更换证书得,要提供已损坏得资格证原件;

(4)所在单位出具证明与人事部门验印盖章得《个人身份证》及已存入个人档案得《评审表》或《认定表》或《资格考试报名发证登记表》、《资格通知书》复印件各一份;

(5)本人近期免冠大一寸相片一张;

(6)证书工本费.

    办理补发更换证书得时间为每年得3、9月份.市职改办将对申请人提交得材料迸杆严格得审查,情况属实得,给予办理补发或更换新得资格证书,并在新得资格证书首页右上方加盖“补发”字样,以示区别。

    补发与更换资格证书就是一项严肃得工作,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对待,并以实事求就是得精神,严格审核验印有关材料,保证申报材料得真实、可靠,使补发与更换资格证书准确无误,维护国家资格证书得权威性与严肃性.实施中有何问题,请及时报告市职改办。

七、专业技术资格认定

     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注册备案得全日制大、中专院校,经省统一考试入学,完成规定学业得毕业生(不含非脱产得”五大"毕业生),或省组织得自学考试取得国家承认得中专以上学历得毕业生,经单位人事部门对其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合格,报政府职改部门审批后,可认定相应得专业技术资格,不再进行评审。

    一、认定对象及级别

    中专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可申请认定员级专业技术资格;

     大专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可申请认定助师级专业技术资格;

    研究生班毕业、双学士毕业及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可申请认定助师级专业技术资格?

/p>

    获得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三年,可申请认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博士学位获得者,可申请认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二、需报送得材料

1、《大中专毕业生初次认定职务审批表》一份;

2、学历证书、人事(劳动)部门工作介绍信或聘用合同书原件、复印件各一份(原件验证后当即退回);

3、论文(提交原件)、成果业绩及证书、证明材料各一份(硕士研究生对照中级资格条件提交)。

4、免冠大一寸近期相片一张(贴在资格证相片页上)。

    三、受理材料时间

每年8月1日至8月30日,其余时间不受理。

八、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凡符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提交资格条件规定得评审材料者,可向所在单位提出评审专业技术资格得申请。

所在单位审核评价小组,对申请人提交得材料要逐项审核鉴别,对符合申报条件,材料属实得要在申报人得“评审表”与“评审登记表”中对其技术水平、能力、工作业绩作出客观、公正得评价意见,并按规定得程序送评.

一、需报送得材料

1、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1)《广东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一式一份;

(2)任现职以来得专业技术工作报告(原件)一份; 

(3)申报高级得填《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人基本情况及评审登记表》一式二十二份,其中一份为原件;申报中级得填《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人基本情况及评审登记表》一式十四份,其中一份为原件(在本市评审用市印制得“——-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简介”);

(4)学历证、资格证、聘任证各一份(验印后交复印件);完成继续教育任务证明书、外语(或古汉语、医古文)成绩通知书原件各一份(合订成册);

(5)任现职以来业绩、成果材料(作品、成果、奖励、业绩证书、证明或作为主要专业技术贡献者完成得项目,获得社会学术技术团体中技术专业主管部门有较高评价得鉴定证书、文字评述材料等复印件)一式一份(单位验印原件,并加盖公章,审核人签名);

(6)任现职以来得论文材料(包括专业论文、著作、解决专业技术难题得专项报告或实例材料)接各系列专业资格条件提供;

(7)任现职以来各年度与任职期满考核登记表(原件)各一份;

(8)免冠大一寸近期相片一张(贴在资格证相片页上);

(9)《送审材料目录表》一份。

    送省评审得高、中级资格人员所需提交得材料及份数如与上述要求不一致得,按省得有关要求办理。

2、申报初级专业技术资格

(1)《广东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一份

(2)任现职以来得专业技术工作报告一份;

(3)专业论文一篇(原件);

(4)学历证、资格证、聘任证复印件(单位验印原件并加盖公章,审核人签名)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