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13554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江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合江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合江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合江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合江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江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

《合江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江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江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

合江县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一、地理位置

合江县位于四川省南部边缘,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跨东经105°32′至106°28′,北纬28°27′至29°01′之间。

东临江津,紧邻西南重镇重庆;南接贵州赤水、习水,扼守川南黔北门户;西与纳溪、叙永接壤;北同江津县,永川毗邻。

全县东西长81公里,南北宽61公里,幅员面积2422平方公里。

二、历史沿革

合江县历史悠久,是长江上游建立最早的三个县之一。

公元前135年,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派军经巴郡符关(现合江镇南关)到夜郎(今贵州省关岭县附近)说服了夜郎候归西汉,设置了犍为郡。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汉武帝又在益州部犍为郡下设置了符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符县的城址在今合江镇南关。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改名安乐县,隶属益州东江阳郡。

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改置合江县,隶属泸州江阳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合江隶属泸州,县址曾迁移至今白沙镇。

而后,合江行政隶属随建制年代时有分合,分别隶属于四川合江专区、泸州专区、宜宾专区等。

1983年6月,设泸州市,合江县隶属泸州市至今。

全县现辖15个镇,14个乡,政府行政驻地合江镇。

三、自然条件

(一)地质构造

合江县介于娄山褶皱北缘与川东平行岭谷区向西南延伸尾部之间的广大水平岩层地带,沉积岩层较新,地质构造由5个短背斜与3个向斜组成。

总体构造特点是:

长江以北属川东南弧形构造带的华蓥山帚状褶皱束向西南逐渐散开延伸至县境内的一部分,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构造地形。

长江以南,因受到先天性造山上升运动和后天性长期严重冲刷侵蚀,形成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逆构造地形。

(二)地形地貌

合江属四川盆周山地地区。

全县分布有娄山山脉尾部向北延伸的两条半山脉,以及一些因长江、赤水、习水和其他河溪长期冲刷侵蚀而形成的中、低孤山和断头山。

县境中部和西北部,小丘起伏,地势较为平坦,田园密布,多为丘陵地带;东南和西南,山地起伏,沟壑纵横,多为中山、低山的山地地区。

县域海拔多在200—300米之间。

最高海拔1751米(天堂坝互隘轿子山),最低海拔203米(望龙下观桥)。

全县地貌可分为四种类型:

沿河台阶地貌——面积71.6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2.96%,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

海拔在210—300米之间。

低中丘宽谷地貌——面积1180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48.86%,包括长江以北的全部和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

海拔在300—420米之间。

高丘中谷地貌——面积154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6.38%,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向斜低山下部。

海拔多在300—500米之间。

低中山窄谷地貌——面积1009.8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41.80%。

包括县域东部和西南部的大部分地区。

海拔多在700以上。

(三)气候水文

合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类型,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春季回暖早,夏季高温炎热,秋季降温快,冬季冷冻小。

光、热、水同季,气候优势显著。

多年年均气温18.2℃,最高为40.7℃,最低为-1.2℃。

年降雨量为1184.2MM,蒸发量670MM。

年均相对湿度为82%。

全年日照总时数为1348.9小时。

合江的灾害气候主要有三至九月低温多雨、干旱、冰雹、洪涝和寒潮,其中干旱和冰雹危害严重。

全县为长江、赤水河两大水系,有河溪104条,其中较大的有大漕河、小漕河、习水河、佛拢溪等18条。

境内地表水资源丰富,长江境内流长57公里,赤水河境内流长65公里。

单位面积产水量为22.5升/秒·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为17.2亿立方米,过境水量为2725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相对贫乏。

四、自然资源

合江县地层较新,矿藏不富,但生物资源繁多、旅游资源丰富。

(一)矿产能源资源

全县主要的矿藏资源有:

天然气:

县境天然气贮量丰富,主要分布在浅丘区。

现已打井104口,日产天然气180万立方米。

具体分布在马街、白米、印子、鹿角、旭照、佛荫、中音、沙坎、三桥、二里、盘龙、凤鸣、九层、堰坝、白鹿、化育、马庙、先市一带。

盐矿:

主要分布在马街、榕佑、甘雨、三桥一带。

煤和铁矿:

主要分布在榕佑、福宝和识字一带,距离地表多在1500—2000米。

此外,白沙产石英沙。

县域水能蕴藏量为70780千瓦,可开发量为35180千瓦,待开发量为1500千瓦。

主要集中在长江和赤水河流域。

县内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主要有天然气、页岩、沙岩、卵石和河沙,贮量十分丰富。

(二)动植物资源

合江县属亚热带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带,介于四川南部中山植被区与丘陵低山植被区之间,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资源丰富。

有天然植被760多种,其中国家一、二、三级保护树木21中。

主要的有桫椤、水杉、连香树等。

有楠竹、慈竹等30多种竹类。

有中药材857种,其中国家收购的有181种。

县域还有鸟类、兽类、鱼类、蛇虫类等多种动物资源分布。

(三)旅游资源

合江地处川黔要冲,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古老的巴蜀文化,蕴藏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东部有动植物“基因库”之称的省级佛宝风景名胜区;西部有闻名川南黔北的佛教圣地“法王寺”;北部有南宁泸州城遗址“神臂城”;中部有誉为盆景式风景区的笔架山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福宝古镇、尧坝古镇。

.

五、行政区划及人口

2005年,全县辖29个乡镇(15镇14乡),60个居民委员会,502个村民委员会,3497个村民小组。

人口密度354人/平方公里。

全县总人口85.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8万人,占总人口的12.6%。

六、经济状况

2005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25亿元(当年价,下同),其中:

第一产业14.33亿元,第二产业11.75亿元,第三产业14.17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697元。

七、城镇状况

(一)城镇发展历史

合江县发展历史悠久,人类活动源远流长,城镇的建设也具有相当久远的历史。

西汉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合江境地设置了符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

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和便利的水运交通,带来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人口和城镇的发展。

清宣统二年(1910年)境地就设有一城四镇,即合江城、三汇镇(白沙场)、榕山镇(王家场)、龙会镇(先市场)和岷山镇(佛荫场)。

解放后,县境区划时有调整,至1985年,全县共有10个区,71个乡,2个镇(合江镇、榕山镇)。

改革开放以来,以乡镇企业等为核心的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带来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进而向城市(城镇)集中,农业地域向城镇地域的转变,城镇的发展建设进入了一个繁荣兴旺时期。

到2002年,全县共有17个建制镇,12个乡,60个居民委员会,502个村民委员会,33493个村民小组。

非农业人口99015人,占总人口的11.82%。

城镇人口171630人,占总人口的20.5%。

一个以县城——合江镇为中心的县域城镇体系初具规模。

(二)城镇化发展进程

合江县的城镇化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985年以前,农业的发展是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县域城镇化水平在10%以下(以非农业人口计算);

1985—1995年,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经济的大规模发展,工业化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

县域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由1985年的9.2%发展到1995年的10.1%;

1996—2001年,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旅游等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县域城镇化水平由1995年的10.1%发展到2001年20.5%(以城镇集聚人口计算),基本步入工业化初期发展阶段。

合江县1975—2001年人口发展状况

年份

总人口

非农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比例

1975

756916

56067

7.4%

1980

774747

62686

8.1%

1985

788587

72247

9.2%

1990

814969

75276

9.2%

1995

834114

84172

10.1%

2000

840110

96215

11.5%

2001

837747

99015

11.8%

(三)城镇等级

按行政等级划分,合江县可划分为县城、建制镇、乡场三个等级。

县城:

合江镇;

建制镇:

望龙镇、白沙镇、佛荫镇、先市镇、饶坝镇、

九支镇、五通镇、凤鸣镇、榕山镇、白鹿镇、

甘雨镇、福宝镇、先滩镇、自怀镇、大桥镇、车辋镇

乡场:

密溪乡、白米乡、焦滩乡、参宝乡、二里乡、锁口乡、实录乡、虎头乡、榕佑乡、天堂坝乡、南滩乡、石龙乡

(四)城镇规模

合江县共有17个镇,12个乡。

城镇总人口19.93万人。

城镇化水平为23.3%。

城镇人口规模大于1万人的城镇有合江、先市和榕山3个城镇,城镇人口合计11.54万人,占全县城镇人口的67.25%。

城镇人口规模在0.5—1万人的城镇有福宝和九支2个城镇,城镇人口合计1.33万人,占全县城镇人口的7.75%。

其它城镇的规模均小于5000人,最小的城镇人口只有185人(天堂坝乡)

全县城镇平均人口规模为5918人,除去县城外,城镇平均规模为3204万人。

全县城镇化水平为20.5%,最高的是合江镇(92.87%),其次是榕山镇(46.21%)和九支镇(36.05%),其它的均小于30%,最小的是锁口乡,只有2.58%。

(五)城镇职能

全县城镇中心职能明确。

县城是全县的政治、文化、经济和交通中心;各建制镇和乡场是各镇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县城镇的经济以资源开发、农副产品加工,旅游、物资交易为主。

主要产业有化工、建材、旅游、农产品加工等。

县城是以商贸服务、旅游、物资集散、交通运输等为主的综合型城镇。

其余城镇的职能可分为工贸型、农贸型、边贸型、旅游型四种。

(六)城镇分布

县域城镇大部分分布于长江、赤水河两岸或干线公路两侧,总体上以县城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城镇的地域分布与人口的分布基本一致,并且主要集中在县域北部和西南部,东部城镇较为稀少,7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上只有4个建制镇。

参见:

城镇现状一览表。

合江县城镇现状一览表

镇乡名称

建制

建成区

面积

(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人)

城镇人口

比重

职能类型

总人口

非农业人口

城镇人口

合江镇

县城

5.4

89248

53391

99000

91.77%

工贸、综合型

望龙镇

建制镇

0.8

31188

1848

2100

6.73%

工贸型

白沙镇

建制镇

2.0

21578

2321

2160

10.01%

工贸型

佛荫镇

建制镇

0.53

37756

1652

3100

8.20%

工贸型

先市镇

建制镇

0.5

39969

3581

11520

28.82%

工贸型

尧坝镇

建制镇

1.2

29008

1759

3000

10.34%

农贸型

九支镇

建制镇

2.18

21115

3345

7600

35.99%

边贸型

五通镇

建制镇

0.3

25929

634

1205

4.65%

农贸型

凤鸣镇

建制镇

0.75

36438

3000

2898

7.95%

农贸型

榕山镇

建制镇

3.0

47406

12180

29000

46.41%

工贸型

白鹿镇

建制镇

0.64

35281

1195

2650

7.51%

农贸型

甘雨镇

建制镇

1.2

27971

980

1200

4.29%

农贸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