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基方案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1634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基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平基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平基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平基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平基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基方案1.docx

《平基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基方案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基方案1.docx

平基方案1

重庆兴龙湖置地.大竹林项目(06-11地块)C区

平基方案

一、工程概述

1.1有关文件及规范标准

重庆兴龙湖置地·大竹林项目(06-11地块)-C区工程平基施工图,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6722-2003)。

1.2工程概况

重庆兴龙湖置地·大竹林项目(06-11、06-12地块)-C区平基工程位于重庆渝北区大竹林镇黑沟村。

本工程主要包括土石方开挖、爆破、外运工程以及少量回填,总计方量约为17000M3,拆除临时砖房约350M3。

为了以后D区平基爆破对C区建筑物结构的影响,C区平基线向D区扩宽5m,并以开挖地脚线为准。

1.3场地情况

本场地南、北、西紧临小区硬化道路,东接06-11地块D区原始地貌,C、D区外围由砖砌围墙围挡。

场地南北走向约60m、东西约130m,开深度由西向东逐渐增加,最高开挖深度约8m,最低开挖深度几乎为零。

在场地的东端(接D区),有一期工程土建施工单位遗留的临时房屋,估计方量350M3。

1.4工程地质

场地从西到东表层覆土0.5m~5m,岩石走向自西向东呈上升坡度,土石成分为泥岩、砂岩。

二、施工总体安排与部署

2.1项目部组织机构

2.2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1、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布置平基示意图:

临时大门口设置冲洗车辆设施,并设置沉砂井、过滤井。

在开挖现场坡度的上方设置挡水线,以防止雨水井入开挖面,造成积水。

2、临时设施

临时电源、水源由建设单位指定接点,施工单位接入现场。

办公、生活区沿用二期现有办公室及生活区。

2.3施工总体部署

1、开挖从高到低、由东向西。

2、总的施工顺序:

设置临时大门→清除临时建筑物→排水冲洗设施→土石方开挖→回填→修整。

3、机械设备配备:

1台1.4m3挖掘机——台班产量1000m3,每天工作14小时,则挖掘机每天产量为1000÷8×14=1750m3,工期10天(未考虑客观因素影响)。

5台15T自卸汽车——台班产量400m3,出勤率按90%,自卸汽车数=1750÷(400×90%)≈5台。

2.2~2.5KW电钻10台,备用2台。

1台160型推土机,用以平整场地。

2.4工期、质量、安全目标

1、工期目标:

本工程拟定总工期为10日历天。

2、质量目标:

严格遵循设计及技术规范组织施工,使工程质量达优良标准。

3、安全目标:

不发生任何等级事故。

三、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3.1施工准备

我公司在投标阶段,已对工程的性质、内容、技术要求、周边环境、地质情况等作了认真、充分的研究,为进场施工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3.1.1技术准备工作

1、落实项目部人选,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班子。

2、认真审阅施工图纸,并进行了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3、复测控制点并作好临时使用坐标点,制定测量方案。

4、组织参与人员熟悉图纸、技能培训、技术交底、安全交底。

5、编制平基施工方案、安全文明施工方案、扬尘控制方案、爆破方案、应急预案。

3.1.2施工准备工作

1、材料、设备计划先行。

2、全面检修进场施工的机械设备,以保证施工前设备运转正常。

3、编制施工计划,安排施工顺序,协调各工序及各专业之间的配合。

4、落实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文明等相关工作。

5、办理施工许可证及其他相关手续。

3.1.3现场准备

1、熟悉施工现场,并根据平基平面布置图设置大门、冲洗设施、临时电源、安全围挡、车辆进出道路规划等。

2、落实原始地貌标高、并形成正规的资料。

3、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临时房屋进行收方。

4、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进场。

5、炸药临时堆放场地确定。

6、工程开工前,首先对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平面测量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成果按照《建筑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复测及校核,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供书面复测校核报告。

施工期间,对控制点进行维护和定期检查,以保证成果的正确性。

7、测量成果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应根据不同工序在技术上的不同要求分别施放施工控制基线并设立明显的标记,用以控制各工序的施工测量定位。

测量控制点应设立明显标志,以防止破坏。

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测量控制点要经常进行校核,防止出现差错,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

8、测量成果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应根据不同工序在技术上的不同要求分别施放施工控制基线并设立明显的标记,用以控制各工序的施工测量定位。

测量控制点应设立明显标志,以防止破坏。

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测量控制点要经常进行校核,防止出现差错,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

9、施工测量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序号

项目名称

允许偏差

备注

1

施工基线方向角

12``

2

施工基线长度

1/10000

3

施工水准点

12R1/2(mm)

R为相邻水准点间距,单位为KM

4

控制点

1’

※使用仪器均通过国家鉴定合格、有效期内使用。

3.1.4地下构筑物、文物的保护和处理

1、各类文物均属于国家所有。

在土石方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古墓、古建筑遗址等,或有其他考古、地质研究价值的物品时,应马上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以书面形式报告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

2、通知建设单位并明确奠基石的处理。

3、落实地下各型管网的位置,在管网所在位置周围1.0m范围内使用人工开挖。

3.2工艺流程

3.3施工测量

3.3.1测量控制系统

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基准点,建立闭合导线控制网,再根据施工控制网测设各个细部。

2、平基开工前,测量准备工作包括:

检查和复核测量基准点、增设控制点和水准点、建立控制网、复测原地貌、施工放样。

施工测量的精度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执行。

3.3.2土石方施工测量

1、因本工程开挖土石方体量不大,施工区域小,场地平整。

因而在平基过程中,施工人员根据建立的测量控制网及平基施工图,对开挖、回填部分测量放线。

2、在已有的平基开挖线内测量高程,用白灰作标识,填方“+xx”,挖方“-xx”。

3、在平基施工过程中随时使用水准仪对开挖、回填区域进行控制。

4、取土爆破时,每爆破一层,对该层高程及时测量,严格控制爆破开挖的高程,既不超深又必须达到设计开挖标高。

5、施工过程中,应对控制点进行保护,并经常进行复测,做到准确无误。

3.3.3测量仪器

1、主测仪器:

苏光RTS632全站仪,该仪器技术规格为:

测角精度±2mm,测程3000m,测距精度±(2mm+2ppm)。

完全满足本项目的平面精度要求。

2、高程测量主测仪器为南京DSZ3—A32×S3级自动安平水准仪。

3.4主要施工方法

3.4.1开挖施工

1、开挖方法:

采用挖掘机或装卸机开挖配合自卸汽车运输,开挖自上而下,先将临时房屋及其他建筑垃圾清运,然后是表层开挖,最后进行岩石爆破。

2、开挖标高控制:

待挖至接近设计标高时,要加强测量,其方法是分层开挖分层测量。

3、

3.4.2爆破施工

1、施工说明:

本工程爆破工程量不大,约4000m3,但工期紧。

为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确保施工现场安全距离。

根据《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爆破安全规程》,结合本工程特点,对爆破作业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以保障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2、施工准备:

在组织爆破施工前,根据业主提供的地形图和平面控制点,定位放线,并报公安机关备案,取得爆破作业许可证后方可作业。

3、爆破方案(附后)

 

爆破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环境

重庆兴龙湖置地·大竹林项目(06-11地块)-C区工程,位于重庆渝北区大竹林镇黑沟村。

工程占地约8000m2,土石方开挖约7000m3,回填约100m3,岩石爆破作业约4000m3。

1.2工程地貌地质

施工场区属丘陵地貌,场地处于斜坡地带,高低相差约8m,场地表层为覆土、部分建筑垃圾及临时建筑,岩石主要为泥岩和砂岩,其岩层呈斜坡。

1.3编制依据

甲、乙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部门及地方法规。

1.4工程工期:

岩石爆破工期6天。

1.5工程爆破特点或方法:

根据工程地质爆破地形特点,本工程选择目前比较成熟施工经验——浅孔松动爆破类型,手持电钻打眼,岩石膨化炸药爆破,电雷管引爆,起爆器起爆的施工方法。

二、爆破作业技术设计

2.1爆破方案确定及火工材料选择

1、根据爆破介质为泥岩和砂岩,爆破施工必须严格控制爆破地震波、冲击波、飞散物的危害,达到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确定爆破方案为浅孔松动爆破。

爆破作用指数(N)0.5<N<0.75。

2、选用销铵炸药、瞬发电雷管、毫秒延时电雷管。

2.2爆破参数的选择

1、爆破参数选择依据:

台阶高度确定(H):

H=2.4m~2.6m;

钻孔孔深(L):

L=(0.85~1.05)H;

最小抵抗线(W):

W=(0.6~0.8)H;

孔间距(a):

a=(0.8~1.5)W;

孔排距(b):

b=(0.8~1.2)W;

孔径(d):

d=38mm~44mm;

孔堵塞长度(LT):

LT≥1.0m;

单位炸药消耗量(q):

q=0.2~0.3kg/m3;

单孔装药量(Q):

Q=qabL。

2、爆破参数取值见下表:

表一

表一

台阶高度H(m)

钻孔孔深L(m)

最小抵抗线W(m)

孔间距a(m)

孔排距b(m)

孔径d(mm)

孔堵塞长度LT(m)

单位炸药消耗量q(kg/m3)

单孔装药量Q(kg)

2.4~2.6

2.1~2.6

1.5~2.0

1.4~2.6

1.4~2.1

38~44

≥1.0

0.2~0.3

0.825~1.2

2.3爆破规模的控制

1、按爆破振动的安全距离计算或一次爆破允许的安全装药量计算。

式中:

V——爆破地震安全速度(cm/s),取2.5,详见《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之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K、a——与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系数,取K=250、a=1.8,详见《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m——药量系数,取m=1/3,详见《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得出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R)与齐发爆破总药量(Q)或延时爆破最大一段药量Q的关系如下表(表二)。

表二

R(m)

5

8

10

15

20

30

40

Q(kg)

0.06

0.24

0.46

1.56

3.71

12.52

29.67

2、按空气冲击波安全允许距离(RR)满足

式中:

Q——装药量(kg);

Kn——与爆破作用指数和破坏状态的关系,取Kn=2。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得知爆破点空气冲击波安全允许距离与装药量的关系如下表(表三)。

表三

RR(m)

5

8

10

15

20

30

40

Q(kg)

6.25

16.0

25.0

56.25

100.0

225.0

400.0

3、个别飞石安全距离(Rf)计算

浅孔爆破Rf不小于34m,必须加强安全覆盖措施,以保证个别飞石不超出施工范围。

2.4爆破网路设计

主爆孔拟采用电爆网路进行作业,采用瞬发电雷管、毫秒延时电雷管相结合,串联连接,起爆器起爆。

2.4.1串联网路

式中:

R——串联总电阻(Ω);

r干——主导线电阻,采用4mm2铜芯绝缘线,电阻4.4Ω/km,200m为0.88Ω;

r支——支线电阻,采用1mm2铜芯线,电阻17.5Ω/km,40m为0.7Ω;

r——单个雷管电阻,取r=5Ω;

n——串联雷管个数,取n=40个(最大值)。

2.4.2起爆电源采用起爆器

1、采用GM—1000型高频脉冲起爆器,引爆峰值电压1800V,引爆电容170F,最大引爆能力,无桥抗电雷管480发。

2、起爆电流

总电压:

V=I×R

总电流:

I=V/R=1800÷201.58=8.93A

单个雷管电流:

i=I=8.93A>2A

3、每次使用前,对起爆器进行全面检查并更换电池。

三、爆破施工设计

3.1布孔钻孔验孔作业

1、钻孔机具使用手扶式电钻。

2、主爆孔尽可能采用台阶爆破,按照“表一”确定的爆破参数布孔。

3、主爆孔钻垂直孔,所有炮眼规格三角形,规则、整齐、方向一致,严禁反向钻孔。

4、炮眼方向背靠爆破中心地带布置,以利保护边坡稳定。

5、钻孔结束进行验孔,凡不符合设计的钻孔,必须采用相应的补救措施。

3.2装药

1、严格检查火工材料的外观质量、出厂合格证,以保证所用材料质量可靠。

2、炸药不能结块、稀化或变硬,过期变质者一律不准使用。

3、雷管管体不应有压扁、破损、锈蚀,加强帽不应歪斜,并进行电阻测定,不符合要求者一律不准使用。

4、按照“表一”参数装药,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少量调整,但应以齐发爆破总药量或延时爆破最大一段药量不超过“表二”为原则。

5、雷管应装在药卷平顶端,同时不能胀破药卷,雷管与药卷绑牢,每孔安装1个雷管,采用反向装药(雷管在孔底)。

6、药卷窝心一端面向孔内,药卷平顶端与窝心应紧密靠接,药卷间不能夹有岩粉、泥土、矸石等惰性物质。

7、装药时应使用木质炮棍。

8、采用黄泥或钻孔粉屑,分层堵塞密实;堵塞过程中必须保护好雷管脚线,不得损坏。

3.3网路连接与检查

1、起爆网络的联接应在工作面的全部炮孔装填完毕,无关人员全部撤至安全地点之后,向起爆点依次进行。

2、孔与孔之间通过支线进行串联,再与主线进行串联,接头应连接牢固,并用胶布捆牢。

3、同一网路所使用雷管必须是同厂、同批、同型号的合格产品,使用前必须导通,同段雷管电阻差不得大于0.25Ω。

4、组成网络后,进行导通并实测电爆网络电阻值,电爆网络电阻值与设计值相差不得超过±5%。

3.4警戒及起爆作业

1、划分爆破警戒区和警戒岗哨,岗哨之间必须通视。

2、爆破区域四周遍插红旗,旗区内为爆破作业危险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3、信号:

起爆准备:

锣声+哨声—长—短;

起爆:

急促锣声+哨声;

解除爆破:

锣声+哨声,长声。

4、起爆时间:

上午11:

00—12:

00;下午5:

00—6:

00。

3.5爆后检查

起爆15分钟后安全员和爆破员进入爆区检查爆破效果,特别是检查有无盲炮及危石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遵守下列原则:

1、若盲炮孔雷管脚线和堵塞泥完好,可重新联线起爆。

2、重新起爆前要检查盲炮的抵抗线有无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3、严禁拉动雷管脚线来取出雷管。

4、不能重新起爆的盲炮,要在距盲炮30厘米外另打平行孔,重新装药起爆。

3.6施工组织

1、由项目经理兼任爆破现场工作领导人,负责爆破施工作业指挥和安全工作。

2、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技术、质量。

3、钻爆组:

负责布孔、钻孔、装药、堵塞、网络铺设、起爆等作业。

4、材料组:

负责按设计要求供给爆破器材,覆盖材料等。

5、安全保卫组:

负责爆破区域警戒岗哨执勤与对外协调事宜。

四、安全技术措施

4.1飞石安全距离的计算

考虑到爆破时会有一定的抛掷飞石,飞石安全距离:

式中:

KF——安全系数,一般取1.0~1.5;

n——爆破作用指数,取1.35。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避免飞石的安全距离121.93m,但应以不小于150m为宜。

4.2地震波影响的安全距离的计算

式中:

Kc——依所保护的建筑物地基土而定的系数,查表取值Kc=7.0;

a——依爆破作用而定的系数,查表由n可得a=1.0;

Q——单孔爆破药量(kg)。

4.3爆破防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计算

式中:

KB——与装药条件和破坏程度有关的系数,查表取KB=30。

当采用裸露爆破时,

4.4爆破毒气安全距离计算

式中:

Kg——根据有关试验资料统计,一般Kg的平均值为160,下风时,Kg值乘2;

Q——一次爆破总药量(t),考虑有多孔连续爆炸,取Q=3.0t。

4.5爆破作业一般规定

1、实施爆破作业的全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爆破安全规程》(GB6700—2003)、爆破设计方案等要求进行。

2、工地临时火工产品加工库,爆破施工所用的火工产品,均入库加工保管,做到进出账目清楚。

另外,必须按有关要求对民爆物品进行信息化管理。

3、每日所需火工产品,按公安机关规定办理。

4、未经当地公安机关批准,严禁单位和个人相互借用、转让、转卖(买)、私拿、私藏火工产品,如发现火工产品丢失、被盗等现象,应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5、火工产品要做到边用边采购,以确保质量。

4.6爆破作业

1、凡从事爆破作业,必须持证上岗。

2、禁止在雨天、大雾、黄昏、夜晚进行爆破作业。

3、装药由炮工班长负责,严格按设计装药量进行装药,做到装药结构、雷管段别,联系方式不得有误。

4、实行炮工班长、炮工、专职安全员三人放炮作业制。

5、爆破施工作业的全过程,要经常检查爆破区有无杂散电流,当杂散电流>30mA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4.7覆盖措施

1、用胶皮、棕垫、铁皮对炮孔进行覆盖,杜绝爆破飞石、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2、用棕垫对重要的建(构)筑物进行覆盖保护。

4.8调查研究

1、爆破开工前,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召开会议,将爆破事宜、放炮时间等事项通知相关单位、部门,请他们互相转告,并征求大家的支持。

2、发出安民告示,加强宣传、解释工作,解除人们对爆破的紧张心里。

3、爆破施工开始前,实施试爆3—5次作业,然后按试爆结果及规定参数进行调整,选取最佳值,确保爆破质量和安全。

4、爆破开始后,经常派人员了解爆区周围建(构)筑物、人员情况,收集各方面反映资料,并对施工作业进行调整。

5、做好每次装药量,分段药量,雷管数量及段别量,覆盖情况等记录以改进工作和备案。

6、爆破作业工程完工后,上报竣工资料到公安机关进行备案。

(爆破方案完)

四、施工资源供应计划

4.1劳动力计划附表1

4.2材料使用计划附表2

4.3施工机械使用计划附表3

4.4测量仪器使用计划附表4

 

五、质量保证措施

5.1质量控制原则

为了确保按质按量完成工程承包合同及施工图纸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必须依据国家、重庆市现行施工规范、规程、技术要求以及施工图纸,进行全过程施工质量控制。

5.2施工管理措施

1、工程质量检查以班组自检和专职检查结合,施工班组在下班前要对当天的施工作业成果进行质量控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予以纠正。

2、各工序工作完成后,由分管工序技术人员,质检员组织班长按有关技术规程规范要求进行检查,不合格的解决返工,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开始下道工序,班组在进行工序交接时必须有明确的质量合格交接意见,严格执行“三工序”制度,即检查上工序、做好本工序、服务下工序。

3、每道工序完成并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单位,并作好相关验收记录和工程相关资料。

4、加强技术人员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并完善施工记录。

5.3分项工程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1、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施工测量原则,精确建立施工控制网。

2、施工控制网中的点位在施工中应经常检查校正。

3、平面定位测量,必须引用两个以上控制点予以联测,并闭合。

4、测量仪器应按规范规定定期进行检测校核。

六、雨季、夜间施工措施

6.1雨季施工措施

在雨季,由于经常的降雨会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

突出问题是土石方被雨水浸泡,会使土的含水量增大,难以碾压,极易造成翻浆,作业面无法展开。

施工道路难以通行,工效低,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

因此,雨季施工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技术措施。

1、雨期前,应对现场的排水、防水设施进行检查。

2、配备一定数量的排水设备。

3、及时了解天气情况,视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法。

4、作业段不宜过长,施工中挖土、运土等工序紧密结合,避免过程中等待。

5、应及时作好雨中和雨后现场排水工作。

6、加强供电、配电设施及用电器具的维护管理。

7、成品保护,使用塑料布遮盖已成型的平整场地。

6.2夜间施工措施

1、对工期要求不紧的工序,尽量不安排夜间施工。

2、对于工期较紧的工序及中途不能停止的工序,需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轮班,保证他们的工作时间及休息时间。

3、夜间施工使用碘钨灯作为移动照明灯具。

4、夜间施工不能安排交叉施工工序同时施工。

5、夜间施工必须有安全人员值班。

七、安全施工措施

7.1安全保证措施

1、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建设单位、监理指示和决定。

2、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

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员是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技术工作负责。

项目经理必须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各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各作业点应有安全监督岗。

项目部应建立具体的安全责任制,并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