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职业倦怠.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14981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职业倦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文职业倦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文职业倦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文职业倦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文职业倦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职业倦怠.docx

《论文职业倦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职业倦怠.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职业倦怠.docx

论文职业倦怠

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建设学校教育幸福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和危害

职业倦怠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现象,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

职业倦怠通常发生在“与人打交道者”身上,据专家表示,教师是这种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之一。

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后,通常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厌烦、乏味,被动应付工作,敷衍了事,工作激情减退,对学生也失去耐心,甚至言行失范,不能很好为人师表。

体验倦怠的教师会感到自己身心疲惫,不仅使自己生活、工作幸福感降低,而且影响着教书育人工作的实施,会对学生起着消极的示范引导作用,严重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因此,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成为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内容。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教师的职业倦怠,大多源于长期的压力或处在不和谐的工作环境中。

(一)偏低的收入降低了教师社会地位,影响到教师心理平衡,使教师职业自豪感消失。

虽说许多学校被核定人员超编,但教师们并没有感到自己有过轻松。

特别是农村学校,上至校长,下至普遍教师,往往一个人身兼数职,工作繁杂。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遗传素质、智力水平、人格特征、兴趣爱好等,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并因材施教,工作极具复杂性。

繁重的工作使教师长期处于疲惫状态,影响了身心健康,不少教师觉得自己精力不济、疲乏虚弱,抵抗力下降,有失眠、头痛、肠胃不适等症状。

然而,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勤恳付出与收入不对称。

本地教师总爱拿自己与公务员和外出务工的农民两个群体作比较,认为他们的“收入”远远低于当地的公务员,而农民工多在经济发达地区打工,当然其收入很多人会高于本地教师。

虽然教师明白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便意味着清贫,意味着奉献。

但是对一个人的价值,人们总喜欢以“价格”的形式来衡量,偏低的收入水平使教师在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中起了很大作用。

人人都承认教师存在的社会价值,往往把教师比作“蜡烛、春蚕”,赞美对社会默默无闻的奉献,却不太重视教师的内在需求和发展需要。

试想,以牺牲毁灭自己而成就他人作为代价的职业,谁会为这种职业自豪而充满激情?

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部分教师心理开始不平衡了,他们也想跟上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发展水平。

教师队伍总体上说是爱岗敬业的,但行业整体收入偏低使有的教师“穷则思变”,离职另谋高就的有,兼做生意的有,也出现了个别教师诸如乱收费、办班、索礼等不良现象以增加收入,当然也有教师敷衍怠工,沦为撞钟和尚,得过且过,将精力转移到玩牌等其它爱好上来,从中获得满足感。

(二)家长、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过高,给教师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受传统观念影响,家长们愿意把自己的未来押在孩子身上,且现在我国儿童多为独生子女,家长们把教育孩子的希望过多寄托在老师身上,对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学生健康成长、成人成才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形成合力,而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严重缺失,好多时候甚至起的是副作用。

教师们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尽力向着“完人”的方向努力,扮演着社会期望的完美的教师形象,但往往收获的却是无奈。

学生纪律、安全的管理弄得教师焦头烂额。

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极强,权益意识空前高涨,这本是好事,但不少孩子刁蛮任性,故意捣乱违纪,惹事生非,根本不服管教,赏识、激励之类的正面引导教育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

孩子们是未成年人,可以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即使他已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甚至威胁到他自己或其他学生的安全,其多次明知故犯的错误也只能被教师宽容和谅解,惩罚教育的缺失相当于是变相的放纵学生犯错。

对犯了错误的孩子,教师即使是正面的说教,也得小心翼翼,提防好心办坏事,因为弄不好教师便会被视为教育方式方法不妥当,使孩子的心理受到创伤,让自己下不了台。

而每当孩子犯错,社会、家长又会一致怪罪学校教师教育不到位,指责之声便会铺天盖地而来。

“只有教不好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但这样的好老师究竟在哪里找?

学生的安全让教师感觉每天如履薄冰,随时都伴随着不测的风险。

孩子不幸发生意外,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总有不少的家长找教师(学校)无理取闹,而学校或教师都要从“稳定”的大局出发,无原则选择妥协,及时花钱化解矛盾以求得学校安宁,教师们对此难以接受,心中十分苦闷。

以前的教师虽然清贫,但认为有师道尊严,媒体报道中也充满着对教师的称颂。

而现在呢?

以“教师节”为例,它几乎成了“教师批斗节”,到网络上逛逛,难得见到对教师祝福,收获多是恶语。

人们把对教育改革中的不满,全部发泄到教师身上,即使有一个教师师德出了问题,全国教师都得无辜挨批。

教师感到很委屈,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学生真挚的爱有了折扣,产生了职业倦怠的心理。

(三)教育改革让相当一部分教师无所适从。

所有的教育改革,教师必须立即跟上,现在虽然实施的是素质教育,但在中高考制度这根指挥棒并没有根本性改变的今天,分数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没有一个好的分数,家长、社会都不会满意。

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为了学生全面发展,每门课程都同等重要,需要每样都顾及,一个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减负”,但另一方面于又要忙着应付难度并没怎样减小而范围更宽的“素质检测”。

这正是处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夹缝中的教师们面临的最大尴尬。

要取得高分,实属不易,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教师普遍认为现在的学习内容多且难、学生学习习惯差、学生缺乏辅导。

现在的教材,更贴近的是城镇学生的生活,用在农村孩子的身上,有不小的难度。

在农村的学生,很难有查漏补缺之类的家庭辅导。

目前的大班制并不利于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个别辅导,而且学生在校也根本没时间用来接受老师的个别辅导,况且学生不做作业等不良学习行为老师也无有效办法纠正了。

考虑到安全,放学后老师也不敢将学生留下辅导,担心万一学生在回家途中出安全问题后,追究其没按作息时间放学的责任。

我国教师用人制度正进行着全面改革,这些改革措施一方面促进教师不断地自我提高,为教育注入生机与活力,但另一方面让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任何人都不能保障自己是永远的胜利者,担心考核后被末位淘汰。

况且任何考核都绝对不能全面、准确地反应出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

因为教师工作不像工人生产零件那样可以计件,并且可以准确检测每个零件的质量,其极具特殊性,诸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激发学生的潜能、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等等。

教师们对考核结果的认同及教师之间的激烈竞争,让个别教师的心灵被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变得不和谐了,部分教师与同事、领导的关系紧张,有的教师便有消极怠工的举动了。

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必须平等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有部分教师适应困难,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当前的教学改革,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让一部分中老年教师感觉很头疼。

(四)教师不良个性性格等也是引发职业倦怠的原因。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必须“用心”工作,要有比一般人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特别是他们的敬业精神至关重要,所具有的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也许远比他的知识、能力等更为重要,这也是任何培训和考核都无法真正触及到的。

但是,目前我们的教师准入好像并没有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测试。

我们选择某一职业时,大多数人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可能根本没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

客观的说,当前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队伍来源大多是农村学生报考师范学校成为教师或由“民转公”而来,目的是为了“脱农皮”,而非酷爱教书育人而从事这个职业的。

随着年龄和教龄的增长,成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自豪感逐渐消失。

不少教师毫无工作的成就感,晋职是激励教师进步重要的手段,但因有名额限制,大部分教师觉得晋职无望,便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而晋职后的教师因目标已达成,有的很快失去了继续拼搏的动力,走向平淡无为。

很多教师的生活圈子仅限于家庭、学校,生活的环境单调,人际交往范围狭窄,以长期与儿童打交道为主,工作内容也单一而重复,感觉缺乏新鲜感,极易导致倦怠的产生。

另外,来自家庭的压力也影响了部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的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抗职业倦怠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学校工会应该将克服教师职业倦怠,打造幸福教师作为重要工作内容。

(一)营造一个公平民主、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使教师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强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

学校工会组织是学校党政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工会要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要配合好支部监督学校行政坚持依法民主治校,增强干部们的服务意识,确保行政必须尊重广大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做到办事透明、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要坚持把校务公开和教代会落实到位,增强广大教职员工对学校建设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把听取和审议校长工作报告、学校发展规划、重要改革方案、重要规章制度、年度经费预决算、学校大宗物资采购等大额支出、基建招标、闲置资产的处置、教职工岗位聘任、工作量核定、教职工考核、教职工评优晋级等重大问题、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以及其它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等作为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召开教代会讨论。

凡教代会通过的决议和决定,行政和教职工必须无条件遵照执行,工会不仅督促实施,而且注意收集实施过程的反馈,以便及时调正和改进,保证实施过程和结果的“零缺陷”。

只有这样,才会使群众明白、心平气顺,尊重并理解学校的管理,教师才会主动热情投入到学校建设中来。

要加强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尽量做到“人尽其才,扬长避短”,较科学地安排教师的工作岗位,充分考虑特长、爱好、年龄等因素,最大限度满足教师对任教年级、学科等的自主选择,积极为教师搭建适合其发展成长的平台,注重充分肯定教师的进步与成绩。

要合理给教职工减负,杜绝向教师摊派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任务,帮助教师解决好劳逸结合问题。

工会应经常组织教师参加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会使教师紧张的生活、工作状态得到调整,能较好消除疲劳,也有利强身健体,有利放松心情,是调节、缓和、释放压抑、苦闷、失落等不良情绪的重要方式之一;还能避免因精神生活单调、空虚而使当前流行的打牌赌博、网络游戏等不良因素占领教职工的精神世界;也为群体成员的思想、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搭建了平台,特别是团体之间有对抗的项目能够使每组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凝聚在一起,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理解,实现心灵的默契,自觉地抛开以往的情感纠纷,增强团队意识,使人际关系朝着积极向上、团结协调的方向发展,增强教师集体归属感。

教师生活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能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工会时刻要把教职工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了解教师的喜怒哀乐,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或送上祝福,特别是严格执行教职工走访慰问和贫困教职工帮扶等制度,温暖教职工的心。

要积极向学校行政或上级有关部门争取,极力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在校的生活条件,并千方百计向教师发放“精神工资”,在社会、学校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努力提高教师地位,通过领导的肯定、同事的赞许、学生的成就和家长的尊重,让他们感受到用心投入与参与的乐趣,让他们体验到尊重和被认可的幸福,把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作为给予教师的最好福利。

(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教师心理保健意识,对心理状态进行调适,保持心理平衡。

坚持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的继续教育,增强教师良好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意识,提高增职工自我心理调适和保健的能力与水平。

首先让教师明白,职业倦怠客观存在,但并不可怕,是人人都可能会有的正常心理现象。

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症状时,要勇于面对现实,积极的应对,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

要向教师传授一些缓和情绪压力的技巧,让教师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的变化,通过登山、唱歌等方式转移消除不良情绪,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

引导教师发现工作中的情趣,享受工作中的乐趣。

引导教师积极地扩大社会交往,并培养更多的有益爱好与兴趣,丰富生活,减轻压力和焦虑感。

培育乐观、宽容的精神,培养理性平和、健康向上、豁达开朗的心态,矫正不良性格,使其对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等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引导教师在自己无法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时,可以通过求助心理专家进行诊断、咨询甚至治疗。

不仅要加强与改进学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教师职业的感情,严格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注意为人师表。

还要加大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建设,为教师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提供疏导、排解渠道;更要保障教师的诉求渠道畅通,注重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坚持对教师心理状态进行监测、评估,有问题主动提早介入,注重开展与教职工面对面谈心活动,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原则,解决教师思想、情绪问题。

特别是要引导教师以积极的心态去主动接受现实并适应现实,例如:

现在竞争上岗,家庭购房子女就学等是大部分人共同面临的难题,要保持平和心态,克服攀比心理,克服虚荣心理;新型师生关系、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大势所趋,要以理智的心态看待,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解决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引导教师保持心情舒畅地工作。

(三)加强继续教育,不断帮助教师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变化,教师必须终生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跟上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步伐。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与扩展专业知识,提升教育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才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同时,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能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从容的应对教育改革的挑战。

学校要引领、激励教师主动进行终生学习。

重视校本研修,要创设良好氛围。

鼓励教师运用好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充实自己,让喜好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

鼓励教师坚持写教育随笔,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

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自身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不断提高教师经济和社会地位,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让教师成为不少人向往的职业,关注与培养教师的幸福体验,使教师安心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走向教育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四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