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名解简单题.docx
《医学心理学名解简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名解简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心理学名解简单题
《医学心理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医学心理学
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2.医学模式
指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它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它影响着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4.主观观察法
个人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传统上称为内省法。
5.纵向研究
对同一批对象在一定时期内作连续追踪研究,从而探讨某一问题的发展规律。
6.前瞻性研究
纵向研究的一种,是以现在为起点追踪到将来的研究方法。
7.回顾性研究
纵向研究的一种,是以现在为结果,回朔到过去的研究方法。
二、论述题
1.举例说明医学心理学的性质。
①交叉学科。
医学心理学与许多现有的医学院校课程,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各有关课程有交叉联系。
②基础学科。
医学心理学揭示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心理活动和生物活动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防的作用规律。
③应用学科。
医学心理学将心理行为科学的系统知识,包括理论和技术,结合医学实践,应用到医学的各个部门,包括医院、疗养院等。
2.简述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
①死亡谱的结构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②约有半数死亡直接或间接与包括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有关,而这些行为与心理社会因素直接有关。
③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对人的内部适应能力包括保持心理的健全和情绪的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④人们意识到心理活动的操作和调节对维持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⑤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其中也包括要求心理上的舒适和健全。
3.简述新的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①人或病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②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是互相联系的。
③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
④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的功能活动中有能动的作用。
4.简述医学心理学研究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或影响医学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因素。
)
①研究目标不明确
②方法运用不当
③主观因素的影响
5.举例说明医学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①观察法。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研究其中的心理行为规律
②调查法。
通过晤谈、访问、座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
③心理测验法。
以心理测验作为心理或行为变量的主要定量手段。
④实验法。
对某一变量进行系统的操作,从而研究这种操作对于心理、行为或生理过程的影响规律。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感觉
感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的反映。
物体的大小、颜色、声音、气味等个别属性,直接作用于人的眼、耳、鼻等感觉器官而产生感觉。
2.知觉
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的反映。
任何事物的整体,都是由许多个别属性,按一定关系综合构成的。
例如香蕉就是由它特殊的外形、特有的表皮、味道、果肉等多种特征综合构成。
3.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回忆)。
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信息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
4.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5.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6.知觉的选择性
人们周围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一定时间里,人们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7.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都是由不同属性的各个部分组成的,人们在知觉它时却能依据以往的经验把它组织成一个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8.知觉的理解性
人们知觉事物时总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它、理解它,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9.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改变以后,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10.感受性
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敏感程度。
11.遗忘
识记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称为遗忘。
12.识记
是个体获取经验,记住事物的过程,也就是外界信息输入大脑并进行编码的过程。
13.保持
是对识记的进一步巩固,也就是把输入的信息牢固地贮存在脑子里。
保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14.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
情感则是情绪的高级形式,侧重对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
15.心境
是一种带有某种倾向性的、微弱而持续的基础情绪状态。
16.激情
是一种猛烈、短暂、爆发的情绪状态。
常常是由于某种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突然来临时而产生的暴怒、狂喜、悲绝等。
17.道德感
道德感是衡量人的行为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观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18.动机
是由需要所推动的、达到一定目的的行为动力,具有激发、调节、维持和停止行为的作用。
19.双趋冲突
即两个目标对个体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
但由于受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
20.双避冲突
指一个人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情势,必须接受其中一个,才能避开另一个。
21.趋避冲突
指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即向往得到它,同时又想拒绝和避开它。
22.挫折
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23.A型行为
美国心脏病学家Friedman(1965)在研究冠心病时,把具有以下特征的行为类型称为A型行为类型:
①时间的紧迫感;②争强好胜和敌意等。
24.C型行为类型
是指导容易导致肿瘤的一种行为模式。
其特征有:
①童年时期遭受过挫折、经历坎坷;②性格克制、压抑情绪、压抑愤怒;③焦虑、抑郁;④谦虚、谨慎、过分合作、调和行为等。
25.个性
或称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6.个性心理结构
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调节系统
27.特质
是对个体行为具有决定作用的、一般的、现实焦点的个性基本单元。
28.气质
是指一个人生来具有的典型,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总和。
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强度、指向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29.性格
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30.社会化
是指特定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生活环境中,个体适应该社会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的过程。
社会化的因素一般可分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信息三个主要因素。
二、论述题
1.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主要有:
①定势;②动机;③迁移;④功能固着;⑤个性(个性中智慧因素、自信心、灵活性、创造精神、毅力等)除了这些心理因素之外,感知材料的呈现与组织形式;原型启发与联想也会影响问题解决。
2.情绪的内容
⑴情绪的内部体验
⑵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语调表情
⑶情绪的生理反应
3.情绪的认知生理学说
该学说通过实验说明:
①情景刺激、认知因素和生理唤起三者相互作用可引起特定的情绪反应;②认知因素在其中起着认知标签(cognitivelabeling)的重要作用;生理反应对情绪体验不一定是必须的,但能根据个体对情景的认知起到始动作用(Leukel,1979)。
4.情绪调节
调整行为目标,因为情绪与需要的是否满足密切相关。
改变认知评价方式,因为认知因素决定个体情绪的性质和强度。
改变或转换环境,因为情绪常由环境刺激引起。
心理防卫或应对,可以减轻或消除其对心身的不利影响。
咨询和求助,等等。
5.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临床病人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认为需要是发展的;在前种需要获得满足的基础上才产生后层次的需要。
6.影响挫折程度的因素
有多方面。
首先是动机是否重要。
其次,个体的抱负水平(期望值)和个人的容忍力有关。
第三,每个人承受挫折的能力。
7.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
遗传素质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条件。
一般认为气质、能力和性格三者中以气质受遗传素质的影响最明显。
生活环境是形成个性差异的社会基础。
环境影响着个性形成的过程和行为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环境因素中,家庭尤其是父母行为对早期儿童个性的形成影响极大。
教育(包括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在健全个性的形成中起着积极和主导的作用。
个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各人的主观努力程度与个性的形成分不开。
第四章主要理论流派
一、名词解释
1.行为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正常和病态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及其伴随的心身反应型式,都可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
这样,学习就成为支配行为和影响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行为学习各环节的干预,可以用于矫正问题行为,进而治疗和预防疾病。
2.强化:
某些环境刺激对行为反应产生促进作用的过程称为强化。
3.泛化:
作为反复强化的一种结果,某些与条件刺激相近的环境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这称为泛化
4.消退:
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亦即取消强化,条件反射可逐渐消失,这被称为消退。
或者行为的结果是原有的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反应逐渐减弱,即R→S(积极)↓→R(减弱)的关系
5.正强化:
行为的结果是积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该行为逐渐增强,即R→S(积极)↑→R(促进)的关系,这称为正强化
6.负强化
行为的结果是消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逐渐加强,即R→S(消极)↓→R(促进),这属于负强化
7.惩罚
行为的结果是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反应逐渐减弱,即R→S(消极)↑→R(减弱)的关系,这属于惩罚
8.经典条件反射
指某一中性环境刺激(铃声、气味、语言等)通过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结合的强化过程,最终成为条件刺激,从而也能引起原本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
9.操作条件反射
当某一行为反应R(如压杠杆行为或回避行为)出现时总能一次次获得某种积极的结果S(食物刺激或撤消电击),则个体逐渐学会对这种行为反应R的操作,这就是操作条件反射
10.示范作用
是另一种类型的行为学习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可以通过对—个具体模型(mode1)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学会这一种新的行为类型,而不强调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
11.认知行为学习理论
与传统的行为学习理论不同,认知行为学习理论强调认知等个体因素在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的作用,即S→O→R的关系。
12.潜意识
精神分析论认为,潜意识就是不能被人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
它包括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活动和被压抑的愿望、被意识遗忘的童年经历等。
13.心理防御机制又称自我防御机制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自我防御机制(egodefensemechanism)是自我为了对抗来自本能的冲动及其所诱发的焦虑,保护自身不受潜意识冲突困扰,而形成的一些无意识的、自动起作用的心理手段。
如:
压抑(repression),投射(projection),升华等。
14.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兴起,其代表人物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偌(A、H、Maslow)。
这一学派认为心理学必须说明人的内在情感、潜在的智能、爱好兴趣等人类社会经验的一切方面。
该理论对人的需要,健康的保持,心理疾病的发生以及来访者中心治疗等方面均有独立的理论解释。
二、论述题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意义
按照这一理论思路,任何环境刺激,即理化的、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变化,都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机制影响人的各种行为,并成为内脏活动的一种支配力量;反过来,人类许多正常或异常的行为反应特别是内脏反应性行为,可以通过经典条件反射机制而获得。
利用条件反射原理作松弛训练以建立条件反射性松弛反应,则有助于克服这种“习得性”的药物反应症状。
2.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意义
操作条件反射重视行为反应的结果对行为本身的影响。
这显示,任何与个人的需要相联系的环境刺激,即各种理化的、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变化,只要反复出现在某一种行为之后,都可能对这种行为产生影响。
反过来,人类许多正常或异常的行为反应包括各种习惯或症状,也可以是由于操作条件反射机制而形成或改变。
3.行为学习理论是如何解释许多医学心理学问题的
人的个性可以被理解成是一系列习得性行为的综合。
疾病的发生可以是因为“错误的习得性行为”。
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行为也是通过强化而固定下来的。
通过行为矫正方法可以改变各种不良行为和协助治疗许多临床疾病。
4.精神分析理论的人格结构
精神分析理论把人格分为三个部分:
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指原始的、动物性的、本能的元素,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处,是真正的无意识,主要包括性本能和破坏欲等,有即刻要求满足的冲动倾向。
此处的控制机制是快乐原则。
。
超我指与伦理道德行为相联系的,对自己规定行为标准的假设性实体。
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将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按“至善原则”行事。
自我其一部分是意识的,一部分是潜意识的。
一方面,自我的动力来自于本我,即为了满足本能的冲动和欲望;另一方面,它又要顺应外在的现实环境,按“超我”的要求,采取社会所允许的方式,指导自己的行为,按“现实原则”调节和控制“本我”的活动,在人格结构中“自我”起着中介作用,使“本我”和“超我”之间保持平衡。
5.心理生物学研究的现状
目前的心理生物学研究可作三方面归纳。
⑴不同心理变量对生理病理活动的作用。
⑵心身相关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分为神经化学方面的研究、心理神经内分泌学方面的研究和心理神经免疫学方面的研究。
⑶整体观研究,试图阐明各种心理因素是如何通过各种生物学过程的综合作用而影响健康的。
8.认知学派的基本观点
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为认知因素是个体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原因。
认知改变可以影响个体的疾病过程,即认知治疗。
第五章心理评估
一、名词解释
1.心理评估
是通过观察、晤谈及心理测验等手段对个体的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深入的客观描述。
1.医学心理学的心理晤谈(interview)也称访谈、会谈,是治疗中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或称求助者)言语沟通的过程。
其目的是了解来访者,帮助来访者。
晤谈形式:
包括结构式晤谈和非结构式晤谈、半结构Ⅰ晤谈、半结构Ⅱ晤谈。
结构式晤谈是根据评估目的,预先设计较为固定的方式或定向的标准程序,编出晤谈提纲或问卷,并且主动发问,要求病人按问题回答的晤谈方法。
非结构式晤谈又称自由式晤谈,是一种开放式的、气氛比较轻松、不拘泥于固定格式或程序的医生与病人之间的自由会谈方式。
半结构Ⅰ晤谈提问是结构式回答是非结构式、半结构Ⅱ晤谈是提问非结构式而回答是结构式。
3.心理测验:
指在标准的情境下,对个人行为样本进行客观分析和描述的一类方法。
4.文字测验:
采用语言文字作为测验材料,要求被试者具有一定的言语能力,大多数心理测验都属此类。
5.非文字测验:
采用图画或图案作为测验材料,用手势或操作来答题,适用于言语功能障碍或对测验的语言材料不熟悉的被试者。
6.投射测验:
通常是指观察个体对一些模糊的或者无结构材料所作出的反应,通过被试者的想象而将其心理活动从内心深处暴露或投射出来的一种测验,从而使检查者得以了解被试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冲突。
7.评定量表:
是对自己主观感受和他人行为的客观观察进行量化描述的方法。
8.标准化测验
只有通过一套标准程序建立测验内容,制定评分标准,固定实施方法,而且具备主要的心理测量学技术指标,并达到了国际上公认的水平,才能称为标准化测验。
9.常模:
指某种心理测验在某一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即提供了可比较的标准。
10.标准分
用于比较心理特征差异的常模形式。
其基本条件就是测验的分数在常模样本中要呈正态分布。
常见的形式有Z分、T分、标准20、标准10等。
11.信度:
指测验分数的可靠性,通过对测验分数测量误差的计算来估计。
12.效度:
指测验结果的有效性,即某种测验是否测查到所要测查的内容,在何种程度上测查了所要测查的内容。
13.智力测验
是评估个人一般能力的方法,它是根据有关智力概念和智力理论经标准化过程编制而成。
14.智商(IQ)
智力测验结果的量化单位,用于衡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
15.比率智商(ratioIQ)
最初由Terman提出,计算方法为:
IQ=MA/CA×100。
公式中MA为智龄指智力所达到的年龄水平,即在智力测验上取得的成绩;CA为实龄,指测验时的实际年龄;设定MA与CA相等时为100。
比率智商有一定局限性,适用最高实际年龄限制在15岁或者16岁。
16.离差智商(deviationIQ)
由Wechsler提出,它是用统计学的标准分概念来计算智商,表示被试者的成绩偏离同年龄组平均成绩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每个年龄组IQ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5。
计算公式为IQ=100+15(X-
)/SD。
离差智商克服了比率智商计算受年龄限制的缺点。
二、论述题
1.简述心理评估的内容及临床用途
心理评估就是应用观察、晤谈、心理测验和实验等多种方法,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
临床心理评估用途有
(1)单独或辅助作出心理诊断;
(2)指导制定心理障碍或医学疾病的护理措施,并常作为判断效果的指标;(3)为估计心理障碍或医学疾病预后提供依据;(4)医学科学或心理学研究的方法;(5)其它如预测个体未来成就等。
2.简述心理测验的分类方法。
(1)按测验材料性质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2)按施测方式分为团体测验和个别测验;(3)按测验材料的意义是否肯定和回答有无限制分为常规测验和投射测验;(4)在临床通常按其目的和功能可分为能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验、临床评定量表和职业咨询测验等。
3.为什么心理测验需要标准化?
心理测验的目的有两方面:
(1)确定受试者某方面心理特征在相对应的正常人群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或水平;
(2)比较受试者本人各方面心理特征之间的差异,这也是相对于正常人群而言。
因此,只有通过一套标准程序建立测验内容,制定评分标准,固定实施方法,而且具备主要的心理测量学技术指标,这样才能实现这两个目的。
4.临床工作者应用心理测验的原则。
选择原则:
保密性原则,标准化性原则,客观性原则。
5.试述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
1)施测条件:
环境安静清洁,避免分散被试的注意力;时间一般为1小时左右,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
2)主试因素:
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和心理学专业基础,态度必须认真负责;熟悉测验的内容、功用、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严格按照标准化的程序进行,不做任何暗示;操作熟练,以腾出精力观察被试者的表情和反应;搞好主试与被试的关系,以便密切配合完成测验;
3)被试因素:
进行测验时应身体健康和情绪稳,态度认真;能集中精力和努力完成测验。
4)测验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常模。
信度是指测验分数的可靠性,通过对测验分数测量误差的计算来估计,反映测验的稳定性。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于所要测量的心理行为特征测到了什么程度,反映了测验的准确性。
常模是比较的标准,根据标准化样本的测试,所获得的具有代表性的结果,这叫常模。
第六章心理应激
一、名词解释
1.一般适应综合征(GAS)
每一种疾病或有害刺激都有相同的、特征性的和涉及全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是机体对有害刺激所作出防御反应的普遍形式,分为警戒、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2.心理应激
“过程模型”对心理应激的定义:
个体在应激源的作用下,通过认知、应对、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中间多因素的影响或中介,最终以心理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
“系统模型”对心理应激的定义:
个体的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系统、人格特征和心身反应等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系统失衡,就是心理应激。
3.生活事件(或应激源)
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伤躯体健康的主要刺激物,包括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各种应激刺激。
4.负性生活事件
指个人认为可能对自己产生消极作用的不愉快事件。
5.正性生活事件
指个人认为可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作用的愉快事件。
6.主观事件
一些生活事件是个体主观因素与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甚至实际上纯粹是个体的主观产物。
7.生活变化单位(LCU)
用以标记生活事件,来检测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刺激强度。
8.应激反应
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
9.特质焦虑
是指与人格特质有关的无明确原因的焦虑。
10.退化
当人受到挫折或遭遇应激时,放弃成年人应对方式而使用幼儿时期的方式应付环境变化或满足自己的欲望。
11.无助
一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听天由命、被动挨打的行为状态,通常是在经过反复应对不能奏效,对应激情境无法控制时产生。
12.认知评价
指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13.应对方式
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稳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14.情绪关注应对和问题关注应对
从应对的指向性看,有的应对策略是针对个体的情绪反应的,这被称为情绪关注应对。
相对应的是有的应对策略针对事件或问题,则称为问题关注应对。
15.心理防御机制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本我的欲望与客观实际条件出现矛盾而造成潜意识心理冲突时,个体会出现焦虑反应,此时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起作用,起到了暂时减轻焦虑的作用。
16.否认
把已经发生,但又不愿被接受的痛苦事实加以否定,当作根本没有发生过,以减轻心理负担。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否认通常是无意识的。
17.社会支持
又称社会网络,是指个体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党团、工会等组织所给予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具有减轻应激的作用,是应激作用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
二、论述题
1.应激管理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如何减少心理应激对个体的损害)?
(1)针对应激源的管理,
(2)针对认知评价的管理,(3)针对应对方式的管理,
(4)针对社会支持的管理,(5)针对个性特征的管理,(6)针对应激反应的管理
2.生活事件的刺激(或应激结果)可引起机体哪些变化?
①情绪反应,包括焦虑、恐惧、愤怒、忧郁等。
②行为反应,包括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物质滥用等。
③生理反应,可以通过神经系统和神经体液途径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
3.简述心身中介机制影响健康的途径。
①心理-神经中介机制主要通过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进行调节,非特应系统功能增高,而与之对应的向营养系统功能则降低。
如果应激源刺激过强或时间太久,也可造成副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增强或紊乱。
②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通过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进行调节,胰腺和甲状腺也起一定作用。
③心理-神经-免疫机制免疫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着双向性调节。
一般认为,短暂而不太强烈的应激不影响或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