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路灯控制系统技术.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0269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路灯控制系统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校园路灯控制系统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校园路灯控制系统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校园路灯控制系统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校园路灯控制系统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园路灯控制系统技术.docx

《校园路灯控制系统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路灯控制系统技术.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园路灯控制系统技术.docx

校园路灯控制系统技术

基于ZigBee网络的校园路灯控制系统

摘要:

为了实现对高校路灯远程进行分时段间隔开启,以减少校园路灯电能消耗,考虑到高校路灯种类型号多,分布分散等特点,在校园内建立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灯智能控制系统,通过ZigBee网络实现无线通信传输,使整个网络数据安全,用户节点扩展性强。

以北师大校园路灯智能化控制改造为例,论证了此种方案能较经济地实现对校园所有路灯自动远程、实时监测与控制,并在较短时间内收回投资。

关键词:

高校;无线传感器;ZigBee网络;智能路灯;远程监控

1 引言

高校作为国家公共建筑一部分,落实建筑节能降耗政策,对社会有着引领示范作用。

为有效地降低校园内的电能消耗,不少教育工作者做出了很多努力。

传统校园路灯控制方式有多种。

电力线载波进行信息传输(北师大路灯改造前就是这种方式),GPRS和CDMA远程无线通信传输,是目前实现公共路灯远程控制的两种主要方式。

虽然这两种方式能较好完成对路灯的远程智能控制,但在信息传输、节能环保和运行成本上有一定缺陷[1]。

近年来随着技术更新,新的通信系统进入市场。

无线网络也不例外,并且这些技术更多地出现在人们现实生活中。

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做为无线网络的一种新型网络,能低成本实现短距离无线通信,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相对于其他无线网络(GPRS、WiMAX、ADSL)更合适多用户通信[2,6]。

构建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校园路灯控制平台,将全校路灯无线连接在一起,可先前指定时间间隔地开启路灯,从而降低电能消耗,达到节能目的。

北京师范大学路灯有6 m以上高杆道路灯、庭院灯、草坪灯大约750盏,通过网络构建形成的无线网络系统,可随时修改路灯控制方案。

改造后平均每年可节省电量 11.2万kW·h,直接产生经济效益5.6万元。

2 平台构建

通过建立一个对校园路灯执行远程监控平台,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管理人员运营支出,同时节省路灯电能损耗。

平台运用无线网络进行访问,不需要在周围部署昂贵的有线基础设施,降低资源消耗。

2.1 特点和要求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技术,来实现对校园路灯的智能化控制,从而满足对路灯分时段间隔开启。

这种网络的建立有着一定的应用和技术要求。

2.1.1 应用要求

(1)节点识别。

正确识别网络端点,并关联到一个特定用户。

(2)节点移动。

一般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

实际案例中大多是端点不动情形。

(3)能源消耗和电池寿命。

无线传感器网络需要能源供给,才能保证传感器正常工作,特别是单元电池的供电寿命。

(4)可扩展性。

未来随着路灯数目的增加,很可能需要新端点接入网络。

因此应考虑不需要执行特定技术设计与改造情况下,自动加大网络。

(5)可靠性。

平台的基本要求,网络受到攻击或意外掉网,数据信息不应丢失或被篡改。

2.1.2 技术要求

(1)识别设备。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终端,有两种可能的设备地址:

64位MAC预编码地址和16位网络地址。

其中第一个是唯一的,通常当作一个设备加入ZigBee网络。

第二个是一个很短的地址,用来进行网络路由。

(2)网络规模。

ZigBee网络的大小,理论上是有确定的16位地址限制。

然而,由于物理限制,该网络(ZigBee)设备最大数量是100,是一个小得多的量。

(3)传感器。

传感器通过串行接口与路灯回路连接,无线设备内置于路灯杆内,减少装置所占空间。

(4)协调器限制。

一个集线器最多只能与四个协调器直接连接。

2.2 构架

单灯控制器与传感器安装在每一个路灯杆里,控制器与一个传感器连接。

传感器通过无线接口连接到协调器的专用设备,然后通过集线器将路灯控制信息传给校园路灯管理服务器(图1)。

如图1中,将整个路径分为两段,从端点到集线器作为短距离段,从集线器到管理服务器作为长距离段,整个网络包括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彼此间相互联系,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组合完成自动控制的整个过程。

(1)端点。

作为网络的基础元,实现了用户定点的物理逻辑转换,从而与单灯控制器进行数据的现场交互。

图1 路灯控制系统构架

(2)协调器。

负责ZigBee网络协调,给结点成员按照一定规则分配网络地址,负责创建并维护一个局域网并实现路由功能。

(3)集线器。

负责收集和汇总几个ZigBee网络内所有端点信息。

为端点和服务器平台的通讯,提供逻辑接口。

(4)管理服务器。

作为服务器平台,负责储存结点开关数据,路灯开启时间及方案设计,实现智能化管理的数据平台。

短距离段通常对应于一个或多个ZigBee网络,通过串行或通过Wi-Fi直接连接到一个集线器。

集线器收集所有区域内路灯开关信息,再通过长距离段将数据反馈给服务器。

ZigBee是一种低成本、低功耗的无线技术,在定位和流量使用上非常适合这个网络要求。

若集线器距离ZigBee网络终端较远时,可以用Wi-Fi来实现集线器与ZigBee网络终端间的数据传递。

长距离段是集线器与服务器之间数据桥梁,一般可由GPRS?

、UMTS、 Wi-Fi、WiMAX通信技术组成。

它将所有信息汇总,传给管理服务器。

当然目前还有一些其他的通信方式来实现上述数据的传递,比如在短距离段用PLC(线载通信)代替ZigBee,或使用GPRS直接连接到每个端点。

直接使用GPRS连接每一端点,特别是规模宏大的时成本比较高[7]。

PLC具有一定带宽的限制使用不够灵活,同时还需要有线来支持,材料使用和改造及其不方便。

3 组网关键

要能够成功地获得所有的路灯开关信息,并能使系统的成本、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其他都具有相对的优越性。

关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传感器的识别是否正确。

让管理服务器能正确识别到每一个网络节点;网络是否安全。

建立一定的认证机制,确保数据保密、完整、可利用;容量规划是否合理,根据网络规模设计一定数量的集线器、协调器、传感器等。

3.1 传感器的识别、寻址和命名

当对每一个传感器结点进行访问时,ZigBee通过搜索所有路径,分析它们的位置关系以及远近,然后选择其中的一条路径与该传感器结点进行数据传输。

当一条路径发生拥挤或者是断开时,立刻分析下一条路径,直到搜索到相应的传感器结点。

这种搜索的方法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数据访问效率会降低。

每次管理服务器要与客户结点建立联络时,它首先必须查阅数据库获取相应设备的MAC地址。

这样当管理平台为了与某个端点建立联系,首先必须发送请求到每一个集线器,一旦一个集线器接收请求时,通过与相应协调器的接口建立连接获得MAC地址。

相反,使用MAC地址在ZigBee网络中轮流搜索相应设备。

这样增加了搜索过程的复杂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IP的虚拟网络地址,主要思想是建立一个完整的IP网络,通过不同的网段来有针对性地访问各个传感器结点,从而节省搜索时间。

3.2 网络和数据的安全

该AMR平台主要是基于无线网络,这种网络与有线网络相比面临诸多漏洞[8]。

比如只要范围内和知道传输频率的任何人都可以直接访问网络,而形成攻击,常见的攻击类型有:

拒绝服务造成干扰,利用在无线网络中特别是ZigBee和Wi-Fi网络,CSMA/CA协议(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的脆弱性[9];攻击数据保密性;重复攻击;取代端点。

在自动的背景下,取代的端点是最有可能发生的攻击,因此,必须要建立一定的认证机制,来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利用性。

3.3 认证

短距离段的通信一般是ZigBee或Wi-Fi网络。

ZigBee技术在数据加密过程中,可以使用三种基本密钥,分别是主密钥、链接密钥和网络密钥[10]。

主密钥是两个设备长期安全通信的基础,也可以作为一般的链接密钥使用。

所以必须维护主密钥的保密性和正确性。

当在网络传输过程中,采用主密钥可以阻止窃听[11]。

在CCM*(counter with cipher block chain-ing-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加密模式下执AES-128加密算法,保证了通信的安全。

在这种模式下,所有的信息都是加密的,两个点之间的握手,是建立在由一个主密钥生成的点对点之间。

提供了加密、数据完整性检查和鉴权功能,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避免了内部攻击。

当使用Wi-Fi时,可以利用目前被认为是安全的Wi-Fi安全标准802.11i(WPA/WPA2)与802.1x认证(EAP),为加强其安全性,还可以考虑多种机制:

 IPSec VPN:

用以提供公用和专用网络的端对端加密和验证;MAC地址过滤:

只有经过授权的设备允许访问网络,有效控制用户上网权限;隐藏:

隐藏访问接入点。

3.4 网络容量规划

网络容量规划,根据网络实际的限制和约束,合理地规划设备数量、带宽、网段,使系统在最佳条件下工作,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参数有:

节点数、ZigBee协调器数、集线器数、在每一个网络段的端点数、每一个ZigBee网络节点的最大数量、传感器数目、采样时间间隔等。

在实际情况下,合理配置上述参数,对网络的稳定、有效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当然还要结合其他参数,如与建筑物间距离,地区通信条件和信号覆盖等环境条件限制情况等。

4 效益分析

北师大校园路灯总计750盏,改造前路灯夜间的12 h全开启,改造后全校路灯按照18:

00~23:

00期间路灯全部开启,23:

00到次日2:

00路灯隔一亮一,2:

00到6:

00隔二亮一的分时段间隔开启运行方案。

每盏灯按150 W功率,100盏路灯计算,每日运行12 h,电费按0.5元/kW·h收费,两种路灯运行方式能耗比较如表1。

表1 百盏路灯运行方式能耗比较

运行方式日耗电量/kW·h年耗电量/kW·h年节电/kW·h每年电费/元年节省电费/元节电率/%全时段全启分时段间隔180102.7565700374122828832850187061414342

按照上述分时段方案,按照节电率42%,学校路灯750盏节电估算如表2。

表2 全校路灯节能估算

路灯型号节电率数量日耗电/kW·h年耗电/(万kW·h)年节电/(万kW·h)年节省电费/万元150W20737213.65.72.8575W2262037.43.11.5550W42%1691013.71.60.8036W102441.60.70.3513W4670.30.10.05合计75072726.611.25.60

预计可日节电306余kW·h,年节电11.2万余kW·h。

根据估算,对全校750盏路灯进行分时段开启投资总额需68余万元,按照年节省电费5.6万元(年节电11.2万余kW·h)计算,投资回收期在13年。

5 结语

通过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智能路灯控制平台构建,分析平台组网结构、容量规划、安全与扩展性。

建立全校范围内校园路灯智能化远程控制方案是可行并经济的。

组网中,传感器将路灯开关信息采集通过ZigBee网络将数据传递给协调器,协调器再将数据传递给集线器,再通过远距离段无线技术,如Wi-Fi、WiMAX、3G、GPRS将数据传到数据中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远程控制系统。

该系统能实现路灯分时段间隔开启,路灯节电率达42%,节省了校园公共照明设施对电能的消耗,经济效益可观。

参考文献:

[1]刘铁超.基于ZigBee的校园路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2014.

[2]于海斌,等.智能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

[3]金海红.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及其通信的研究[D].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2007.

[4]刘紫燕,罗 超,等.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实现[J].微型机与应用,2015,34(6):

19~22.

[5]刘 颖.基于ZigBee和GPRS的远程无线抄表系统设计与实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30(12):

8058~8062.

[6]刘建峰.基于ZigBee与GPRS双网的无线太阳能路灯控制系统[J].仪表技术,2015,3(3):

14~17.

[7]成小良,邓志东.基于ZigBee规范构建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J].通信学报,2008,29(11):

158~164,158~164.

[8]任秀丽,于海斌.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的安全分析[J].计算机科学,2006,33(10):

111~113.

[9]彭 瑜.低功耗、低成本、高可靠性、低复杂度的无线电通信协议Zigbee[J].自动化仪表,2005,5(26):

1~4.

[10]杨 斌.基于TC和AES的ZigBee标准安全性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31(11):

2439~2441.

[11]ZigBee Alliance document[EB/OL].http:

//www. zigbee.Or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