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主要问题要点.docx
《唯物史观的主要问题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物史观的主要问题要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唯物史观的主要问题要点
: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答:
历史观基本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观领域的具体表现。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而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才开始。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坚持群众史观还是坚持英雄史观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
二、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本质上都是唯心史观?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理论,无论是宿命论还是唯意志论;无论是主、客观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无论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还是空想社会主义,都没有正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把社会意识当作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而社会存在则实际上被看成了社会意识的派生物。
这些旧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其次,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人民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
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本质上都是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理论中之所以长期处于统治地位,其原因在于:
①社会历史根源:
马克思主义之前,社会生产规模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不可能科学地阐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阶级根源:
马克思主义之前,剥削阶级长期处于统治地位,为了证明其统治地位的合法性,建立其统治的权威性,刻意宣扬唯心史观,夸大个人及意识的作用。
③认识论的根源:
历史上,人们往往看到了一些历史现象,即一些历史大事件总与某个人物有关,便认为历史是由这些伟大人物创造的,没有注意认识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本质上都是唯心史观
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革命。
答:
(一)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1、唯物史观的创立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
2、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3、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研究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理论成为科学。
4、唯物史观的创立对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
唯物史观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旧哲学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分裂的历史局限性;在唯物和辩证的基础上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唯物主义第一次成为贯穿始终的科学的哲学理论,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革命。
(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的伟大意义
1、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
2、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3、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为全面揭示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奠定了基础,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结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革命。
四、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哪些内容?
其含义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答: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也叫做社会存在,它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
它包括: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地理环境——是指特定社会所处的自然条件的总和。
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它是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
(2)地理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生产部门的分布、社会分工的发展方向和生产形式的多样化。
(3)地理环境的优劣对社会的发展可起促进、加速或延缓作用,但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4)它以整体方式制约人类发展。
(5)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及影响的大小主要受到社会条件即生产发展水平、社会性质和制度的制约。
2、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前提下,自然资源不断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广泛利用,地理环境已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人化自然”,具有社会性。
在社会和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
人类一方面要按照内在需要去改造自然地理环境,另一方面又要防止“生态失调”,这是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国家地区乃至人类在制定计划时,要有计划、合理的利用资源,按照自然规律和人的需要和谐地去改造自然,确定人和自然的恰当关系,以做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
总之,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人口因素是指一定社会中的人口密度、人口质量(人口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状况、文化素质等等)和人口的增长速度等条件。
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社会是人的社会,历史是人的历史。
没有人口的生产,当然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历史。
1、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条件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人口的数量、密度、质量、增长速度及构成状况,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3)人口状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人口的增长率和人口的分布状况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对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如果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增长大大超过生产增长率。
生产满足不了人口消费和就业的需要,就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
(4)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因为,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人口发展受社会规律制约;夸大人口的作用是错误的。
2、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地理环境“生态失调”问题相当严重,人口问题也相当严重,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
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综合协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三)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而通过生产劳动向自然界谋取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2、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1)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
(2)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从事其他活动的前提。
(3)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4)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的性质、面貌,基本制度、社会结构或阶级结构,决定着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等观点。
(5)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的更替。
首先,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
其次,随着一种生产方式转变为另一种生产方式,旧的社会形态即被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
五、社会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其主要结构各涉及哪些主要问题?
如何把握这些问题?
答:
社会基本结构是指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总体的基本构成方式。
它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意识结构。
(一)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包括三类要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阶级
1、生产力结构:
(1)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或实体性要素):
第一,劳动资料是指人们用以改造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在劳动资料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
第二,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改造的一切对象。
它主要包括两类:
一是没有经过加工的自然物;二是已加工过的物体。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它们共同构成了生产力中物的要素。
第三,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以及知识和智力的人。
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重要的要素,因为它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起主导作用的能动因素。
(2)生产力的非基本要素(非实体性要素或观念形态的生产力或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或渗透性要素):
第一,附着性要素:
科学、技术、教育。
科学技术是现代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一种潜在的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各要素中社会形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现代高新技术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生产各领域中,使生产力各方面发生巨变。
但是它不是现实的生产力,必须与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相结合,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才能转化我现实的生产力。
第二、运筹性要素:
管理、决策、布局、策划等。
(3)科学技术管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本途径
第一,通过运用科学原理进行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物化为劳动工具;第二,将科学运用于生产过程,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第三,通过科学的学习和教育的途径,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第四,将科学运用于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提高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水平。
此问题的主要观点:
①劳动者是生产力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②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物质标志;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起领引、导向和推动作用。
2、生产关系的结构:
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此问题的主要观点:
(1)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
(3)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也有反作用,它们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体现和保证。
3、社会的阶级结构
(1)阶级的起源:
阶级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
阶级的产生完全是由经济的原因引起的。
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二者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
(2)阶级的实质是一个经济的xx。
它是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3)阶级的划分:
①基本阶级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所产生的。
②非基本的阶级是由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决定的。
③同一个阶级又区分为若干阶层。
④在阶级社会,知识分子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而是分属于不同阶级的社会阶层。
各个社会都有知识分子,不同的知识分子可以为不同的阶级服务,属于不同阶级的一个阶层。
⑤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是社会的基本阶级。
(二)社会政治结构
1、上层建筑及其基础
(1)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的社会经济结构。
(2)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2、上层建筑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
即思想、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
3、阶级社会中上层建筑的特点:
(1)政治上层建筑中的制度和设施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一般来说是以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因而是统治阶级的。
(2)一定的思想体系、观念、社会意识形成后,总是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的上层建筑,并凭借它们广泛传播和贯彻。
(3)政治法律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最有力的部分,其中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政党是其领导力量。
4、国家的实质和职能
(1)国家的起源: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公共事物管理的客观需要。
(2)国家的实质:
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
(3)国家的一般职能
①对内职能:
第一,政治职能:
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对本阶级实行在一定范围内的民主;第二,经济职能:
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经济基础,组织、调控和干预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社会经济;
第三,社会职能:
维护社会秩序,调节社会矛盾,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
②对外职能:
主要是组织国防,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调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保护本国利益不受侵犯,使本国利益最大化。
(三)社会意识结构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的过程和条件的主观反映。
它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它是人类全部社会精神生活及其过程的总概括。
1、社会意识的构成
(1)从意识的主体以及主体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社会意识可以区分为:
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
(2)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水平高低、层次不同,社会意识又可以区分为: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两个不同层次。
(3)根据社会意识形式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以及是否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特点,社会意识形式可以区分为:
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的其它社会意识形式。
2、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
(1)艺术的特点及其作用
①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存在,并借助美的感染力具体地影响人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主要包括表演艺术、造形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等等。
②艺术的特点是形象性和典型性。
③艺术的作用主要有:
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娱乐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一般来说,艺术是有阶级性的,它总是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一定的阶级服务,超阶级的“纯艺术”是不存在的。
(2)xx的特点及其作用
①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包括伦理思想、在伦理思想指导下的道德实践和道德评价三个方面。
②xx的特点:
历史性、继承性和阶级性
③虽然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但是评价一种行为道德与否,却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规范本身并不是标准,客观的标准只能是看一种行为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
凡是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行为,就是道德的,反之就是不道德的。
(3)宗教的特点及其作用
①宗教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颠倒的反映,是以对超自然实体即神灵的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②宗教的基本特点:
盲目信仰、xx神灵、树立并崇拜偶像
③宗教的构成:
宗教一般包括宗教信仰、宗教感情和崇教活动三个部分。
A、宗教信仰也是一种世界观,但不是科学的世界观,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B、宗教感情是由对神的恐惧、敬畏与对神的祈求、期待而构成的情感。
C、宗教活动一般是宗教组织开展、按教规进行的宗教仪式活动等,三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强大的社会势力和精神力量。
D、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
宗教的作用总的来说是消极、有害的,是“麻醉人民的鸦片”。
E、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对于保持一些国家的文化传统,进行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起过一定的作用。
宗教文化中也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不能一概否定。
F、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在对待宗教问题上,我们既要大力宣传无神论,发展科学,批判宗教迷信;同时,又要全面理解和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调动积极因素,团结信教群众,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政治法律思想的特点及其作用
政治思想是关于阶级、国家、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政治生活、政治关系等方面的观点和理论的总和。
其中,关于国家政权的思想是政治思想的核心。
法律思想是关于法的关系、规范、制度、设施的观点和理论的总和。
(5)哲学
哲学是以最一般的范畴和逻辑体系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为无产阶级及其广大劳动群众服务的。
六、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答:
1、派生依赖性:
即是指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2)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社会意识或迟或早地要发生变化。
2、社会历史性
(1)一切形式的社会意识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的利益和需要。
(2)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表现为阶级的对立,具有阶级性。
(3)在阶级社会的任何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3、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涵义:
相对于社会存在来说,社会意识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独立性;但这个独立性是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的独立性,因而是相对的。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①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②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内在的历史继承性。
④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具有相互制约性。
⑤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能动性。
(3)正确理解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的哲学依据。
②它告诉我们在社会存在和经济的发展的一定水平上,可以优先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
③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意识形式极其相互作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④以扬弃的态度对待中国和世界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⑤充分认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能动性有正反两个方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理论为指导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七、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包含哪些主要因素?
这些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各起何作用?
有什么依据?
答: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的决定力量。
因为:
(1)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
(2)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多种目标的根本条件。
(3)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注意: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党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思想,即把生产力作为判定社会进步与否的客观标准。
2、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原因见前“生产方式”)
3、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4、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
2.阶级斗争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
3.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集中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中。
(三)社会革命是推动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性环节
阶级斗争是阶级中,变革社会形态的直接动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是阶级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和手段。
2、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3、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超过,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四)改革的作用:
它是推动同一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改革是一切社会在不变更社会性质和社会形态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因为:
1、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径。
因为: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情况,这种情况有时甚至还很严重,不改革就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全面的或全方位的改革,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革命的目的也是如此。
革命是根本性的变革,改革是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所以,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相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革命而言是第二次革命。
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因为:
社会主义制度是对传统所有制的彻底否定,不可能一开始就十分完美,需要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4、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获得胜利的,无论是物质条件、精神条件还是制度创新的经验都很欠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必然会存在许多问题,只能通过改革来解决问题。
(五)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杠杆和推动力量,对社会发展起领引和导向作用,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但不是现实的生产力。
因为:
1、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2、科技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科技革命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六)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体力劳动者和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都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2、杰出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一分子
(1)历史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
①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
②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③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④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2)杰出人物——是指代表进步阶级利益、能够反映时代要求,在历史上起进步作用的历史人物。
①时势造英雄②时势召唤英雄③时势锻炼英雄
④时势筛选xx⑤时事制约xx
3、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即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阶级分析方法。
所谓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是指要把历史人物置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去认识和评价,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标准去苛求古人。
所谓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要把历史人物放到他所属的阶级中去考察,即要对历史人物的阶级归属做出一般分析,又要通过特定历史阶段的阶级关系对历史人物的特殊性格和特殊表现做出具体的说明。
八、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否应当变革以及变革的时机、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或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而这种反作用不管有多大,总是以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为前提的。
3、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同不断变化的生产力始终处于矛盾状态之中。
二者的矛盾关系是一个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无限发展过程。
这一矛盾发展的过程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需要的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决定着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和变革。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服务于经济基础
(1)从服务方向看,上层建筑要千方百计保证经济基础发展的方向。
(2)从服务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实现为经济基础服务。
(3)从服务的效果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相反的性质和方向。
一是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时,就起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作用
二是当上层建筑已经腐朽衰败,并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起着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进步的反动作用
(4)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要取决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
3、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