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参考高二期中质量评估试题语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0062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参考高二期中质量评估试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实用参考高二期中质量评估试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实用参考高二期中质量评估试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实用参考高二期中质量评估试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实用参考高二期中质量评估试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参考高二期中质量评估试题语文.docx

《实用参考高二期中质量评估试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参考高二期中质量评估试题语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参考高二期中质量评估试题语文.docx

实用参考高二期中质量评估试题语文

高二期中质量评估试题语文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俏皮 畅销 树梢悄然无声 消化系统

B.赔偿 培养 玉醅 事半功倍 陪伴左右

C.佯装 徜徉 打烊 装模作样 十里洋场

D.移栽 裁判 装载 披星戴月 截然不同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委屈 委曲求全 截流 开源节流

B.灌注 全神贯注 精微 精卫填海

C.直言 仗义直言 提名 金榜提名

D.便宜 便宜行事 宿怨 宿愿得偿

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解乏(去掉乏味的东西)

解甲归田(军人离开军队,回家务农)

解元(科举考试的第三名)

难解难分(难以分开)

B.裨益(有好处)

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益友(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

精益求精(精神抖擞)

C.夙诺(以前的承诺)

夙兴夜寐(早晨起来,晚上睡觉)

夙仇(旧有的仇恨)

夙夜忧国(时时刻刻不忘国家)

D.爽快(舒适痛快)

毫厘不爽(一点也不差)

爽约(失约)

神清气爽(精神饱满爽朗)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不肯在命运面前退缩,不肯学世人之随波逐流。

B.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捷报飞来,上下游围堰合龙工程一蹴而就。

滔滔江水驯服地沿着导流的渠道奔腾而去。

C.由于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D.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世上读书人   知道有一副对联是劝人苦读的,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契诃夫从平凡的日常生活取材,把笔触   人物的内心深处。

(3)我们鉴赏一部小说,要透过故事的枝叶,仔细   生活这棵常青的大树的根。

A.大都 伸向 寻味  B.全都 伸入 寻味

C.全都 伸向 寻觅  D.大都 伸向 寻觅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仅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

B.在校读书的孩子中间,瞬间发生的暴力悲剧屡屡重复上演,已经成为社会犯罪的突出问题。

C.湖南首次对重点中学督导评估,积极发现和表彰违规者与好典型。

D.《教育部工作规则》是根据党的十G大提出的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依法行政和加强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户籍制度

中国本土的户籍制大约始于南北朝时期,当时政府实行户籍登记制主要是为分配土地、征收赋税及摊派徭役提供凭据。

新中国成立后,户籍制度逐步发展成为集人中迁移控制和利益资源分配于一体的结构严密且功能强大的系统性政策,以一九五八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

该法规确立了以常住人口为主,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基本原则,明确地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并规定:

“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这种二元结构的封闭式的户籍管理模式构成了世界罕见的城乡壁垒,它在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城市之间构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城市可凭借户籍壁垒构建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一系列排他性的城市福利和保障城市劳动力全面就业的城市就业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户口本成为中国人之间身份及待遇差别的一大标志,户籍制度是留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身上带有明显歧视色彩的烙印。

客观地讲,传统户籍制度对于计划经济背景下维护社会稳定和确保农业的基础地位等,确实起到了“铁篱笆”似的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滥觞于农业和计划经济的传统户籍制度已经明显适应不了时代的需要。

“铁篱笆”似的户籍制度不仅钳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市场对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在客观上伤害了一大批民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感情。

作为户籍制度配套实施的工农业产品价格上的“剪刀差”制度,在压低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提高工业产品的价格。

这种“剪刀差”政策无疑为工业化进程注入了动力。

毋庸置疑,广大农民为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及发展作出了难以估量的巨大牺牲。

另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因生计所迫而大量涌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几乎不可能取得合法的“市民”身份,难以获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及社会地位,甚至连基本的人身安全感都没有,因而这些处于城市边缘的“打工族”对城市生活缺乏认同感和参与感,这在相当程度上窒息了他们投身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及创造性。

另外,曾几何时“农转非”指标成为权钱交易的资本,有关部门在办理“农转非”时,“走后门”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这也在无形中助长了社会的不正之风。

一言以蔽之,既失公正又缺效率的传统户籍制度是一项负面效应甚多的壁垒型政策。

7.下列对户籍制度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户籍制大约始于南北朝时期,其目的就是为了分配土地,征收赋税及摊派徭役。

B.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户籍制度的目的是控制人口迁移。

C.我国传统户籍制度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的户籍。

D.传统户籍制度是一种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但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并不少见。

8.下列对“户籍制度是留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身上带有明显歧视色彩的烙印”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户籍制度中,单方面地规定了农民由农村迁往城市的一系列特别严格要求。

B.城市可凭借户籍壁垒构建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一系列排它性的城市福利和保障城市劳动力全面就业的城市就业制度,而农村不能。

C.户籍制度使户口本成为中国人之间身份、待遇、思想、学识等一系列差别的重要标志。

D.作为户籍制度配套设施的工农业产品价格上差异很大,即在压低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抬高工业产品的价格。

9.下面对传统的户籍制度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处于城市边缘的“打工族”对城市生活没有认同感和参与感,从而窒息了他们投身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B.户籍制度是农业社会和计划经济的产物,在现有的市场经济制度下,原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都改变了。

C.户籍制度钳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市场对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D.在市场经济下,“农转非”成为钱权交易的资本,助长了社会不正之风。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户籍制度严重伤害了一大批民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感情,因而农民对城市怀有一种天然的敌意。

B.户籍制度在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城市之间筑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堵住了农民走进城的一切通道。

C.传统户籍制度有诸多缺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没起过什么积极作用。

D.传统的户籍政策既失公正,又缺效率,在经济大潮冲击下,户籍政策改革势在必行。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敷。

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圭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炙,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①,病亦应除。

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

佗曰:

“寻当之下,延当发汗。

”或难其异。

佗曰:

“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

佗针膈②,随手而差。

……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

佗曰:

“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

“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

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

太祖大怒,使人往检: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於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荀或请曰:

“佗术实工,人命所系,宜含宥之。

”太祖曰:

“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

”遂考竟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

“此可以活人。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

太祖曰:

“佗能愈此。

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耳。

注释:

①壮,古时扎一针为一壮 

②膈:

穴位,在第七胸椎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兼通数经    经:

经脉

B.舍去辄愈    舍去:

丢弃,不要

C.或难其异    难:

难处

D.佗针膈     针:

扎针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此可以活人

项伯杀人,臣活之

B.到家,辞以妻病

各各竦立以听

C.以医见业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若妻信病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

13.对下列各句中代词“其”指代内容,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

   (代华佗)

B.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代病人)

C.或难其异         (代华佗)

D.若其虚诈         (代华佗)

1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华佗“医道高明”的一组是()                  

①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②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③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④佗针膈,随手而差。

⑤佗恃其厌食事,犹不上道。

⑥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③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佗医术高超,治病时配合汤药,心中明白各种药物的分量与比例,不用称量就很准确。

B.华佗对倪寻李延两个症候一样的病人,却采用不同的处方,一个下泻,一个发汗。

C.华佗被杀之前,拿出一本医书,交给狱吏,但狱吏不敢收藏,就偷偷地把它烧掉了。

D.太祖患头痛病,召华佗来后,华佗认为不能一时治好,曹操以为华佗有意拖延病情,借以抬高自己。

   第Ⅱ卷?

共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1)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2分)

译文:

(2)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3分)

译文:

17.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

 田园乐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此诗运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写出春天的田园美景?

体现了王维诗怎样的特点(3分)

(2)“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写出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3分)

18.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两小题。

4分)

(1)碧云天,   ,   ,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

(2)远而望之,   、   ,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袁宏道《虎丘记》)

(3)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一只木屐  冰 心

淡金色的夕阳,像这条轮船一样,懒洋洋地停在这一块长方形的海上。

两边码头上仓库的灰色大门,已经紧紧地关起了。

一下午的嘈杂的人声,已经寂静了下来,只有乍起的晚风,在吹卷着码头上零乱的草绳和尘土。

我默默地倚伏在船栏上,周围是一片的空虚和沉重,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苍茫的夜色,笼盖了下来。

猛抬头,我看见在离船不远的水面上,飘着一只木屐,它已被海水泡成黑褐色的了。

它在摇动的波浪上,摇着、摇着,慢慢地往外移,仿佛要努力地摇到外面大海上去似的!

啊!

我苦难中的朋友!

你怎么知道我要悄悄地离开?

你又怎么知道我心里丢不下那些把你穿在脚下的朋友?

你从岸上跳进海中,万里迢迢地在船边护送着我?

过去几年的、在东京的苦闷不眠的夜晚?

?

相伴我的只有瓦檐上的雨声,纸窗外的月色,更多的是空虚而沉重的、黑?

?

的长夜:

而每一个不眠的夜晚,我都听到嘎达嘎达的木屐声音,一阵一阵的从我楼前走过。

这声音,踏在石子路上,清空而又坚实:

它不像我从前听过的、引人憎恨的、北京东单操场上日本军官的军靴声,也不像北京饭店的大厅上日本官员、绅士的皮鞋声。

这是日本劳动人民的、风里雨里寸步不离的、清空而又坚实的声音……

我把双手交叉起,枕在脑后,随着一阵一阵的屐声,在想象中从穿着木屐的双脚,慢慢地向上看,我看到悲哀憔悴的穿着外褂、套着白罩衣的老人、老妇的脸;我看到痛苦愤怒的穿着工裤、披着蓑衣的工人、农民的脸;我看到忧郁彷徨的戴着四角帽、穿着短裙的青年、少女的脸……这些脸,都是我白天在街头巷尾不断看到的,这时都汇合了起来,从我楼前嘎达嘎达地走过。

“苦难中的朋友!

在这里黑?

?

长夜,希望在哪里?

你们这样嘎达嘎达地往哪里走呢?

”在失眠的辗转反侧之中,我总是这样痛苦地想。

但是鲁迅的几句话,也常常闪光似地刺进我黑暗的心头,“我想:

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就这样,这清空而又坚实的木屐声音,一夜又一夜地从我的乱石嶙峋的思路上踏过;一声又一声、一步又一步地替我踏出了一条坚实平坦的大道,把我从黑夜送到黎明!

事情过去十多年了,但是我还常常想起那日那时日本横滨码头旁边水上的那只木屐。

对于我,它象征着日本劳动人民,也使我回忆起那几年居留日本的一段生活,引起我许多复杂的情感。

从那日那时离开日本后,我又去了两次。

这时候,日本人民不但是我的苦难中的朋友,也是我斗争中的朋友了,我心中的苦乐和十几年前已大不相同。

但是,当同去的人们,珍重地带回了些与富士山或樱花有关的纪念品的时候,我却收集一些小小的、引人眷恋的玩具木屐……         

一九六二年六月八日,北京

19.开头一段环境描写具有什么特点?

在文章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4分) 

20.为什么“我心里丢不下那些把你穿在脚下的朋友”(6分)

(1)(2)

21.第三部分作者说“这时候,日本人民不但是我苦难中的朋友,也是我斗争中的朋友”说明日本人民已经觉醒,开始反战,这在第二部分已有伏笔,请找出来。

(4分)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全文以木屐为线索,贯穿始终,表现作者对日本人民的深厚感情。

B.此文要表现反战的主题,却没有直接写出,而是借一支木屐写出了日本人民的苦难生活。

C.文章写到在东京不眠的夜晚听到嘎达嘎达的木屐声,抒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D.在第二部分结尾,作者写出了心中的希望:

作者坚信,中国人民终会战胜侵略者,迎来黎明。

E.这篇文章写得高昂壮美,写出了日本人民由隐忍到觉醒的过程,鼓舞人们起来抗争。

六、(12分)

23.下面的句子前后脱节,请添加必要的词语,使它完整连贯。

(2分)

有一天,他提着一个大篮子来到森林里为伙房采蘑菇,那一年雨水真多,长得也真好!

他原想,够了,够了,不再采了,可一抬头,又看见前边大树底下几个大得出奇的蘑菇。

答:

在    加上       。

2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格式协调一致,句式顺畅。

(字数不得增减)(4分)

?

?

有时撒谎可以用暧昧的态度,或者在说话时用眉目示意,用声调的高低、用沉默等方式。

所有这些都比直截了当地撒谎坏得多,恶得多。

修改为:

25.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喻体,意思完整。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

生命是一条江,上游是青年时代,中游是中年时代,下游是老年时代,上游狭窄而湍急,下游宽阔而平静。

  。

七、(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我们常说一个人很平凡,或者很不平凡,其实每个人都兼具“平凡”与“不平凡”这两者。

也就在这既平凡又不平凡的矛盾之间,平凡人使自己变得不平凡,再以这些不平凡来影响平凡,造成更多的不平凡。

于是:

伟大的哲学家,在平凡的人生中,找到不平凡的思想理论,使平凡的人们读了,能找到生命不平凡的意义;伟大的艺术家,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凡的创作题材,使平凡的人欣赏后,将心灵提升到不平凡的境界;伟大的科学家,在平凡的事务中,找到不平凡的秩序与方法,使平凡的物质,能化腐朽为神奇。

最重要的是,这些伟大的人,在创造出那许多不平凡之后,却仍然跟我们一样,有爱、有憎、有喜、有悲,是那么地平凡!

也许我们都很平凡,但我们总在平凡中努力创造着不平凡,请你以“平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可以谈感受,谈认识,也可以写经历,编故事。

【注意】 

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18分)

1.D(A.“俏”读qiào,“梢”读shāo,“悄”读qiǎo,“销”和“消”读音相同xiāo; B.“赔”、“培”、“陪”音同读péi,“倍”读bèi,“醅”读pēi; “佯”、“徉”、“洋”读音同yáng,“烊”、“样”读音同yàng; D.“栽”读zāi,“裁”读cái,“载”读zài,“戴”读dài,“截”读jié?

)2.C(仗义执言,金榜题名)3.D(A、解乏:

解除疲乏,解元:

科举考试中乡试考取第一名; B.精益求精:

学术、技术等好了还求更好;C.夙兴夜寐:

形容早起晚睡,勤奋不懈。

)4.A(B.“一蹴而就”指踏一步就成功,轻而易举,用在这里不恰当; C.“安居乐业”用法错误,搭配不恰当,应把“的生活”去掉; D.“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术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不是指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5.A?

(“大都”表示大部分,“全都”表示全部,太绝对;“伸向……深处”搭配恰当,也可以说“伸入到……深处”;“寻味”有寻找体味的意思,“寻觅”只有找的意思,不够全面。

)6.B(A.关联词的位置不当,应把“不仅”放在“信息技术”之后。

当前后分句的主语一致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

C.搭配不当,应当改为:

积极发现违规者,表彰好典型。

D.成分残缺,应在句子末尾加上“制定的”,和前面的“根据”相搭配。

二、(12分)

7.C(A.是太绝对,应在“目的”前加“主要”二字;B.是内容有遗漏,还有一项目的是资源分配; D.信息不准确,因为作者说这是世上罕见的。

)8.C.(是身份、待遇的差别,文中没有写到思想、学识等其它方面。

)9.A(此项以部分代全体,原文是“缺乏认同感和参与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创造力。

)10.D?

(A.错在无中生有,农民对户籍制度不满,并不代表对城市有敌意; B.错在以偏概全,农民很难走进城市,但并不是堵住了一切通道; C.错在户籍制度虽有很多缺点,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15分)

11.D(针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A.经:

儒家经书;B.舍去;离开;C.难:

提出疑问。

)?

 12.B(“辞以妻病”的“以”为介词,用、借,“竦立以听”的“以”为连词,表修饰关系;A.活:

使……活,救活 C.见:

表被动; D.信:

确实,真的)13.C(代两个病人倪寻和李延)14.B(?

①写华佗善养生之道;⑤表华佗的个性特点;⑥华佗死后的情况,和医术没关系。

)15.C(不是狱吏烧掉的,而是华佗索来火自己烧掉了医书。

四、(15分)

16.(5分)(1)(华佗)就给他们二人不同的药,第二天早晨二人都痊愈了(或:

第二天早晨二人就起来了。

大意对给1分,翻译对“明旦”给1分,共2分)(2)(华佗)用妻子有病来推辞,屡次请求延期不回来。

(辞:

推辞;数:

屡次;反:

通“返”,返回,译对一处给1分,共3分) 

17.(6分)(1)绘形、绘色、绘声的艺术手法;诗中有画。

(3分,前一个问题2分,后一个1分)(2)清晨,粉红的落花洒落一地,家童未及清扫,四周一片静谧,只有树上的黄莺在宛转啼鸣,却并没有惊扰主人的好梦。

(意思对即可,语言表述不优美扣1分)?

 18.(4分)(1)黄花地,西风紧;晓来谁染霜林醉。

(2)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

(3)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五、(18分)

19.空旷、惨淡、荒凉而寂静,在文章中起交待时间和衬托心情的作用。

(答对一项给2分,前面一项答两方面就给2分,后边一问答对衬托就给2分)20.(1)在东京的苦闷不眠的夜晚,那些劳动人民的清空而坚实的木屐声时时陪伴着我,给我以精神上的慰藉。

?

(2)日本人民正处于军国主义统治的苦难之中,作者对他们有无限的同情,关心他们的命运和将来。

(文章中这句话有领起下文的作用,我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代表日本人民的木屐声对自己的心灵的安慰,另一方面是作者对深陷苦难中的日本人民的同情,正好是对第二部分①②③段的概括和总结。

答对一方面给3分)?

21.在这黑?

?

长夜,希望在哪里?

你们这样嘎达嘎达地往哪里走呢?

(如果答成“这清空而又坚实的木屐声,替我踏出一条坚实而平坦的大道,把我从黑夜送到黎明。

”也算正确。

)22.AB(C此文并不是主要抒发思乡之情;D文中涉及到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E此文风格柔婉细腻,并不是高亢壮美。

六、(12分)

23.(2分)在“长得”前面加上“蘑菇”。

使这个句子不缺少主语,从面前后连贯。

 24.(4分)有时撒谎可以①用沉默,②用暧昧的态度,③用声调的高低,④或者在说话时用眉目示意等方式。

 标准是语序正确,匀称给2分,把①调至②之前,把④调至③之后。

答对一处给1分。

 25.(6分)第一句比喻领有下面三个比喻,给1分,后面几句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只要贴切合理,每句给1分。

例句(供参考)1.生命是一棵树,树梢是青年时代,树身是中年时代,树根时老年时代,树梢葱翠而张扬,树根蕴藉而深广。

2.生命是四季,春天是青年时代,夏天是中年时代,秋天是老年时代,春天绚烂而多姿,秋天厚实而博大。

七、(60分)

26.作文评分参照200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