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危机对城市儿童社会化的影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095110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伙伴危机对城市儿童社会化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伙伴危机对城市儿童社会化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伙伴危机对城市儿童社会化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伙伴危机对城市儿童社会化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伙伴危机对城市儿童社会化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伙伴危机对城市儿童社会化的影响.docx

《伙伴危机对城市儿童社会化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伙伴危机对城市儿童社会化的影响.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伙伴危机对城市儿童社会化的影响.docx

伙伴危机对城市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伙伴危机”对城市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研究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小孩在玩耍的过程中可以学习社会交往的技能,可以向伙伴更多的社会知识和行为规范,随着游戏的开始,交往的增多,在平等互惠的关系中儿童的社会能力得到极大地发展,更快的获得熟练的社会技能。

伙伴对于一个人的心理、智力甚至是身体的发展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儿童时期也是一个价值观的形成时期,通过与同龄群体的接触,学习更多的技能和行为规范。

同时在于同龄伙伴的交往过程有别于其他的社会团体,他的互动性更强,往往在与同龄群体的交往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受众和主体,共同在一个平等、无明确目的的交往环境中通过相互的磨合能对人的价值观产生更深入的影响。

伙伴有着如此重要的价值,但是,现在的儿童却面临伙伴缺乏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给儿童的成长即社会化带来了一定的危机。

“南京市小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对该市1000多名小学生进行调查后却发现:

将近一半的孩子没有伙伴一起玩,伙伴危机正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孩子都说,同伴的参与会使他们的玩耍更加精彩,会使他们玩得更加快乐。

对于他们而言,最佳的玩伴无疑是同龄人。

调查发现:

一般情况下,43.7%的学生放学后经常和同学或邻居家的小朋友玩;节假日里,37.9%的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和小伙伴玩。

但是,也有46.7%的孩子经常是一个人玩,他们缺乏玩伴。

(殷月秀、松筠,2004)”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下诞生的独生子女们已经迈入了结婚生子的年龄。

由于生育户籍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的子女,也就是“独二代”,他们是一个更加稀少的群体,相互之间更加封闭独立的群体,同时加上一些社区建设不健全,以及家长或孩子的主观因素,种种原因导致现在有部分家庭的孩子没有玩伴。

没有玩伴就少了一个与社会的接触面,势必会给孩子们的正常社会化造成一定的影响。

基于此,笔者希望通过文献加实地的研究,对“伙伴”这一群体及其社会化价值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并且通过锁定城市社区儿童,展开实例研究了解儿童缺少伙伴的危机程度,以及这会对他们的正常社会化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影响。

1.2相关研究综述与评议

1.2.1现有的研究状况

(1)关于同伴群体的研究

同伴群体也称同龄群体、同辈群体。

一般是指幼儿-少年群体,属于初级群体。

作为人的社会化实施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伴群体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同伴群体的研究发现社会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同伴群体形成的原因和同伴关系的类型。

日本社会心理学家广田美君,研究了小学儿童同伴团体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把同伴群体形成的整个过程分为五个时期:

孤立期——这一阶段儿童之间还没形成固定的团体,正处于探索交朋友的阶段。

(一年级上半期)

水平分化期——这一阶段由于空间距离如邻居或者是座位靠近等客观的因素,儿童之间建立了一定的联系。

(一至二年级)

垂直分化期——凭借儿童的学习水平和身体能力的高低,分化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和被统治地位的儿童。

在这一阶段逐渐出现边缘与核心的分化。

部分集团形成期——这一阶段儿童之间出现了小团体的联合,形成了大团体,并且出现了统帅全部的领袖人物。

团体成员的团员意思得到显著的加强,并且出现了一系列不成文的制约规范,以达到控制团体成员的目的。

同伴群体的形成开始往往是由于一些客观的因素,如上学同路,学校同班、上课同桌等一些固着的因素,但是同伴群体往往不是固定不变的,之后的交友和活动的选择还是会有变动。

因为通过同伴间的互动交流,相互之间会形成新的价值标准,儿童不再完全参照客观因素,有了自己的主动权利。

当儿童自己掌握了主动权的时候,一定程度上交友的能力会出现一个分化。

国内就有关于儿童的交友接受性(被接纳程度)的研究,俞国良等人研究发现,家庭功能即家庭系统运行状况、家庭成员关系以及家庭的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定。

它与儿童同伴群体接受性具有很大程度的正相关。

良好的家庭功能有助于儿童各种社会能力、社会技能的形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和行为习惯使儿童容易在同伴群体中赢得较高的社会地位。

离异家庭子女的同伴关系研究表明,在儿童同伴关系的自我评价中,完整家庭儿童明显高于离异家庭儿童。

父母离异会对子女的同伴关系的产生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没有减弱还会逐步积累出现明显的时间效应。

父母离异的时间也会影响子女的同伴关系的建立,父母离异时子女年龄越小消极影响越大。

由此可见,同伴群体的形成与儿童的年龄,心理成熟程度,家庭教养等诸多方面相关。

通过了解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笔者关注到了两个点,一是一个儿童的同伴群体的形成建立是一个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并不断磨合过程;第二,儿童与同伴群体的接触在时间上滞后于家庭,同时家庭对儿童的影响相较于同伴群体更加深入,这样一来同伴群体可能成为家庭的某种反应。

家庭的因素也会以同伴群体为载体影响儿童的社会化。

儿童的同伴关系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网络系统,其中主要包含两种关系,分别问同伴群体关系和友谊关系。

同伴关系表明了青少年在同伴群体中彼此喜欢接纳的程度,研究者一般采用观察法或社会测量法得到儿童的同伴接纳水平,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儿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受欢迎的儿童:

同伴群体中大多数成员喜欢而极少数成员不喜欢的儿童。

有争议的儿童;被同伴群体提名为喜欢或不喜欢的数量都有很多的儿童,即被一些人所喜欢,而被另一些人所讨厌。

被拒绝的儿童:

不被大多数人喜欢的儿童。

被忽视的儿童:

被同伴群体成员题名为喜欢或不喜欢的数量都很少的儿童,即不为人所喜欢,也不为人所讨厌。

(费尔德曼,2007)

(2)关于儿童社会化的研究

从理论上看,儿童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关注的是个人社会性的形成。

这一点上符号互动理论对于群体内的社会互动,有深入的阐述。

符号互动论(SymbolicInteractionism)也称符号相互作用理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

符号互动理论的开创者米德认为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通过各种符号进行互动,人们可以借助符号理解他人的行为,也可以借此评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他认为正是在这种通过符号的互动,将客观现实内化并加以主观解释,人才能够形成自我意识,社会化才的以实现。

由此觅得区分了“主体我”与“客体我”。

“主体我”也称作“自然我”,米德把他说成是一种本能的冲动,未经过社会化的、自然形成的我。

并把他看作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体我”亦称为“社会我”,“客体我”是经过社会化的我是社会化的结果。

米德认为儿童的社会化就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

同时米德将这个过程分为两大阶段:

“嬉戏阶段”和“群体游戏阶段”。

在群体游戏阶段,儿童们参加到了有组织的、复杂的活动中来,他们正式负担了某种角色,还要了解他人的角色,以使自己称为群体活动中的一员。

儿童们要想成功的参加群体活动就必须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反应。

儿童必须掌握符号互动的能力,才能扮演角色,发展自我,完成社会化。

另一位符号互动论学派的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以及他的初级群体思想对于研究儿童社会化提供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更为直接的载体。

库利从儿童社会化及其社会性形成的角度来看待初级社会群体,他提到了儿童游玩群体在儿童成长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儿童游玩群体的规模一般不大、儿童的年龄相当,大多性别相同。

参加这一群体的儿童的兴趣比较接近,即能够玩在一起,在这样的群体中儿童扮演各种角色,并在角色扮演中学习各种规范。

库利在镜中我理论中将人分为三重含义也就是三个阶段。

第一,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就是感觉阶段,是我们设想的他人的感觉。

第二,我们所想象的逼人对于我们这种形象的解释或者定义阶段,即我们想象他人的判断。

第三,是由上述想象中所产生的自我感觉,是自我反应阶段。

库利的“镜中我”思想与他的初级群体的思想密切相关。

初级群体是人们自我意识发展的摇篮。

结构功能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

他综合了心理分析理论、文化人类学理论以及心理学和行为主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他独特的社会化模式。

认为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了做出社会行为的能力,而这种社会行为只有符合社会的要求,嵌入到整个的社会体系中,才能与社会协调一致,发挥更大的功能。

对于儿童社会化的研究,在心理学领域也受到关注。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特别重视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要作用,他的基本思想是从人的本能出发,强调潜意识的作用和对童年期经验的重视。

他将人的精神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阶段,其中本我是最容易达到的,而超我是最难发展出来的,甚至有的人一生都发展不出超我。

有些儿童社会学研究者就用这种理论来说明儿童的发展成长,认为儿童也是按“本我”、“自我”、“超我”的过程实现社会化的。

这为后来的儿童社会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对儿童社会化研究做出贡献的还有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和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心理学界对儿童社会化问题也越来越重视。

“据统计,1979-1988年10年间,我国5种主要的心理学期刊上发表关于儿童社会化论文约95篇,占全部研究报告的11.38%。

我们通过网络、媒体、书籍、报刊等各种途径,对近10年内与儿童社会化研究相关的材料进行检索,发现直接相关的论文不下900篇。

(石绍华,1990)”

(3)关于同伴团体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方面也有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在社会学领域关注的有同伴群体对于社会对儿童的行为表现、社会角色、社会态度、个人价值观等方面的研究。

认为在同伴团体的影响下,儿童能够学习社会所认可的,符合行为规范的行为模式;其次同伴团体在儿童社会角色的学习、确立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同伴团体在儿童学习对社会的态度的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媒介物。

(荆建华,2005)

同时也有研究通过分析同辈群体的特点,以及同辈群体环境等方面因素推出对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如同辈群体可以满足青少年及儿童的情感交流的需求;可促进学习兴趣和爱好的发展,收获社会经验提升生活价值目标等积极影响。

(石明兰,2006)

(4)关于同伴群体的缺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的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切入点。

国内儿童同伴群体的缺乏,由于是一个新出现的问题,相应的这方面系统的研究比较少。

但是笔者认为可以从独生子女社会化的问题提出相关的研究思路,提到我国的儿童社会化的研究就不得不提到独生子女社会化的研究。

3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和人口控制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长特殊群体。

由于没有兄弟姐妹,以及家庭期望的变化等等原因,他们的社会化问题一直是受到学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风笑天等人从自我意识、生活技能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对独生子女的社会化现状做出了具体的调查。

他提出了“磨合—趋同”观点和“社会交往补偿”观点中,认为青少年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与长辈交往和与同辈交往的体验是不同的,与长辈交往会产生一种不平等感,就造就了在逆反时期对长辈的疏离感,这种疏离感使他们转而选择与同辈交往,但是由于现代家庭结构的变迁、独生子女缺乏具有亲缘关系的兄弟姐妹,青少年只有在学校、社区找到同伴群体。

当他们还没有被同伴群体接纳时,则需要一种“交往补偿”。

同时有关于青少年宠物伴的研究表明,由于现实生活中伙伴的缺乏,为了平衡上面所说的“交往补偿”,出现了宠物伴的现象,同时由于同伴群体的存在以及其更强大的吸引力,使得青少年儿童又作出类似的选择。

1.2.2现有研究的不足

分析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无论是儿童社会化这个大课题,还是同伴群体缺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这样一个子课题,都收到了广泛的关注,这在研究数量和研究角度上都有明显的反应。

但是,综合以往的研究会发现,定量的研究较多忽视了定性的分析,缺少生动真实的案例加以辅证。

部分较细致的研究又偏向于心理学的探讨。

同时,研究没有认识到同伴群体的缺乏是一既定的事实,也存在认为没有同伴严重不利于儿童社会化的定势。

对于同伴群体缺乏的原因的探讨空乏,对于这一问题清晰而全面的认识和探讨较少。

1.3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概念界定

1.3.1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从新的社会问题出发,主要运用定性的分析方法,深入探究城市社区儿童对伙伴群体的认识,以及他们的同伴群体的交往状况,是否遭遇到伙伴危机及危机程度等,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同伴群体的缺乏对儿童社会化所产生的影响,包括正面的影响和负面的影响。

重点考察同伴群体缺乏对城市儿童社会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家庭为改善伙伴危机作出了何种努力,并希望试着从家庭、学校、政府、社区等多个方面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以期为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并健康的成长提供相关策略。

1.3.2研究意义

笔者认为独二代子女的出现,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社会发展一个新的关注的点。

同时由于互联网的覆盖,新的居住环境的建立,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社会阶层的分化等等大的环境的不断变化反应到小的成面上,城市独二代出现伙伴危机。

笔者希望能够认识到同伴群体的缺乏对城市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一方面提出改善伙伴危机程度的策略,另一方面利用其他社会因素降低同伴群体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的重要程度。

1.3.3研究设计与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同伴群体的缺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进行深入挖掘,尽量保持价值中立,对它的真实情况予以全面的描述和分析。

为同伴团体与儿童社会化的研究提供翔实的原始材料和理论支撑。

本文以长沙市儿童为研究对象

笔者选择该地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原因有二,长沙市芙蓉区杨家山小区地处长沙,芙蓉区是长沙市社区环境较好,社区发展相对成熟的区域。

比较能够代表一般城市的特点。

第二,笔者有亲戚住在杨家山小区内,便于收集资料与进行参与式观察,并能对背景资料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1.3.4相关概念的界定

(1)儿童

①“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

”这是依据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

②根据大多数心理学家的意见,狭义的儿童期是0~12岁,广义的儿童期是0~18岁,儿童期终结的实际年龄并不具有绝对的意义。

笔者认为儿童在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身体、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分界线。

本文旨在了解电视对儿童早期社会化的影响,故采用狭义的儿童概念。

3岁以下的儿童属于低龄婴幼儿,认知还不够完善,无法清楚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

为方便调查的进行,笔者将考查范围界定在3-12岁的儿童,他们大都处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

(2)儿童社会化

①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皮亚杰认为,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形成“运算”和“协同运算”的相互依赖和共同性的结构化的过程(皮亚杰,1980)。

②法国教育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中的个体社会化,就是指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鲁洁,1998)。

③李幼穗教授指出,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学习他所属的社会中人们必须掌握的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社会化是每个孩子成为负责任的、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经途径(李幼穗,1997)。

由于本文要研究同伴群体缺乏对儿童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与李幼穗教授的定义接近,故采用李氏的定义。

(3)同伴群体

同伴群体又称同辈群体,指的是有相当社会地位,并且通常年龄相仿的一群人。

(戴维.波普诺)

1.4本研究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

1.4.1访谈法

本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半结构化得访谈。

2011-3-10至2011-4-10期间笔者在芙蓉杨家山小区选取了15名3-12岁儿童及其家长中的一部分作为访谈对象,对的课余时间安排和交友情况等进行了深入访谈,并记录了他们的原话以及当时表现出来的表情、动作等。

1.4.2参与观察法

本研究的一个特点是运用参与观察法的权重不亚于访谈。

这由于儿童的认知、理解能力有限,有时很难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故不适合采用结构式访谈法。

同时,社会化方面的发展的影响也是比较难以用提问全面的反应出来的,针对这类儿童,笔者重点采用了参与观察法,与他们一同游戏、看电视、关注他们的为人处事的方式等,跟踪记录他们真实的生活片断,以深入了解这类儿童的情况。

1.4.3文献法

参阅了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相关研究。

包括专著、期刊、论文、网络文章等多种文本。

2城市儿童的伙伴危机及其对伙伴的认识

2.1交友基本情况

调查发现,城市儿童面临同伴群体缺乏的问题,大部分反应知心朋友少,并有经常性的孤独感。

同时伙伴缺乏不仅源于同伴群体数量结构上稀少,同时也遭遇到来至年龄分布、性别分布、阶层分布、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的不同挑战。

受访者的伙伴结交的具体情况情况如下表:

最好伙伴数量

具体个案

个案统计

较多(6个以上)

个案1、3

2

较少(3到6个)

个案2、4、5、8、9、10

11、14、15

9

很少(0到2个)

个案6、7、12、13

4

在与受访者交谈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儿童对于自己的伙伴有关系疏密程度的划分。

子怡(个案6):

“学校里面朋友很多,但是和我玩得最好的就那么几个,我们干什么都在一起,上学同路,放学一起写作业一起逛街,周末不在一起还会打电话”。

根据这样的情况,为了提高研究的实效性,笔者将对伙伴这一概念更清晰的定义为最好的朋友。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受访者认为的伙伴数量都是偏少的。

而且,通过进一步的了解笔者发现,受访者的朋友大多是班上就近居住的同学,性质相同,社会接触面较窄。

在与受访者的交谈中,笔者总结发现城市社区儿童除了伙伴数量上的危机,伙伴群体也遭遇到其他方面的危机。

(1)、年龄层次的危机。

新诺(个案7)的母亲:

“由于居住的离学校,社区的孩子倒是挺多的,但是大多是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生。

玩不到一起去。

一到周末就缠着我,去姨妈家找还只有三岁的妹妹玩。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变化迅速的过程,其阶段性也比较明显,笔者认为在儿童的交往圈中基本上4岁为一个等。

年龄差距稍微拉大就容易出现断裂,一方面同年龄的圈子,会产生一种同龄群体的向心力;另一方面,孩子年龄越大越不愿意和比自己小的孩子玩。

所以同伴关系的建立是有一定的年龄基础的,年龄层次不仅可能成为同伴关系缺乏的原因,也有可能因为同伴关系缺乏而成为在建立同伴关系的实践中被忽略的因素。

跨年龄的交友关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同伴关系的正面效应会造成一定的阻碍。

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效果不明显。

(2)、性别结构的危机。

奥奥(个案2)的母亲“家里堂兄妹和表兄妹就是女孩多,社区附近也是不少女孩子,上学的时候也喜欢和女孩子走在一起,听班主任说之前班上有男孩笑他老和女孩子玩在一起,就不和女孩子玩了,和男孩子关系也玩不起来,现在成天一个人闷闷不乐的,真让人担心。

”调查也发现有不少家长担心孩子伙伴的性别问题。

儿童阶段是性别角色的强化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对性别以及自身的性别定位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性别有其一整套的行为规范体系,一般情况下,游戏群体即同伴群体以同性群体较多,和同性相处通过同性团体对异性团体的排斥有助于性别角色意识的学习。

但是,有研究表面和异性群体相处也同样有助于培养性别角色意识。

问题在于如果儿童长期生活在性别角色较为单一的环境里,容易导致性别意识的模糊。

伙伴性别的严重不平衡危机,对一个人的发展的影响是可能更深远,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其成年后的择偶性别取向。

(3)、社交层次的危机。

接近一半的受访儿童,父母会对其交友有很严格的监控。

奇奇(个案3)表示,喜欢周末叫上同学在家里玩电脑游戏,在小区球场打球,父母是允许的,但是只能和父母相互认识的小孩一起玩,父母喜欢长沙人不喜欢外地人,父母不让和谁玩就不能和谁玩。

出于对孩子的关心,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的交友往往又过多的限制,这让本来就微薄的伙伴资源变得更加稀缺。

父母在限制孩子交友的标准的同时,常会将本身的价值取向过多强的加于儿童身上。

且不说不合理的门第观念会对孩子的价值观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伙伴交际的限制也会可能导致交际圈的单一、交际贫乏。

对儿童获得更多的社会知识以及交友能力的扩展是一个极大地阻碍。

2.2交友的认识与意愿

访谈发现,大部分儿童对于朋友有着较为理性的认识,并有强烈的交友欲望,多数家长也鼓励自己的孩子多交朋友。

婷婷(个案1):

我喜欢和她们(同班两个闺蜜),因为我喜欢和她们呆在一起,做什么事她们都可以陪着我。

我想认得更多的朋友,但是她们永远是我最好的朋友。

奥奥(个案2):

和朋友在一起,可以一起踢球、打游戏、还可以抄作业。

我家刚搬家,我也转学了,以前的朋友都不在一起了。

一个人真不好玩。

媛媛(个案5):

都没人和我玩,我就在家看电视,看卡通频道还看《家有儿女》我喜欢小雪,我们班上有人说我和她很像。

在班上成绩好的都玩在一起,最讨厌那些男生了。

从他们的言语中,笔者发现都比较倾向于喜欢和同龄的伙伴相处,排斥和家长长辈的相处。

对于朋友的认识也是最真实最天真的感受,他们认为朋友就是能陪他们玩的人,有了朋友才能玩,才更好玩。

他们对于朋友的需求,因为通过在学校或者其他环境中与其同龄孩子的接触中被激发出来。

然而现实中存在一些交友的障碍,让城市社区儿童这一群体的交往显得更加的强烈。

3同伴群体的缺乏对城市儿童社会化的具体影响

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生活基本技能的学习;基本谋生手段的学习;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明确生活目标;培养社会角色等。

同伴群体在儿童的社会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同伴群体交往的缺乏势必会对儿童的社会化产生影响。

据访谈资料来看,这种影响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多媒介对儿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综合受访者的讲述和实际观察的情况,笔者从社会认知行为、社会角色、社会态度三个方面概括了同伴群体缺乏对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影响。

3.1同伴群体的缺乏对认知行为方面的影响

社会化是一个人通过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并将社会行为规范内化,以获取社会性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性的获得需要借助于社会媒介来完成,这些社会媒介大多是社会群体。

包括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儿童的行为规范的获得除了通过模仿成人,更多的是从同龄群体的社会交往中获得。

在被问及课余时间以及周末时间的安排时,可以看到之前由同伴数量区分出来的三大类别在课余活动的选择上有明显的类别差异。

同时通过观察也可以看到他们在行为方面显著的差异。

奇奇(个案3):

一个8岁的小小交际家,属于朋友较多的孩子,家附近有好几个男同学,平常没事的时候就混在一起。

由于住的比较近,周末几个小伙伴一块约着出去玩,或者去谁家打做作业、打电脑游戏。

奇奇的父母发现,之前奇奇在家吃饭很挑食,不喜欢吃青菜,但是当他和五六个同龄的孩子在同一桌吃饭时,他挑食的习惯渐渐的改变了。

明明(个案10):

平时和爷爷奶奶相处的时间比较多,爷爷奶奶比较宠爱孩子,家庭内部的玩伴和社区的玩伴都比较少。

开学上学的时候,明明就是不肯去上学,学校老师反映,明明在班级性格孤僻,和同学相处有一定的障碍。

由于同伴群体的环境是一个相对于其他社会团体而言权威性没有那么强烈的团体,在这一群体中成员可以以更平等的姿态去交流,相互接触。

即便是无意义相处也会在潜在的层面对儿童的社会规范和行为的学习产生深入的影响。

正如库利所说的那样:

游玩群体中,没有固定目的的玩耍正是他们成长的途径。

上面个案3奇奇的改变可以通过群体社会化的理论得到解释,这里的群体就是指同伴团体,群体社会化理论强调社会化具有情境特异性。

当原来挑食的孩子在于群体相处的过程中,看到别的孩子都吃这种食物,就会学习他们的行为自己也跟着吃,如果他不吃也许怕同伴笑话,也许是为了显示自己不必别人差,也许什么也没有想,知识单纯的模仿。

在同伴群体中社会化的力量更多的是靠身体力行,着相较于其他团体的教唆力量要强大多。

文化的传递也好,行为的传播也好同伴间的交流在此都形成了一种无声的力量。

通过对所收集的资料的分析,也不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