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87317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新余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多B.气候变化C.森林破坏D.围湖造田

2.图中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主要发生在我国下列哪一地区()

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东南地区D.西南地区

【答案】1.C2.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1题判断中心要素的时候要用排除的办法,第2题要明确土地荒漠化发生的地区条件。

1.人口数量的增多,一般不会造成水旱灾害增多,A错;气候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会造成图中的各要素的变化,B正确;森林破坏没有气候变化影响大,C正确;围湖造田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温室效应增强等变化,D错。

2.土地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较少,植被破坏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选择A。

下图为六种主要植被类型的气候要素分布范围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图中年平均气温分布范围最大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B.草原C.阔叶林D.针叶林

4.图中植被分布能体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A.热带雨林、阔叶林、针叶林B.热带雨林、阔叶林、草原

C.阔叶林、草原、荒漠D.阔叶林、针叶林、苔原

【答案】3.B4.C

【解析】

3.年均温分布范围的大小是由图中年均温分布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决定的,即图中南北差距越大,温差越大,分布范围最广,读图可知,图中草原南北差距最大,故选B。

4.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是由随着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导致自然带的更替,是以水分条件为基础的,读图可知,从落叶林到草原和荒漠降水依次减少,发生的景观的变化,故选C。

【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地带性分布规律分为从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带分布规律。

从赤道向两级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主要以热量为基础形成的。

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主要是以水分为基础形成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规律的更替,主要是以水分和热量不同形成的。

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很长一段时期内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B.城市的人口死亡率低于农村

C.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D.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

6.为缓解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现象,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在农村地区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B.鼓励城市人口大量移至农村

C.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D.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

【答案】5.A6.D

【解析】

5.目前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大,“城乡倒置”现象明显,主要是由于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人口来到城市就业,A正确;城市的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高,会导致人口老龄化比重偏高,B错误;农村环境质量好,人口寿命长,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不是目前我国“城乡倒置”现象的主要原因,C错误;城市老年人口没有大量迁入农村,D错误,故选A。

6.根据上题可知,“城乡倒置”现象,主要是由于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人口来到城市就业。

因此,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既可以安排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也可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减少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数量,故D正确,ABC错误。

点睛:

本题以我国目前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为材料考查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考查,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农村老龄化人口比重大,是人口迁移造成,与环境质量无关。

主要与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到城市打工有关。

城市的社会福利保障比农村完善,人口死亡率较低。

下图为世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特征是()

A.①时期,人口死亡率最高B.②到③时期,人口总数不断增长

C.④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数最低D.③与⑤时期,人口总数相等

8.下列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是()

A.埃塞俄比亚B.中国C.澳大利亚D.美国

【答案】7.B8.A

【解析】试题分析:

7.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①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1%,说明出生率比死亡率高,但不是人口死亡率最高。

②到③时期,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大于0,说明人口出生率比死亡率大,人口不断增长,③时期人数达到最多,然后不断下降至⑤时期。

④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说明人口总数下降最快,但人数不是最低,到⑤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此时人数最少。

③与⑤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但人口总数不等。

故选B。

8.读图,②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也就是人口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人口增长最快,澳大利亚和美国人口增长率很低,人口增长缓慢,CD错。

古巴为拉美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位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低,故选A。

考点:

人口自然增长及不同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特点

2015年4月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16个城市开始试点。

“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

读“海绵城市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9.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有()。

A.增加下渗量B.减少蒸发量C.增加地表径流D.减少地下径流

10.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

①淡水不足②雨季内涝③用地紧张④热岛效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9.A10.B

【解析】试题分析:

9.主要考查城市的水循环。

“海绵城市”具有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的功能,所以可以增加雨水的下渗量,从而增加地下径流量,故A项正确、D项错误;蒸发与太阳辐射、气温等因素有关,故B项错误;蓄水功能可以减少城市的地表径流,故C项错误。

10.“海绵城市”具有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的功能,将有利于缓解城市淡水不足、雨季内涝、热岛效应等城市问题,故①②④正确,B项正确;用地紧张与城市工程建设、不合理的规划建设等因素有关,故③错误。

【考点】水循环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某城市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

下图为“该城市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功能区属于()

A.商业区B.行政区C.工业区D.住宅区

12.“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A.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B.人口密度的差异

C.汽车拥有量的差异D.地租水平的差异

【答案】11.D12.A

【解析】试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特点。

11.从图中看该功能区人口早晨流出,黄昏流入是住宅区,D正确。

12.住宅区白天车量外出,车位多,社会单位白天车量多,车位少,“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A正确。

下图为“我国长三角地区某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地PM2.5的污染源主要有()

A.汽车尾气,建设施工扬尘B.工业燃煤,土壤扬尘

C.工业燃煤,汽车尾气D.生活燃煤,汽车尾气

14.下列关于图中用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新技术开发区交通不便,布局不合理

B.商贸区位于城市中心,占地广,交通便利

C.重工业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污染小

D.仓储区靠近港口和过境干线,便于货物集散

【答案】13.C14.D

【解析】

13..由图中信息可知,重工业区、过境干道和火电厂周围的PM2.5浓度较高,说明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和工业燃煤。

故选C。

14.高新技术开发区环境优美且靠近文教区,布局合理;商贸区位于市中心,地租高,占地面积小;重工业区位于夏季风的上风向,对城区有污染;仓储区靠近港口和过境干线,有利于货物集散。

故选D。

1楼养鱼,2楼养猪,6楼种植西红柿……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5.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践的关键因素是()。

A.粮食需求B.技术水平C.气候变化D.国家政策

16.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②减轻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耗

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15.B16.D

【解析】试题分析:

15.由材料可知垂直农业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主要对象是鱼、猪、西红柿等非粮食作物,故排除选项A;该农业需要模拟农业环境,采用“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所以与气候变化、劳动力数量无关,关键在于技术水平的提高,故选项C正确。

16.垂直农业主要生产农副产品,对谷物生产不会带来较大冲击,故排除①;垂直农业在城市从事农业生产,土地租金较高,所以农产品生产成本会有所增加,故排除④;垂直农业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内从事农业生产,有利于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该农业形成自循环体系,资源能源得到循环再利用,减弱了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故选项B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垂直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及其影响。

【知识拓展】垂直农业也叫垂直农耕,是为了研究未来农业发展面临的人口压力及资源匮乏问题所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主要任务在于解决资源与空间的充分利用,以及单位面积产量的最大化发挥,所形成的一种农业耕作方式。

最大的障碍是水和能源这两个必要条件的来源问题。

“垂直农业”需要有完善的城市污水循环利用和能源供应系统作为配套。

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蔬菜大棚是一种框架覆膜结构,人们可以根据蔬菜生长的需要对自然条件进行人工调节,可有效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下图为蔬菜大棚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某段时间,我国南方的菜农一般只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

其目的是()

A.削弱太阳辐射以减少蔬菜水分蒸腾B.减少地面辐射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加大气逆辐射以提高土壤的温度D.增强地面辐射以提高白天气温

18.我国北方地区在某个季节,菜农往往给大棚覆上多层保温塑料膜,夜间加盖草被。

该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17.A18.D

【解析】试题分析:

17.如果蔬菜大棚是框架覆膜,那么保温作用显著;而黑色尼龙网不能够阻断大棚内外的热量交换,因而不可能防止夜间温度过低或者提高土壤的温度,故排除选项B、C;“黑色”可以削弱到达大棚内部的太阳辐射,使得内部温度相对较低,减少蔬菜水分蒸腾,故选项A正确。

18.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不必采用蔬菜大棚种植;我国北方冬季气温比春季、秋季温度更低;大棚上覆盖多层保温塑料膜,夜间加盖草被,有利于减少大棚内部热量的散失,保证室内蔬菜生长所需的温度,故选项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大气受热过程。

下图为某地区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与销售情况。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9.阶段Ⅰ,该地区企业生产特点有()

①专业分工程度低②总体生产能力强③各企业分工协作④企业之间联系少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20.与阶段Ⅰ相比,阶段Ⅱ的企业发展优势是()

①环境污染减轻②资源利用率提高③规模效益增强

④内部交易成本降低⑤原料渠道拓宽⑥市场竞争力增强

A.①②⑥B.③④⑥C.①③⑤D.②④⑤

【答案】19.C20.B

【解析】试题分析:

19.读图,阶段Ⅰ,该地区各企业独立生产,独立销售,没有专业分工,企业之间联系少,①④对。

阶段Ⅱ,企业之间有箭头联系,企业联系密切,具备专业分工,协作生产,然后总体销售,企业总体生产能力强。

故选C。

20.与阶段Ⅰ相比,阶段Ⅱ,该地区企业各环节分工合作,联系增强,企业规模增大,形成工业集聚,企业的规模效益增强,同时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③④⑥对。

工业集聚,企业过度集中,环境污染随之增大。

图示并没有原料渠道拓宽信息。

资源利用率的提高,需要企业的技术和设备等的支持,图示没有相关信息。

故选B。

考点:

工业集聚的优势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传统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

22.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B.劳动力丰富C.陶瓷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

【答案】21.D22.C

【解析】

21.结合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则可知,这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初,珠三角的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国家政策倾斜使得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

故选D。

22.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悠久,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业基础好是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

故选C。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得到长足发展,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电子商务依赖

①交通运输方式现代化②电子通信网络便捷化③金融支付结算电子化④人们消费水平高端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与传统方式相比,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的优势有

①网络信息便捷②销售范围广③产业链延长④流通环节少⑤产品质量高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23.A24.C

【解析】试题分析:

23.电子商务或网购商品主要是通过电子通信网络进行交易,电子化金融支付进行结算,通过交通运输到达消费者手中,故A正确。

24.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网络信息便捷不再受地域性限制,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现代化,销售范围更广泛,故C正确。

2012年12月17日,四川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下图为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东山区的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5.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型,而是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

其原因主要是(  )

 ①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②减少所经聚落,减少拆迁量

 ③缩短公路里程,节省建设投资④减轻生态破坏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

26.影响万达高速公路施工的最大障碍是(  )

A.资金B.地形C.技术D.移民

【答案】25.A26.B

【解析】试题分析:

25.此公路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可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同时对植被破坏少,但投资规模大。

故选A。

26.四川盆地内地形多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是施工的最大障碍;而资金、技术和移民问题易解决。

故选B。

考点:

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因素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近期建设的重点是道路、能源管线、电信、港口等基础设施共建和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

下图为“一带一路”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相比,其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优点是()

A.速度更快B.机动灵活C.运量更大D.连续性强

28.基于新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其近期应重点发展()

A.特色农业B.交通运输业C.计算机制造业D.木材加工业

【答案】27.C28.B

【解析】试题分析:

27.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相比,其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优点是运量更大,C对。

海运的速度较慢,A错。

机动灵活是公路运输的特点,B错。

连续性强是管道运输的特点,D错。

28.基于新疆在“一带一路”中处于交通枢纽地位,结合材料中建设重点,其近期应重点发展物流服务业,提高交通运输及中转能力,A对。

服装加工业、计算机制造业、木材加工业不是近期的建设重点,B、C、D错。

考点: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区域交通地位。

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已有上千年历史。

当地根据自然条件,形成了在水稻田中“种植一季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群鸭”的农业生产方式。

下图示意“稻鱼鸭”农事安排,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9.对“稻鱼鸭”耕作方法影响最大的自然条件是()

A.气温B.地形C.水源D.土壤

30.“稻鱼鸭”系统产生的效益有()

①农产品品质优良;②有效控制病虫草害;③一年三熟产量大;

④增加了土壤肥力;⑤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答案】29.C30.C

【解析】试题分析:

29.“稻鱼鸭”耕作方法中的三种农业生产对象都离不开水,跟水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影响其生产的最大自然条件是水源,故本题选C。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

(2)请在A、B、C、D四地中,高级住宅区的最佳选址是_________,并简析理由。

(3)下表为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统计表。

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4)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

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

【答案】

(1)A>B>C。

依据:

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B、C两地离市中心渐远,地租依次降低。

(2)D地理由:

靠近文化区;靠近森林,环境优美,处在上风地带,空气质量好;地势较高,处在流经城市的河流的上游,水质较好。

(3)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或被建筑物覆盖,雨水的下渗量减小,使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大;植被减少,土壤含水量减小,导致蒸发量减小。

(4)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

【解析】

(1)根据城市地租理论,由市中心向边缘地租逐渐降低。

地租水平A地最高,B地次之,C地最低。

C地远离市中心和交通干线,所以地租较低。

(2)高级住宅区对环境质量要求高,适宜靠近文化区。

D处的地势较高,靠近森林,处在上风地带,环境优美。

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交通比较便利。

所以最佳地点是D地。

(3)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城市的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少。

主要原因是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被建筑物覆盖。

雨水下渗减少,使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大。

植被减少,蓄水量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

(4)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②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④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等。

点睛:

了解城市地租理论,由市中心向边缘地租逐渐降低。

高级住宅区对环境质量要求高,要求环境优美,水质好,空气洁净,交通便利。

宜靠近文化区,位于河流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

了解城市化对区域下渗、地表径流、蒸发的影响。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江西赣州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8℃,年平均降水量1605mm,盛产脐橙,种植面积17.3公顷,有“世界橙乡”的美誉;“赣南脐橙”2011年破纪录地实现了140万吨产量,居世界第三;然而普遍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材料二赣南交通与地图。

(1)根据材料,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列举赣南地区大面积发展脐橙种植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信丰脐橙种植生产的区位条件优于安远、寻乌二县的原因。

(3)据材料一,针对“赣南脐橙”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请你帮助赣州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措施。

【答案】

(1)有利:

赣南大部分地区海拔为200—1000m(低山丘陵),不适宜耕作业的发展,适合发展脐橙种植;赣南地区纬度较低,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资源充足,有利于脐橙生长。

不利: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易形成干旱;红壤广布,肥力较低;地势南高北低,有利于冬季风停滞,不利于脐橙越冬。

(2)交通条件:

信丰有京九铁路、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有利于扩大脐橙销售市场和范围。

地形条件:

信丰多低山丘陵(200—1000m),有利于脐橙种植,而寻乌、安远海拔高于1000m,地势起伏大,不利于脐橙种植。

市场条件:

距离赣州市区,信丰最近,市场条件最好。

(3)加强宣传,积极开拓脐橙市场;培育优良品种;加强山区交通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解析】试题分析:

(2)农业区位优势主要从交通、市场、地形、气候等角度分析。

读材料二图分析,信丰有京九铁路、高速公路线经过,交通便利,有利于扩大脐橙销售市场和范围。

从地形角度分析,信丰多低山丘陵(200—500m),有利于脐橙种植,而寻乌、安远海拔高度>500m,地形起伏大,不利于脐橙种植。

信丰距离赣州市区最近,市场条件最好。

(3)丰产不丰收的原因,主要是市场、品种、附加值方面分析。

所以要加强宣传,积极开拓脐橙市场。

培育优良品种。

加强山区交通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考点:

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33.城市经济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匹兹堡位于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原为湖畔的小城镇,19世纪中叶后成为美国“钢都”(左图),城市所在地区人口密集、制造业发达。

 二战后的匹兹堡钢铁工业由于受市场和环境等因素影响,逐渐从辉煌陷入困境。

 为振兴经济,匹兹堡开始实施“复兴计划”(右图),匹兹堡从一个以钢铁工业为主导的资源型城市逐步转变为软件、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等一系列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城市。

(1)分析19世纪中叶后期匹兹堡成为美国“钢都”的区位优势。

(2)说明匹兹堡由小城镇成长为大城市的社会经济原因。

(3)分析二战后匹兹堡钢铁工业发展陷入的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