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仿真演练密卷新课标Ⅱ卷密卷2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8187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6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仿真演练密卷新课标Ⅱ卷密卷2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仿真演练密卷新课标Ⅱ卷密卷2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仿真演练密卷新课标Ⅱ卷密卷2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仿真演练密卷新课标Ⅱ卷密卷2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仿真演练密卷新课标Ⅱ卷密卷2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仿真演练密卷新课标Ⅱ卷密卷2含答案解析.docx

《高考仿真演练密卷新课标Ⅱ卷密卷2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仿真演练密卷新课标Ⅱ卷密卷2含答案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仿真演练密卷新课标Ⅱ卷密卷2含答案解析.docx

高考仿真演练密卷新课标Ⅱ卷密卷2含答案解析

仿真演练密卷02【新课标卷Ⅱ】

生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

B.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

C.蛋白质的分解都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

D.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的肽键

2.急性胃肠炎患者会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下列关于该病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人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B.病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毛细血管收缩

C.机体发热可能是产热过多或散热不畅造成的

D.严重腹泻病人应大量饮水可以维持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3.科学家发现某些动物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不涨破,但是将控制红细胞膜上CHIP28(一种水通道蛋白)合成的mRNA注入细胞内,发现这些细胞也会迅速涨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HIP28的加工和运输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B.在低渗溶液中不涨破的原因是细胞膜上无类似CHIP28的蛋白质

C.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吸水涨破的原因是通过自由扩散吸收了过多的水

D.肾小管细胞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重吸收水可能有类似CHIP28的蛋白质

4.下图表示某自养型生物细胞内光合作用、细胞呼吸过程中[H]的转移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H2O

[H]

(CH2O)

[H]

H2O

A.图中过程①③④都能产生ATP

B.过程③需要H2O参与,能产生CO2

C.过程①和过程④离不开叶绿体和线粒体

D.过程①和过程③产生的[H]不是同种物质

5.果树-草菇立体农业是利用果树下微弱的光照、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风速等特殊环境条件,在果树下人工栽培草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树下的蚯蚓是消费者,草茹等真菌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可能存在鼠→蛇→鹰这样一条食物链

C.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D.各种消费者的存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使其更加稳定

6.图1是“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部分操作图,图2是“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结果,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盖玻片下最好是成熟的植物组织细胞

B.实验中用吸水纸引流常需要重复几次

C.依据4种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提取色素

D.出现图2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研磨时没加碳酸钙

三、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9.选取某植物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下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___。

研究者用含18O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___。

(2)据图分析,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___,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___℃。

(3)图中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4)研究者分别用12%的氧气和22%的氧气对两组幼苗的根系进行持续供氧。

一段时间后,测得用1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另一组,原因是___。

(5)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某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温度(℃)

10

10

20

20

30

30

40

40

光照强度(lx)

1000

0

1000

0

1000

0

1000

0

12小时后CO2变化量(g)

-0.5

+0.1

-1.5

+0.4

-3.0

+1.0

-3.1

+0.8

(注:

“+”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①用编号为2、4、6、8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___。

由表可知,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最强的分别是第__编号组实验。

②在编号为1的装置中,叶肉细胞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___。

③现有一株某植物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__(“不”或“非常”)显著。

30.研究表明赤霉素(GA)可以通过调节生长素(IAA)的水平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具体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束缚态IAA”无生物活性。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IAA和GA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设计对照实验探究α-萘乙酸(NAA,生长素类似物)和GA对豌豆茎段伸长生长的影响,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本题中涉及的“+”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1)图1中前体物质X是________,b、c表示的调节效应分别是________(分别用“+”或“-”表示)。

(2)结合图1信息并根据对照实验设计思路,图2中所示B组、D组处理方法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由图2中结果可知NAA和GA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________作用。

(4)图示探究实验乃至农业生产实践中不直接使用生长素(IAA),而是利用NAA等物质代替,请结合图1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增加和细胞长度增加的结果。

研究小组在上述C组实验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探究,发现当加入某种抑制性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诱导的豌豆茎段平均伸长量数值曲线位于图2中C组和D组之间。

由此说明GA影响豌豆茎段伸长生长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γ-氨基丁酸(GABA)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的逆转达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

图甲所示为GABA抑制中枢神经兴奋的作用机理(X、Y为影响膜电位变化的两种重要物质),图乙为人的神经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GABA(结构简式H2N-CH2-CH2-CH2-COOH)(填“参与”或“不参与”)人体蛋白质的合成。

(2)图甲中的X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对Y的通透性增加,进而达到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作用(本小题用“Na+”“K+”“阴离子”“阳离子”“GABA”填空)。

(3)某病人体内GABA含量很低,可能会导致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填“高于”或“低于”)正常人;某病人体内缺乏GABA分解酶,会导致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填“升高”或“降低”)。

(4)结合图乙分析,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感受器[](填数字)受到外界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至B进而传到A,但经过A的综合分析后会根据情况有意识地抑制B的兴奋。

该现象说明。

32.已知果蝇红眼(D)对白眼(d)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请回答:

(1)假设一个达到遗传平衡的果蝇种群有2000只个体,白眼雄果蝇有100只,则该种群中,红眼雌果蝇有只(雌雄比例为1∶1)。

(2)已知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如表所示:

性染色体组成

XY

XX

XXX

XXY

XO

XYY

YY

性别

雄性

雌性

超雌性(死亡)

雌性

雄性

雄性

超雄性

(死亡)

现有一只基因型为XDXd的红眼雌果蝇和一只基因型为XDY的红眼雄果蝇进行一次杂交,产生了一只基因型为XdXdY的白眼雌果蝇,可能是因为(填“父本”或“母本”)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发生异常。

若要鉴定该果蝇的基因型,可以选择与该白眼雌果蝇进行杂交,然后,若后代为,则该果蝇基因型为XdXdY。

(1)990

(2)母本 正常红眼雄果蝇 统计后代的性状表现和比例 雌果蝇中红眼∶白眼为4∶1,雄果蝇中红眼∶白眼为1∶4

(1)一个达到遗传平衡的果蝇种群有2000只个体,其雌雄比例为1∶1,即雌、雄果蝇各1000只,若白眼雄果蝇(XdY)有100只,则d的基因频率为0.1,D的基因频率为0.9,则雌果蝇中白眼果蝇(XdXd)占1/100,有10只,红眼雌果蝇有1000-10=990(只)。

(2)已知父本的基因型为XDY,不含d基因,而母本的基因型为XDXd,则XdXdY是由于母本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含有d的X染色体没有分离,形成基因型为XdXd的卵细胞,与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而成。

为鉴定该果蝇的基因型,应选择正常红眼雄果蝇(XDY)与该雌果蝇进行杂交,统计后代的性状表现和比例。

XdXdY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dXd∶Y∶Xd∶XdY=1∶1∶2∶2,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DY,如果产生的卵细胞与含有XD的精子结合,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DXdXd(死亡)∶XDY(红眼雄)∶XDXd(红眼雌)∶XDXdY(红眼雌)=1∶1∶2∶2;如果产生的卵细胞与含有Y的精子结合,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dXdY(白眼雌)∶YY(死亡)∶XdY(白眼雄)∶XdYY(白眼雄)=1∶1∶2∶2,因此杂交后代雌果蝇中,红眼∶白眼为4∶1,雄果蝇中红眼∶白眼为1∶4。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生物——选修l: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为了对柑橘综合利用,某研究人员做以下实验: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橘皮精油___色,主要成分是___。

本实验用到的植物芳香油提取方法为___。

(2)若要计算提取精油的出油率,需要称量___的质量。

对比发现方法1的出油率稍低,但是发现其香气、色泽更接近于鲜橘,原因是方法2会使___,所以通常先采用方法1提取,并将方法1之后的残渣用方法2进一步提取。

(3)通常使用方法1时,可以提前使用___浸泡。

浸泡的时间通常是___以上。

(4)使用方法2提取时发现,柑橘皮的破碎度越高,即颗粒越小,出油率越高,原因是_。

38.[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鸡干扰素是一种具有高效和广谱抗病毒作用的细胞因子,广泛用于动物领域的抗病毒治疗。

科研人员将鸡干扰素基因作为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导入烟草,以获得抗病毒烟草。

回答问题:

(1)目的基因合成后可在Taq酶的作用下通过PCR技术大量扩增,该技术的原理是___。

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需要加入两种引物,原因是___。

(2)基因表达载体中应有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该部位称为___。

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常用的方法是___。

(3)该实验中,将农杆菌转入烟草细胞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

请从理论角度提出实验室检测原生质体是否再生出细胞壁的一种方法:

___。

(4)科研人员提取烟草愈伤组织细胞的RNA后,先通过_逆转录__获得DNA,再进行PCR扩增。

若最终未能检测出干扰素基因,可能原因是___;若转基因烟草植株对病毒的侵染表现出一定的抗性,但抗性较低,可能原因是__。

 

仿真演练密卷02【新课标卷Ⅱ】

生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

B.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

C.蛋白质的分解都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

D.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的肽键

1.【解析】选B。

 蛋白质除含有C、H、O、N外,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S;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A项错误。

核酸的合成需要多种酶的参与,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项正确。

蛋白质的分解通常需要蛋白酶的参与,不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C项错误。

肽键存在于蛋白质中的相邻氨基酸之间,不存在于核酸分子中,D项错误。

2.急性胃肠炎患者会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下列关于该病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人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B.病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毛细血管收缩

C.机体发热可能是产热过多或散热不畅造成的

D.严重腹泻病人应大量饮水可以维持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2.【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和调节机制。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A错误;人在发热状态下为加快散热,导致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毛细血管舒张,B错误;体温相对稳定的机理是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相对平衡,机体发热可能是产热和散热不均衡造成的,C正确;严重腹泻病人为维持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应及时补充生理盐水,D错误。

3.科学家发现某些动物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不涨破,但是将控制红细胞膜上CHIP28(一种水通道蛋白)合成的mRNA注入细胞内,发现这些细胞也会迅速涨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HIP28的加工和运输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B.在低渗溶液中不涨破的原因是细胞膜上无类似CHIP28的蛋白质

C.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吸水涨破的原因是通过自由扩散吸收了过多的水

D.肾小管细胞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重吸收水可能有类似CHIP28的蛋白质

3.【解析】选C【解析】由题意可知,CHIP28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再运输至细胞膜上,A正确;某动物细胞,在注入用于合成CHIP28(一种水通道蛋白)的mRNA后,该细胞会迅速涨破,由此可推断该动物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不涨破是因为其细胞膜上无类似CHIP28的蛋白质,B正确;根据信息分析可知,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吸水涨破的原因也可能是其细胞膜上存在较多的CHIP28,通过该水通道蛋白吸收水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不属于自由扩散,C错误;肾小管和集合管可以对水分子进行重吸收,这可能需要类似CHIP28的蛋白质的协助,D正确。

4.下图表示某自养型生物细胞内光合作用、细胞呼吸过程中[H]的转移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H2O

[H]

(CH2O)

[H]

H2O

A.图中过程①③④都能产生ATP

B.过程③需要H2O参与,能产生CO2

C.过程①和过程④离不开叶绿体和线粒体

D.过程①和过程③产生的[H]不是同种物质

4.【解析】选C【解析】若过程①④发生于原核细胞,则不需要叶绿体和线粒体,C错误。

5.果树-草菇立体农业是利用果树下微弱的光照、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风速等特殊环境条件,在果树下人工栽培草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树下的蚯蚓是消费者,草茹等真菌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可能存在鼠→蛇→鹰这样一条食物链

C.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D.各种消费者的存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使其更加稳定

5.【解析】选D分解者包括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如草菇)、腐生动物(如蚯蚓),A错误;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B错误;自养生物有光合作用类型和化能合成作用类型,C错误;各种消费者的存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使其更加稳定,D正确。

6.图1是“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部分操作图,图2是“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结果,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盖玻片下最好是成熟的植物组织细胞

B.实验中用吸水纸引流常需要重复几次

C.依据4种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提取色素

D.出现图2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研磨时没加碳酸钙

[解析] 在做质壁分离实验时,必须选择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因为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大液泡,A正确;质壁分离或复原是一个逐渐失水和吸水的过程,因此该操作要重复几次,从而使细胞完全浸泡在溶液中,B正确;依据4种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离色素,C错误;出现图2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研磨时没加碳酸钙,叶绿素被破坏了,D正确;故选C。

三、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9.选取某植物幼苗进行了无土栽培实验,下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___。

研究者用含18O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___。

(2)据图分析,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___,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___℃。

(3)图中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4)研究者分别用12%的氧气和22%的氧气对两组幼苗的根系进行持续供氧。

一段时间后,测得用1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另一组,原因是___。

(5)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某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温度(℃)

10

10

20

20

30

30

40

40

光照强度(lx)

1000

0

1000

0

1000

0

1000

0

12小时后CO2变化量(g)

-0.5

+0.1

-1.5

+0.4

-3.0

+1.0

-3.1

+0.8

(注:

“+”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①用编号为2、4、6、8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___。

由表可知,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最强的分别是第__编号组实验。

②在编号为1的装置中,叶肉细胞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___。

③现有一株某植物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__(“不”或“非常”)显著。

29、答案:

(1)_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__。

_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__。

(2)_高__,_20__℃。

(3)_B、D__。

(4)原因是_根系呼吸速率下降,影响根对无机盐的吸收,使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物减少__。

(5)①_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__。

_6、5__

②_基粒(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__。

③_不__(“不”或“非常”)显著。

解析:

 

(1)图中幼苗从空气中吸收的CO2量表示净光合速率,呼吸作用O2的消耗量代表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A点时幼苗从空气中吸收的CO2量为0,说明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此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

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葡萄糖中氧的转移途径是: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2)图示显示,在0~30℃的范围内,幼苗的呼吸作用O2的消耗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幼苗从空气中吸收的CO2量在20℃时已达到最大值,由此说明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高;净光合速率最大时有机物积累最多,最有利于植物生长,所以,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20℃。

(3)图中的两条曲线相交于B、D两点,即在B、D两点时,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又因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所以图中B、D两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4)幼苗的根系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过程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所消耗的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

与用22%的氧气处理组相比,用12%的氧气处理的植株,根部供氧速率下降,导致根系呼吸速率下降,产生的能量少,影响根对Mg2+等无机盐的吸收,缺Mg2+直接影响幼苗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导致植物体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使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物减少,所以,一段时间后,测得用12%的氧气处理植株的干重显著低于用22%的氧气处理的一组。

(5)①编号为2、4、6、8的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不同,光照强度均为0,据此推知,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12小时后,第6组的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增加量最大,说明呼吸作用最强。

编号为1、3、5、7的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不同,光照强度均为1000lx,据此推知,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表格中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变化量即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2小时后,1、3、5、7组的实际光合速率分别为:

0.5+0.1=0.6g、1.5+0.4=1.9g、3.0+1.0=4.0g、3.1+0.8=3.9g,说明第5组光合作用最强。

②在编号为1的装置中,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ATP产生于光反应阶段,消耗于暗反应阶段,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因此,叶肉细胞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

基粒(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

③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将叶黄素缺失突变体的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的光吸收差异不显著。

30.研究表明赤霉素(GA)可以通过调节生长素(IAA)的水平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具体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束缚态IAA”无生物活性。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IAA和GA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设计对照实验探究α-萘乙酸(NAA,生长素类似物)和GA对豌豆茎段伸长生长的影响,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本题中涉及的“+”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1)图1中前体物质X是________,b、c表示的调节效应分别是________(分别用“+”或“-”表示)。

(2)结合图1信息并根据对照实验设计思路,图2中所示B组、D组处理方法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由图2中结果可知NAA和GA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________作用。

(4)图示探究实验乃至农业生产实践中不直接使用生长素(IAA),而是利用NAA等物质代替,请结合图1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增加和细胞长度增加的结果。

研究小组在上述C组实验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探究,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