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7990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单元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4单元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4单元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单元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4单元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单元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docx

《第4单元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单元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4单元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docx

第4单元第2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对策

(第94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全球气候变化

(1)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海陆分布、地形变化及人类活动。

(2)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

②人类历史时期

寒暖交替

③仪器观测时期

气温波动上升

2.全球变暖的原因与未来变化幅度

(1)气候变暖的原因

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有关。

(2)未来的预测

至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5.8℃,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

[易误点拨]

全球气候变化既包括气温上的变化,也包括降水上的变化。

就气温而言,可能是变暖,也可能是变冷,因此全球气候变化不等于全球变暖。

[理解—要点突破]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

2.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策略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

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ppm。

下图是CO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  )

A.正比关系     B.正相关关系

C.反比关系D.负相关关系

2.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

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D.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1.B 2.A [明确图中各条曲线的大致对应关系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

第1题,图中的CO2曲线与各地的气温曲线一同走高,显然不是负相关或者是反比的关系,据此排除C、D选项。

如果是正比关系,二者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升高,图中没有显示出这种关系,因此只能是正相关关系,据此排除A项,确定B项正确。

第2题,海拔、海陆位置、纬度因素都是影响不同地区气温的因素,因此影响不同地区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因素并不是只有CO2浓度。

因此,B、C、D三项都是错误的。

]

3.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  )

A.增加了对CO2的吸收

B.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

C.降低了大气相对湿度

D.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B [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高纬度造林,降低了地面的反射能力,导致气温升高。

]

●考向2 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2018·河北衡水质检)下面两图分别为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二氧化碳加倍时的中国地区年平均温度变化等值线图(单位:

℃)和年平均降水量(单位:

%)变化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4~5题。

【导学号:

98510104】

图1

图2

4.图中信息显示(  )

A.西南和东北地区的增温不明显

B.西北和华北增温幅度最大

C.东部(半)湿润区有干旱趋势

D.西部地区变得干旱幅度最大

5.针对这些变化趋势,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加强农业生产适应性结构调整

B.加强水利建设投资,加强节水技术研究

C.挖掘东北等区域粮食生产潜力

D.西北地区调整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

4.C 5.D [第4题,仔细读图,图1中,西南和东北地区增温明显,增温幅度最大,A、B错误;东部(半)湿润区温度普遍在增加,降水增加不多,甚至有减少的趋势,总体看有干旱趋势,C正确;西部干旱区降水整体增加明显,西部地区变得干旱幅度不是最大。

第5题,针对二氧化碳加倍时中国地区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变化状况,需提前安排农业生产适应性结构调整和发展,提前加强抗旱(水利建设和人工增雨)投资,加强工程节水、农业节水和生物节水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旱造成的损失。

随着气温升高,我国高寒地区的东北、青藏高原等区域粮食生产潜力无疑因为光温增加而有待进一步发掘;在我国种植熟制不同的敏感区域,可以提高复种指数,而不是西北地区,D错。

]

6.2016年11月7日,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摩洛哥南部城市马拉喀什召开。

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①使用太阳能、核能,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会导致化石能源的消费增加,从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

③森林的光合作用会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会导致能源消耗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增加。

]

考点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96页)

[识记—基础梳理]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导致全球海平面的上升。

2.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3.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4.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理解—要点突破]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2.对农业的主要影响

3.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4.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

km2)。

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

98510105】

1.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B.地壳抬升

C.流水搬运D.风力侵蚀

2.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

A.冰蚀作用增强B.绿洲面积增大

C.干旱程度加剧D.流域面积扩大

[思维流程]

1.A 2.C [第1题,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2011年的冰川面积比1972年的小,说明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A项正确。

地壳抬升、流水搬运和风力侵蚀都不能造成冰川面积减少。

第2题,“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意味着气候继续变暖,冰川进一步缩小,冰蚀作用不可能增强,也不可能使绿洲面积增大,A、B项错误。

冰川作为陆地淡水资源(固体),面积缩小将导致该流域干旱程度进一步加剧,导致恶性循环,C项正确。

流域面积与地形地势有关,与冰川面积无关,D项错误。

]

(2018·临沂模拟)下图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  )

A.逐步变暖B.先冷后暖

C.逐步变冷D.先暖后冷

4.气候变化会对海岸变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水侵蚀能力的变化

B.极地冰川融冻速度的变化

C.河流泥沙沉积速度的变化

D.海岸地貌形态的变化

3.D 4.B [根据图例,从三个不同时期的海岸线位置变化可以看出,海平面变化是先上升,后下降。

而海平面的升降是由气候变化引起极地冰川融冻速度变化而产生的。

当气候变暖时,冰川融化量较大,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当气候变冷时,冰川融化速度较慢,融化量较小,海平面下降,海岸线向海洋推进,因此推断该地气候变化特征是先变暖后变冷。

]

●考向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7·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第5题。

全球变暖相关数据变化趋势示意图

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

地理小组的学生将上图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

5.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上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

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

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

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

B [B对,A、D错:

阴影所示部分年平均陆面温度变化曲线和年平均海面温度变化曲线斜率变小,说明地球表面增温趋缓,而海平面仍在上升。

C错:

海平面仍在上升,但不是加速上升。

]

(2017·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第6题。

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

多年冻土结构示意图

6.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