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四月调考历史试题解析修改稿 1.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7578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四月调考历史试题解析修改稿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武汉市四月调考历史试题解析修改稿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武汉市四月调考历史试题解析修改稿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武汉市四月调考历史试题解析修改稿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武汉市四月调考历史试题解析修改稿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市四月调考历史试题解析修改稿 1.docx

《武汉市四月调考历史试题解析修改稿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四月调考历史试题解析修改稿 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市四月调考历史试题解析修改稿 1.docx

武汉市四月调考历史试题解析修改稿1

武汉市2018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24.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B.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

C.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D.农耕经济成为各朝根本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多角度的历史解释。

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被尊为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有虞氏和夏、商、周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从当时政权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一方面是对黄帝功绩的追忆和向往,另一方面也是在宣传政权合法性;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运用近现代史学观念解释,这正是民族认同的表现,有利于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间”“政治制度”“农耕经济”等都与材料主题无关,排除B、C、D三项。

25.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政策在东汉初期一度废止,从南宋到明清,主持盐铁专卖政策的桑弘羊等人在道德上彻底名声扫地,但其政策思想被悄然继承。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重农抑商政策与商业环境宽松的矛盾B.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经济的冲击

C.儒家经济理念与政府经济集权的矛盾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

【答案】C

【解析】本题从经济政策的演变中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盐铁专卖政策从出现起,儒家提倡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自由经济思想与管仲为代表的“轻重论”国家干预思想就展开了争论,这反映的就是C选项的结论。

儒家经济理念还有经世济民、藏富于民、本末之辩等。

据材料中道德谴责与悄然推行的信息对比,亦可得出正确答案。

“重农抑商”“自然经济”与材料信息无关,“商业环境宽松”也只是适合唐宋时期,排除A、B两项。

古代儒家思想本质上是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服务;对盐铁专卖政策的废止,并不表明东汉初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削弱,排除D选项。

26.《宋史》记载: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明代施耐庵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创作了《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讲述北宋以宋江等人由被迫落草、替天行道,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新型史料介入有助于沥青历史事实B.古代史家扬善抑恶的传统影响历史解释

C.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大众的历史认知D.不同的史家对同一历史现象有不同理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考查历史常识,近几年高考多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考查历史常识,这是一种突破和延续。

《水浒传》是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创作的,A选项中的“新型史料”表述错误;施耐庵是明代小说家,B、D选项中的“史家”表述错误。

宋江等人“被迫落草”“替天行道”“朝廷招安”等人生轨迹,与强调三纲五常的重要性、注重内心反省等社会主流思想相契合,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注意:

施耐庵(1296年——1370年),王阳明(1472年——1529年),不能用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解释本题。

27.古代一位思想家主张尚贤、尚同,认为天下之乱是起于人们思想不同,“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

他倡导:

百姓“闻善而不善,皆以先告上。

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皆非之。

”他是

A.墨子B.董仲舒C.朱熹D.李贽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一统”思想的发展演变。

“大一统”的本义是以“一统”为“大”,“大”即推崇或尊尚,“一统”即以“一”“统”之,所谓“总持其本,以统万物”。

题干材料虽然主要介绍的是“尚同”观念,但根据“主张尚贤、尚同”的综合信息,应该不难判断。

墨子的“尚同”,强调的是“上”的重要性;董仲舒强调的是以儒家思想作为统一的治国理念,朱熹强调三纲五常等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性,这两者与“尚同”有明显的区别;李贽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与材料“尚同”相反,排除B、C、D选项。

28.下表是“中国近代产业结构的变动(1887——1936年)”,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近代中国

国民收入

就业人口

年份

1887年

1936年

1887年

1936年

农业(%)

69.62

64.50

80.00

75.52

工业和服务业(%)

30.38

35.50

20.00

24.48

A.外国侵略延缓近代化进程B.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

C.对工业文明的适应与抗争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据表中数据,1887——1936年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上升,可以说明近代中国对工业文明的适应;下降和上升的幅度不大,可以说明近代中国转型艰难,即对工业文明的抗争,C选项概括的最为全面、准确,属最佳答案。

对工业文明的适应与抗争,以往强调的更多的是在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之间,对1887——1936年则更多的是突出了“适应”的一面。

本题提醒对不同时空的认识,要全面、准确。

29.20世纪30年代,一批中外记者深入中国西北实地考察。

1937年埃德加·斯诺编纂而成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出版,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震动。

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国在二战中的客观地位B.中共根据地建设引起国际关注

C.美英政府对日政策的转变D.红军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

《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真实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红星照耀中国》在世界上引起震动,是因为西方人通过此书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据时间“1937年”,排除A选项;1935年,美国通过第一个中立法;1939年,美国修改中立法;1941年,美国通过《租借法案》,排除C选项;D选项讲述的是长征对中国国内的影响,与材料强调的《红星照耀中国》世界影响不相符合,可排除。

30.1947年4月,国民党据《中华民国宪法》完成了政府的改组,在国府委员中,国民党人占17人,青年党、民社党及社会贤达共占11人。

《大公报》对此的民意调查显示:

1000人中的50%为其打零分,平均分不到24分;其中2/3的人认为青年党和民社党根本就不该参加这个政府。

材料较为客观地反映出

A.抗战胜利后中国两种命运的斗争B.中国人民为和平民主建国的努力

C.民主联合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D.国民党政权处于合法性危机之中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考查的知识点是近几年高考中新课标卷Ⅰ的冷门:

近代民主政治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曲折。

“抗战胜利后中国两种命运的斗争”“中国人民为和平民主建国的努力”,主要指抗战后初期围绕和平、民主展开的重庆谈判与重庆政协会议;1947年,解放战争已经爆发,和平民主建国的梦想暂时破灭,排除A、B选项。

改组后的国民政府并未包括中国共产党,排除C选项。

民意调查显示,民众满意度非常低,正好说明国民党政权统治危机加深,D选项正确。

31.1984年10月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邓小平高度赞赏某决议“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新话”。

这里的“新话”主要指中国政府较好地诠释了

A.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B.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C.独立自主和改革开放的关系D.苏联模式和中国特色的关系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解释素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了漫长的实践与探索,才最终走向成熟与完善并形成体系,我们不能仅仅只是记得1992年这个标志性的年代。

本题题眼是“政治经济学”“什么是社会主义”,结合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等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建国后二十多年,毛泽东即探索过“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其变化轨迹是:

从确定以发展生产力为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到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并重,再到阶级斗争为纲;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即论述了独立自主与改革开放的关系;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排除B、C、D三选项。

32.雅典戏剧家阿里斯托芬曾在《阿卡奈人》中描绘了以下场景:

农民狄开俄波利斯看见雅典公民大会不让一个提倡议和的人讲话,他给了那人八块钱币,派他替他自己一家人同斯巴达人议和。

阿卡奈人指责他叛国,并请主战派将领拉马科斯来帮忙,狄开俄波利斯当场和他扭打,把他打败,并去和伯罗奔尼撒人通商。

该场景反映的社会主题是

A.民主制的局限B.社会道德沦丧C.民众呼唤和平D.捍卫思想自由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

材料中反映的是农民狄开俄波利斯为议和而抗争,可以看出作者认为:

战争对政治煽动家和军官有利,对普通民众有害;主张各城邦和平,友好通商。

这体现的正是民众对和平的呼唤,C项正确。

据材料信息“叛国”,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城邦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属于城邦制的弊端,而并非民主制,排除A选项;“社会道德沦丧”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雅典民主与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更多的强调的是做为整体的公民权利与自由,启蒙运动后才逐渐突显做为个人的民主权力与自由,“捍卫思想自由”不符合材料主题和阶段特征,排除D项。

33.1972年,女众议员玛莎·格里菲斯推动过去被搁置的“男女平权宪法修正案”获得参众两院通过,但在宪法规定的七年期内由于没有达到38州的同意而宣告失败。

这一过程说明美国

A.三权分立的制度受到冲击B.多元价值观念影响法律变革

C.中央集权的原则逐渐削弱D.女性争取选举权的斗争失败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

历史并非都是粗线条的,在细节处方能彰显历史的活力。

美国50个州和一个特区,每个地方在男女平权问题上都有自己独有的困难和需求。

男女平权,从民主进程来看,代表历史趋势和潮流,但并不能代表美国所有的地方州政府的利益。

正是这种多元的价值观念,才影响了民主进程与法律变革,B项正确。

本题题眼“宪法规定”,可知:

“男女平权宪法修正案”的失败,是遵循法律和民主传统的结果,排除A、C选项;这一过程,最多说明的是女性争取平等选举权的失败,反映的是民主进程的曲折,而并非笼统意义上的“争取选举权的失败”,排除D选项。

34.前苏联电影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和时代烙印,如某一时期涌现出的《斯大林综合症》、《1953年寒冷的夏天》、《国际女郎》、《摇滚式的悲剧》等电影。

这些电影主要折射了

A.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B.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

C.勃列日列夫的军备竞赛D.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由于社会的动荡和严重的经济危机,在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影响下,国家机器对电影业逐渐失控,美国电影泛滥,制片人随心所欲地抹黑历史。

《斯大林综合症》、《1953年寒冷的夏天》体现的是对斯大林和极左路线的否定和批判,《国际女郎》、《摇滚式的悲剧》体现的是欧美影视文化的介入,综合这两方面的信息,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35.由于美国股票市场和新兴电子计算机技术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一片兴旺,一些观察者重提20年代的繁荣和无节制的投机活动,以及1929年美国股市的崩溃。

这些观察者们反思的是

A.世界经济的制度化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C.世界经济的体系化D.世界经济的区域化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

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美国经济增长加快。

新兴产业的突起、经济和股市的繁荣,是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经济上的相同点,这也引起了观察者们的担忧与反思。

经济的制度化、有序化、规范化、体系化,都属于经济全球化这个大概念下的分支。

美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引发了全球的恐慌,故本题最佳答案为B选项。

经济的区域化,与材料无关,排除D选项。

二、综合题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革命的内涵,如右图所示:

材料二戊戌变法时期及以前政治文献中"革命"一词的用法,几乎完全是在传统意义上使用的,例如,康有为和王韬在谈起法国大革命时……。

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革命"一词众多新含义开始出现,表达知识分子风气或以诗言志的"诗学革命"、打破不平等的"女界革命""经济革命"和推翻旧王朝的"排满革命"。

然后"社会革命""家庭革命""文学革命""科学革命""产业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出现,其含义均为这些领域发生彻底变化和相应主体在该领域实行根本变革之意。

材料三在新文化运动后期,由绅士公共空间导致严重的社会整合危机--即中国士大夫学习西方现代社会组织方式失败而引发,其后果是中国新知识分子对前一段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和重构。

辩证唯物论代替进化论成为新的天道。

……五四以后,形成了以中国式现代革命观念为核心的新意识形态,并且重新实现社会整合,中国也由以儒家伦理为根据的传统社会演变为由革命意识形态笼罩一切的现代社会。

(下表是《新青年》中“革命”所指涉的国家,以出现的次数为单位)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金观涛《革命观念在中国的起源与演变》

(1)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前后“革命”观的变化,并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用传统革命观对待法国大革命的原因。

(12分)

(2)据材料一、三,概括新文化运动后期以来的“革命”观与中国古代“革命”观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辩证唯物论代替进化论成为新的天道”的看法。

(13分)

【答案】

(1)变化:

从顺从天道进行周期性王朝更替,到社会的各领域发生彻底变化或实行根本变革。

(6分)

原因:

19世纪末中华民族的危机加深;传统意义上的革命是大动荡、大破坏的同义词;和平改造清政府以变法图强。

(6分)

(2)相同点:

都强调所谓的“天道”。

(3分)

看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其惨烈程度,暴露出了传统的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弊端,让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无论是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学习西方资本主义传统的民主政治的道路存在巨大的隐患;巴黎和会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对中国国家利益的任意处置,让相当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幻想不断破灭;苏俄十月革命的爆发,以及新的代表劳工阶级利益的民主政府,让相当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把救国道路的选择聚焦到了马克思主义和工农群众上;从此,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农中去,中国革命的面貌随之焕然一新。

(10分,只要回答出从西方传统的资本主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表述清晰,即可给8分)

【解析】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五大核心素养在本题中都得到了体现,属于全方位考查。

西方现代政治思想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如何被本土文化重构以形成当代政治思想,是近几年高考中的一大热点。

据材料信息以及设问提示可知,革命观念在近代中国的演变经过了三个阶段:

戊戌变法之前的传统革命观;戊戌变法后的西方革命观;新文化运动后期以来的中国式现代革命观。

理清了这一线索,再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阶段特征,即可对革命观念演变的原因、影响作出相应的解释了。

(1)第1小问变化,即从传统革命观到西方革命观,但答案不能浮于表面。

首先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示概括传统革命观的内涵:

依据许慎的解释,“革”字上为“廿”,下为“十”,其含义为某种周期性更替。

“命”即天道、天命。

在概括时,既要突出“天道”“周期性”“易姓”“改朝换代”等传统革命观特色,又要避免“大动荡”等传统和西方革命观相同的地方。

其次,根据材料二的信息,概括西方革命观的内涵:

突出“多领域”“彻底变化”“根本变革”。

第2小问,可以从康梁借助传统文化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改良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等切入,结合革命观念的传播、民主革命的开展、民族危机的加深扥知识,综合概括即可。

(2)第1小问,实际上在材料和设问当中都已经有所提示,应该不难概括。

但学生应该明白,虽然都强调“天道”,以此来论证革命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但中国古代的“天道”更多的指儒家伦理道德,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天道”则指平等和民主。

第2小问,解读表格:

“革命”所指涉的国家,俄国最多,西方国家较少;“革命”所指涉的领域,“社会”和“国民”最多,结合新文化运动后期的相关知识,可知:

“辩证唯物论代替进化论成为新的天道”,指的是从西方传统的资本主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出相应解释。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在英国

时间

概况

1657年

伦敦商人汤玛斯·加韦在咖啡馆售茶,被认为茶在英国饮用的开始。

1662年

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

其陪嫁包括221磅红茶和精美的中国茶具。

皇后高雅的品饮表率,引得贵族们争相效仿。

17世纪末

茶的零售价格每磅接近1英镑,这是一个体力劳动者六周的收入。

1699年

东印度公司进口每磅茶叶的费用为2先令4便士,但伦敦市场上的售价却高达14先令8便士。

18世纪初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做咖啡的生意时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占去先机,英国东印度公司放弃咖啡的贸易,可可在英国受到欢迎。

1727年

可可主要供应国牙买加发生自然灾害,使得所有的可可农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英国降低关税,进口茶叶,降低价格卖给消费者。

1757年

大慈善家乔纳斯·汉维发表《有害健康、阻碍工业发展、并使民族贫困化的茶》一文。

18世纪后半期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进口量猛增,价格明显下降,饮茶逐渐在社会各阶层中得到普及。

18世纪80年代

约翰·莱特森的做了关于茶的实验系列。

如:

将相同的牛肉分别置于茶水与清水中,结果清水中的牛肉最先腐坏。

1815—1833年

东印度公司每年在茶叶贸易中的获利都在100万英镑以上,占其商业总利润的90%

1822年

英国皇家艺术学会设立一个奖项,悬赏给“能在英属地区发展具有中国规模的茶叶种植者与加工者”。

1826年

英国人在印度北部山区偶然发现了漫山遍野的野茶树。

1872年

杰克逊制成第一台揉茶机。

1888年

英国开始在印度设立现代化的茶叶生产基地。

1889年

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

19世纪末

中国茶在世界市场的份额下降到10%以下。

——摘编自周重林《茶叶战争》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评分细则:

论题3分+阐述8分+逻辑1分

答案示例:

论题:

19世纪的英国在茶的竞争中超越中国

阐释:

18世纪末期,饮茶在英国社会各阶层中得到普及,英国真正成为全民饮茶的国家,但在同中国茶的贸易中处于入超的地位。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英国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

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降低茶的进出口关税;悬赏茶叶种植者与加工者,开发新的茶叶种植基地,按照现代企业的方式进行运作;更新茶叶加工技术,引入机器生产。

至19世纪末,英国成功挤占了中国茶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

总之,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英国,在茶的竞争中,战胜了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中国,并使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部分。

参考选题:

可以从任意时段的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拟定论题

如:

政府政策影响茶叶的传播;

英国与荷兰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科技、伦理影响茶叶的推广;

茶叶的传播推动技术革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

其目的,是通过17——19世纪末茶叶在英国的传播、推广,由饮茶这个社会生活现象,以小见大,反映同时期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外交以及世界市场等。

(1)论题的拟定,首先要综合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避免对单一信息的“挖井式”阐述。

其次,拟定论题的思路,可以围绕着茶叶在英国传播和推广的原因、过程、影响三方面展开。

如“原因类”,可以拟定如“茶叶在英国的传播和推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样的大论题,也可以围绕着多种因素其中的某一点展开,如政府政策、科技、民主政治的发展、世界市场等。

“影响类”论题,也可以遵循这一思路。

“过程类”论题,可以拟定如“茶叶在英国传播和推广的过程曲折”等。

无论哪一类论题,都要求观点明确,诸如“论茶叶在英国的传播和推广”之类的论题,是不符合要求的。

(2)论题的阐述,强调史论结合,既要避免空洞的逻辑论证,又要防止无逻辑的史实堆砌。

(3)总结部分,可以从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方面提升,避免与论题的简单重复。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武帝元朔五年创建太学。

太学的创建,采用了公孙弘制订的具体方案。

公孙弘拟议,第一,建立博士弟子员制度,确定博士为朝廷教授弟子以完善政教的责任;第二,规定博士官置弟子50人;第三,博士弟子得以免除徭役和赋税;第四,博士弟子的选送,一是由太常直接选补,二是由地方官选补;第五,太学管理,一年要进行一次考试;第六,考试成绩中上等的太学生可以任官,成绩劣次,无法深造以及不能勤奋学习者,令其退学。

太学生的数量,汉昭帝时增加到100人,汉宣帝时增加到200人,汉元帝时增加到1000人,汉成帝末年,增加到3000人,王莽时代进一步扩建太学,一次就曾经兴造校舍“万区”。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1)据材料概括汉武帝所设太学的主要特点。

(9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所设太学的影响。

(6分)

【答案】

(1)太学生的选拔权在官方;太学生的教育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太学生经由考试合格后才可到政府任官;成为太学生后即拥有一定的政治经济特权。

(9分,任意三要点即可,照抄原文减半给分)

(2)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一般子弟入仕的门径得以拓宽;提高了儒学的地位,逐渐走向独尊;助长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大作用。

(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

以古代教育“太学”切入,延续了近几年高考“改革”题特点。

即选取的改革,既在主干知识体系内,又与时代相呼应;材料是教材中略讲或未讲的内容,但答案却依托教材。

这样既避开了那些因为要应时代而在我们看来显得过于生僻的改革,同时又避免了依据材料就可以得到80%分值的窘状,显示了回归课本的趋势。

(1)首先区分设问是“汉武帝所设太学特点”,而不是“汉代太学特点”,且只是依据材料,影响和结果方面的特点,应该不包括在之列。

答案可以从学员的招生、教师的选拔与职责、学员的考核管理与奖惩制度、教育的内容等方面归纳。

(2)结合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依照教材对科举制影响的概括表述进行仿写

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图一图二

图一描述的是1938年11月9日的“水晶之夜”,纳粹袭击犹太人的商店和工商企业;图二描述的这个“新人民”形象,是为1938年的日历创造的,以代表德国的“理想”家庭。

材料二图三显示的是纳粹所谓的“最后解决”(1942年1月纳粹高层会议决定),即他们有计划有步骤地消灭犹太人和犹太教的计划,所造成的生命丧失。

尽管消息通过梵蒂冈和其它源头传到外界,但同盟国的领导们最初并不相信这些传闻,而随后,他们优先考虑他们的军事目标,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制止这种有步骤的屠杀。

图三

——摘自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1)据材料一、二,概括纳粹德国对待犹太人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

(8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同盟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制止这种有步骤的屠杀”的原因。

(7分)

【答案】

(1)政策:

从掠夺犹太人的财富,到有计划地屠杀犹太人。

(4分)

目的:

利用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