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单元质量评估五新人教版选修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068347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单元质量评估五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单元质量评估五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单元质量评估五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单元质量评估五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单元质量评估五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单元质量评估五新人教版选修4.docx

《高中历史单元质量评估五新人教版选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单元质量评估五新人教版选修4.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单元质量评估五新人教版选修4.docx

高中历史单元质量评估五新人教版选修4

【世纪金榜】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评估(五)新人教版选修4

第五单元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被称为“工人革命运动和科学共产主义的出生证”的是 (  )

A.《论法的精神》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共产党宣言》D.《四月提纲》

【解析】选C。

从“出生证”可以推断出为《共产党宣言》,因为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高二

(一)班将举行有关剩余价值学说的专题报告会,请小明做主持人,他准备到图书馆去查阅有关资料。

你向他推荐以下哪部著作最适合供其参考 

(  )

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

C.《法兰西内战》D.《德意志意识形态》

【解析】选B。

《资本论》揭示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即剩余价值学说。

【补偿训练】列宁在评价恩格斯的无私精神时指出:

“他为他天才的朋友树立了一块永不磨灭的纪念碑。

无意之间,他的名字也被镌刻在了上面。

”你认为这块“永不磨灭的纪念碑”是 (  )

A.《神圣家族》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D.《资本论》

【解析】选D。

材料中强调了恩格斯的名字是“无意之间”被镌刻在了纪念碑上的,说明恩格斯并没有直接参与这项工作,而A、B、C都是恩格斯与马克思直接合作完成的著作,都不符合题目要求。

《资本论》虽然是马克思单独完成的,但恩格斯给予他无私的援助,正是这种援助帮助马克思完成了《资本论》。

3.2015年是恩格斯诞辰195周年,如果请你设计一枚纪念邮票,你认为用以下哪部作品的封面作为背景最合适 (  )

A.《神圣家族》B.《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C.《共产党宣言》D.《法兰西内战》

【解析】选B。

《神圣家族》和《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的作品;《法兰西内战》是马克思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恩格斯自己的作品,用其封面做背景自然最合适。

4.(2015·濮阳高二检测)据《资本论》:

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力。

这表明 (  )

A.早期资产阶级与封建政权存在某种共同的利益

B.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化是资本发展的必要条件

C.国家中央权力强化是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

D.早期资本主义实质上具有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

【解析】选C。

抓住题干“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力”的信息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离不开国家政权的扶持。

故C正确。

A、B、D与题干意思不符,排除。

5.(2015·黄冈高二检测)列宁曾说:

“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不实行余粮收集制,我们就不能维持下去”。

材料中“这种政策”是指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重商主义政策

【解析】选A。

题干关键信息“战争条件”(即战争时)、“余粮收集制”,由基础知识可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故选A。

6.苏联解体后有人主张废除11月7日的节日。

可是每年11月7日,仍然有数十万人自发地走上街头开展纪念活动纪念俄国历史上这难忘的一天,并宣称:

“11月7日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人民的节日!

”下列叙述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  )

①十月革命以建立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为目标

②十月革命成功建立起苏维埃政权

③十月革命消灭了俄国的一切剥削阶级

④十月革命使农民获得了自己的土地

A.①②④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阐释十月革命的本质特征及其意义的能力。

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以消灭剥削和压迫,建立公正、平等的社会为目标,但并未能立即消灭所有的剥削阶级,资产阶级仍然大量存在,③错误。

7.(2015·佛山高二检测)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

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

这表明 (  )

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C.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列宁意识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解析】选B。

“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指的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但最终目的即“等号后面”是“社会主义”,所以,综合起来看,这表明列宁是在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故选B。

A、C、D均与史实不符。

8.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罗斯福实施“新政”,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要互相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解析】选D。

从列宁到毛泽东到罗斯福到邓小平,他们对人类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主要原因在于其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

9.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  )

A.中央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辨别历史事物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答案为B。

10.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  )

A.秋收起义B.井冈山会师

C.第五次反“围剿”D.长征

【解析】选D。

抓住关键信息“工农红军”“战略转移”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为D。

11.(2015·长春高二检测)延安13年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

这主要表现是 (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全面抗战路线的实行

C.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日益成熟

D.确定“和平”“民主”的方针

【解析】选C。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标志即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日益成熟。

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壮大,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

故选C。

A、B、D都是毛泽东思想的具体运用。

12.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解析】选A。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新中国的成立都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故答案为A。

B、D均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意义,C为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不属于二者的共同点。

13.(2015·漳州高二检测)英国《金融时报》说:

“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1992年创业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  )

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B.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C.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D.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解析】选D。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而且成为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动力。

故选D。

14.(2014·包头高二期末)下列有关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它是在国内外严峻的政治形势下发表的

②它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③它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它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选C。

南方谈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并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检验标准。

而“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排除③,故排除A、B、D,应选C。

15.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  )

①提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论断

②关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理论

③科学地分析了当今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选C。

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关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理论为毛泽东提出,因此本题只要排除含有②的选项即可。

【补偿训练】邓小平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基础上创立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性主要体现在 (  )

A.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B.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的结合

C.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满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解析】选C。

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所以在经济建设方面的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发展的主要体现。

而改革开放既是党的方针政策,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思想关于如何建设国家的理论的发展。

因此,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19题,每小题10分,第20题14分,第21题16分,共7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还要更多:

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错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是值得在这里较仔细地加以研究的。

……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并且迅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

(1)据材料一指出,图1、2所反映的三位伟大人物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理论成果诞生的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8分)

(2)材料二中,恩格斯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晚年的恩格斯在思想认识上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及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1)题回忆教材知识作答。

(2)题应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变化分析。

答案:

(1)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①经济前提是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

②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条件。

③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

④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自参加革命活动,总结工人斗争的经验教训,并深入进行理论研究。

列宁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①随着俄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19世纪70年代俄国无产阶级开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②19世纪80年代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俄国传播,并出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小组。

③20世纪初列宁做了大量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准备工作。

(2)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日益完善,工人阶级的地位和生活有了较大改观,可以部分参与政权。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二 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

……因此,在德国实现共产主义革命最慢最困难,在英国最快最容易。

——1847年10月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材料三 ……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个发现”是什么?

简析这“两个发现”的意义。

(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三的主张有什么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宁革命主张的主要依据。

(3分)

(3)根据材料四,分析中国革命相对于十月革命的不同特点。

简析其原因。

(3分)

(4)综上所述,谈谈对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特点的认识。

(2分)

【解析】第

(1)题,判断“两个发现”要紧密联系材料;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题第一问结合材料回答,分析第二问要联系必修“十月革命”的知识作答。

第(3)题,通过分析可知图片反映了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原因结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分析。

第(4)题要注意概括几位革命家思想特点的共性。

答案:

(1)“两个发现”:

辩证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

意义:

促进了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为科学。

(2)不同:

材料二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材料三主张落后国家也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依据: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薄弱的一环,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社会矛盾;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等。

(3)不同特点:

俄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原因:

中国大城市敌人力量强大,而广大农村敌人力量薄弱,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在农村能够积聚和发展革命力量。

(4)认识: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

18.无产阶级革命家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列宁曾说:

“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

请回答:

(1)指出图1历史人物的最主要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

(2分)

(2)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

(4分)

(3)为寻找适合本民族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图2、图3两位伟人形成了怎样的理论?

分别领导中国走过怎样的发展道路?

(2分)

(4)苏俄新经济政策和图2、图3人物的重大理论与图1中人物的重大理论有何关系?

(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综合能力。

(1)题根据所学知识较易解答。

(2)题第一问设问简单,第二问要求学生进行中外历史比较,应把握好比较点来进行解答。

第(3)题结合所学较易解答。

第(4)题注意列宁、毛泽东及邓小平理论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答案:

(1)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实质:

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或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相似之处:

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包括所有制、分配等),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都主张发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注重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都涉及工业、农业、商业等领域,都注意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都遵循先农村后城市经济改革的道路等。

(3)理论与道路:

毛泽东形成毛泽东思想,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邓小平形成邓小平理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三者都是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考察。

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

“……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

《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

材料三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邓小平所说的“点火”的含义。

(4分)

(2)据材料二,指出1978-1992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如何理解材料三对邓小平的评价?

(6分)

【解析】第

(1)题,注意材料一信息的时代特征,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的历史情形进行说明。

(2)题,根据材料二信息指出对外开放政策导致国家对外开放度上升,再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邓小平的历史贡献和地位。

答案:

(1)鼓励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思想准备。

(2)趋势:

上升。

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工作重点转移);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设立经济开发(开放)区。

(答两点即可)

理解: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9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的探索经历了从“西学东渐”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

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

黑暗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是孙中山。

材料二 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材料三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现代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主要救国理论和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

(4分)

(2)材料二中说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创造的民主革命道路指什么?

(4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继承和发展”分别指什么?

(6分)

【解析】第

(1)题第一问,要联系三民主义回答;第二问要联系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创建中华民国、维护共和制度、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等方面的贡献回答。

(2)题要联系“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回答。

第(3)题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进行阐述。

答案:

(1)主要救国理论:

三民主义。

主要贡献:

创建中华民国,维护共和制度;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2)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继承”是指继承毛泽东思想中“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发展”是指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

……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1)材料一图1中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

依据材料一图2所指出的,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

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6分)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6分)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

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分)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三位时代伟人,意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和综合作答能力。

(1)题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发展潮流、三民主义及其影响作答;第

(2)题依据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结合毛泽东思想历程作答;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学生需依据所学内容作答。

答案:

(1)①潮流:

民主共和(资本主义发展)。

②思想:

三民主义。

③作用:

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重大作用(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背景: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理论:

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

(3)①理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②核心: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