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67121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5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docx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docx

最新语文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

语文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

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

1.郑州市开展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在中小学校园全面展开,为了营造“我运动,我健康”的氛围,我校开展了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校体育组对周边中小学1600名同学每天进行的课余运动情况进行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图示,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调查结果。

(2)临近中考,小兰同学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学习,请你以同学的身份劝说小兰参加课余活动,注意语言得体。

【答案】

(1)大部分学生课余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10分钟,有少数学生运动时间少于10分钟。

(2)小兰,学习是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解析】【分析】

(1)认真读中小学生课余运动情况调查统计图,可以看出在1600的调查对象中,每天用于运动的时间再20分钟以上的只有464人,有1008个人每天用于运动的时间在10到20分钟,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课余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10分钟,有少数学生运动时间少于10分钟。

(2)这是一个劝说题,劝说的时候要有礼貌性的称呼,劝说的语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偏离话题,另外语言要得体。

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如:

小兰,学习是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故答案为:

⑴大部分学生课余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10分钟,有少数学生运动时间少于10分钟。

⑵小兰,学习是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运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点评】⑴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图文转换类题综合性、技巧性较强,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相关数据或者要素,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最终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它符合语文核心素养对中学生的要求,是中考题中的高频考点。

⑵此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

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以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劝说,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文明得体,表达清楚明白。

2.黄海中学准备举行“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报告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活动一:

标语我设计】为了营造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要求: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活动二:

通知我来改】学生会拟定了一则通知,请指出下面这则《通知》的两处错误。

通知

   我校将在本周五下午3点举行“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报告会,请准时参加。

   此致

敬礼

学生会

2018年12月18日

(3)【活动三:

图表我探究】下面表格是在报告会上展示的,请用简洁的文字分点概括表格中的信息。

“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调查表

项目

年份

粮食总产量(万吨)

国内生产年份总值(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

1978年

30476.5

3678.7

10

2017年

66160.72

820754.3

2

(来源:

国家统计局)

【答案】

(1)经济发展绘宏图,改革开放谱新篇。

(2)缺少地点;应去掉“此致”“敬礼”。

(3)①四十年来粮食产量大幅提升;②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升;③国内生产总值排名跃居世界第二;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分析】

(1)紧扣“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活动主题,语言简洁有号召力,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2)“通知”一般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等。

①标题:

写在第一行正中。

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

②称呼:

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

在第二行顶格写。

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

③正文:

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

正文因内容而异。

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

④落款:

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根据通知内容可知,通知中少了报告会的地点。

“此致”“敬礼”一般用作信末祝颂问安,不能用于通知中。

(3)根据表头、表格中的项目和数据可知,从1978年到2017年,粮食总产量和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上的排名也越来越靠前,据此,分点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

(1)经济发展绘宏图,改革开放谱新篇。

(2)缺少地点;应去掉“此致”“敬礼”。

(3)①四十年来粮食产量大幅提升;②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升;③国内生产总值排名跃居世界第二;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点评】

(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

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语,所拟写的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的修辞。

(2)本题考查应用文写作。

熟悉格式诗答题的关键;

(3)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再是要结合要求审懂图意,三是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出图意。

3.近年来,家用汽车数量剧增,“停车难”问题日益显现,乱停乱放不仅妨碍群众生活,还阻碍城镇发展。

解决“停车难”,我们在行动。

材料一:

某区2011—2017年汽车保有量和城镇停车位数量变化统计表

年份

数量

2011年

2013年

2015年

2017年

汽车保有量

8.7万辆

20.3万辆

22.4万辆

25.2万辆

停车位数量

0.9万个

1.8万个

4.1万个

5.9万个

【注】“保有量”指某地某个时间点上已登记在册的或处于在用状态的某种物品的数量。

材料二:

每到中午和傍晚,重要路段用餐停车就一个字:

难!

   经相关单位讨论商定,滨江路一侧在以下特定时间段可以临时免费停车:

中午12时至14时、下午18时至次日上午8时。

大家再也不用担心在滨江路用餐时车辆被贴罚单了。

据悉,还有另外几处特殊路段也在做此筹划。

材料三:

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一些城市开始大力推进“私家车位共享”行动,以缓解“停车难”的问题。

成都、广州等城市的“私家车位共享”已经运行一年多了。

“私家车位共享”是指:

拥有私家车位的车主,在自家车位闲置的时间里,把车位分享给外来车辆临时停放,车主收取一定的租金。

比如自家的车8点开出去了,16点才能回家,这段时间自家的车位空置,就可以临时分享给别人停放。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该区“停车难”的主要原因。

(2)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归纳出该区为缓解“停车难”问题采取的两项措施。

(3)有的人陋习不改,仍乱停乱放。

请拟写一则宣传标语,号召大家规范停车。

(20字以内)

【答案】

(1)近年来,某区停车位的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

(2)①增建停车位;②一些特殊路段,在特定时间允许临时免费停车。

(3)示例1:

树立文明停车意识,维护公共停车秩序。

示例2:

停放尽显秩序,秩序尽显风度。

示例3:

有序停放是为了顺利启航。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一中汽车保有量和停车位数量的对比可知“停车难”的原因。

(2)从材料一2011年—2017年停车位的数量一直在增加,可知采取的措施是增建停车位。

从材料二的关键句“滨江路一侧在以下特定时间段可以临时免费停车”“几处特殊路段也在做此筹划”可知采取的措施是特殊路段在特定时间允许临时免费停车。

(3)紧扣主题,语言简洁有号召力,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

⑴近年来,某区停车位的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

⑵①增建停车位;②一些特殊路段,在特定时间允许临时免费停车。

⑶示例1:

树立文明停车意识,维护公共停车秩序。

示例2:

停放尽显秩序,秩序尽显风度。

示例3:

有序停放是为了顺利启航。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⑵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⑶标语是面向大众的,太长不容易记住,一定要做到语言简洁,还应该适当运用修辞,力求语句生动活泼,易记易诵。

③构思新颖,富有创意。

标语是用创意来说话的,要用艺术的手法把话说到人的心上。

④语气亲切温馨,充满人文关怀。

好的标语都尽可能用“美”和“善。

4.学校举行“悦读文化周”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红楼梦》第四十回中,刘姥姥二进贾府,受到款待,家席上,“凤姐手里本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二镶银箸,按席摆下”,“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

同学们发现“筷子”的称呼有变化,于是做了一番探究,以下是同学们的两个发现:

   一是称呼的变迁。

“筷子”最早称为“箸”,因“笔”与“住”、“蛀”同音,江浙皖一带的船民担心船被停住、被蛀,于是反其意称“箸”为“快儿”。

又因为大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

   二是筷子的形状、构成、长度很有文化内涵。

筷子一头圆,象征天,一头方,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古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

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古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

中国人遊守太极和阴阳的理念,认为万事万物都由两个对立面组成,阴阳结合成对出现,意味着完美的结果。

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在餐厅里呼唤服务生“拿一双筷子吧”,那肯定是中国人;如果说“拿两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国人。

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寓意为①________________这是古人对生活的朴素理解,也是生活的智慧。

(1)在横线处填上你的理解。

(2)“箸”和“筷”都属于哪种造字法?

(   )

A. 会意                                     B. 象形                                     C. 指事                                     D. 形声

(3)对“箸”到“筷”的称呼变化,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答案】

(1)示例一:

人有七情六欲。

示例二:

做事要有分寸。

(2)D

(3)“箸”到“筷”的演变,寄托着人们祈求平安顺利、吉样的心愿。

【解析】【分析】

(1)根据筷子文化的意蕴和对筷子文化的了解来分析作答。

“七寸六分长”,代表人有“七情六欲”,是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情感动物,也时刻提醒人们吃饭时要节制不当的欲望。

(2)“箸”和“筷”都是上形下声,属于“形声字”,选D。

(3)结合对材料的理解来分析,“筷子”称呼的变迁是因为江浙皖一带的船民的心理需求,寄托着人们祈求平安、顺利、吉样的心愿。

故答案为:

⑴示例一:

人有七情六欲。

示例二:

做事要有分寸。

⑵D⑶“箸”到“筷”的演变,寄托着人们祈求平安顺利、吉样的心愿。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了,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本,读懂文化意蕴,结合相关的文化进行分析回答。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基本的语法知识要掌握,并且能够运用。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要求考生结合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

5.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娇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代、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十九大报告中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对自强不息精神最好的阐释。

(1)画横线的成语中有两处书写错误,请找出来并修改,把正确的成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2)请从以下列举的名人中任选一位,用其事迹作为论据,写一段演讲词号召同学们学习他(她)身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100字左右)

①范仲淹   ②邓稼先   ③居里夫人   ④海伦·凯勒   ⑤史铁生   ⑥张海迪

【答案】

(1)戒娇戒躁——戒骄戒躁;时不我代——时不我待

(2)略

【解析】【分析】

(1)根据平时对成语的积累可知,“戒娇戒躁”应为“戒骄戒躁”;“时不我代”应为“时不我待”。

(2)演讲词的特点是:

1.针对性;2.鲜明性;3.条理性;4.通俗性;5.适当的感情色彩。

根据演讲词的特点从这些名人中任选一位做论据写一段演讲词,要把叙述和议论结合起来。

语言要准确、连贯、有感染力和鼓动性。

故答案为:

⑴戒娇戒躁——戒骄戒躁;时不我代——时不我待;⑵略

【点评】⑴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

⑵本题考查写演讲词的能力。

第一:

要弄清演讲的目的,就是为什么而讲,这是演讲词写作的前提;中心必须突出。

第二:

要弄清听众,就是要弄清对什么人讲,这样才能根据听众的特点有的放矢,也才可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第三:

内容要新鲜,材料要充实,这样才能有吸引力,听众才会觉得有收获。

第四:

结构要清晰,条理要层层展开,要有一以贯之的线索,这样才能有较强的逻辑性,也才会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结构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第五:

语言要生动,口语化,多用短句,流畅而有节奏,这样才适宜于演讲的氛围。

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马上就要开学了,初三各班积极布置教室,汪老师在欣赏各班教室张贴物时,发现了一些问题,于是拍下了这四张照片,带回班里和同学们一起探究: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我们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学习的每一步。

——取材自初三“浩鹏班”

   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缺乏创造力的人却像养在牢笼里的动物,懒惰安逸的思想根深缔固。

——取材自初三“凌云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出自《周易》告诉我们天道运行刚建有力,年轻人处事应心无旁骛、持之以恒,倘若自暴自弃、虚度年华,只能换来无尽的愧赧。

——取材自初三“鸿鹄班”

   读书有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斓珊处。

”此第三境也。

——取材自初三“雄鹰班”

(1)汪老师将这几则张贴物拿到班里,小陈同学发现自己有几个字读不出来。

作为他的好朋友,你会告诉他,“豢养”的“豢”的读音是________,“愧赧”的“赧”的读音是________,“蓦然回首”的“蓦”的读音是________。

(2)聪明的你一眼就发现,在这四则张贴物中,有三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修改给大家看。

①________改成________;②________改成________;③________改成________

(3)细心的小明指出,________的张贴物里存在着标点使用错误的现象。

(   )

A. 浩鹏班                                

B. 凌云班                                

C. 鸿鹄班                                

D. 雄鹰班

(4)学校要评选最佳“布置奖”,作为评审员,你认为哪一则张贴在初三的教室里最合适?

请结合张贴物的文字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120字左右。

【答案】

(1)huàn;nǎn;mò

(2)建;健;缔;蒂;斓;阑

(3)C

(4)我认为第一则比较符合。

因为初三处在升学的关键时期,正是需要努力拼搏的时候,而第一则中“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告知学习需要坚定,奋进,拼搏;“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学习的每一步”告知学生要知道自己所处的时代以及自己的使命去为自己的未来努力。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字音。

豢(huàn)养:

喂养(牲畜)。

比喻收买培植爪牙。

愧赧(nǎn):

基本意思是因羞愧而脸红。

蓦(mò)然回首;漫不经心,也引申为忽然发现,忽然明白,顿时悟透;表示一下子回头或突然回头,不经意回头的意思。

经历过的事情,再次在脑海里显现。

(2)本题考查字形。

根深蒂固:

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刚健有力:

形容雄健,有力量。

阑珊:

有凄凉、凄楚、凋零的含义,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是完整引用,所以句末点号在引号里。

(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明确要求:

贴在初三的教室里,符合初三学生的生活情境;说明理由;120字左右;语言流畅。

示范:

①我认为第二则比较合适。

初三学生的学习正处于积累比较充足,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阶段。

而第二则中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缺乏创造力的人却像养在牢笼里的动物,懒情安逸的思想根深蒂固。

”突出强调了“创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符合初三学生的需求②我认为第三则比较合适。

初三处于升学的关键时期,正处于学习的一个疲惫期,第三则材料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和“年轻人处事应心无旁骛、持之以恒,倘若自暴自弃、虚度年华,只能换来无尽的愧赧。

”等句子告诉学生要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等,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③我认为第四则比较合适。

初三在经过了初一初二的一个阶段后,学习进程更加的深入了,对于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追求,而第四则材料举出了王国维的读书三重境界,对于学生在学习路程中对学习方法的认识有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以让部分迷茫的学生有了比较具体的学习思路。

故答案为:

⑴huàn;nǎn;mò

⑵建;健;缔;蒂;斓;阑;

⑶ C;

⑷我认为第一则比较符合。

因为初三处在升学的关键时期,正是需要努力拼搏的时候,而第一则中“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告知学习需要坚定,奋进,拼搏;“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学习的每一步”告知学生要知道自己所处的时代以及自己的使命去为自己的未来努力。

【点评】⑴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⑶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

本题要结合标点符号的知识来分析。

在平时的学习中,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如问号、引号、顿号等。

注意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⑷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7.为了推进广州市“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行动”计划,广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公益海报设计评比活动。

下面为参赛作品,请欣赏这两幅海报,并按要求作答。

(1)甲、乙两幅作品,你喜欢哪一幅?

请结合画面内容谈谈理由。

(2)结合你喜欢的那幅海报的内容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口号。

【答案】

(1)示例一:

我喜欢甲。

图中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老师也乐于与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该幅作品表现出师生同读的融洽气氛,强调了校园环境对提升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性。

示例二:

我喜欢乙。

该幅作品是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一起阅读的温馨和谐的画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只有家人共同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孩子的阅读兴趣才能更高。

(2)【甲】示例:

①师生同读,携手成长。

②共建书香校园,同享读书之乐。

【乙】示例:

①构建书香家庭,培育儒雅一代。

②家人齐阅读,增情益智乐融融。

【解析】【分析】

(1)任意选择一幅,写清楚画面主要内容和选择理由即可。

(2)宣传口号能体现海报内容,简洁流畅有号召力即可。

故答案为:

⑴示例一:

我喜欢甲。

图中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老师也乐于与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该幅作品表现出师生同读的融洽气氛,强调了校园环境对提升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性。

示例二:

我喜欢乙。

该幅作品是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一起阅读的温馨和谐的画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只有家人共同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孩子的阅读兴趣才能更高。

⑵【甲】示例:

①师生同读,携手成长。

②共建书香校园,同享读书之乐。

【乙】示例:

①构建书香家庭,培育儒雅一代。

②家人齐阅读,增情益智乐融融。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海报图标主题含义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做此题时,首先应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观察:

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边等。

然后把观察所得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写下来即。

其次,还要注意可根据题干要求,思考图标所蕴含的核心含义并表达出来。

⑵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语的能力。

拟写宣传语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了解某些内容,所以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又因为受众的文化水平不一,所以宣传语一定要易懂易记,大多会采用对偶的修辞。

8.《敬业与乐业》中,梁启超说: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之前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工匠》,就让我们认识了不少这样的“第一等人”。

学校开展了“工匠精神”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结合画面内容,拟写一句公益宣传语。

(20字以内)

(2)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央视播放的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

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

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但也都为此在时间、精力等方面做出了牺牲。

观影结束后,“如何看待责任担当”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

(80字左右)。

【答案】

(1)秉承工匠精神,铸造中国品牌。

(2)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我们应该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忠诚奉献,为民谋福,为国出力。

【解析】【分析】

(1)首先要仔细观察没画,探究画面富意。

漫画中的文字内容“工匠精神”“中国品牌”揭示了漫画的主题。

然后注意公益宣传语的要求,语言简明,具有感染力。

(2)开放性题目,围绕“如何看待责任担当”这一话题摆明自己的看法并阐述理由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

⑴秉承工匠精神,铸造中国品牌。

⑵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我们应该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忠诚奉献,为民谋福,为国出力。

【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