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5265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邳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邳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邳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邳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邳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邳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邳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邳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邳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邳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邳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15年)

 

邳州市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一、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1-

二、规划适用范围、适用期限和基准年-2-

第二章现状及形势-3-

一、现行规划实施情况-3-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管理现状-6-

三、主要矿产资源潜力、供需及保证程度-12-

四、地质工作和矿业发展态势-15-

第三章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18-

一、指导思想-18-

二、基本原则-18-

三、规划目标-19-

第四章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24-

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24-

二、矿产资源勘查-25-

第五章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28-

一、矿业区域布局-28-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区-29-

三、开采规划区块-30-

四、矿山准入条件-31-

五、石膏矿产资源整合-31-

六、矿业结构调整-32-

七、开采总量及矿山数量控制-35-

八、砖瓦用粘土开发利用-35-

九、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36-

十、矿业权市场建设-37-

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38-

一、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38-

二、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38-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39-

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重点工程-39-

第七章规划保障措施-41-

一、组织管理考核措施-41-

二、实施技术管理创新措施-42-

三、经济机制措施-42-

四、规划实施的公示措施-42-

五、激励性政策措施-43-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

依国土资源部、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和徐州市国土资源局的要求,结合邳州市的实际,编制《邳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目的及依据如下:

(一)目的

1、完成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下达和布置的《规划》任务;

2、落实和细化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和徐州市国土资源局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

3、为合理和有效的利用邳州市矿产资源和保护矿山(区)生态环境以及实现邳州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二)主要依据

《规划》的主要依据:

《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国土资发[2006]268号);《全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纲要》(国土资源部,2000.9);《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指南》(国土资源部,2001.2);《第二轮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成果要求》(国土资源部,征求意见稿,2006);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MineralResourcesProgrammingDatabaseStandard)》(2007);《关于印发“江苏省市县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技术规程”(修订版)的通知》苏国土资源发[2009]186号;《2008-2015年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江苏省国土资源厅,2007);《关于开展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通知》苏国土资源发[2009]120号;《2008-2015年徐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徐州市国土资源局);《2005-2020年徐州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整治规划》(徐州市国土资源局,2007);《邳州市十一五规划》(邳州市计划委员会)等。

二、规划适用范围、适用期限和基准年

《规划》是邳州市2008年至2015年期间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

其适用范围为邳州市所辖行政区域。

《规划》以2007年为基期,规划期为2008-2015年,近期为2008-2010年,中期为2011-2015年,展望到2020年。

 

第二章现状及形势

一、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邳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得以有效实施,发挥了规划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中的指导作用,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拓展了地质工作的服务领域;围绕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积极推进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初步实现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了矿产资源利用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科学化,矿业经济不断壮大,生态矿业格局已初见成效,有力地推动了邳州市地质矿产管理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一)矿产资源调查与勘查任务的顺利实施

至2007年末,实施了大、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顺利开展邳州市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监测。

关于邳州市地质遗迹的分布、遗存、保护和开发状况的调查进展顺利。

进行了邳州市农业地质和多目标地球化学的调查与评价、邳州市主要矿区(山)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目标得以实现

矿石开采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邳州市在籍矿山固体矿石开采总量从2001年的298.4万吨增至2005年的451万吨,比“十五”规划确定的495万吨目标减少了44万吨。

矿山企业矿业总产值由2001年的5299万元提高到2005年的10309.7万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8.1%。

矿山数量大幅度减少,由2001年的77家矿山企业减少为2005年的48家,矿山规模结构得到调整优化。

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37.5%,取缔、关闭了大量小矿山。

通过严格矿山准入条件和实行矿床最低开采规模制度,限制规模小、资源利用率低、破坏环境的矿山,保证了邳州市重大项目的资源需求,有效提高了矿产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程度,大中型矿山企业在邳州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显突出,也为经济结构的优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实现了禁采区内如邳州市城市规划区以及城区周边一定范围内、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森林公园、军事禁区内的开采企业全面关闭,限采区内控制矿山数量和资源开采总量,可采区内科学合理开采,促进了矿山空间布局渐趋合理。

邳州市首轮开山采石禁采区方案实施以来,有效遏制了资源开采对环境的破坏。

通过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矿山企业在空间上逐步聚集,矿业结构逐趋优化,如石膏矿的整合;矿业布局逐步合理,生产效益不断改进,如“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邳州-铜山水泥用灰岩基地。

资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主要矿产的回采率提高,对邳州市开采主要矿种的大中型矿山推行深(精)加工技术研究,促进了开采石膏、水泥用灰岩等重要矿产的矿山企业挖掘潜力、节约利用,使资源利用水平提高,节能减耗。

(三)矿业地位进一步巩固及经济效益显著

2007年末,邳州市矿业总产值为1.37亿元,占徐州市矿业总产值(92.15亿元)的1.49%,占邳州市地区生产总值(176.33亿元)的0.78%,占邳州市工业总产值(208.58亿元)的0.66%,且邳州市在籍矿山共生产固体矿石471.28万吨,较2001年(298.4万吨)增加了57.94%,较2005年(451万吨)增加了4.5%。

(四)初步建立矿业经济开发区

实行矿业经济开发区战略,初步建立了邳州石膏建材矿业经济区。

明确矿业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向、战略和措施,培育、扶持矿产品加工基地和龙头集团企业,培育和构建矿业基地,提高邳州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效果。

(五)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显著进展

截至2007年,大量开山采石采矿山的关闭和土地复垦的建设,有效控制了邳州市矿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推进矿山开发与环境保护恢复同步化,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成效明显,山体资源保护得到加强。

开展了邳州市废弃砖瓦窑(场)的土坑复垦,邳州废弃采石场综合整治、生态重建,重点区域如“邳州市艾山采石场修复”的环境整治取得较好的效益。

(六)矿产资源管理政策得到有力实施

截至2007年,为落实《2001—2010年邳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任务要求,加强对邳州市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调整优化矿业结构,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促进矿业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邳州市认真贯彻了《江苏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限制开山采石的决定》、《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决定》、《关于进一步规范采矿权市场建设的通知》(徐国土资发[2004]117号)和《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等等的政策、法律法规。

抓基础,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没有矿区规划或者采矿权设置方案,一律不设置采矿权,不批准建设新矿;建立更为完善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对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价款和使用费的征收力度,防止国有资源性资产收益流失。

调结构,实现矿业产业化,利用行政和市场的手段,采取联合、收购、兼并、重组等形式,全面开展石膏矿资源整合工作。

抓重点,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不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开采、越界开采、未批先建矿、未批先探的,坚决予以处罚。

深化改革,进一步探索市场化管理模式。

加大地质勘查投入力度,引导矿山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改进采掘方法,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七)管理技术手段更加先进

强化了信息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的应用,不断完善邳州市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等,使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手段更为先进高效以及信息发布更为及时可靠。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管理现状

(一)地质矿产勘查现状

邳州市进行了1:

20万区域地质调查及相关的水文地质调查,施行了1:

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相关的矿产普查等。

2007年新探明的两个大型石膏矿床:

邳州市四户石膏矿区卞家湖矿段,资源储量为26148万吨;邳州市四户石膏矿区梁圩子矿段3-2矿层,资源储量为18973万吨。

截至2007年末,邳州市共发现各类矿产18种(含亚矿种),包括:

铁矿、钛矿(钛铁矿砂矿)、石膏、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白云岩、石英岩、建筑用砂、玻璃用砂岩、陶瓷土、高岭土、水泥配料用粘土、砖瓦用粘土、红土、水泥用辉绿岩、建筑用辉绿岩、饰面用大理岩、矿泉水。

截至2007年末,邳州市共探明各类矿产7种(含亚矿种),包括:

钛矿(钛铁矿砂矿)、石膏、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砂岩、水泥配料用粘土、水泥用辉绿岩、饰面用大理岩。

探明矿产按矿产类别分有2类,分别为:

金属矿产类1种(钛铁矿砂矿),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类6种(石膏、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砂岩、水泥配料用粘土、水泥用辉绿岩、饰面用大理岩)。

邳州市已发现的矿产绝大部分具有丰富的资源储量。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截至2007年末,邳州市采矿申请登记的在籍矿山共42家,比2001年(77家)减少了35家,比2005年(48家)减少了6家,申请登记开采的矿种有7种。

邳州市采矿申请登记面积共有33.75平方千米,申请登记面积最大的矿种是石膏矿,为32.98平方千米,占全市采矿申请登记面积的97.72%;其次是建筑石料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矿泉水、砖瓦用粘土、石英岩、建筑用辉绿岩,分别为0.263、0.23、0.16、0.048、0.034和0.033平方千米。

截至2007年末,邳州市共生产固体矿产471.28万吨,矿业总产值13743.2万元,分别比2001年增加了172.88万吨及8444.2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20.28万吨及3433.5万元。

石膏16家(大型8家,中型6家,小型2家),产量317.65万吨,产值11291.1万元;水泥用灰岩1家(中型),产量15.8万吨,占徐州市开采总产量的3.22%,产值158万元,;建筑石料用灰岩12家(中型7家,小型5家),产量72.53万吨,占全市比例为3.96%,产值884.9万元;石英岩4家(中型3家,小型1家),产量31.1万吨,占全市比例为91.2%,产值622万元;砖瓦用粘土6家(中型1家,小型5家),产量15.2万吨(7.6万立方米),占全市比例为5.02%,产值167.2万元;建筑用辉绿岩2家(中型1家,小型1家),产量19万吨,产值570万元;矿泉水1家(小型),产量1万立方米,占全市比例为22.9%,产值50万元。

1、矿山开采规模向大中型化发展

邳州市2007年底登记注册的矿山共42家,其中:

大型8家,中型19家,小型15家。

小型矿山数占36%,与2001年的85.7%相比少了49.7%,与2005年的62.5%相比少了26.5%;大中型矿山占64%,与2001年的14.3%相比有了大比例的提高,与2005年的37.5%相比提高了26.5%。

8家大型矿山全部为石膏企业,小型企业以建筑石料用灰岩和砖瓦粘土为主。

2、产值以石膏最大,石膏矿山规模比例较合理,产量产值比例大,资源储量丰富,优势明显,但开采回采率仍低。

2007年底邳州市各矿种开采产值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石膏、建筑石料用灰岩、石英岩、建筑用辉绿岩、砖瓦用粘土、水泥用灰岩、矿泉水。

截至2007年底,邳州市石膏大型矿山8家,中型矿山6家,小型矿山2家;石膏岩的产量和产值分别为317.65万吨和11291.1万元,占邳州市总产量和总产值的67.4%和82.16%;开采回采率仍为20-25%,平均23%。

与2001年的普遍亏损相比,近年来石膏矿山产量、产值、利润均有所提升。

从近年来产销情况来看,石膏无积压,矿石供不应求,山东、江苏、浙江等三省是邳州石膏的主要销售地区。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

邳州市目前开发利用的矿种有7种,占已发现18种矿产的38%。

有很多矿种资源量丰富,开发的地质条件和外部交通条件都很好,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利用,矿产品加工前景广阔,发现或开发了矿产资源的一些新用途或新产品或新技术,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率或利用方式。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现状

1、石膏塌陷地及治理现状

石膏矿开采给邳州市石膏矿区造成了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在采空区矿形成了塌陷地。

邳州四户石膏矿区先后发生3起采空区地面塌陷,面积超过200m2,已引起邳州市国土部门重视,正积极开展矿区环境保护与整治工作。

2、砖瓦粘土取土坑及治理现状

邳州市开采砖瓦粘土的矿山企业数量较多、规模小,形成或留下了大小不一、星罗分布的取土坑以及部分废弃的砖瓦窑场,不同程度的破坏或占压了土地,且影响自然景观。

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整治了部分被破坏或占压的土地,但还存在一些取土坑以及部分废弃的砖瓦窑场需要整治。

3、露采矿山及治理现状

采石企业对山体乱采滥挖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同时也破坏了自然景观和地貌,甚至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

绝大多数山体整体形态完整,植被覆盖面积也大,只是山坡部分被不同程度的破坏,形成了一个或数个采坑,采坑处已无植被。

大多数采石场目前还未进行绿化恢复植被和整治,露采矿山环境欠账多,恢复整治历史包袱比较沉重。

67个露采矿山主要为石英岩和石灰岩建筑石材及水泥用料。

石英岩主要分布于八路镇的岠山、铁富镇的艾山、邳城的城山、车夫山的望母山等山。

建筑石料用石灰岩与水泥用灰岩主要分布于八义集镇的长山、焦山、荆山、黄山、果满山;占城镇的斗蓬山、陆山、毛山、白山;燕子埠镇的韩山、隐山、寨山、扒头山、小玉山等山。

67个露采矿山共占用土地总面积为75.18万平方米,矿区占用土地面积最大的15.43万平方米,最小的0.02万平方米,平均占用土地面积为1.12万平方米。

(四)矿产资源管理现状

建立了更加完善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价款和使用费的征收力度,打击各种不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开采、越界开采、未批先建矿、未批先探的违法行为,深化改革、进一步探索市场化管理模式。

1、严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关,严格认真落实各项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制度,制定和下发了一系列重要的矿业管理政策和文件,规范和促进了邳州市矿业的发展,确保了矿山企业合法的生产,矿山企业持证率为100%。

2、对禁采区的各类采石场,进行了认真的清理关停,对关停(或废弃)采石场生态环境制定和实施了相应的整治方案。

3、培育和建设了邳州市矿业权市场,成功地进行了矿业权的出让,实现了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和采矿权的市场配置等。

(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管理问题

1、邳州市公益地质和灾害地质勘查工作开展得不够,地质勘查工作薄弱,地质勘查投资不足,地质勘查工作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不合理,大矿小开,矿山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矿石深加工企业规模小和深加工程度不够。

3、矿业科研开发和创新力度仍显不足,使主要矿产石膏开发利用效益不高和钛矿(钛铁矿砂矿)目前还无法利用等。

4、乱挖滥采矿产资源对自然地貌景观破坏严重。

邳州市八路镇的岠山、占城镇的石屋寺山和铁富镇的艾山,原来是树木林立,果树成片,植被茂密,自然景观非常美丽;但由于乱挖滥采,对山体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虽然正开展生态重建、景观再造,但也很难恢复其原有的地质地貌。

三、主要矿产资源潜力、供需及保证程度

(一)主要矿产资源潜力

加强和加快邳州市的矿产资源勘查,提高市内矿产资源的找矿潜力,特别是工作程度低、成矿条件良好地区的资源勘查,有望发现一些具有大中型矿产地或远景区。

2007年邳州市目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7种,占已发现18种矿产的38%,有很多矿种资源量丰富,开发的地质条件和外部交通条件都很好,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利用,科学技术和矿业的进步,也会不断提高邳州市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

邳州的主要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的预测资源总量为:

钛铁砂矿272.67万吨,石膏44亿吨,水泥用石灰岩3.5亿吨。

主要矿产探明资源储量占预测资源量的百分比为:

钛铁矿砂矿36.91%、石膏38.64%、水泥用灰岩22%、玻璃用砂岩34.5%。

主要矿产探明资源储量仅占预测资源量的百分比为22-36.91%,说明勘查潜力大。

这些矿产在本区都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可能提供更多的资源储量。

邳州市石膏矿区是江苏省和邳州市确定的重点勘查区,成矿带内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探明的16个矿区有12个处在普查阶段、1个处于预查阶段,通过进一步加强勘查,能提高石膏资源的供给,且开发利用条件较好,产品深加工潜力大。

水泥用灰岩等矿产资源的找矿潜力大,勘查程度能进一步提高,也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可以开发出附加值更高的深加工、精加工产品。

目前还未利用的钛铁矿、饰面用大理石等资源储量规模较大,今后都可能产生大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邳州市矿产资源勘查资金的投入、勘查技术的升级、勘查程度的提高,石膏矿新发现了一些矿床,如邳州市四户石膏矿区卞家湖矿段和邳州市四户石膏矿区梁圩子矿段3-2矿层,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砂岩、水泥用辉绿岩、饰面用大理岩等矿产的探明资源储量也不断增长。

今后随着地质矿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将会发现更多的矿床。

总之,邳州市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为充分挖掘矿产资源潜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二)供需状况

矿业是邳州市的基础产业,矿业的发展推动了邳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邳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增加了对矿产资源及其产品的需求。

徐州市特大城市和小城镇化战略、不断推进的工业化以及不断发展的加工业等,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加大,为邳州市矿产资源及其产品需求与矿业发展提供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2008-2015年邳州市矿产资源及其产品的需求会持续不断地增加,特别是对建材非金属矿产需求将更加明显;石膏矿产资源的供应量增大,会对市场形成价格冲击,国土资源部门应保有对应的限制开采、控制最低保护价格的权利。

邳州市主要矿产资源中,石膏供需基本平衡,供给充分,后备资源丰富,勘查开发利用条件较好,产品深加工潜力大。

水泥用石灰岩供需平衡,外部供给充分,后备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石英岩的产品销路未打开,产销量很小,后备资源丰富,勘查开发利用条件好,潜力大,可加大开发力度。

专栏一

邳州市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

序号

矿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07年规划基期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产量

消费量

预测产量

预测需求量

预测产量

预测需求量

预测产量

预测需求量

1

石膏

万吨

317.65

287

700

650

700

650

700

650

2

水泥用灰岩

万吨

15.8

16

30

30

30

30

25

25

3

建筑石料用灰岩

万吨

72.53

73

143

145

93

95

93

95

4

石英岩

万吨

31.1

31

30

30

30

30

30

30

5

砖瓦用粘土

万立方米

7.6

8

5

5

5

5

5

5

6

建筑用辉绿岩

万吨

19

19

12

12

12

12

12

12

7

矿泉水

万立方米

1

1

1

1

1

1

1

1

合计

万吨

471.28

442

925

878

875

828

870

823

(三)保证程度分析

用矿产资源保证年限来度量资源的保证程度。

保证年限又分为考虑可采率和资源可靠系数的静态保证年限以及进一步考虑产能增长率的动态保证年限。

静态时,水泥用灰岩的保证年限为415年,保证程度为充足;石膏的保证年限为83年,保证程度为紧缺。

动态时,水泥用灰岩的保证年限为51年,保证程度为短缺;石膏的保证年限为20年,保证程度为仍为紧缺。

四、地质工作和矿业发展态势

十五期间,邳州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取得显著成果,矿产资源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进一步规范,促进了邳州市经济的发展。

2008-2015年,邳州市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依旧旺盛,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邳州市矿产资源供需情况会越来越突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形势会越来越严峻,矿产资源管理压力会越来越大。

编制《邳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是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和《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任务,加强对邳州市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进一步优化矿业结构,合理调整矿业布局,切实保护矿山环境,促进矿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邳州市“十五”期间矿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迅猛,矿产资源利用的环境保护压力更高,产业结构升级对矿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正在显现。

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江苏省确立的环保优先省策,制定了又好又快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发展战略,对邳州市的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的环境下,需要根据邳州市的现实情况,进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修编。

(一)矿产资源新规划的定位

以宏观政策为指南,确定规划的目标和内容。

按照《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结合邳州市地质勘查程度和资源潜力,集中力量加强矿产资源勘查,突出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勘查工作;按照《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和《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回采率。

从环保优先的基本省策出发,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实现邳州市矿产资源利用向“适度开采、集约利用、有效保护”的实质性转变。

强化矿山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明确告诉市场主体从事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利用和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条件,明确市场主体必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实现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有机协调。

(二)矿产资源新规划的主要内容

1、全面掌握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利用和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现状,预测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准确判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形势。

2、加强规划空间指导和约束作用研究,合理调整矿山布局,突出环境保护重点区域。

3、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确定重要矿产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提出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制定生态矿业建设的推进计划达到既最有效、高效地利用矿产资源,又能推进矿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