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最终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5190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力环流最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热力环流最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热力环流最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热力环流最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热力环流最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力环流最终教案.docx

《热力环流最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力环流最终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热力环流最终教案.docx

热力环流最终教案

2.3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课题】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教材版本】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地理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必修1

的第二章第一节中的《热力环流》。

主要介绍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生活中的一

些常见例子—海陆风和城市风等。

【教材分析】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本单元的基础,也是理解大气运动的突破口,后面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所以热力环流奠定了整个章节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大气运动这部分内容的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和最佳切入口,对于理解由于热力原因而引起的大气运动、学习大气环流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学好大气运动的基础,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打好基础,起到分散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掌握的作用

【学情分析】

课前学生已有必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基础,如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等。

但由于高中阶段刚开始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不清晰,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

【设计理念】

在这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活动:

1.用关于三国“诸葛亮火烧葫芦峪”故事的视频引入,通过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热力环流的兴趣。

2.观看地理小实验的视频,让学生直观、真实的理解热力环流的成因以及气流运动特点。

为学生能顺利画环流图埋下伏笔。

3.观看flash动画演示,解决热力环流过程中气压分布与气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理解等压面的概念。

4.三个案例:

城市热岛效应、山谷风、海陆风让学生自己拓展探究。

这部分内容教科书上没有提到,考虑到新课程对学生的教育目的,加入了实际生活中典型的三个热力环流案例,目的为使学生更加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使理论联系实际。

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的能力,达到学习身边的地理,有用的地理的课程标准。

5.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并联系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再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把抽象的大气运动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思考、归纳、表达、交流的能力.

6.让学生小组活动探讨地理知识和原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理念】

1.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感性知识入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结合实例让学生探究。

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人类与大气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明确人地应该协调发展的道理。

2.教学中要淡化知识讲解,凡是学生能看懂的就由学生自己去看;凡学生能说得清楚的都由学生自己去说。

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说出气压,等压面的定义,会判断气压的高低。

(2)、知道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这是大气运动中的最简单的形式。

(3)、能归纳等压面的凹凸与气压高低的对应规律。

(4)、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能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热力环流

能力目标:

(1)、通过画热力环流模式图,培养学生的绘图、析图能力。

(2)、会做热力环流的简单实验。

(3)、通过理解热力环流原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人类活动可改变下垫面状况,如扩大湖面、森林面积,从而导致局部的环流状况改变,创造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2)、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教学难点】等压面的凹凸变化规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授课类型】新授课

【授课时长】40分钟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以情景设问法、实验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为辅。

【教学用具】电子教鞭,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估计

用时

情景导入(视频播放

同学们,晚上好,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个视频。

这个视频是新三国中关于诸葛亮火烧葫芦峪的。

诸葛亮设计将司马懿父子围困

在葫芦峪,用火攻之,正当大火冲天,司马懿父子即将葬身火海,一场大雨不期而至。

诸葛亮道:

“天不助我,助尔曹!

”这场雨真的是天意吗?

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请同学打开课本第30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热力环流的有关知识。

学生认真的看视频,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用视频创设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提高教学的效率。

 

3分钟

 

概念阐述与旧知识复习

承转:

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并在书上找出热力环流的概念,请一位同学起来给大家说一下热力环流的概念。

(最后,教师总结)

气压是指某地在单位面积上垂直向上到大气层顶的空气柱的重量:

1、气压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递减

2、同一水平高度,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高;空气密度越小,气压值越低

3、空气受热会膨胀上升,空气冷却会收缩下沉

 

学生认真看书,并找出教师问题答案。

答: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学生与教师一同复习气压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习提取信息的能力。

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3分钟

 

 

视频

播放

(播放热力环流的实验视频)

并告诉学生实验步骤如下:

1.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

2.用平整的胶合板或塑料薄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

3.在胶合板或塑料薄膜的一侧(装冰块的盆上方)开一个洞。

4.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

让学生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

 

认真观看视频并思考:

答:

烟雾在玻璃缸内,冰块那边的气流下沉,热水这边的气流上升,在玻璃缸底部,烟雾从冰块这边流向热水这边,在玻璃缸顶部,烟雾从热水这边流到冰块那边,烟雾最终形式一个方形的环流。

学生观看视频,能够的看到一个小型的热力环流模式,为后面学习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做下铺垫。

让学生更生动直观真实的让学生理解热力环流。

,突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5分钟

 

 

学生

小组

活动

 

 

承转:

同学们理解了热力环流的概念,看了热力环流的小实验

现在请同学们看书本上第31页上的文字,小组讨论,归纳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画热力环流的形成模式图,并请代表起来讲解自己小组的观点

 

看书,并归纳讲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画热力环流的形成模式图。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学生的绘图、析图和提炼地理原理的能力。

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思考、归纳、表达、交流的能力

 

5分钟

教学

新课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纠偏:

如果学生回答得很好,直接将学生引入总结阶段。

如果学生回答得不完全,则教师进行讲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分析。

1、分析受热均匀状态下

假设地面受热情况是均匀的时候,在同一高度空气密度相同。

气压面如下图:

是平直并且相互平行的。

以上为原始状态的气温气压图,气温气压的状况表明A、B、C三地气温相等,气压相同,大气处于静止状态。

2、分析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垂直运动。

以及分析空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氷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实际上各地受热是不均的。

如下图:

A地受热多,B、C两地受热少,A地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B、C两地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在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后向外流出,使A地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高压与低压是相对同一高度的周围地区气压言的。

3、分析同一氷平面上气压差异形成的空气水平运动:

近地面B、C两处气压高,A处气压低,大气由B、C处流向A处,高空,则由A处流向B、C两处。

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

并进一步思考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热力环流的理解。

学生观察、领会、总结规律,并动手在草稿上画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直观教学,形成感性认识'通过演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通过观看.分析、思考.回答,教师的讲解、归纳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化繁为简,一坏扣一环,让学生更深刻透彻的理解热力环流。

3分钟

承转

过渡

讲解热力环流的4个知识点:

1.在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

(相应的高空,与之相反)2.在同一水平高度,气压从高压流向低压。

3.在同一水平高度,高压面上凸,低压面下凹。

4.各地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现在同学们应该知道为什么会下雨了吧,我们近地面由于有东西在燃烧,空气受热会膨胀上升,到高空遇冷,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其实火是诸葛亮放的,雨也是诸葛亮自己下了。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典型的热力环流

学生听老师讲解,并思考和记忆热力环流的原理及相关的知识点。

目的为使学生更加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使理论联系实际。

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的能力。

4分钟

【板书设计】

第一节、热力环流

1、概念: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2、形成过程:

(如图)

1.在近地面,热低压,热高压。

(相应的高空,与之相反)

2.在同一水平高度,气压从高压流向低压。

3.在同一水平高度,高压面上凸,低压面下凹。

4.各地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