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7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03937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7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7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7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7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7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7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7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7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7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7课解放战争Word版含答案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内战的爆发

1.重庆谈判

(1)背景:

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2)成果: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

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3)不足:

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2.政协会议:

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3.内战爆发

(1)标志: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2)战况:

①全面进攻:

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②重点进攻:

从1947年春开始,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战略反攻: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2.战略决战

(1)背景:

到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2)概况:

①辽沈战役:

攻占锦州、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②淮海战役:

以徐州为中心,先后歼灭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以及杜聿明兵团。

③平津战役:

先后攻克张家口、天津,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3)意义: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谈判

(1)背景:

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

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

(2)结果:

国共两党代表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

2.渡江战役:

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3.追歼残匪:

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4.胜利意义

(1)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独立、统一的新中国。

(2)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概念阐释]

1.“革命根据地”:

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

由于这一时期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的简称)。

2.“敌后抗日根据地”:

主要指1937年至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

“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

[易错提醒]

1.全民族抗战并不单指国共两党合作,而是以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战行为。

国共两党像两面旗帜,起引领、带头作用。

2.解放战争仍然属于民主革命的范畴,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解放战争的胜利只是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而非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相反,解放战争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打下了基础。

[轻巧识记]解放战争

[名师点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1)根本: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灵魂: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

(3)中坚:

有一支由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

(4)保障:

组织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战斗。

(5)基础:

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积极准备发动内战。

2.《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3.解放军在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后,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4.经过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基本解放了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

[材料一]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

[教你读史]

注意时间信息“八月十四日”,联系抗战胜利,国内和平问题亟须解决回答。

[提示]为了避免内战,共商和平建国。

[材料二]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

(2)蒋介石邀请毛泽东重庆谈判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蒋介石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教你读史]

根据蒋介石“奸党”“土匪”等语推断其“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提示]目的:

拖延时间,为内战作准备。

策略:

假和平,真内战。

[材料三]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曾说:

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朝”……美国人的一厢情愿,构成了李宗仁全部言和活动的精神支柱。

——《解放战争全记录》

(3)南京国民政府北平和谈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教你读史]

依据省略号划分层次,归纳目的。

[提示]缓兵之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企图划江而治。

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的不同之处

(1)背景不同。

重庆谈判时,国民党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占有较大优势,迫于国内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独裁的舆论压力和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而谈判;北平谈判时,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国民党内部分裂,败局已定,不得不发出求和声明。

(2)目的不同。

重庆谈判时,国民党是为发动内战争取准备时间,共产党则是为了尽力争取国内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团结和教育人民;北平谈判时,国民党是为争取喘息时间以继续进行内战,共产党则力图尽早结束内战,减少人民痛苦,并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面目。

(3)内容不同。

重庆谈判的焦点是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北平谈判的焦点是革命是否进行到底的问题。

(4)结果不同。

重庆谈判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随后召开了重庆政协协议,但最终都被国民党撕毁;北平谈判达成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国民政府拒绝签字后,中国共产党被迫发动了渡江战役,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材料一]这位在重庆上飞机时只有油条吃的接收大员,到了北平,一下飞机立即被接去大吃二喝。

看着鱼翅端上桌,金专员惊喜之余,心里还来了首四句联:

“登机吃油条,下机吃鱼翅,日本不投降,怎能有此事?

”不消多等,从“吃油条”变成“搬金条”的接收大员就伙同老北平汉奸开始强占民宅,或逼人贱卖或接管、转卖日本人的房子及其被没收的珠宝财物。

不多久,接收大员也弄了三个女人,有戏仔,也有良家妇女。

——长篇小说《五子登科》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收专员”的所作所为暴露了什么?

[教你读史]

注意关键词“只有油条吃”“下机吃鱼翅”“搬金条”,通过对比得出答案。

[提示]国民党反动派的贪污、腐化、不得人心已经完全暴露。

[材料二]自1946年至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

山东有约五百八十多万人,冀中有四百八十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

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的农民。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2)解放区农民为何有如此高的积极性?

[教你读史]

注意关键词“翻身的农民”,再联系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分析。

[提示]土地改革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1)客观上:

国民党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统治腐败,贪官横行;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2)主观上: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道路;掌握了革命武装,并坚持武装斗争;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一、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斗争及认识

1.政治斗争

(1)通过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和谈,共产党揭穿了国民党假和谈的阴谋。

(2)在1946年的政协会议中,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同国民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冲破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2.军事斗争

(1)1946年,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内战初期,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2)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中共中央领导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4)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统治覆灭。

3.认识: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利益,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人民的历史的选择。

二、国共关系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影响两党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

1.过程

(1)国民大革命合作至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对峙。

(2)抗日战争时期的合作至解放战争时期的对抗。

2.影响国共两党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

(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

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

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

(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

进步的国际政治形势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题组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政治斗争

1.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

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

A.进行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C.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解析:

选D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最主要的政治活动就是重庆谈判。

而重庆谈判的实质就是国民党希望继续专制独裁为内战作准备,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则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2.漫画多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方式来评说世事,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和平方案”是指三大战役后的《国内和平协定》

B.图中人有反内战、和平建国的愿望

C.表明作者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D.表达作者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解析:

选D漫画的主题表现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一面准备发动内战,一面又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特别是内战准备尚未完成,采取的“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所以选D项。

3.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最具实质性的意义是()

A.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会议

B.改组了国民政府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

D.否定了国民党的独裁和内战政策

解析:

选D1946年重庆政协协议实际上否定了国民党的一党独裁和内战政策,因而得到了全国人民和海外侨胞的欢迎拥护,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和舆论的普遍赞扬。

题组二人民解放战争

4.“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

……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

下列属于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

A.挺进大别山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解析:

选A由“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可知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掀起战略反攻序幕,故A项正确。

5.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从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这里的三大战役是()

①渡江战役②淮海战役③辽沈战役④平津战役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

选B根据所学知识,1948年9月至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②③④说法正确。

6.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

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解析:

选B故宫、颐和园、雍和宫都在北平,说明战役的地点跟北平有关,平津战役主要发生在北平和天津,故B项正确。

7.三大战役胜利后,为推翻国民党政权,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的“江”是指()

A.长江B.汀江

C.湘江D.闽江

解析:

选A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为解放长江以南的地区奠定基础,故渡江战役的“江”是长江,故A项正确。

8.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覆灭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胜利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全国大陆基本解放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

选B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攻占国民党总统府,标志着国民党统治的覆灭,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爆发,蒋介石一直强调是共产党破坏和平,国民党政府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反击的。

其意图是()

A.激化中共内部的矛盾B.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

C.扩大英美国家的援助D.实现和平建国的理想

解析:

选B据“国共内战爆发,蒋介石一直强调是共产党破坏和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这样宣传的目的是为了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所以选B项。

2.右图是民国时期丰子恺的漫画《炮弹作花瓶》(图中的文字为:

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卅四年九月二日作子恺,圣扬学弟永存)。

对该漫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创作于抗战胜利的1945年

B.表达了中国人民期盼和平,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

C.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D.作品形象生动,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解析:

选C依据“卅四年九月二日”,即民国三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945年9月2日,故A项说法正确,《炮弹作花瓶》表达了中国人民期盼和平,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作品形象生动,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故B、D两项正确。

漫画不能解读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故C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3.1946年,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

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

“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和平死了”是因为()

A.重庆谈判国共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解析:

选C“1946年”“国军已攻下张家口”,表明内战的爆发,说明中国国内和平的可能性已不存在,故选C项。

4.下图为解放战争时期某一重大行动。

这一行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有()

①直接威胁了国民政府统治中心②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③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④成为国民党统治消亡的转折点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选D图中展现的是1947年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是战略进攻的序幕,直接威胁了国民政府统治中心,成为国民党统治消亡的转折点。

所以选D项。

5.1947年底,毛泽东指出: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使之走向颠覆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毛泽东作出该判断的背景是()

A.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

B.解放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解析:

选B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说明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故选B项。

6.右图是一部反映解放战争时期某场战役中,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踊跃运粮运弹药支前的影片剧照。

战役胜利后,在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号召指引下,这支民工小车队参加了水手连,配合着解放军攻克了南京。

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挺进大别山

解析:

选B“配合着解放军攻克了南京”可知这次战役是在中国南方地区,联系所学在淮海战役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所以B项正确。

7.以下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渡江战役B.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C.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D.抗战的胜利

解析:

选A从日历的时间、占领总统府的图片可以看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渡江战役,答案是A项。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具体体现在()

①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②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③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残余势力④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

选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没有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残余势力。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9.《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

蒋介石、毛泽东等许多中国人曾经成为《时代》封面人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蒋介石曾先后10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

并且是1937年《时代》年度人物,当年《时代》的封面图片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合照。

材料二毛泽东曾先后12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

其中,1949年3月,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

(1)《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分别列为1937年和1949年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分)

(2)上述两人在1945年曾进行过一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会面,简述毛泽东参加这次会面的目的和意义。

(6分)

(3)毛泽东和蒋介石公开正面对抗长达半个世纪,列举在1949年前后,毛蒋在军事上斗争的典型事例及其结果。

(6分)

解析:

(1)问,结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和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有关史实进行回答。

(2)问,根据1945年重庆谈判的内容进行分析。

第(3)问,根据1949年前后国共双方的重大事件进行理解。

答案:

(1)中国实现全民族抗战,作为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毛泽东受到世界的关注。

(2)目的:

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团结广大人民。

意义:

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赢得了人民信任。

(3)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被消灭;渡江战役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