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证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详细].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03765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4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家论证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详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专家论证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详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专家论证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详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专家论证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详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专家论证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详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家论证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详细].doc

《专家论证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详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家论证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详细].doc(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家论证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详细].doc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

第一节编制说明

在充分研究本工程所有设计文件及基础施工图纸的基础上,通过对工程现场和周围环境的考察,原定的钻孔灌注桩基础由于桩径较大,场地处于外高边坡,钻孔机械无法进场施工,根据(渝建发[2012]162号)文件精神,可考虑采用人工挖孔桩;从勘察报告查得,该地质有裂隙夹层、无大量地下水、无有毒有害气体,适宜采用人工挖孔桩。

因此桩基设计修改为人工挖孔桩,结合本公司人员、机械设备、技术条件等情况,编制了本工程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根据本公司实力,按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将可保证本工程优质、按时、安全地完成。

第二节编制依据

1、巫山县民政福利救助综合楼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施工图

2、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本公司质量体系文件;

4、本公司多年来人工挖孔桩的施工经验、施工技术、管理能力及装备水平;

5、工程现场和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

6、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及省、市、行业的一切有关法规、规范的要求,如下述标准及规范要求之间有出入则以较严格者为准:

⑴.《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⑵.《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⑶.《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⑷.《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⑸.《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9);

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⑺.《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⑻.《土方与爆破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

⑼.《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⑽.《重庆市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⑾.《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CB/T50323-2001);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简介

巫山县民政福利救助综合楼工程施工地址位于巫山县西转盘,工程由巫山县民政局兴建,由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地质勘探,由重庆博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由重庆市永安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负责监理。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主体为框剪结构19层,总建筑面积约18884.75m2,±0.00相对于绝对标高272.41米。

综合楼平面长度49米,宽度22.2米,平面横向~轴,纵向~轴。

第二节设计慨况

1、本工程基础的人工挖孔桩,持力层以中风化泥岩为桩端持力层,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9.90MPa。

2、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得小于桩径,且有效桩长不得小于15m,且L/D> 3。

3、材料:

混凝土垫层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护壁混凝土采用C20,桩芯采用C30,Ⅰ级钢筋HPB300级,Ⅱ级钢筋HRB335级,桩身保护层厚度为50mm。

4、桩孔必须每挖深1000mm护壁一次,严禁只下挖不及时护壁的危险做法。

强风化岩层内仍应做护壁。

5、人工挖孔桩参数表

序号

桩代号

桩端持力层名称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

桩身直径D(mm)

桩深(m)

数量(根)

1

ZH1

中风化泥岩

6254

1300

18~23

1

2

ZH2

中风化泥岩

7242

1400

18~23

13

3

ZH3

中风化泥岩

8323

1500

18~23

16

4

ZH4

中风化泥岩

9452

1600

18~23

4

5

ZH5

中风化泥岩

10675

1700

18~23

2

6

ZH6

中风化泥岩

11944

1800

18~23

6

7

ZH7

中风化泥岩

14766

2000

18~23

1

合计

43

6、相邻桩间距小于三倍桩径及4.5米时,应实行交错施工,保证同时施工的相邻桩间净距满足上述净距要求。

7.、挖孔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每次下桩作业前必须先通风,作业中必须继续通风,为预防缺氧及有害气体中毒,必须对孔内气体抽样检测,电气设备必须严格接地和使用漏电保护器。

8、本工程桩挖孔过程中应先挖至设计标高,再请勘察单位现场检查持力层承载力,并取岩芯送检,合格后。

先经施工单位自检断面尺寸、垂直度,轴线等合格后,再会同施工监理,质检部门,勘察单位和设计院共同验槽,验收合格后,即时浇筑桩芯混凝土。

9、人工挖孔桩应采用串筒浇注混凝土,并应分层灌注振捣密实,每层厚度不应大于1.0m。

10、本工程应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中相关条文的规定进行基桩检测。

第三节工程地质状况

1.位置、地形及地貌

本拟建场地位于巫山县西转盘,原始地貌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地形总体为北高南低,坡角350。

2.地层

根据钻探揭露,构成场地的地层岩石工程类型主要自上而下依次为:

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1)、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3)泥岩组成。

各层土的特征描述如下:

(1).第四系土层

全新统人工填土(Qm1)

灰色、红色、中密,主要由粉质粘土呈可塑状,含少量灰岩碎块粒径4-10cm,含5-20%的泥岩碎石角石,碎石粒径为2-15cm堆积时间约五年。

(2).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3)泥岩:

灰白色,中厚层状构造,泥质结构,裂隙发育,裂隙间充填粉质粘土。

块径3-31cm,约占36-66%,其间充填粉质粒土,可塑状,碎块锤击易碎,强度低;中等风化带岩芯较完整,多呈短柱,锤击震手,强度高。

(3).不良地质现象

据区域地质资料结合本次勘察表明:

勘察区内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崩坍等不良地质现象。

3.地下水

本地区地下水属于松散土类孔隙性潜水和岩溶性隙水。

按环境水对混凝土腐蚀性的判定标准,判定PH值超标,地下水和土中PH值对在弱透水性地层中的建筑钢筋混凝土具微腐蚀性。

第四节现场情况及施工条件

1.现场情况

工地现场场坪已施工完毕,有道路通往施工现场,临时围墙已形成,临时供水(供电)从发包方提供的供水(供电)接驳点接至现场。

2.技术要求

按国家现行的技术标准、隐蔽验收及验收评定标准等规范验收,要求达到合格标准,并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3.工期要求

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2013年3月1日,竣工日期2014年6月30日。

第五节施工平面布置及管理

本工程东面作为临设用地,于场地西面有临时路可通至工地入口,北面为临街面,在拟建建筑物围绕的场地桩孔中间空地布置护壁砼搅拌机械,护壁钢筋安装加工场布置在原抗滑桩上面,施工布置内容包括材料、机具、构件堆放、场区道路、施工水电管线布置等。

一、水平运输及临时设施布置

成孔过程土方的外运由挖桩承包班组负责,成孔出土的移动式卷扬机则按桩孔布置。

本工程场内弃土点主要用于场内回填,(在场坪挖方时就考虑到弃土问题,已将设计桩深的土方量计算在场坪内外运),成孔完成后有多余的弃土安排自卸汽车将土转至指定弃土场。

钢筋、模板加工场、混凝土搅拌机、砂石料堆拟布置在基础场地中部位置;商品砼搅拌车直接开至施工现场。

二、施工平面布置及临时水电布置

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需要,适当调整各临设的面积和位置,使布置更加合理、优化。

市政供水、供电系统位于现场围墙东侧,施工现场四周已用砖砌临时围墙,在北面中间设一大门作为施工出入口,并设门卫,对工程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

围墙内场地全面浇筑C10混凝土100厚垫层,进行地面硬化。

第六节施工的特点及难点

1.桩顶标高复杂,所有桩承台分别位于不同的标高台面,须合理地安排作业段、施工工序、施工流程。

2.场地较狭窄,工期短,一次性投入人力、设备、模板等用量大,对管理及降低成本带来一定的难度。

需制定严密的组织措施和施工进度计划及阶段性进度计划,认真准备、严抓落实、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工期。

3.本工程地质较复杂,局部可能有不利区段,地下水较少,雨季施工容易引起塌孔等现象,给施工的进度、质量和安全带来较大影响。

4.本工程人工挖孔桩端支承于中风化岩石层,成孔过程掘进困难,必须精心组织施工,确保施工进度与安全。

5.人工挖孔桩在成孔过程中应加强检查、复核、验收工作,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设计方、发包方协商采取措施解决,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第三章施工计划

第一节施工指导思想

通过对巫山县民政福利救助综合楼工程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施工图纸和工程地质资料的认真阅读和研究,对工程现场和周围环境的考察,公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写本施工方案,以便指导生产,确保工程施工达到优质、按时、安全及文明施工的目标。

本施工方案作为工程施工的指导性资料,在施工过程中按遇到的实际情况和有关设计、规范要求进行修改和补充,修改后须由本公司总工室审核且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

1.本公司将充分发挥人员、技术、机械设备和管理上的优势,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采取科学的施工管理,进行精心施工,以争创“优质工程”为目标,创出一流的水平、一流的工程、社会放心的施工总体目标,具体如下:

(1).工期目标:

保证在工期内完成任务,保证全部实现阶段性控制;

(2).质量目标:

质量达到重庆市桩基础工程合格标准;

(3).文明施工目标:

创建文明施工达标合格工地;

(4).安全生产目标:

杜绝死亡和重伤事故发生,年度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3‰以内;

(5).社会效益目标:

各方评价良好,让业主方放心。

2.为顺利实现以上目标,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组建精干、高效、强有力的施工组织机构——巫山县民政福利救助综合楼工程项目经理部,选配高素质的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合理调配人力、材料、资金等生产要素,优化施工程序。

(2).发挥我公司的机械设备优势,在工程上投入的大型施工机械设备有运输车2辆、挖土机1台、混凝土搅拌机1台、移动式卷扬机17台及一批先进适用的中小型施工机具,提高施工作业的机械化程度,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

(3).选用技术熟练、纪律严明,经多个同类工程锤炼的、能打硬仗的高素质的作业队伍在该工程上进行施工。

(4).发挥我公司的技术优势,在该工程上大量推广应用新技术、优化施工工艺;在重点、难点部位应用我公司已有的科技成果和成熟工艺、工法,攻克技术难关。

(5).发挥我公司管理上的优势,强化职能,统筹协调,综合管理,确保工程总体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施工总部署

根据巫山县民政福利救助综合楼工程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特点,施工中必须进行科学的组织,严格的管理,周密的安排,协调好各方关系,以实现即定的总体目标,施工部署的原则是着眼于从全局,统筹安排,注重整体效果,忙而不乱,以理清施工步骤、施工程序为主线,分阶段、突出重点、明确目标,进行控制管理。

1.施工总部署

工程施工分为四大阶段,各阶段划分和控制的重点如下:

第一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

调集人员、材料、机械等施工力量进场,进行施工平面布置、图纸会审、办理开工有关手续,开展技术、质量交底工作,目标是充分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

第二阶段:

场平及测量定桩位阶段。

重点是按设计高程进行场平及临时设施砌筑;测量放线确定主控轴线,根据桩中心点及桩径测放出所有孔桩桩位,并报建设方、监理单位复核验线。

第三阶段:

孔桩施工阶段。

重点是孔桩成孔的施工,尽量缩短工序的作业时间,此为工程竣工的关键阶段,是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较难控制的阶段,重点是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第四阶段:

收尾阶段。

做好观测、各项收尾、清场工作。

2、施工程序

(1).总体施工顺序如下

场平和测量→成孔及护壁→钢筋笼制安→桩芯混凝土浇灌→桩基检测。

(2).人工挖孔桩施工顺序

本工程人工挖孔桩共43根,桩径1300-2000mm,由于工期较紧,同时考虑相邻桩间距不小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