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29771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新沂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省新沂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省新沂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苏省新沂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苏省新沂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新沂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docx

《江苏省新沂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新沂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新沂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docx

江苏省新沂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

2020年江苏省新沂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一)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1.古诗文默写。

(1)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4)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5)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圣杜甫以诗言志,不忘初心,在《望岳》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呜咽(yè)冠冕(miǎn)忍俊不禁翻来复去

B.教诲(huì)箴言(zhēn)神彩奕奕戛然而止

C.熏陶(táo)纤维(xiān)强词夺理络绎不绝

D.龟裂(guī)掂量(diān)自惭形秽巧妙绝伦

3.根据语境作答。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A。

……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

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

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

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

无论为官经商,而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

只要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B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1)请给文中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良师益友莫逆之交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A:

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

(2)文段结尾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

《出师表》《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陋室铭》。

B.莫泊桑是法国作家,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雨果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我们学过的《故乡》《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在古代,“江”指长江,“河”指黄河,今天的“江”“河”则分别泛指河流。

令尊、令堂属于敬辞,令爱、家父则属于谦辞。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卖酒者传

魏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

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

“汝能饮酒否?

”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

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①不得决者,相对咨嗟②。

卖酒者问曰:

“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

”聚饮者曰:

“吾侪③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

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

”卖酒者曰:

“几何数?

”曰:

“子母④四百金。

”卖酒者曰:

“何忧为?

”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⑤。

客有橐⑥重资于途者甚雪不能行。

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

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

客多负,私怏怏曰:

“卖酒者乃不长者耶?

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⑦吾金也。

”雪霁,客偿博所负行。

卖酒者笑曰:

“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

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尽取所偿负还之。

魏子曰:

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

或问之,曰:

“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

”嗟乎!

卖酒者非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平事:

商量事情。

②咨嗟:

叹息。

③侪:

同辈,同类的人。

④子母:

利息和本金。

⑤责券:

求取证据。

⑥橐:

口袋,这里是“用口袋装”意思。

⑦酬:

这里是“花费”意思。

5.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两处)

客有橐重资于途者甚雪不能行。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或遣童婢沽(_____________)

(2)汝能饮酒否(______________)

(3)甲逾期不肯偿(_____________)

(4)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_____________)

7.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①然吾已负,且大饮啖②至于行者歌于途,负者休于树

B.①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②以中有足乐者

C.①闻卖酒者长者②闻之,欣然规往

D.①或倾跌破瓶缶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

(2)嗟乎!

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做生意诚信厚道、热心助人,他的良好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敬。

B.卖酒者平生没有欺骗买酒者,可以说童叟无欺,他对于儿童、女人来买酒的,都要关切地嘱咐几句。

C.在酒店聚饮的乡里数姓人家,为甲、乙二人的借贷官司所牵连,因此倾家荡产,卖酒者急人所急,为乡亲仗义疏财,慷慨解囊。

D.为了能让寄宿的客人肯吃喝,卖酒者以赌博为名,将赢取的钱用来吃喝,最终把赢来的钱悉数还给了寄宿的客人。

古诗词鉴赏。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

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既没地方坐一坐,只好慢慢的走吧;可是,上哪里去呢?

这个银白的世界,没有他坐下的地方,也没有他的去处;白茫茫的一片,只有饿着肚子的小鸟,与走投无路的人,知道什么叫作哀叹。

不知不觉的,他来到了中海。

他在桥上立了许久,世界像是已经死去,没一点声音,没一点动静,灰白的雪花似乎得了机会,慌乱的,轻快的,一劲儿往下落,要人不知鬼不觉的把世界埋上。

在这种静寂中,祥子听见自己的良心的微语。

先不要管自己吧,还是得先回去看看曹家的人。

只剩下曹太太与高妈,没一个男人!

难道那最后的五块钱不是曹先生给的么?

不敢再思索,他拔起腿就往回走,非常的快。

不敢过去推门,恐怕又被人捉住。

左右看,没人,他的心跳起来,试试看吧,反正也无家可归,被人逮住就逮住吧。

轻轻推了推门,门开着呢。

顺着墙根走了两步,看见了自己屋中的灯亮儿,自己的屋子!

他要哭出来。

弯着腰走过去,到窗外听了听,屋内咳嗽了一声,高妈的声音!

他拉开了门。

“谁?

哟,你!

可吓死我了!

”高妈捂着心口,定了定神,坐在了床上。

“祥子,怎么回事呀?

祥子回答不出,只觉得已经有许多年没见着她了似的,心中堵着一团热气……

祥子没的说。

“说话呀!

楞着算得了事吗?

到底是怎回事?

”“你走吧!

”祥子好容易找到了一句话:

“走吧!

”“你看家?

”高妈的气消了点。

“见了先生,你就说,侦探逮住了我,可又,可又,没逮住我!

”“这像什么话呀?

”高妈气得几乎要笑。

12.《骆驼祥子》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写的戏剧《茶馆》和另外一部戏剧《____________》都非常出名。

1951年他被授予“_______________”称号。

13.选段中划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

14.上文结尾处祥子说“侦探逮住了我,可又,可又,没逮住我!

”这句话指的是原著中的哪个情节?

孙侦探是个什么样的人?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个男生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100个女生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

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要控制饮食。

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

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

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

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入量。

二.要增强运动。

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

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

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

材料二

材料三

膳食平衡避免隐性饥饿(节选)

肥胖也属营养不良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需要分阶段补充各种营养。

比如2岁至6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6至17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

张倩还说,所有儿童都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6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60分钟的充足运动。

当前,我国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

实际上,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

肥胖儿童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

因此,肥胖儿童更需要注意均衡膳食的摄入,减少高热、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增强运动,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重视学生一日三餐

据《北京市2015年度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学生们的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有待改善和加强。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指出,应制订学生餐营养需求及营养操作相关标准,同时要加强学生餐供餐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配餐、烹调培训;鼓励学校开设食堂,为不同年级、不同生理状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群体配餐。

15.请在材料一中找到一句话,用来说明材料二中图1和图2所表达的信息。

16.以上材料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17.你同意材料三中专家说的“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吗?

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峭壁上的树

①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

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②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搏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

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

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

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③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

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

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

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④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

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⑤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

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

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

酸枣树默默地兀立肴,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

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

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

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⑥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

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

⑦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

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

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

小酸枣,或许正是那颗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

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

18.选文前四段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酸枣树生存条件的恶劣?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9.文中划线句子“像俯冲搏猎的雄鹰”,“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像万仞峭壁的灵魂”,其中加点的“雄鹰”“风景”“灵魂”分别指什么?

20.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从第五段中找出具体体现“不鄙位卑,不薄弱小”的语句。

21.文中写酸枣树的同时,写了桃李杨柳四种树。

课文《白杨礼赞》在写白杨树的同时写了楠木。

两篇文章所运用的共同写法是什么?

这样写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22.题目:

追赶

人在旅途,最美的状态为追赶。

有了追赶,不安分的心有了可牵挂的念想,情感的波涛有了可依靠的港湾。

于是你追我赶成了快乐的倾慕、成功的源泉和幸福的靠近。

人在旅途,最美的状态为追赶,你追赶着,也被追赶着。

要求:

①请以“追赶”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②文体不限。

(诗歌、戏剧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

参考答案

1.

(1)遥看瀑布挂前川

(2)芳草萋萋鹦鹉洲(3)八百里分麾下炙(4)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5)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诗词默写要求:

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

注意:

萋萋、麾、皓、璧、俨。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翻来复去——翻来覆去;

B.神彩奕奕——神采奕奕;

D.龟裂(guī)——jūn;

故选C。

3.

(1)A:

良师益友B:

相辅相成

(2)把“而是”改为“还是”。

【解析】

【分析】

【详解】

(1)第一空:

良师益友:

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莫逆之交:

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根据前面的“书籍”可知应用“良师益友”。

第二空:

相得益彰:

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相辅相成:

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根据“更好的学习与工作”可知应用“相辅相成”。

(2)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把“而是”改为“还是”。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出师表》作于三国年间,《醉翁亭记》作于北宋,《湖心亭看雪》作于明末清初。

《陋室铭》作于唐。

故顺序应为:

《出师表》《陋室铭》《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

B.雨果是法国作家;

D.“令爱”称呼对方的女儿,是敬辞;

故选C。

5.客有橐重资于途者/甚雪/不能行。

6.

(1)派遣,打发

(2)你(3)超过(4)快步走

7.C

8.

(1)诸位为什么多次聚在一起饮酒,相互叹息呢?

(2)唉!

卖酒人不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

(翻译既要注意关键词的落实,更要注意句子意思的正确和语言的通顺)

9.C

【解析】

【分析】

5.

本题考查断句。

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

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

有个用口袋背着很多东西在路上行走的人,遇着了大雪,不能继续前行。

故断句为:

客有橐重资于途者/甚雪/不能行。

6.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

遣,本义,派遣,打发。

汝,本义,你。

逾,本义,超过。

趋,本义,快步走。

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7.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动词,输\动词,背;

B.介词,用\连词,因为;

C.动词,听说\动词,听说;

D.有时\有人;

故选C。

8.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要求:

完整,流畅,准确。

注意:

(1)何为,为什么。

数,多次。

嗟,叹息。

(2)嗟乎,唉。

匪唯,不仅是。

9.

C.根据第二段中的“将讼。

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

”可知此时还未付诸诉讼,他们还没有倾家荡产。

故选C。

【点睛】

译文:

(江西)万安县有个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

一生从不欺负别人。

如果遇见被(主人)派来买酒的奴仆、婢女,一定问:

“你能饮酒吗?

”有时遇到(奴仆、婢女)走路不稳跌倒摔破了装酒的器皿,总是从自己家拿出瓶子,重新装好酒,让(奴仆、婢女)拿着回去。

因此,远远近近的人都称赞他是有德行的人。

乡里有人多次聚在一块儿饮酒,评议事情不能决断,相互叹息,大多脸色难看。

卖酒者询问道:

“诸位为什么多次聚在一块儿饮酒,评议事情不能决断,相互叹息呢?

”聚在一起喝酒的人说:

“我们为某甲向某乙借贷提供了担保,某甲超过期限肯还贷,将要被起诉,如果被起诉就会倾家荡产,事情也就会牵连到我们,我们几家人就不能够休息了!

”卖酒者询问:

“你们担保了多少钱?

”聚在一起喝酒的人回答“本息一共四百两。

”卖酒者说:

“这有什么值得发愁的呢?

”立即拿出四百两帮他们偿还贷款,还不求取借据。

有个用口袋背着很多东西在路上行走的人,遇着了大雪,不能继续前行。

听说卖酒者是有德行的人,赶紧到他家寄宿。

雪一连下了几天,卖酒者每天叫客人同自己赌博,并把赢来的钱拿来买酒一同吃喝。

客人大多数时候是赌输了,私下不高兴地说:

“卖酒者竟不是有德行的人?

然而我已经赌输了,还要大吃大喝,花费从我这赢的钱。

”雪停之后,客人兑现了赌博所输的钱准备出发。

卖酒者笑着说:

“哪里有主人竟要客人的钱买酒肉的道理?

天冷非常寒冷,不以博弈为名,客人(您)必然不肯大吃大喝。

”卖酒者把从客人那赢来的钱如数还给了他。

魏先生说:

我听说卖酒者喜好赌博,没事就和自己的三个儿子终日赌博,争执起来没有家人之间的礼节.有人问他,他说:

“儿子们好玩耍,不这样他们就会与别人赌博,败坏我的家产了。

”唉,卖酒者不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

10.守边将士壮志难酬的愤懑和思乡忧国之情。

(意思对即可)

11.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

已是夕阳时刻,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

(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分析】

10.

本题考查赏析作者感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家万里”与“归无计”表现了守边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燕然未勒”与“将军白发征夫泪”表现了将士们壮志未酬的愤懑和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

11.

本题考查描绘词中画面,开放类试题,尊重词句原意,适当发挥自己的想象,描写生动即可。

如:

在像屏障一般的连绵高大的群山里,太阳渐渐地向西落入山谷,暮霭苍苍,烟雾茫茫,已很难看到远处的景物,在茫茫的荒漠里一座孤城的城门紧紧关闭。

12.老舍龙须沟人民艺术家

13.

(1)描写了死一般寂静的环境。

(2)渲染了作品的悲剧气氛。

(3)暗示了祥子走投无路的境况。

(4)预示了祥子的悲剧命运,突出作品的主题。

(写出三点、意思对即可)

14.孙侦探以曹先生是乱党的罪名敲诈祥子的全部积蓄。

孙侦探阴险奸诈,贪婪险恶,尖酸刻薄。

(意思对即可)

【解析】

【分析】

12.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老舍一生著作颇非,其中最著名的两部戏剧是《龙须沟》和《茶馆》。

小说代表作是《骆驼祥子》。

13.

本题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的作用的理解能力。

从“已经死去,没一点声音,没一点动静,”可以看出这里环境很寂寥,而且是那种没有任何生机与活力的死寂;从“灰白的雪花似乎得了机会,慌乱的,轻快的,一劲儿往下落”“灰白”是浅灰色的意思,这里是指祥子心灰意冷或失落的心;从“一劲儿往下落”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为下文写祥子的悲剧命运作了铺垫。

14.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和名著人物。

孙侦探以曹先生是乱党为由,把祥子辛苦攒下想要买车的钱敲诈一空,然后把祥子放了。

孙侦探是全书唯一一个目睹祥子“一落”、造成祥子“二落”的人物。

在他身上,反映的是当时另一种底层市民的悲哀——在长期的盘剥和压榨下,他丧失了对除家人之外的一切人事的同情与善良,他阴险奸诈,贪婪险恶,尖酸刻薄,用他仅有的那点权力,不遗余力地压迫更底层的人物。

15.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

16.示例一:

举例子:

①“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

”作用:

具体说明了有哪些运动方式。

②“比如2岁至6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6至17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

”作用:

具体说明不同年龄段,儿童应补充和保证哪些营养。

示例二:

列数字:

①“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

”作用:

用数字说明每顿饭的适宜饭量。

②“6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60分钟的充足运动。

”作用:

用“60分钟”具体说明儿童每天运动应达到的最低时间(或运动量)。

示例三:

分类别:

“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1.要控制饮食。

2.要增强运动。

”作用:

分别从“饮食”和“运动”两个方面说明如何控制肥胖现象。

17.示例:

同意。

因为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

肥胖儿童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

【解析】

【分析】

15.本题考查图表的理解与信息概括。

材料二,给出两幅图,一幅是某地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比例统计图,由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此地区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上升的速度还很快。

另一幅是学生说自己跑不动的漫画,表现的是青少年体质在下降。

将这两点信息进行综合,可以看出表现的正是材料一中的“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一句的内容。

16.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

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有:

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

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

结合内容分析,首先材料二,运用了画图表的说明方法,具体清楚地说明了此地区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上升的速度还很快。

材料一中,“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要控制饮食。

二.要增强运动。

”这是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在生活中怎样避免肥胖问题从饮食和运动方面说明,说明清楚,有条理。

文中还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即可。

17.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正确理解。

结合材料三的内容分析即可。

材料三,“实际上,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可确定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应该赞同这个观点,然后找到依据说明理由。

由“肥胖儿童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可提炼出原因一:

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由“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可提炼出原因二:

运动不足。

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这样的标志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