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 2.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29690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 2.docx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 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 2.docx

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评试题2

阶段能力检测卷(六)

[考查范围:

第四~六单元]

(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曼陀罗的细胞核内含有四个相同的染色体组,花为两性花。

基因A、a控制一对相对性状,A对a表现为完全显性。

下列有关基因型为AAaa个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及比例为AA∶Aa∶aa=1∶2∶1

B.该个体自交,子代中表现型比例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5∶1

C.基因a与a的分离,可以同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

D.曼陀罗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2.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的病因与父母中有关的一方和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分别是(  )

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3.下列有关“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两者都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实验方法

B.两者都运用了一定的方法区分微生物的DNA和蛋白质

C.后者的实验结果表明噬菌体中只有DNA才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

D.前者的实验结果表明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4.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分别给小白鼠注射,小鼠均不死亡

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

C.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离心,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5.某实验小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离心,结果发现上清液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且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下列有关实验误差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

B.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入大肠杆菌体内

C.离心转速太低,菌体和上清液分离不充分

D.应该用35S代替32P标记

6.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下表。

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

实验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序号

子代表现型

甲的DNA+乙的蛋白质

1

与甲一致

2

与乙一致

乙的DNA+甲的蛋白质

3

与甲一致

4

与乙一致

A.1、3B.1、4C.2、3D.2、4

7.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

下列有关运用同位素标记法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3H标记的亮氨酸可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B.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探明了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途径

C.用含15N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

D.赫尔希和蔡斯用含35S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8.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

A.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

D.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9.20世纪50年代初,查哥夫对多种生物DNA做了碱基定量分析,发现(A+T)/(C+G)的比值如下表。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能得出的结论是(  )

DNA来源

大肠杆菌

小麦

猪肝

猪胸腺

猪脾

(A+T)/(C+G)

1.01

1.21

1.21

1.43

1.43

1.43

A.猪的DNA结构比大肠杆菌的DNA结构更稳定一些

B.小麦和鼠的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

C.小麦DNA中A+T的数量是鼠DNA中C+G数量的1.21倍

D.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核DNA碱基组成相同

10.用15N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b、c为三种DNA分子:

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如图Z61所示,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

 

       

A    B      C     D

             图Z61

11.图Z62表示DNA复制的过程,结合图示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Z62

A.DNA复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

B.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生成的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反

C.从图示可知,DNA分子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点,缩短了复制所需的时间

D.DNA分子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片段

12.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的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13.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在复制过程中若发生差错,则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B.DNA的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

C.DNA的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D.DNA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

14.某个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8,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若考虑终止密码子,则控制该多肽合成的基因的长度至少是(  )

A.75对碱基B.78对碱基C.90对碱基D.93对碱基

15.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如图Z63表示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

由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图Z63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C.一个基因可以控制多种性状

D.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

16.来自宿主植物的mRNA进入根瘤菌菌体,并在菌体内翻译合成了豆血红蛋白。

当豌豆被不同种的根瘤菌侵染时,形成相同的豆血红蛋白;当豌豆与蚕豆分别被同一种根瘤菌侵染时,形成的豆血红蛋白有差异。

分析上述现象可以推出(  )

A.豌豆与蚕豆的豆血红蛋白基因的序列相同

B.豌豆被不同种根瘤菌侵染时,控制合成豆血红蛋白的基因相同

C.不同种根瘤菌中合成豆血红蛋白的mRNA的碱基序列一定相同

D.豌豆与蚕豆的豆血红蛋白基因表达不受根瘤菌生活状况的影响

17.图Z64中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图Z64

A.图甲所示过程叫作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图甲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C.图乙所示过程叫作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图甲中的模板

D.图甲和图乙中都发生了碱基配对并且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相同

18.如图Z65所示为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必需的两种物质(甲、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图Z65

A.遗传信息没有位于甲上,甲上能编码蛋白质的密码子有64种

B.乙由三个核苷酸组成

C.显然,甲、乙的合成均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

D.一般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tRNA转运

19.若图Z66表示的是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Z66

A.核仁与图中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中心法则中的遗传信息传递指的是b过程

C.每种tRNA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D.图中a过程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

20.图Z67为人体对性状控制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

图Z67

A.过程①②都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B.食物中缺乏酪氨酸会使皮肤变白

C.M1和M2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

D.老年人细胞中不含有M2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8分)据研究,并非任意两株R型菌与S型菌之间的接触都可发生转化。

凡能发生转化的,其R型菌必须处于感受态。

所谓感受态是指受体菌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

处于感受态的细菌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分泌感受态因子,该因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诱导产生一些感受态特异蛋白,其中包括膜相关DNA结合蛋白、细胞壁自溶素和几种核酸酶。

其转化过程如图Z68所示:

图Z6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________是将S型菌加热杀死的过程。

(2)S型菌的DNA双链片段与A细胞细胞膜表面的相关DNA结合蛋白结合,其中一条链水解,另一条链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进入R型菌细胞内。

C细胞经DNA复制和细胞分裂后,产生大量的________型菌,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得到了表达。

(3)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说明了通过DNA重组可以实现细菌间________的转移。

22.(13分)图Z69表示某植物在红光照射下,叶肉细胞中发生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图中的SSU、LSU和LHCP表示三种不同的蛋白质)。

图Z69

请分析回答:

(1)完成图中的过程①时,碱基间配对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既需要____________作为原料,还需要与基因启动部位结合的__________酶进行催化。

由图分析,过程②表示________过程。

(2)若图中的LHCP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基因b中供转录用的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

从图中分析,LHCP合成后转移至________上发挥作用,影响与之相关的光合作用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至少答两点)。

(3)图中的SSU和LSU组装成Rubisco酶,说明Rubisco酶的合成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

从其分布位置推断,Rubisco酶与光合作用的________阶段有关。

23.(10分)如图Z610表示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Z610

(1)甲过程需以②________为原料,在①________的催化下完成。

(2)图中③表示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核糖体在⑤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

若在⑤中插入一个碱基,则可能导致肽链的________和__________发生改变。

24.(9分)波斯猫,性情温文尔雅,深受人们的宠爱,堪称猫中贵族。

波斯猫毛的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的,共有四种表现型:

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

(1)若如图Z611所示为一只黑色波斯猫(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2位点为a,则这一现象的形成除可能是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外,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只黑色波斯猫交配产下一只黄色雄性小波斯猫,则它们再生下一只纯合褐色雌性小波斯猫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3)基因A和基因B的本质都是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不同。

 

图Z611          图Z612

(4)现有多对黑色杂合的波斯猫,要选育出纯合的红色波斯猫,请简要写出选育步骤(假设亲本足够多,产生的后代也足够多)。

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F1;

第二步:

选择F1中的波斯猫进行杂交。

请简要说明鉴定F1中红色雄性波斯猫是否为纯合子的方法。

阶段能力检测卷(六)

1.A [解析]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及比例为AA∶Aa∶aa=1∶4∶1,因此,基因组成为aa的配子占1/6,该个体自交产生的隐性性状个体占1/36,所以子代中表现型比例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5∶1。

a与a既可以看作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可以看作是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因此二者的分离既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也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2.A [解析]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孩子(XaYY),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AXa、XAY。

因此,患红绿色盲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YY染色体来自其父亲。

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成为染色体,因此YY染色体只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Y染色体的2条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2条Y染色体进入同一极所致,故选A。

3.A 4.A

5.D [解析]离心时间应选在噬菌体复制后释放前,如果培养时间太长,那么有可能子代噬菌体已经从细菌中释放出来,A项正确;培养时间过短,则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也会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B项正确;如果转速太低,那么部分菌体仍悬浮在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误差,C项正确;用35S代替32P标记噬菌体后,被标记的是噬菌体的外壳,上清液的放射性将会比较强,而下层的放射性较弱,D项错误。

6.B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体内,蛋白质外壳留在菌体外面,然后在自身DNA的作用下,利用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分别合成新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外壳,故后代的表现型由DNA控制,故选B。

7.D [解析]赫尔希和蔡斯用含35S的噬菌体和含32P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不是仅用含35S的噬菌体进行侵染细菌的实验。

8.A [解析]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上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A∶T∶G∶C=2∶1∶4∶3,整个DNA分子中A∶T∶G∶C=3∶3∶7∶7,A项正确;该DNA分子中A=T=30,G=C=70,连续复制两次,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0×(22-1)=90个,B项错误;该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30个A—T碱基对,70个G—C碱基对,碱基排列方式小于4100种,C项错误;一个DNA分子由两条DNA链组成,含2个游离的磷酸基,D项错误。

9.D [解析]大肠杆菌DNA中(A+T)/(C+G)的比值小于猪的,说明大肠杆菌DNA所含C-G碱基对的比例较高,而C-G碱基对含三个氢键,不易断开,所以大肠杆菌DNA的结构稳定性高于猪DNA,A项错误;虽然小麦和鼠的(A+T)/(C+G)比值相同,但不能代表二者DNA的碱基序列相同,B项错误;由表中数据无法得出C选项的数值关系,C项错误;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的核DNA的碱基序列是相同的,因此DNA的碱基组成也相同,D项正确。

10.D [解析]假设亲代DNA分子为n个,则繁殖四代后,DNA分子总数为16n,其中,只含15N的DNA分子为0个,同时含14N和15N的有2n个,只含14N的有14n个,D项正确。

11.C [解析]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解旋时需要解旋酶打开DNA双链之间的氢键,A项正确;从图中可知,新合成的两条子链的方向是相反的,B项正确;图中只有一个复制起点,不能体现DNA分子多起点复制的特点,C项错误;DNA复制是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一条链,需要DNA聚合酶的作用,D项正确。

12.B [解析]由于DNA分子为半保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都有一条链含放射性。

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因此DNA分子一半含放射性,一半不含。

每条染色单体含一个DNA分子,所以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染色单体含放射性。

13.C

14.D [解析]某个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的数量-18×(氨基酸的数量-1)=2778,则该多肽由30个氨基酸组成,若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mRNA上应含有31个密码子,故控制该多肽合成的基因的碱基数至少为31×6=186个,即该基因的长度至少是93对碱基。

15.A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在人体内苯丙氨酸能否转化为苯丙酮酸、多巴胺和黑色素,与酶的合成直接相关,而酶的合成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1若发生变化,则多巴胺和黑色素的合成都受影响;多巴胺和黑色素的合成分别受基因1、基因4和基因1、基因2的控制。

16.B 17.B

18.C [解析]甲是mRNA,mRNA上能编码蛋白质的密码子有61种,A项错误;乙为tRNA,由多个核苷酸聚合而成,其一端可以携带氨基酸,另一端有由三个碱基构成的反密码子,B项错误;甲、乙均为RNA,均由DNA转录而来,其合成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C项正确;一个氨基酸可能有多个密码子,所以一个氨基酸可以由多个tRNA来转运,对于一个特定的tRNA,只能转运一种特定的氨基酸,D项错误。

19.C [解析]图示为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原核细胞没有核仁,A项错误;遗传信息的传递指的是通过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向后代传递遗传信息,不只是b过程,B项错误;每种tRNA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保障了翻译的准确性,C项正确;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且有随机性,D项错误。

20.C [解析]过程①为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过程②为翻译,主要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进行;酪氨酸为非必需氨基酸,可以在人体内合成,因此食物中缺乏酪氨酸时人体依然能合成黑色素,不会使皮肤变白;M1和M2体现了特定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二者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老年人细胞中仍含有M2,只是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

21.

(1)① 

(2)S 重组的S型基因(或DNA或重组的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

(3)性状

22.

(1)A—U、G—C、T—A 核糖核苷酸 RNA聚合 翻译

(2)-AGACTT- 类囊体 光照强度、温度

(3)细胞核基因和叶绿体基因共同 暗反应

23.

(1)核糖核苷酸 RNA聚合酶

(2)tRNA 识别并转运氨基酸

(3)向右 长度 氨基酸序列

24.

(1)发生了基因突变 

(2)1/32

(3)有遗传功能的一段核酸(DNA)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4)选择亲本中的多对雌、雄个体进行杂交

首先在F1中选出表现型为红色的雄性波斯猫;让F1的红色雄性波斯猫与多只黄色雌性波斯猫进行测交;若测交后代全部为红色波斯猫,则选出的红色雄性波斯猫为纯合子。

若测交后代有黄色波斯猫出现,则选出的红色雄性波斯猫为杂合子。

[解析]

(1)由于含该细胞的黑色波斯猫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染色体出现1位点为A,2位点为a的可能原因有两个:

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二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2)首先利用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确定亲本黑色波斯猫的基因型是A_B_及子代黄色雄性小波斯猫的基因型为aabb。

要想产生aabb的子代,则亲本黑色波斯猫均需提供ab配子,故可确定亲本基因型均为AaBb。

AaBb×AaBb,利用基因分离定律,可知子代aaBB的概率为1/4×1/4=1/16;考虑到性别,可知再生一只纯合褐色雌性小波斯猫的概率是1/16×1/2=1/32。

(3)基因的本质是有遗传功能的一段核酸(DNA),不同基因的差异在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所以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

(4)题干中给出了黑色杂合的波斯猫,其基因型为A_B_,故通过杂交,后代中就有黄色(aabb)和红色波斯猫(A_bb)出现,但红色波斯猫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结合波斯猫可以进行多次杂交的生育特点,可采取测交的方式,验证红色波斯猫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若后代全部为红色波斯猫,则选出的红色雄性波斯猫为纯合子,若后代有黄色波斯猫出现,则选出的红色雄性波斯猫为杂合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