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学科说明.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20240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3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学科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学科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学科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学科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学科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学科说明.docx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学科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学科说明.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学科说明.docx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学科说明

2017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学科说明

一、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该考试具有两考合一的功能,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初中毕业要求的主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还可以作为衡量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有利于体现素质教育导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推进化学学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化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化学教学评估体系,为高中阶段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化学学科考试结合北部湾四市同城初中化学教学实际,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化学科学素养、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

三、命题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公正、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充分发挥考试的甄别、激励、选拔等评价功能。

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

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式,着眼长远发展;有利于初高中教学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

(二)基础性原则。

考查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念与基本方法,体现基础性和普及性。

(三)科学性原则。

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和形式科学,符合考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试题内容科学,难度适当,表述正确;试卷结构科学、合理,形式规范;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良好的区分度。

杜绝偏题、怪题和人为编造的繁难试题,体现化学的真实性与科学性。

(四)能力立意原则。

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突出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的考查。

(五)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有机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考查内容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生存环境和社会、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化学问题为载体,重视考查运用课本知识分析、解决基本的社会、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学以致用。

四、命题依据

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命题依据,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联合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两种不同版本教材内容为参考,同时适当兼顾各市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试题背景资料的选取不受教材的限制。

五、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内容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方面。

具体的考试要求如下:

(一)科学探究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1.科学探究的理解

(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验证。

(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4)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5)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2.科学探究能力

提出问题

(1)能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表述所发现的问题。

(2)能对问题做出猜想或假设。

(3)能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

(4)能进行实验操作。

(5)能运用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证据,会运用图表等形式加以表述。

(6)能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合理的结论。

(7)能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

(8)能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3.基本的实验技能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4.基础的学生实验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1.我们周围

的空气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3)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4)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5)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2.水与常见

的溶液

(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3)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4)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5)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

(6)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7)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8)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

(9)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10)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3.金属与金属

矿物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

(2)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

 

(3)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4)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4.生活中常见

的化合物

(1)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

(3)了解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4)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6)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7)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1.化学物质的

多样性

(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3)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

(4)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

(5)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2.构成物质的微粒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化学元素

(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2)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4)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5)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4.物质组成

的表示

(1)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3)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4)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3)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4)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

2.几种化学反应

(1)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3)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3.质量守恒定律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五)化学与社会发展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1.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3)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4)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5)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6)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2.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1)知道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杜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3.化学物质与健康

(1)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

(3)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

4.环境的保护

(1)认识处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必要性及一般原则。

(2)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3)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4)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六、考试的形式与时长

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长:

90分钟。

七、试卷结构

总分100分。

全卷由第I卷和第Ⅱ卷组成。

第I卷为选择题,赋分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四种题型,赋分60分。

(一)内容分值比例:

科学探究约25%

身边的化学物质约30%

物质构成的奥秘约15%

物质的化学变化约18%

化学与社会发展约12%

(二)题型及赋分:

选择题40分

填空题26分

简答题12分

实验探究题16分

计算题6分

4.试题难度比例:

整卷难度系数为0.70±0.03。

容易题(p≥0.70)、中档题(0.70﹥p﹥0.40)、较难题(p≤0.40)的比例约为6︰3︰1。

八、样卷

2017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样卷

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考生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O—16S—32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了解0.95)

A.木条燃烧B.玻璃破碎C.花香四溢D.轮胎爆炸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了解0.90)

A.铝B.铁C.氧D.硅

3.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了解0.85)

A.蔗糖B.食盐C.酒精D.面粉

4.2015年6月起,北京实施“史上最严”控烟令。

下列图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知道0.95)

 

A.

BB.

CC.

DD.

5.下列化肥中不属于氮肥的是(知道0.90)

A.NH4HCO3B.CO(NH2)2C.NaNO3D.NaCl

6.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了解0.85)

 

7.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湿衣服晾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理解0.85)

A.水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

C.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D.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8.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有毒的工业用盐,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理解0.80)

A.-3B.+3C.+4D.+5

9.下列家庭小实验中,没有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理解0.75)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线和棉线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D.用红热铁片区分氮肥和钾肥

10.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理解0.65)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C>B>A

B.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将A、B、C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

D.若要将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在恒温

条件下采用蒸发溶剂法

11.“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科学的是(了解0.85)

A.蒸煮食用霉变大米、花生等B.多吃腌制的食品

C.用地沟油加工食品D.骨头汤煲好后放入加碘食盐调味

12.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

已知一种原子的中子数为173,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理解0.75)

A.质子数为116B.核电荷数为116

C.核外电子数为173D.相对原子质量为289

13.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了解0.75)

A.银的导电性强于铜B.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C.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D.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14.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的是(理解0.75)

15.下列为了达到实验目的而进行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理解0.65)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洗涤内壁沾有油脂的试管

用大量的水冲洗

B

检验集气瓶中O2是否集满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C

检测CO中是否混有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D

除去KCl粉末中混有的K2SO4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16.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理解0.55)

一定条件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C.由大量微粒甲“”聚集成的物质是单质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17.漂白粉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

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得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O)2+X+2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理解0.70)

A.CaCl2B.CaOC.CaH2D.Ca(ClO3)2

18.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理解0.60)

A.Fe→CuB.KNO3→NaNO3

C.Mg→MgOD.H2SO4→HCl

19.下列各组溶液中,仅用组内物质就能鉴别出来,且为无色溶液的是(理解0.55)

A.NaOH酚酞Na2CO3KCl

B.KClCa(OH)2HClNaNO3

C.FeCl3NaOHMgSO4KNO3

D.KOH稀H2SO4KCl酚酞

20.某无色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如右图所示,其中X可能是(理解0.50)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6分)用化学符号填空:

(1)氧元素___________;

(2)3个氢分子___________;

(3)2个镁离子___________;(4)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_;

(5)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6)4个锌原子____________。

(知道了解0.75)

22.(4分)广西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洋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动力资源等。

(1)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时,经历了“海水

氢氧化镁

氯化镁”的转化过程,此过程中将氢氧化镁从海水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

(2)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它极易燃烧,是一种未来的新能源。

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海洋环境的是__________。

A.渔民将生活垃圾倒入海中

B.沿海居民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海中

C.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提高消除污染的技术水平(知道理解0.70)

23.(5分)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以化合价为纵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

下图为硫元素的价类图,根据图像回答:

(1)甲处表示的物质类别为。

(2)C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3)化合物FeSO4应处于价类图中的点(填字母序号)。

(4)F点所表示的物质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理解0.45)

24.(5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油锅着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

(2)防毒面具中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作用。

(3)燃气热水器不能安装在浴室内,原因主要是:

当可燃性气体燃烧不充分时,易生成有毒的气体。

(4)理化实验操作考试时,某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到盛有少量水的试管里,手感觉到试管外壁发烫,说明氢氧化钠溶于水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

(5)五菱汽车是柳州汽车工业的一张名片。

汽车车体钢铁表面涂上各种颜色的油漆除了美观外,最主要的目的是。

(了解0.70)

25.(6分)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分析、结论及解释

(1)测定碱溶

液的pH

取两片pH试纸,放在白瓷板上,分别用玻璃棒蘸取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再分别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比较,读出pH。

若实验过程中,用沾有水的玻璃棒蘸取溶液,则所测得的pH(填“>”、“=”或“<”)实际值。

(2)碱和指示剂作用

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约2mL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再分别加入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两支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均变为色。

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呈性。

(3)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

体,然后加入约2mL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知道理解0.60)

三、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6分)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为了防止集气瓶破裂,常采取的措施是  。

(2)工业上常用赤铁矿炼铁,高炉内生成铁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有固体剩余。

则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理解0.55)

27.(6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

甲+乙丙+丁。

(1)若甲、丙为化合物,乙、丁为单质,写出一个符合该反应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2)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且甲溶液呈蓝色,乙为烧碱,则甲的化学式为,反应发生时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且丙为水,丁为盐,则该反应(“一定”或“不一定”)是中和反应,理由是。

(理解0.45)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5分)化学活动课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右下图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了几滴水,脱脂棉立刻燃烧起来。

通过查阅资料可知,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的产物只有两种,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可知,过氧化钠(Na2O2)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_________,反应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__________。

(3)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0.60)

29.(11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CO2及相关性质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气体制取。

按如图1所示的制取装置进行实验。

①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③实验室收集CO2的方法是,

原因是。

(2)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CO2时能否采用排水法收集?

[设计实验]

实验一:

向一个充满CO2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用力摇晃塑料瓶。

可观察到塑料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CO2能溶于水。

实验二:

先用集气瓶装满一瓶蒸馏水(pH=7.0),然后按如图2所示组装装置并进行实验,再用pH计测定从装置C排到烧杯中的液体的pH。

 

图2

①装置B中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得烧杯中液体的pH<7.0,说明溶液呈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实验室制取CO2不宜采用排水法收集。

[拓展延伸]某同学先对图2装置做了以下改进:

将装置C中的部分蒸馏水换成植物油,将烧杯换成量筒(如图3所示)。

然后利用改进后的装置测定收集到CO2的体积,测得气体的实际体积小于理论值,原因可能是: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合理即可)(知道理解0.45)

五、计算题(6分)

30.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取一定质量8.5%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15%的硫酸铜溶液,过氧化氢完全分解。

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请计算: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

数据

烧杯和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g

硫酸铜溶液的质量/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