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教育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99732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安全教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化工安全教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化工安全教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化工安全教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化工安全教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安全教育试题.docx

《化工安全教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安全教育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安全教育试题.docx

化工安全教育试题

化工安全教育试题

1、生产流程长、工艺过程复杂

危险化学品发展趋势:

多样化、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

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复杂,对设备安全性能以及员工的操作技能要求相当苛刻。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安监总局、公安部、国家广电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开展201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13】37号精神,根据阳煤集团《关于开展2013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安排,根据我公司即将进入试生产工作的需要,经公司研究决定,在投入试生产前,对全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本次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如下:

一、化工行业安全概述

二、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知识

三、化工安全知识

四、化工行业职业卫生及防护知识

2、原料、废弃物等大都具有潜在危险

化工生产中,其原料、半成品、副产品、产品及废弃物大部分具有潜在危险。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

3、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从安全角度来看,生产规模的扩大必然带来生产潜在危险性的增加,主要表现在:

对设备的处理能力、工艺参数要求更高,增加了生产过程的安全隐患;生产规模的扩大对能力的需求增加,同时也增加了能量外泄的危险;大型化必然带来连续化和自动化控制操作。

4、整个生产过程的密闭性

整个生产过程必须在密闭的设备、管道中进行,不允许有泄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引起重大安全事故。

包装物、包装规格、储存、运输、装卸。

二、化工行业生产事故特点:

易发性

突发性

复杂性

连续性

扩散性

处置难度大

损失严重

三、安全在化工生产中的地位

政府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中安全工作高度重视;

安全生产是化工生产的前提;

安全生产是化工生产效益的保障

一、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二、安全生产主要法律制度

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度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

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

发生了安全生产事故要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调查,对事故处理必须坚持“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和性质不查清楚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不培训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三项人员”、“四新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

三、职工劳动保护知识

1、签订劳动合同

2、工伤认定与公司保险

3、职业病防治的有关规定

4、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

5、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

工伤认定与工伤保险

1、认定工伤的条件:

(1)、在工作期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骨折受到事故伤害(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4)、患职业病;(5)、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视同工伤的情形:

(1)、在工作期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争、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致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旧病复发。

3、工伤保险待遇内容:

工伤保险待遇包括:

(1)、工伤医疗待遇

(2)、工伤致残待遇

(3)、因公死亡待遇

备认定为工伤的职工,依法享有《工伤保险条例》第30-41条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

四、职工安全生产的权利与义务

1、职工安全生产的权利:

(1)、享受工伤保险和伤亡赔偿的权利;

(2)、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

(3)、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

(4)、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权;

(5)、紧急避险权。

2、职工安全生产义务:

(1)、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能力;

(3)、发现事故隐患或不安全因素的报告和接到报告后的及时处理。

一、化工生产的安全要求:

1、完善的工艺规程和安全技术规程;

2、变更或修理工艺指标的安全注意事项;

3、严格执行操作法;

4、操作票2、生产岗位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2.1、必须严格执行工艺技术规程,遵守工艺纪律,做到平稳运行;

2.2、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3、控制溢料和漏料,严防跑、冒、滴、漏;

2.4、不得随意拆除安全附件和安全连锁装置,不得随意切断声、光报警等信号;

2.5、正确穿戴和使用个体防护用品;

2.6、严格安全纪律,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岗位和动用生产设备、设施和工具;

2.7、正确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紧急情况下,先处理后报告。

二、岗位操作安全知识

1、停车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1、正常停车按岗位操作法执行;

1.2、较大系统停车必须编制停车方案;

1.3、系统降压降温必须按要求的幅度或速率并按先高压后低压的顺序进行,凡保温保压的设备,停车后要按时记录压力和温度的变化;

1.4、大型传动设备的停车,必须先停主机后停辅机;

1.5、设备和容器泄压时,应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查确认,要注意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化学品的排放和扩散,防止造成事故;

1.6、冬季停车后,要采取防冻保温措施,,注意低位、死角及水、蒸汽管线、阀门等方面的情况,防止冻坏设备。

2、开车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2.1、正常开车执行岗位操作法;

2.2、较大系统开车必须编制开车方案,并严格执行;

2.3、开车前应严格检查;

2.4、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装置开车,相关部门人员应到现场,消防车、救护车处于备防状态;

2.5开车过程中要严格按开车方案中的步骤进行,严格遵守升降温、升降压和加减负荷的幅度或者速率要求;

2.6、开车过程中要严密注意工艺的变化和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情况紧急时应停止开车,严禁强行开车;

2.7、开车过程中应保持与有关岗位和部门之间的联络;

2.8、必要时停止一切检修作业,无关人员不准进入开车现场。

3、化工生产紧急情况处理原则:

3.1、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必须先尽最大努力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扩大,避免人员伤亡,不及时向有关方面报告,必要时可先处理,后报告;

3.2、工艺及设备等发生异常情况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并通知有关岗位协调处理,必要时,按步骤紧急停车;

3.3、发生停电、停水、停气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系统给超温、超压,跑料及机电设备的损坏;

3.4发生爆炸、着火、大量泄漏等事故时,应首先切断气或物料源,同时迅速通知相关岗位采取措施,并立即向上级报告;

3.5、应根据本单位生产特点,编制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操作常识

1、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及控制措施

1.1、替代

1.2、变更工艺

1.3、隔离

1.4、通风

1.5、个体防护:

防护用品主要有头部防护器具、呼吸防护器具、眼防护器具、身体防护器具、手足防护用品等。

1.6、卫生

3、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

(1)、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

根据物质的危险特性进行控制;

防止可燃物外溢泄漏

利益惰性气体保护

通风置换

安全监测及连锁

(2)、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

化工、石化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主要是指温度、压力、流量、物流配比。

(3)、消除点火源

火源种类:

明火、高温表面、冲击摩擦、自然发热、电气、静电火花、化学反应热、光线照射等。

、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

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的规定,精心操作和正确使用压力容器,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一项措施。

(1)、精心操作,动作平稳

(2)、禁止超压、超温、超负荷

(3)、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缺陷

(4)、有异常现象应紧急停止运行

电器安全知识:

用电安全注意事项

非电工不准拆卸、修理电器设备和用具;

操作电气设备的时候,应注意力集中,防止操作失误引起事故;

变电室和车间配电室内严禁吸烟,不准堆放杂物,保持室内通道和室外道路的畅通。

一、化工生产中的主要毒物

工业毒物:

在工业生产中使用和生产的某些物质侵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与人体的机体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破坏机体的正常功能,造成暂时性和永久性的器官或组织的病理变化,甚至危急生命。

形态:

气体、蒸汽、雾、烟火粉尘等

二、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1、呼吸道

2、皮肤

3、消化道

三、职业中毒分类:

急性中毒、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常识:

1、基本原则(个人防护勿忘记、清洗消毒、细心检查抓重点,如:

心脏按压、人工呼吸)

2、复苏急救的方法:

心脏复苏、呼吸复苏。

四、生产性粉尘的维护剂防护常识

生产性粉尘:

生产过程中产生,并长期漂浮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的微粒。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

尘肺、肺部粉尘沉着症、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和过敏性疾病。

生产性粉尘的防护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制定防尘规章制度,设有专、兼职人员,从组织上给予保证;

2、逐步改革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进行湿式作业方法,减少粉尘飞扬;

3、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

4、加强个人卫生防护,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五、生产性噪声的分类、危害及控制措施

分类:

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危害:

人体习惯声音为80dB。

措施:

消除噪声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个体防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