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模式介绍_重命名_2019-8-25-12-10-52.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99175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BOT模式介绍_重命名_2019-8-25-12-10-5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BOT模式介绍_重命名_2019-8-25-12-10-5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BOT模式介绍_重命名_2019-8-25-12-10-5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BOT模式介绍_重命名_2019-8-25-12-10-5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BOT模式介绍_重命名_2019-8-25-12-10-5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BOT模式介绍_重命名_2019-8-25-12-10-52.doc

《BOT模式介绍_重命名_2019-8-25-12-10-5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OT模式介绍_重命名_2019-8-25-12-10-52.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OT模式介绍_重命名_2019-8-25-12-10-52.doc

EPC工程总承包及BOT投融资建造模式介绍

一、EPC工程总承包模式

1、EPC工程总承包的定义

EPC是一种把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调试及试运行等任务进行综合,发包给一家(或几家)工程总承包企业的一种工程总承包模式。

建设部发出《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以下称指导意见》),明确了工程总承包的这种基本概念。

工程总承包作为一种具有独立内涵的管理和服务业务,以向业主交付最终产品服务为目的,对整个工程进行整体构思、全面安排、协调运行,是一个前后衔接的承包体系。

EPC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技术更新周期的缩短和市场竞争激烈的压力;另一方面是由于业主投资的目的是获得预期的投资效益,更关注项目的运营阶段。

因此,业主希望承包商以一个合适的固定包干总价承包工程,以此将工程中的多数风险让承包商承担,使得EPC总承包模式在实践中逐渐出现。

简单的说,业主不是工程方面的专家,业主考虑更多的是工程运行所带来的效益,而不是优化设计带来的效益。

与传统的业主或工程指挥部模式(图1)相比较,在EPC模式(图2)下,业主只与一个总承包单位直接发生关系,所有的设计、采购、施工分包工作等都由总承包方对业主负责,设计、采购、施工分包商不与业主直接签订合同。

EPC工程总承包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设计、采购、施工过程的组织集成,促进设计、采购、施工的紧密结合,克服了由于设计、采购、施工分离导致的投资增加和工期延长等弊病。

传统模式

图1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EPC模式

图2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2、EPC工程总承包的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在化工、石化行业开始试行EPC工程总承包模式,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

2005年建设部颁布实施《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05),使我国的工程总承包由全面推广阶段进入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新阶段。

经统计,2004~2008年期间,我国勘察设计行业工程总承包收入占行业总收入的比例由21.2%提高到了56.5%,达到3200亿元。

2011年,我国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提倡以设计或施工为主体的单位对建设工程进行总承包,确立了总承包的法律地位。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工程总承包模式迅速进入市政公用领域,已有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厂、桥梁、固体废物处理厂等大量市政工程采用EPC总承包模式,总承包对工程的最终综合效益逐步被业主认同,越来越多的市政项目开始采用工程总承包方式。

3、EPC工程总承包的优势

1)对工程建设本身而言。

工程总承包能够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脱节的矛盾,使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进行整体统筹安排,通过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制定合理的设计、采购、施工控制计划,能有效地对工程的质量、成本和进度进行综合控制,缩短建设总工期、降低工程投资、保证工程质量。

2)对业主而言。

将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全部或若干阶段交给一家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承包商,从而减少了业主管理和协调的工作,并有利于工程进度和质量的控制,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利用总承包企业的管理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风险,符合国际惯例和国际承包市场的运行规则。

对业主而言主要优点有:

1、锁定工程造价。

2、缩短建设工期。

3、易于管理协调。

3)对工程总承包企业而言。

由于具有技术优势,参与设计,可以把他们在施工方案、价格和市场等方面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地融于设计中,从而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性产生积极影响;而且总承包商由过去分阶段分别管理变为各阶段通盘考虑,相互衔接的系统化管理,可以促进承包企业自身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加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4、EPC工程总承包推行的必要性

1)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大背景的要求。

传统模式下,投资与建设、建设与管理混为一体,造成一方面项目建设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极易滋生腐败,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建设与使用同为一体,项目管理人员往往缺乏相关的工程建设专业知识和经验,难以做到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而且项目建成后,管理人员随之被解散或者转入生产管理,项目管理经验难以积累。

为此,我国大力发展多功能的工程总承包公司,让专业人士来管理建设项目,从而达到提高项目投资效益和工程质量的目的。

这就是政府推动工程总承包发展的最大动因。

2)加强企业竞争力的战略考虑。

国际著名的承包商业务范围都不仅仅是单纯的设计、施工业务,而是以全方位的工程总承包业务为主。

实行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可以使国内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加快与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方式的接轨,实现从单一型向综合型、现代开放型的转变,发展成资金、技术、管理密

集型的大型企业集团,增强国际竞争力。

因此,发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成为我国建筑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种必然选择。

3)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新要求。

我国正在大力推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而在建设工程领域推广工程总承包正是落实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战略的有效举措。

工程总承包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承包商在设计、采购、施工技术和组织方面不断优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避免因设计、施工、供应等不协调造成工期拖延、投资增加、质量事故和合同纠纷等问题,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进而促进科技进步,节约资源,更有效地保护环境。

同时,工程总承包减少

了招投标的次数,有效降低工程交易的社会成本。

二、BOT投融资建设模式

1、BOT投融资建设模式的定义

BOT是“建设-经营-转让”,是作为私营机构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形式出现的。

这种模式的基本思路是,由项目所在国政府或所属机构为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提供一种特许权协议作为项目融资的基础,由本国公司或者外国公司作为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安排融资、承担风险、开发建设项目,并在有限的时间内经营项目获得商业利润,最后根据协议将该项目转让给相应的政府机构。

2、BOT模式分析

1)运作过程

在BOT模式中,投资人通过特许经营协议获得一定期限内BOT项目的特许经营权,并在特许权期内负责项目的运营和管理(图3)。

意向性担保

工程分包公司

设备供应商

贷款银行

世界/地区性银行

商业银行

政府出口信贷机构

工程承包

工程总承包商

合同

融资安排

销售收入

产品服务

特许权协议

股东协议

项目公司

项目所在国政府

经营协议

投资财团

经营公司

固定价格或底价担保

最终用户

从属贷款或贷款担保

图3BOT项目融资结构

2)定价和投资回报

在BOT模式中,政府授予投资人特许经营权,因此投资人在特许权期内,可以通过运营项目所得偿还债务,收回项目建设成本并获得利润,最后将项目无偿移交给政府。

BOT项目的价格体现在项目运营过程中,通过项目特许权期对投资人进行补偿。

3)项目移交时间

在BOT模式中,投资人由于享有特许经营权,所以在项目完成后,依然可以对BOT项目进行运营,直到特许权期结束才进行项目移交。

4)项目风险

在BOT模式中,投资人不仅要承担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风险和融资风险,而且要承担运营期间项目的经营风险。

5)适用范围

BOT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给予项目投资人一定的特许权期,投资人通过项目运营收回成本并获得利润,因此BOT模式只能适用于经营性项目。

3、BOT模式的优缺点

3.1优势

从政府的角度出发,BOT模式有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可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政府采用BOT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能吸收大量分散的民间资本和国外资金,可以很好地解决政府资金短缺,弥补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筹措资金能力的不足的问题。

采用BOT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无需筹措和积累资金,可以通过对项目合理的组织和安排,加强项目管理,同时开发和建设多个项目。

3.1.2可以转移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风险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资金占用量大,建设运营周期长,这显然会增加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风险。

如果采用BOT模式,政府就可以把项目融资的所有责任转移到承包商身上,降低自身在项目中所要承担的风险。

3.1.3可以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动作效率,改善项目管理

项目投资方为了减少风险,获得较高的利润回报,需要引进先进的项目设计和管理方法,提高项目的建设质量,加快项目的建设进度,以保证项目完成。

3.2劣势

运用BOT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占用量大,建设周期长,项目存在的风险相对比较大,这是BOT这种模式的劣势。

3.2.1政府对项目的控制力减弱

采用BOT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项目在特许权规定的期限内全部交由项目公司建设和经营,这样就会减弱政府对项目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可能达不到政府预期中的效果。

3.2.2项目的参与方较多,结构复杂

BOT项目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大量行业和部门参与。

由于各参与方都会以各自的利益为重,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就使得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再所难免,进而对于整个项目的顺利完工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3.2.3项目初期谈判时间长,融资成本高

BOT的合同复杂,它包括特许经营合同这一核心合同以及燃料原料供应合同、产品购买合同等附加合同,这些合同涉及到项目特许期限、产品定价等条款的艰难谈判过程;由于受项目经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BOT项目很容易产生“重新磋商(renegotiation)”现象,这将给政府、投资方及相关主体带来无休止的麻烦和成本损失。

三、EPC与BOT模式的对比分析

EPC与BOT两者比较,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2):

表2EPC、及BOT模式的比较

EPC模式

BOT模式

运作过程

建设(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营)-移交

投融资-建设—运营—移交

投资方

业主

承包商

定价、回报方式

EPC合同价款

特许经营期限内

的营运利润

合同范围内的投资控制

承包商控制

承包商控制

项目移交时间

工程竣工后移交

项目于特许经营期结束后移交

项目风险分担

投资人承担建设风险,发起人承担经营风险

投资人承担建设风险、融资风险以及经营风险

项目监管难易程度

项目监管相对容易

项目监管相对容易

适用范围

基础设施及经营性的项目

经营性的项目

1)运作过程与投资主体不同

EPC模式与BOT模式相比,EPC模式强调的是建设过程(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营)全过程的控制,是一种“交钥匙”的工程总承包模式,承包商承担合同范围内的投资控制,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及项目的运营由业主承担。

BOT模式强调的是投资及回报方式,是一种项目建设的投融资模式,由承包商提供项目建设资金,而建设过程可以采用EPC模式,也可以采用传统发包模式。

2)回报方式不同

EPC模式与BOT模式相比,获得回报的途径不同。

EPC总承包商是通过自身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获得回报的。

由于EPC总承包商具有技术与管理优势,参与设计,把施工方案、价格和市场等方面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地融于设计中,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脱节的矛盾,使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有机地组织在一起,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制定合理的设计、采购、施工控制计划,有效地对工程的质量、成本和进度进行综合控制,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建设总工期及降低工程造价的目标。

而BOT模式是通过在特许经营期内的项目运营来获得投资回报。

3)适用范围不同

EPC模式与BOT模式相比,EPC模式是一种全过程(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营)控制的“交钥匙”的工程总承包模式,不同于BOT模式的项目投资及项目运营,更多地应用于基础设施及经营性的项目。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