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和儿童诗的异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98305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歌和儿童诗的异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儿歌和儿童诗的异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儿歌和儿童诗的异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儿歌和儿童诗的异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儿歌和儿童诗的异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歌和儿童诗的异同.docx

《儿歌和儿童诗的异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歌和儿童诗的异同.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歌和儿童诗的异同.docx

儿歌和儿童诗的异同

 

题目:

分析儿歌和儿童诗的异同

 

论文研究课题方向:

儿童文学方向

 

学校:

岩山镇朝阳完小

姓名:

尹芳

 

摘要...............................................................2

导论...............................................................3

1、发展史.........................................................4

(一)儿歌起源时间早,运用广泛.....................................4

(二)儿童诗出现时间晚,使用时带有功利,多用于传播新思想...........4

二、写作内容.......................................................5

(一)儿歌是叙事,写物,内容浅易,重实用性.........................5

(二)儿童诗是写意,抒情,内容较深,重艺术性......................5

三、语言特色.......................................................6

(一)语音特征比较:

儿歌比儿童诗更注重韵律.........................6

(二)词汇特征比较:

儿歌词汇简单通俗而儿童诗词汇丰富有内涵..........7

四、写作功能.......................................................8

(一)儿歌是对儿童基本情感和生活常识的培养......................8

(二)儿童诗是对儿童进行文学的陶冶和提高文学修养.....................9

五、结语..........................................................10

六、注释..........................................................11

七、参考文献......................................................11

 

摘要

儿歌和儿童诗,统称儿童诗歌,是儿童文学中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

二者不管是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在艺术手法与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上都有密切的关联。

但在当今社会两者常被人们混淆,有的人把儿童诗当做儿歌,有的人把儿歌当成儿童诗。

因此,本文从儿歌与儿童诗的发展史、语言特色、写作内容、写作功能等不同角度,来探讨儿歌与儿童诗的文体特征。

继而,比较和区分这两种体裁的不同点。

关键词:

儿歌儿童诗语言特色写作内容写作功能

导论:

儿歌,也称童谣、儿语等,是一种具有民歌艺术风格的、为低幼儿童创作的,且符合这一年龄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欣赏趣味的、可吟可唱的诗歌样式。

它篇幅短小,结构单纯,一首儿歌说明一个意思或一个目的,特别重视节奏、声韵的美感。

其内容活泼生动,曲调欢快。

作为幼年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鬓发斑白,仍能记起儿时的歌谣。

儿童诗是指切合儿童的心理,抒发儿童的情感,适合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阅读、吟诵,为他们所理解、欣赏和喜爱的诗歌。

题材广,主题深,语言词汇丰富,篇幅长,注重多种意象的运用与不同意境的构造等都是儿童诗的特性。

分析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

一、从儿歌、儿童诗的发展史来分析:

每件事物的发生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儿歌、儿童诗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出现在文学这个大家庭里,理因也有其历史。

在儿童诗刚刚萌芽,还沒有成熟的時候,诗与歌是同义的,儿歌和诗歌是很自然的融合在一起。

西周春秋时期,《诗经》既是诗歌,也是歌曲。

(1)儿歌起源时间早,运用广泛

儿歌的前身应是童谣,或者说“童谣”与“儿歌”是孪生姐妹。

周作人《儿歌之研究》:

“儿歌者,儿童歌讴之词,古言童谣。

”①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儿歌最初来源于民间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

作为口头文学流传下来的儿歌,历史悠远。

在古代诗歌总集中,“童谣”这个词使用的最为广泛。

而“儿歌”这一名称在我国的正式使用,

(2)儿童诗出现时间晚,使用时带有功利,多用于传播新思想

儿童诗,是诗,是专门为儿童写的诗,任溶溶《漫谈儿童诗的写作》中写到:

“作为诗的家庭成员,它是属于现代意义上的文人创作的一种体系,与传统意义上的儿歌相比,儿童诗的出现要晚数千年”。

②儿童诗是随着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新生事物。

像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的周作人的《小河》就是典型的例子。

2、从儿歌与儿童诗的写作内容:

林钟《隆月光光》:

第四十期,第五页5:

“林武宪先生认为:

儿歌,重视外在的韵律,以声音的表现为主,以实用为目的,是教育的工具,是初级的,入门的,内容较通俗的。

儿童诗以情趣、意境的表现为主,不是实用的,是想像的,表现的艺术程度较深。

”③

(一)儿歌是叙事,写物,内容浅易,重实用性。

儿歌形式简约活泼,内容浅显直观,所描述的都是简单的事物,不必要进行文字的刻意追求,所以易于创作。

(2)儿童?

是?

意,抒情,?

容?

深,重?

?

性。

抒情是?

歌反映生活的根本方式,儿童?

也是如此。

但因?

它的?

者?

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儿童?

的情感必?

?

儿童心?

深?

抒?

,?

?

出儿童那种美好的愿望、有趣的情致,?

而引起小?

者感情上的共?

例如圣野的《夏弟弟》就是一首用儿童?

角去?

美夏天的儿童?

,?

人把夏天比喻成?

爬竿子的?

孩子,由衷的?

美他?

我?

?

?

了“多么可?

的?

?

色!

”?

人表面上是在?

美大自然那种蓬勃的生命力,但?

句最后一段?

到“?

了祖?

四?

?

代化,在洒?

?

?

的窗口,勤?

看?

的?

生,……”?

明了中心思想,表明?

些?

生才是夏天真正的充?

?

意的?

景,希望?

者?

?

中?

之崛起而?

?

3、?

儿歌、儿童?

的?

言特色

儿歌?

言精美活?

、通俗易懂、有趣味,主要表?

?

音?

?

亮、?

拍明快、富有童趣。

相比?

而言,儿童?

的?

言更生?

、更凝?

、更精粹,富有?

烈的表?

性,具体体?

在?

?

的?

?

、音?

的高低起伏、儿童趣味等方面。

?

?

儿歌、儿童?

同?

?

歌?

,但作?

儿童文?

的?

种不同的体裁,都有?

各自的?

特的?

言特?

[3]

(一)?

音特征比?

儿歌比儿童?

更注重?

1、儿歌押?

?

律:

与一般?

歌相比,儿歌的押?

形式更?

自由?

活,形式多?

既有一般?

歌所常用的“句句押?

”“隔句押?

”的?

式,又有“句末相押”的押?

方式,它在儿歌中的具体表?

形式又比一般?

歌更富有特色,如“采用同一字?

作?

?

?

,一?

到底”和“奇偶句分押不同?

”等?

式在儿歌中的大量?

用。

(1)句句押?

?

种押?

比?

整?

,容易歌唱,?

奏感?

烈。

如儿歌《做早操》:

早上空气真叫好,我?

都?

做早操。

伸伸臂?

?

腰,踢踢腿蹦蹦跳,天天?

?

身体好。

?

首儿歌的句尾“好、操、腰、跳、好全部押“ao”的?

,儿歌朗朗上口,音?

整?

,能快速?

?

(2)隔句押?

就是二、四句押?

,第一句可以押?

也可以不押?

?

种押?

方法限制?

少,用?

造句比?

?

方便,比句句押?

更容易掌握,所以是儿歌用得最多的一种押?

方式。

例:

唐代李白《望?

山瀑布》:

日照香?

生紫?

,?

看瀑布挂前川。

?

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河落九天。

(3)是在儿歌的表述中不?

?

?

?

?

,多用在“?

?

体”的押?

上。

一般每?

句?

?

一?

?

?

,用?

十分的?

活而且方便(4)是用同一?

字押?

,?

“一字?

”,一般用于字?

歌形式。

?

其?

是一种特殊的句句押?

方式,作品整篇都用同一?

字作?

?

?

又分?

三种情?

其一是用子、?

、手等押?

其二是?

句末字儿化,使?

句落音相近,形成特殊的“一字?

”。

其三是用“了”、“?

”、“啦”等?

气?

?

?

?

,?

有?

味。

一字?

儿歌一般以所用的“一字?

”作?

篇名,如“子字歌”、“?

字歌”、“手字歌”等。

2、儿童?

的押?

在押?

中,在?

奏的往复下,充分展?

了?

?

?

合?

?

的音?

美。

音?

离不?

?

奏,?

奏能?

足人?

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求,?

人?

限快感。

儿童?

就是合乎?

律的重复,儿歌与儿童?

,?

者都具有音?

美,并且都在音?

、?

奏等方面有所?

究,?

武彰《?

?

儿童?

》:

《儿歌和儿童?

》86─88?

 。

“押?

?

?

地?

,?

大多?

的儿歌,都是押?

的;而?

大多?

的儿童?

都是不押?

的”。

?

儿童?

?

?

律?

有太多的要求,特?

是?

儿童?

歌“?

”与“歌”界?

分明后,儿歌更突出?

律的美,儿童?

的?

律概念慢慢被淡化了。

一般都是自由用?

,大体押?

或完全口?

化,相?

于一种“自由体”。

(2)?

?

特征比?

儿歌?

?

?

?

通俗而儿童?

?

?

?

明精?

?

?

是构成成?

言的材料,离?

?

?

就?

法清晰明确的表?

思想,?

行日常的交?

活?

儿歌、儿童?

,作?

?

种不同的文?

体裁,接受的?

象不同。

就儿歌的作用?

象而言,主要是面向低幼?

儿童,即?

?

前期和?

?

初期儿童,?

?

?

期的儿童通?

重复的念叨儿歌走入生活,?

?

事物。

如果离他?

生活太?

,超?

他?

的接受能力,他?

就不能理解,所以,儿歌?

?

必?

具有?

?

特征:

具体化和口?

化。

儿童?

的?

象?

是整?

?

?

期的儿童。

四、?

儿歌与儿童?

的?

作功能:

 儿歌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

形式,?

武彰《?

?

儿童?

》:

“功能:

儿歌的主要功能,并不只是限制在?

知?

?

圈圈里.其他如:

?

?

?

音、催眠止哭、教育、游?

、幽默滑稽、性情陶冶等,也占了相?

重的比重和份量。

儿童?

的功用,一般來?

,在于使儿童能接受文?

的陶冶、?

化文?

气?

和增?

文?

修?

”?

(1)儿歌?

儿童体?

情感,了解生活基本常?

1、儿歌是儿童情感教育的?

梁。

儿歌?

快明朗的?

奏、真情?

感可以?

儿童美的享受和情感陶冶。

儿童在?

听和歌唱儿歌?

既可以加?

与周?

人的感情,也可以抒?

儿童自己?

心的情感,?

而得到?

心的愉?

  

2、儿歌可以?

助儿童?

迪心智。

  儿歌中有大量的作品,都是以某方面的知?

作?

材,可以形象有趣地?

助儿童?

?

自然,?

?

?

?

生活,?

?

儿童的智力,?

迪?

展儿童的思?

和想象力。

例如儿歌中有介?

山水草木和?

?

虫?

的形象、?

性和功能的,有描述日月星辰、四季?

化的,有介?

?

?

的自然和生活常?

的,有介?

?

?

的?

目和?

?

?

念的……所以,在某种情?

下可以?

,儿歌是引?

儿童?

?

世界、?

?

自己、步入人生的?

蒙老?

3、儿歌可以?

?

儿童?

言表?

能力。

?

言是人?

特有的用?

表情?

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

的直接?

?

,人的思?

?

?

?

言能力的?

展而提高完善。

幼儿思?

能力的?

展更与?

言能力的?

展密切相?

,?

?

是?

言正?

、?

?

?

累,?

是用?

句表情?

意,都反映和制?

?

思?

的?

展?

化。

儿歌在?

些方面就能?

?

重要作用。

儿歌?

言?

?

、明快、通俗易懂、口?

化,有?

奏感,

(2)儿童?

?

儿童?

行文?

的陶冶和提高文?

修?

1、儿童?

的?

?

和?

?

可以丰富儿童的思想情感

在儿童?

?

?

中,能?

儿童成?

一?

感情更加?

?

、心?

更加柔?

,生命更有价值的人。

儿童?

里?

真?

朴、以?

?

核心的思想感情?

使儿童?

得有?

任感、有?

心。

那些描?

和歌?

?

情、友?

、博?

的?

歌最容易?

儿童找到情感的共?

,?

一?

小小的心?

快不已。

如《小蘑菇》:

“?

停了/雨停了/?

?

?

的小蘑菇/?

什么?

不收?

回家/仔?

看一看/一只受?

的小?

?

躲在?

下面/小蘑菇/一直在守?

?

它”。

一朵小小的蘑菇?

有?

一?

?

大的?

心。

它不?

自己力量的弱小,只是一心想?

?

其所能去?

助和呵?

?

人,?

种精神多么可?

啊。

?

些寄予美好人性的?

歌一定?

感?

儿童那?

幼小的心,

2、儿童?

的?

?

和?

?

可以?

助儿童?

放情感

与父?

的童年生活相比,今天的儿童?

?

是很幸福的:

有充足富裕的物?

保障、丰富多彩的?

?

?

所、高?

精致的?

子玩具?

?

?

校?

?

的加?

,?

?

教育?

?

了他?

本?

自由玩耍的?

?

?

?

:

儿歌和儿童?

是儿童文?

中?

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文?

?

式。

它?

是相互?

系、相互作用的?

系。

不管是明快?

?

的儿歌?

是意?

悠?

的儿童?

,它?

有?

相似的地方,也有?

不同的地方。

?

起源?

看:

在春秋?

期,?

与歌是?

一的,但?

?

社?

的?

步,人?

需求的提高,儿歌与儿童?

的界限一步一的明?

化,各自逐?

成?

?

立完整的体系。

?

?

容看:

儿歌是?

事,?

物,?

容?

易,重?

用性。

儿童?

是?

意,抒情,?

容?

深,重?

?

性。

注?

?

1 周作人《儿童文?

小?

——中?

新文?

的源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 任溶溶《漫?

儿童?

的?

作》:

《儿童文?

?

文?

》.1949-1979

3 林?

《隆月光光》:

第四十期,第五?

5

4 ?

武彰《?

?

儿童?

》:

《儿歌和儿童?

》86─88?

 。

5 ?

武彰《?

?

儿童?

》:

《儿歌和儿童?

》86─88?

 。

 

?

考文?

[1]王力《古代?

?

》中?

?

局1999年05月出版

[2]《?

克思主?

基本原理概?

2010年修?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01月出版

[3]方?

平王昆建《儿童文?

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