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项目管理考试知识点.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98293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项目管理考试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9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项目管理考试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9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项目管理考试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09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项目管理考试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09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项目管理考试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09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项目管理考试知识点.doc

《2009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项目管理考试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项目管理考试知识点.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09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项目管理考试知识点.doc

  1.进度控制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它包括进度目标的分析和论证,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进度计划,和进度计划的跟踪检查和调整。

  2.进度目标分析和论证的目的是论证进度目标是否合理,进度目标有否可能实现。

  3.进度控制的目的是通过控制以实现工程的进度目标。

  4.施工方进度控制的任务是依据施工任务委托合同对施工的要求控制施工进度。

  1Z203020进度计划的

  1.工程网络计划分为:

双代号网络计划、单代号网络计划、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

  2.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

  3.单代号搭接网络图的几种逻辑关系:

STS、FTF、STF、FTS.

  4.国际上,工程网络计划有许多名称,如:

CPM,PERT,CPA,MPM等

  5.工程网络计划按持续时间的特点划分为:

肯定型问题的网络计划,非肯定型问题的网络计划,随机网络计划

  6.按工作和事件在网络图中的表示法划分为:

事件网络和工作网络7.按计划平面的个数划分为,单平面网络图,多平面网络图。

  8.美国多使用双代号网络计划,欧州则较多使用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

  9.总时差最小的工作就是关键工作。

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总时差为零的工作就是关键工作。

  10.当考虑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时,必须考虑下列因素:

①缩短时间不能影响质量和安全工作②有充足备用资源的工作③缩短时间所需增加费用相对较少的工作④考虑工作的可村缩性

  11.总时差是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12.自由时差是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13.本工作的紧后工作为关键工作时,该工作的自由时差等于总时差。

  1Z203030项目进度控制方法

  1.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涉及管理的思想,管理的方法,手段,承发包模式,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等。

  2.常见的影响工程进度的风险有:

组织风险,管理风险,合同风险,资源风险,技术风险等。

  3.重视信息技术在进度控制中的应用。

虽然信息对进度控制而言只是一种管理手段,但它的应用①有利于提高进度信息处理的效率②有利于提高进度信息的透明度③有利于促进进度信息的交流④有利于项目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

  4.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经济措施涉及:

资金需求计划,资金供应条件,经济激励措施

  5.资金供应条件包括:

可能的资金总供应量,资金来源,资金供应时间

  6.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涉及对实现进度目标有利的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的选用。

  7.进度控制的措施包括:

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

  1Z203040总进度目标的论证

  1.建设项目总进度目标的控制是业主方项目管理的任务。

  2.在项目实施阶段,项目总进度包括:

①设计前准备阶段的工作进度②设计工作进度③招标工作进度④施工前准备工作进度⑤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进度⑥工程物资采购进度⑦项目动用前的准备工作进度

  3.大型建设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核心工作是通过编制总进度纲要论证总进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4.总进度纲要的主要内容:

①项目实施的总体部署②总体进度规划③各项系统进度规划④确定里程碑事件的计划进度目标⑤总进度目标实现的条件和应采取的措施

  5.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包括:

①了解和收集项目决策阶段有关的项目进度目标确定的情况和资料②收集与进度有关的该项目组织管理,经济,技术资料③收集类似的项目的进度资料④了解和调查该项目的总体部署⑤了解和调查该项目实施的主客观条件

  6.项目的工作编码时应考虑:

①对不同计划层的标识②对不同计划对象的标识③对不同工作的标识

  1Z203050计算和辅助进度控制

  1.计算机辅助工程网络计划编制的含义:

①解决为工程网络计划计算量大,而和计算难以承担的困难②确保工程网络计划计算的准确性③有利于工程网络计划及时调整④有利于编资源需求计划.

  1Z204000质量控制

  1Z204010质量控制的原理

  1.质量控制包括采取的作业技术和管理活动。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质量控制是在明确的质量目标条件下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的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2.工程项目的质量总目标,是业主建设意图通过项目策划,包括项目的定义及建设规模,系统构成,使用功能和价值,规格档次标准等的定位策划和目标决策来提出来的。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包括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安装,竣工验收各阶段。

均应围绕着致力于满足业主要求的质量总目标而展开。

  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

①人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②建设项目的决策因素③建设工程项目勘察因素④建设工程项目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因素⑤建筑材料,构配件及相关工程的用器的质量因素⑥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⑦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

  4.建筑业实行企业经营资质管理,市场准入制度,持证上岗制度,以及质量责任制度等。

  5.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包括:

自然环境,劳动作业环境,管理环境

  6.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①PDCA循环原理②三阶段控制原理③三全控制原理

  7.PDCA的计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明确目标并制订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

  8.PDCA的检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各种检查,包括作业者自检,互检和专检。

  9.PDCA的处置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处置包括两个步骤:

纠编和预防

  10.三阶段控制的三个阶段:

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这三个阶段构成了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

  11.三全控制即:

全面质量控制,全过程质量控制,全员参与控制

  12.全员参与质量控制作为全面质量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是目标管理。

  1Z204020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和运行

  1.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特点:

①只用于特点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即目的不同②涉及工程项目实施中所有的质量责任主体,即范围不同③是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即目标不同④与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相融,是一次性的,并非永久性的,即时效不同⑤一般只做自我评价与诊断,不进行第三方认证,即评价方式不同。

  2.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按控制内容分为:

①工程项目勘察设计质量控制系统②材料设备安装系统③施工安装质量控制系统④竣工验收质量控制系统

  3.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构成按实施的主体分为:

①建设单位建设项目控制系统②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项目质量控制系统③勘察设计单位勘察设计质量控制子系统④施工企业施工安装质量控制子系统⑤工程监理企业工程项目质量皖南子系统

  4.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构成按控制原理分为:

①质量控制计划系统②质量控制网络系统③质量控制措施系统④质量控制信息系统

  5.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的原则:

①分层次规划原则②总目标分解的原则③质量责任制原则④系统有效性原则

  6.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程序:

①确定各层面组织的工程质量负责人及其无理职责,形成控制系统网络框架②确定控制体系组织的领导关系,报告审批及信息流转程序③制订质量控制工作制度④部署各质量主体编制相关质量计划,并按规定程序完成质量计划的审批,形成质量控制依据。

⑤研究并确定控制系统内部质量,职能交叉街接的界面划分和管理方式

  7.工程质量控制系统的进行机制:

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反馈机制,运行的基本方式是PDCA

  8.动力机制是运行机制的核心:

动力机制来源于利益机制

  9.约束机制取决于自我的约束能力和外部监控效力。

  10.抓好控制点的设置,加强重点控制和例外控制

  1Z204030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

  1.施工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是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标准,正确配置施工生产要素和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实现工程预期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

  2.建设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施工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监督管理,协调和决策,保证竣工项目达到投资决策所确定的质量标准

  3.设计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过对施工质量的验收签证,设计变更控制及纠正施工中所发现的设计问题,保证竣工项目睥各项施工结果与设计文件所规定的标准相一致。

  4.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过施工全过程的全面质量自控,保证交付满足施工合同及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质量标准的建设产品

  5.监理单位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过审核施工质量文件、报告报表及现场旁站检查平行检测,施工指令和结算支付控制等手段的应用,监控施工单位的质量活动行为,协调施工关系,正确履行工程质量的监督责任,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质量标准。

  6.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包括:

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施工验收质量控制。

  7.施工准备质量是属于工作质量范畴,它对建设工程产品质量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8.施工验收质量控制包括:

隐蔽工程验收,检验批验收,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过程的质量控制

  9.施工承包方和供应方在施工阶段是质量自控主体,他们不能因为监控主体的存在和监控责任的实施而减轻或免除其质量责任。

  10.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及政府的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在施工阶段是依据法和合同时自控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效果实施监督控制。

  11.自控主体和监控主体在施工全过程相互依存各司其职,共同推动着施工质量控制过程的发展和最终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

  12.施工质量控制的几个环节:

①工程调研和项目承接②施工准备③材料采购④施工生产⑤试验和检验⑥工程功能检测⑦竣工验收⑧质量回访和保修

  13.质量计划的编制主体是施工承包企业,总承包对分包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进行指导和审核,并承担连带责任

  14.在合同环境下,质量计划是企业向顾客表明质量管理目标,方针,及其具体实现的方法,手段,和措施,体现企业对质量责任的承诺和实施的步骤

  15.我国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计划常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文件形式进行编制

  16.施工质量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

①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分析(合同,现场,法规条件)②履行施工承包合同所必须达到的工程质量总目标及其分解目标③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及资源配置计划④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程序⑤材料设备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⑥工程检测项目计划及方法等

  17.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是施工质量计划的组成内容

  18.事前预控包括明确控制目标参数,制定实施规程(包括施工操作规程及检测评定标准)确定检查项目数量,及跟踪检查或批量检查方法,明确检查结果的判断标准及信息的反馈要求。

  19.影响施工质量的五大要素:

劳动主体,劳动对象,劳动方法,劳动手段,施工环境

  20.对原材料,半成品及设备进行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有:

①控制材料设备性能②标准与设计文件的相符性③控制材料设备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式指标与标准要求的相符性④控制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程序及质量文件资料的齐全程度等

  21.对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包括:

①全面正确分析工程特征,明确质量目标,验收标准,控制的重点,难点。

②制订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③合理选用施工机械和临时设施,合理布置平面图④选用和设计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施工设备⑤编制工程所采用的“立新”技术方案和组织管理方案⑥为明确工程质量,编写环境不利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22.施工环境因素包括:

地质水文状况,气象变化及其不可抗力因素,以及劳动作业环境等

  23.工序质量是施工质量的基础,工序质量也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

工程质量验收分为过程验收和竣工验收

  24.施工过程,隐蔽工程在隐蔽前通知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25.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规定处理:

①经返工或更换设备的工程,应该重新检查验收②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