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滑坡成因统计分析.docx
《三峡库区滑坡成因统计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库区滑坡成因统计分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峡库区滑坡成因统计分析
科技立项
项目负责人:
胡杰张微微张俊
联系方式:
138XXXXXXX
三峡库区滑坡成因统计分析
摘要:
本文对滑坡和滑坡现象及其形态特征、形成过程和分类标准进行简要的介绍,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三峡库区滑坡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然后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大方面分析其成因机制,并扼要地介绍了几种目前使用广泛的物理力学分析方法,最后对滑坡的监测和治理方面做了粗略的介绍。
关键词:
三峡库区、滑坡、地质构造
一、滑坡简介
滑坡(Landslide)广义指斜坡上的部分岩(土)体脱离母体,以各种方式顺坡向下运动的现象;狭义指斜坡上的部分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带)产生剪切破坏,整体向下滑移的现象。
运动的岩(土)体被称为变位体或滑移体,未移动的下伏岩(土)体被称为滑床。
形态特征伴随滑坡的发生,在滑移体和滑床上形成一系列特有的,可用以识别滑坡的微地貌形态。
根据国际工程地质协会(IAEG)滑坡委员会的建议,按图1来定义和描述这些形态;1冠,主断壁最高点附近,仍保留在原地而未发生变位的岩(土)体,与过去的滑坡圈同义。
2主断壁,滑移体滑移后在未扰动岩体上形成的陡面,是滑动面(破坏面)露出地表的部分,与过去的滑坡后壁同义。
3顶,滑移体与主断壁接触线的最高点。
4头,滑坡的上部,位于滑移体与主断壁交界线附近。
5次断壁,由于滑移体块体间差异运动所产生的陡面,次断壁可有多个,使滑移体表面呈现出陡缓相间的阶状地形。
6主滑体,覆于主断壁与破坏面之上的滑移体部分。
7足,滑移体滑出破坏面址后覆盖于原地面上的部分,与过去的滑坡舌同义。
8址尖。
9址。
10破坏面,滑移体的下部界面。
上覆滑移体沿此面向下滑动,故也叫滑动面,滑动所产生的剪切破碎带为滑动带。
11破坏面址,破坏面前缘与原始地面的交线,是破坏面在原坡面上的露头,习惯上称为剪出口,往往被滑移体所覆盖。
12滑覆面,原始地面被滑移体足覆盖的部分。
13滑移体,主滑体与足两部分之和,其中陷落于原地面之下的部分又称减损体。
14加积体,突出于原地面线以上的部分。
15减损带,滑移体下陷到原地面以下的地带。
16加积带,滑移体突出于原地面以上的地带。
17减损坳陷,主断壁,减损体和原地面线所围限的空间,与过去的滑坡凹陷同义。
18侧翼,破坏面两侧相邻的未变位岩(土)体。
19,20原地面线。
图1.滑坡形态特征图
1—冠;2—主断壁;3—顶;;4—头;5—次断壁;6—主滑体;7—足;
8—趾尖;9—趾;10—破坏面;11—破坏面趾;12—滑覆面;13(=6+7)—滑移体;
14—加积体;15—减损带;16—加积带;17—减损坳陷;18—侧翼;19、20—厚地面线;
形成因素使斜坡上岩(土)体向下运动的促滑力是岩(土)体自身重力平行于滑动面的切向分力;使岩土体保持在斜坡上而不致下滑的阻滑力是摩擦力和凝聚力,它等于岩土体自身重力垂直于滑动面的法向分力与摩擦系数之积及滑动面上的凝聚力。
促滑力若大于阻滑力即产生滑坡。
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如易为水软化的黏性土或软岩;或者岩体中的层理,片理,节理裂隙,断层面等不连续面为软弱结构面,且产状有利于转化为破坏面(滑动面)时,则易产生滑坡。
某些自然或人为作用使斜坡变陡,则加大促滑力而减少阻滑力,流水,冰川侵蚀坡脚,海,湖,水库波浪淘蚀坡脚,人工开挖坡脚以及自然和人工顶堆载,常导致滑坡发生。
风化作用,水对黏性土、黄土、软岩的浸润软化作用和岩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效应,可以显著降低岩土体的摩擦阻力,导致滑坡发生,降雨、融雪、水库充水和水位消落等常是诱发滑坡的重要因素。
地震后人工爆破产生的瞬时惯性力也可加大促滑力和减小阻滑力,强烈的地震常引发大量的滑坡。
滑坡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形成过程一般可分为4个阶段:
(1)蠕动变形阶段或滑坡孕育阶段。
斜坡上部分岩土体在重力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缓慢,匀速,持续的微量变形,并伴有局部拉张或剪切破坏,地表可见后缘出现拉裂缝并加宽加深,两侧翼出现断续剪切裂缝。
(2)急剧变形阶段。
随着断续破坏面的发展可相互连通,岩土体的强度不断降低,变形速度不断加大,后缘拉裂面不断加深和展宽,前缘隆起,有时伴有鼓张裂缝,变形量也急剧加大。
(3)滑动阶段。
当滑动面完全贯通,阻滑力显著降低,滑动面以上的岩土体即沿滑动面滑出。
(4)逐渐稳定阶段。
随着滑动能量的耗失,滑动速度逐渐降低,直至最后停止滑动,达到新的平衡。
以上4个阶段是滑坡发展的典型过程,实际发生的滑坡中,4个阶段并不是十分完备和典型。
由于岩土体和滑动面的性质,促滑力的大小,运动方式,滑移体所具有的位能大小等不同,各阶段的表现形式及过程长短也有很大的差异。
分类国际上有多种分类方案,分别从滑坡的物质组成,运动方式,活动时期,规模大小等方面进行分类。
国际工程地质协会滑坡委员会建议采用瓦勒斯的分类标准分类,这一分类综合考虑了斜坡的物质组成和运动方式。
按物质组成为岩质,土质,碎石质斜坡;按运动方式分为5种类型:
崩塌;倾倒;滑动;扩离;流动。
其中崩塌以张性破坏为主,是陡坡上部分岩土体沿着一个基本剪切位移的面脱离而向下坠落。
倾倒是岩土体围绕其重心下的某一点或轴发生斜坡外的转动。
滑动则以剪切破坏为主,岩土体沿剪切破坏面或强烈剪切应变带向坡下的运动,又细分为平面滑动和在曲面上的转动滑动。
扩离是刚性相对较大的上覆岩土体破裂为块体并陷入下伏软弱岩土体而产生的侧向扩展。
流动是由下伏软弱岩土体液化或塑性流动所引起。
中国的工程地质工作者根据自身的实践,从简单,明确,实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许多的滑坡分类方案。
常见的分类见表。
常见滑坡分类表
划分依据
名称类别
特征说明
物质组成
堆积层滑坡
由坡积、洪积、崩滑堆积等形成的块碎石堆积体,沿下伏基岩或替内滑动
黄土滑坡
不同时期的黄土层中的滑坡,常见于高阶地上
粘性土滑坡
粘性土本身变形滑动,或与其他土层的接触面或沿基岩接触面滑动
岩质滑坡
软弱岩层组合成的滑坡,或沿同类基岩面,或沿不同岩层接触面以及较完整的基岩面滑动
滑动面通过各岩层情况
均质岩土滑坡
发生在均匀土和非层状岩体中,滑动面多呈圆弧型
顺层滑坡
沿岩层或裂隙面滑动,或沿坡积体与基岩交界面及基岩间不整合面等滑动,大都分布在顺倾向岩层的山坡上
切层滑坡
滑动面与岩层面相切,常沿倾向山外的一组断裂面发生,滑坡床多呈折线状,多分布在逆倾向岩层的山坡上
滑动体厚度
浅层滑坡
滑坡体厚度在10M以内
中层滑坡
滑坡体厚度在10M~25M之间
深层滑坡
滑坡体厚度超过25M
引起滑动的力学性质
推移式滑坡
上部岩层滑动挤压下部产生变形,滑动速度较快,滑体表面波状起伏,多见于有堆积物分布的斜坡地段
牵引式滑坡
下部先滑,使上部失去支撑而变形滑动。
一般速度较慢,多具上小下大的塔式外貌,横向张性裂隙发育,表面多呈阶梯状或陡坎状
形成原因
工程滑坡
由于施工开挖,建筑物加载和水库蓄水等工程活动引起的滑坡等。
细分为:
工程新滑坡;工程复活古滑坡
自然滑坡
由于自然地质作用产生的滑坡。
按其发生的相对时代可分为:
古滑坡;老滑坡;新滑坡
稳定性
活滑坡
发生后仍继续活动的滑坡。
后壁及两侧有新鲜插痕,滑体内有开裂,鼓起或前缘有挤出等变形迹象
死滑坡
发生后已停止发展,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活动,坡体上植被较盛,常有居民点
潜在滑移体
已产生明显变形,具有沿某一潜在滑动面发生滑动趋势的斜坡岩土体
形成年代
新滑坡
有历史记载或滑坡形迹清晰,保存完好的滑坡
老滑坡
晚更新世以来,无历史记载或滑坡形迹不清晰,保存不完好的滑坡
古滑坡
晚更新世以前形成的滑坡(距今2.5万年以前)
滑体体积
小型滑坡
<10×
中型滑坡
10×
~100×
大型滑坡
100×
~10000×
巨型滑坡
>10000×
基本特征滑坡体的岩体结构因受地层岩性,活动次数,滑速,滑距等因素的控制,同一滑体的不同部位其物质构成,破碎程度也不相同,大致分为6种结构类型。
大体而言,一般显示滑坡的滑距,滑速,复活次数递增,而整体性降低。
对单个滑体而言,一般前缘与表部比深部解体程度大。
二、三峡库区滑坡成因统计分析
(一)三峡库区地质环境
库区工程地质特征主要受岩性、构造、地貌、岩溶、水文、地质等因素控制,根据库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及工程地质问题的差异,可将库区划分为3个库段和12个亚段。
a.库段1——结晶岩低山丘陵宽谷段
从坝址至庙河,库段长16km,由黄陵背斜核部前震旦纪结晶岩体组成,两岸地形低缓,河谷开阔,岸坡稳定,历史及现今地震活动微弱。
b.库段2——碳酸盐岩夹碎屑岩中山峡谷段
从庙河至白帝城,长141.5km,构造上属于上扬子台褶带的黔江拱褶断束。
两岸由震旦系至侏罗系灰岩,白云岩和砂页岩组成。
由于构造和岩性的差异,形成3段灰岩中山峡谷(西陵峡西段,巫峡,瞿塘峡)夹2段碎屑岩低山丘陵中宽谷。
峡谷段山高谷深,峭壁耸立,自然景观幽,深,奇,险。
库段内有九湾溪,水田坝,碚石,坪阳坝等断层,以及秭归——渔洋关,黔江——兴山地震带分别穿越干支流库盆。
1979年秭归龙会观Ms5.1级地震发生在黔江——兴山地震带内,震中距江边约6km。
库段内支流密度较大,回水长度50km以上。
库段内崩塌,滑坡比较发育。
为了便于工程地质问题的评价和预测,根据本库段的特点,可进一步划分5个工程地质亚段。
c.库段3——碎屑岩低山丘陵宽谷段
从白帝城至库尾猫儿峡,长492.5km,构造上属四川台坳的川东褶皱带。
库岸地层由侏罗系,三叠系砂页岩,泥岩组成,在梳状背斜核部及支流乌江,嘉陵江某些库段有灰岩分布。
库段内回水长度20km以上的支流有10条,其中回水长度50km以上的有汤溪河,小江,磨刀溪,乌江,嘉陵江等,小江的回水长度达298.5km库段内两岸地形低缓,河谷开阔,在中,缓倾角顺向坡库段,崩塌,滑坡较为发育,水平岩层分布库段,除特殊部位,如万县发育一些大型崩塌,滑坡外,库岸一般稳定条件较好。
库段内地质构造较简单,断层少,规模一般也小。
库段内地震活动微弱,根据本库段的特点可进一步划分6个工程地质亚段。
图2、长江库区区域地质图
上述各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问题评价预测详见下表。
三峡工程库区工程地质分段表
库段
亚段
工程地质条件
名称及编号
范围及长度
名称及编号
范围及长度
概述
评价
库段1结晶岩低山丘陵宽谷段
三斗坪|庙河16km
河谷开阔,临江山顶高程200-500m,谷坡坡角10度-35度,谷底宽500-1000m。
基岩为前震旦纪岩浆岩和变质岩,坚硬完整。
断裂以NNW,NNE向为主,一般规模不大,胶结良好。
谷坡全强风化带厚15-20m。
地形低缓,岸坡稳定,无孕震构造,历史及现今地震活动微弱,无库水外渗条件
库段
亚段
工程地质条件
名称及编号
范围及长度
名称及编号
范围及长度
概述
评价
库
段
2
|
碳
酸
盐
岩
夹
碎
屑
岩
中
山
峡
谷
段
庙
河
|
白
帝
城141.5km
中倾灰岩,页岩横向河谷亚段
庙河
|
香溪
14.5km
东段为牛肝马肺峡西段为兵书宝剑峡。
临江山顶高程1100-1200m。
谷坡坡角一般40度-50度,枯水期水面宽200m左右;中段新滩一带地势较开阔,谷坡23度-30度。
基岩为震旦系及古生界灰岩,白云岩及砂页岩。
区内有九湾溪断层与仙女山断层
峡谷段库岸稳定条件好,但中段为具软弱基座的陡崖地带,形成危岩体与崩积层滑坡。
九湾溪与仙女山断层作为中强震孕震构造考虑,前者尚考虑了产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
地下水分水岭高于库水位,无库水外渗条件
中缓倾砂岩,泥岩,泥质灰岩纵向斜向河谷亚段
香溪
|
官渡口
48km
河谷较开阔,临江山顶高程300-700m,谷坡坡角一般20度-30度,谷底宽500m左右。
基岩为三叠系——侏罗系砂页岩,泥灰岩及泥岩,夹少量煤层。
区内有水田坝,巴东等断层,规模不大
岩性软硬相同,且含泥岩与煤层,顺向坡产生顺层滑坡,逆向坡段当平行岸坡裂隙发育时,常产生崩塌和局部切层滑坡。
NNE向小断层可能诱发水库地震,无库水外渗条件
陡,中倾灰岩斜向纵向河谷亚段
关渡口
|
大宁河口
45km
即巫峡段。
岸坡陡立,谷坡坡角一般40-50度,临江山顶高程1000m左右,枯水期水面宽200-300m。
基岩为二叠系-三叠系灰岩,背斜核部出露志留系砂页岩。
区内有楠木园碚石等小断层
库岸大多由灰岩组成,稳定性好,但志留系砂页岩出露的背斜核部一带,崩塌堆积体集中发育。
与库水相通的小断层可能诱发水库地震。
外围有隔水层封闭,无库水渗漏条件
中斜倾砂岩,泥质灰岩纵向河谷亚段
大宁河口
|
大溪27km
河谷较开阔,谷坡较缓,谷坡坡角一般为25度-30度,临江山顶高程400-800m,谷底宽500-800m。
基岩为三叠系泥岩,砂岩与泥灰岩,无较大断层
顺向坡有多处顺层滑坡,向斜核部附近的逆向坡段局部有切层滑坡发育。
无库水诱震与渗漏问题
陡,中倾灰岩横向河谷亚段
大溪
|
白帝
城7km
即瞿塘峡段,临江山顶高程600-1000m两岸陡崖对峙,平均谷坡坡角45度-64度,枯水期水面宽150-250m。
基岩为二叠系-三叠系灰岩,无较大断层
库岸为灰岩组成,稳定性好,无较大崩塌,滑坡体。
无孕震构造。
外围有隔水层封闭,无库水外渗条件
长江支流乌江段31km
中缓倾灰岩纵向河谷段
涪陵
|
鸭江口31km
临江山顶高程300-600m,顺向坡缓,逆向坡陡,枯水期水面宽100-300m。
基岩为三叠系灰岩及侏罗系砂岩,页岩,泥岩,无较大断层
库岸稳定条件好,仅有局部崩塌与滑坡,无渗漏与水库诱震问题
库段
亚段
工程地质条件
名称及编号
范围及长度
名称及编号
范围及长度
概述
评价
库段3
|碎屑岩低山丘陵宽谷段
白
帝
城
|
猫
儿
峡
492.5km
中,缓倾砂岩,泥岩
纵向斜向河谷亚段
白帝城
|
兴隆滩84km
河谷较开阔,临江山顶高程350-800m,两岸谷坡坡角15-30度,谷底宽600m左右。
基岩为中晚三叠系和侏罗系砂岩,页岩及泥岩。
故陵镇向斜与河谷近于平行,形成分布较广的“靠椅状”岩层。
断层以NNE向为主,规模不大
岩性软弱相间,夹层发育。
在顺向坡段形成较多的顺层滑坡,坡岸稳定条件差。
逆向坡段稳定条件好。
本亚段及其以西库段,均无水库渗漏问题与水库诱震问题
水平状砂岩,泥岩河谷亚段
兴隆滩
|
三舟溪52.3km
河谷开阔,临江山顶高程400-500m,谷坡阶梯状,平均坡角一般10度-30度,谷底宽600-800m。
基岩为侏罗系砂岩与泥岩,岩层近水平。
无较大断层
地势较低缓,岩层近水平,库岸稳定条件好,但砂岩厚度较大,陡崖地段可形成较大规模的崩塌堆积体,如万县一带
缓倾砂岩泥岩纵向斜向河谷亚段
三舟溪
|
石宝寨46.2km
河谷开阔,临江山顶高程300-400m,右岸谷坡坡角10-20度,左岸25-30度,谷底宽1000m.基岩为侏罗系砂岩与页岩,岩层较平缓,一般倾角10-15度,无较大断层
左岸为逆向坡,稳定条件好,右岸为顺向坡,其中上游顺层滑坡较发育,库岸稳定条件较差
水平状砂岩,泥岩河谷亚段
石宝寨
|
洋渡镇60m
河谷开阔,地势低缓,临江山顶高程240-380m,谷坡成阶梯状,平均坡角15-30渡,谷底宽1000m左右。
基岩为侏罗系砂岩,泥岩,岩层近水平。
无较大断裂
岩层近水平,岩体完整,断裂不发育,滑坡崩塌数量不多,规模不大,稳定或基本稳定,库岸稳定条件好
缓倾砂岩泥岩纵向斜向河谷亚段
洋渡镇
|
涪陵89.5km
河谷开阔,临江山顶高程300-500m,两岸谷坡坡角10-30度,谷底宽1000m左右。
基岩为侏罗系砂岩与泥岩,岩层倾角一般10-20度。
无较大断层
库岸稳定条件好。
右岸顺向坡段有顺层滑坡发育,但均处于稳定状态
缓倾砂岩泥岩夹灰岩横向河谷亚段
涪陵
|
猫儿峡160.5km
河谷开阔,临江山顶高程250-500m,谷底宽600-700m,基岩主要为侏罗系砂岩,泥岩。
长江与堡子场向斜,黄草峡背斜,明月峡背斜,广福寺向斜,铜锣峡背斜等近直交,形成宽谷间夹短小峡谷特点。
断层规模不大
库岸整体稳定条件好,崩塌和滑坡不多,一般规模不大
注:
表中变形体的数量系指体积大于100万立方米的崩塌体。
(二)、分布特点
1.地理分布
三峡库区干流1300m,支流3679.5km的库岸共发现体积大于10万m3的崩岸,滑坡和危岩体共684处,总体积30.4亿m3,平均线密度0.14个/km,线模数61x104万m3/km.其中干流段崩塌,滑坡体215处共17.3亿m3,线密度0.17个/km,线模数133χ104万m3/km;支流段崩塌,滑坡体469处共13.1亿m3,线密度0.13个/km,线模数5x104万m3/km。
三峡工程水库滑坡发育和巨大型滑坡情况分别见表1、表2。
表1三峡工程水库滑坡发育情况统计表
类型
库段
滑坡体
堆积层滑坡
基岩滑坡
顺层
切层
干
流
个
22
101
40
体积(万m3)
11488.5
133563.4
14224.5
支
流
个
203
92
94
体积(万m3)
31494.6
55512.0
31626.5
全
库
段
个
225
193
134
%(干流)
9.78
52.33
29.85
体积(万m3)
42983.1
189075.3
45851.0
%(干流)
26.73
70.64
31.02
干支流库岸发育巨型滑体4处,体积6.3亿m3;大型53处,体积14.0亿m3,中型263处,体积8.8亿m3;小型364处,体积仅1.2亿m3。
就其类型统计,滑坡体552处,体积27.8亿m3;崩塌体126处,体积2.5亿m3;危岩体6处,体积786万m3,分别占数量与体积总数的80.7%,18.4%,0.9%和91.6%,8.2%,0.2%。
可见,滑坡是库岸的主要的变形破坏方式。
滑坡又以基岩顺层滑坡为主,体积达18.9亿m3,占崩滑体总体积的62%。
库岸滑坡的发育强度受岩性、地质构造和岸坡结构等条件的控制,一些地段中,大型滑坡体密集,而另一些地段则十分稀少,呈明显的地域性。
如三斗坪-新滩库岸长约50KM,仅一小处崩塌;窑湾溪-沙镇溪北岸,巫峡,瞿塘峡的峡谷段和丰都桃园-重庆市朝天门,滑体很少;三蹬子-大河沟北岸约48KM库岸几乎未见滑体,而秭归树坪-巴东黄腊石,巫山老鼠错-大湾,黄瓜树-刘家屋湾,奉节白衣庵-云阳宝塔-兴隆滩,万县市-带,万县大溪口-狮耳冲,忠县庙上-丰都陈家吊崖等8段累计库岸长151.6km,仅占干流库岸总长的11.7%,但滑体数量和体积却占总数的48%和占总体积的63.4%。
支流的滑体主要分布在香溪河,归州河,青干河,草堂河,梅溪河和乌江。
表2三峡水库巨大型滑坡一览表
干流库区
支流库区
编号
名称
体积(万m3)
支流编号
支流名称
编号
名称
体积(万m3)
2
新滩滑坡
3000
16
香溪河
16-32
石佛寺滑体
1030
8
树坪滑坡
2360
19
归州河
19-1
卡子湾滑坡
3360
14
范家坪滑坡
12500
19-3
吴家大岭滑坡
1432
16
黄蜡石滑坡
1800
19-7
胡家屋场滑坡
4308
黄土坡滑坡
4080
48
大宁河
48-6
寨包子滑坡
1015.5
27
向家湾滑坡
2000
48-18
鲢鱼池滑坡
1020
43
水竹园滑坡
1700
69
错开峡
69-3
大屋场滑坡
1204
49
刘家屋场滑坡
1791
75
大溪
75-4
花莲树滑坡
2604
52
白衣庵滑坡
4434
75-10
响水滩滑坡
2394
53
芡草沱滑坡
3360
75-11
银窝子滑坡
1164
57
百换坪滑坡
12933
75-14
施家湾滑坡
1292
59
新滩滑坡
6000
78
梅溪河
78-15
白瓦房滑坡
2880
60
藕塘滑坡
2000
78-16
纸厂湾滑坡
1612
66
故陵镇滑坡
18900
78-17
龙滩滑坡
19020
68
宝塔滑坡
8500
105
磨刀溪
105-3
大石板滑坡
1075
69
鸡扒子滑坡
1500
120
小江
120-11
王家院子滑坡
2036
72
云阳西成滑坡
2500
120-12
多孝坪滑坡
4944
76
旧县坪滑坡
5220
120-14
周家院子滑坡
1492
87
玉皇观滑坡
4887
120-15
潘家湾院子滑坡
2730
89
草街子滑坡
2283
124
熊家沟
124-1
五桐坪滑坡
1869.6
90
安乐寺滑坡
6426
125
巴阳溪
125-2
欧家坪滑坡
1612.5
91
太白崖滑坡
6220
132
回龙溪
132-1
皮家院子滑坡
1795
99
后槽滑坡
3516
164
乌江
164-9
碗背沱滑坡
2863.2
119
猫须子滑坡
3368
164-21
羊角滩滑坡
1006
122
龙王庙滑坡
1173
164-28
126
陈家吊崖滑坡
1231
135
槽房滑坡
1000
139
重钢焦炉滑坡
1420
2.地质分布
从区域地质的角度将长江干流库岸划分为4个研究段:
重庆—涪陵、涪陵—万县、万县—奉节、奉节--坝址。
划分的依据如下:
1、河流阶地的位相图研究表明长江干流阶地的抬升存在不均匀性,其拐点位于万县、奉节处。
2、区域地质研究表明重庆—坝址段长江干流流经三大地质构造单元:
川东褶皱带、八面山弧型构造带、大巴山弧型构造带,其中万县处于川东褶皱带受大巴山弧型构造带阻挡由NE向转变为近EW的构造转折部位,奉节位于这三大构造带的复合部位。
3、从坡体演化规律分析,奉节—坝址段,库岸的形成相对年轻。
图2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水库区工程地质分段及巨、大型崩塌、滑坡体分布图
1.巨、大型崩塌、滑坡体2.工程地质段界线3.工程地质亚段界线4.工程地质段代号5.工程地质亚段代号6。
主要城镇7.铁路线8.大型水利枢纽
已知崩、滑体的地质分布规律研究:
(滑坡体的数量统计来源于《长江三峡工程库岸稳定性研究》报告)
(一)、重庆-涪陵段:
共有大小崩、滑体23个(从寸滩—涪陵的唐家坡),分布于距坝址487.7-602.7km的长江干流两侧,其中左岸21处,右岸2处;其中崩塌16处,滑坡7处。
除木洞镇—沙溪场为局部纵谷外,长江河谷横切川东褶皱带。
滑坡的分布与局部形成的顺向坡存在密切关系,并大多处于河流的凹岸处。
(二)、涪陵—万县段(涪陵的唐家坡—万县市):
共有大小崩、滑体77个,其中崩塌13个,滑坡64个,以右岸为主,分布有49个,左岸28;大于1000×104m3的滑坡或崩塌27个,除新外田-万县为一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