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我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成就及学习意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97007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论我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成就及学习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论我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成就及学习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论我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成就及学习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论我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成就及学习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论我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成就及学习意义.docx

《谈论我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成就及学习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论我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成就及学习意义.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谈论我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成就及学习意义.docx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中论文

浅谈我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成就及学习意义

摘要:

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共同开拓了祖国广袤的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祖国悠久灿烂的经济和文化。

民族的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有密切关系,他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的安定,也就不能集中力量搞社会主义建设,各民族也就是去了依靠而难以发展。

因此,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中的最高利益,也是个民族的共同愿望。

大学生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目的是提高理论思维水平,确立科学的世界观、民族观,做一名合格的高素质公民。

关键词:

民族理论与政策;成就;意义与启发;学习方法;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了解到我国的民族情况,树立科学的民族观、宗教观。

建立社会主义价值观。

民族关系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总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我国的发展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新时期,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以民族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通过民族关系的和谐促进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面。

这门课程就是让我们了解我国的民族现状并为我国各民族团结奉献自己的力量。

一、中国的民族政策及成就

1.首先:

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关于我国民族问题提出了许多指导思想。

如:

①坚持名族平等团结,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新民主主义的道路,才是各民族获得解放的正确途径;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④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⑤反对民族主义、反对大汉族主义;⑥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等等。

2.其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但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1992年“南巡”讲话期间从他的许多讲话中可以总结如下观点和思想:

①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关系基本上使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否定了长期流行的“民族问题实质是阶级问题”的观点;②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要实现“正真民族平等”;③加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坚持“两个离不开”;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⑤大力培养和使用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四化”干部;⑥各民族要对外开放、要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取长补短7.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观察和衡量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一切工成败的客观标准等。

.

3.再次,以江泽明为核心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其中关于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①关于民族问题和内涵的新概括;②在“两个离不开”基础上提出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③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④深刻阐述了民族与宗教的关系;⑤突出强调了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等。

4.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对新世纪阶段我国民族问题作了进一步概括和阐述提出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包括十二个方面。

这十二个方面的归纳,是对我国50多年来党的民族工作实践和经验的全面总结,体现了当今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成为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的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方针政策,领导我们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这条道路指导我国民族工作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检验、创新和发展,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赞赏和衷心拥护。

二、学习民族理论与政策的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

高校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向各族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以及国情的系统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民族观、宗教观,提高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激发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共产党和国家的信任。

因此,学好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开展好这方面的教育,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意义

1.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理论素养。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学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思维水平,确立科学的世界观,民族观,做一名合格的高素质公民的需要。

2.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当代大学生对党的民族政策及其指定的理论和实际依据有深刻的掌握,同时对我国的国情有更广泛全面的认识。

这样提高了大学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增强其在民族问题上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被反动或错误的舆论、观点所迷惑,进而为在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增强各民族的大团结,为反分裂、反分化,促进各民族团结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学习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

因此,唯物辩证法是我们学习、研究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观察、解决民族问题和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方法。

在学习《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具体过程中必须坚持:

1.坚持鲜明的阶级立场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民族理论是世界各民族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解放,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的科学理论。

2.坚持实事求是的学习方法

我们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必须立足理论产生的实际,坚持一切从和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探究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不能只从本本、条条、框框等主观愿望出发。

3.坚持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

所谓辩证的方法,就是全面的看问题,发展的看问题,历史的看问题。

尽量避免我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出现形而上学。

4.坚持唯物地看问题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在认识分析任何社会问题时,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5.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我们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只有紧密联系自己思想认识的实际,紧密联系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和我国民族关系的实际,才能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才能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并能自觉的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我们在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过程中,要树立民族问题的长期性、重要性和复杂性的思想,注重民族感情,大力发展民族文化。

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多样性和系统性的统一、包容性和竞争性的统一,达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民族关系的和谐。

社会稳定是福,民族团结是福。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谋求复兴的曲折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社会安定团结,各民族和睦相处,国家就能集中精力搞建设,人民生活才能得到保障和改善。

所以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增强我们当代大学生对国家现状的了解,更好地理解了国家的民族政策,增强了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了我们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决心。

参考文献:

《民族理论与民主政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战略》中心民族大学出版1996.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吴宗金主编

《马克思恩格斯合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