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选择题按章节.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96957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选择题按章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马原选择题按章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马原选择题按章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马原选择题按章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马原选择题按章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原选择题按章节.docx

《马原选择题按章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选择题按章节.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原选择题按章节.docx

马原选择题按章节

一、单项选择题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D.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2.“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句话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当代自然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C.环境和资源状况决定的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4.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头脑中固有的D.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5.感性认识的形式是.

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分析和综合D.总结和概括

6.理性认识的形式是

A.感觉、知觉、表象B.感觉、分析、综合

C.概念、判断、推理D.识记、联想、判断

7.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各项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B.深人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8.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实践—认识—实践

C.认识—实践—认识D.概念—判断—推理

9.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是

A.有限与无限的统一B.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D.正确与错误的统一

10.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D.能动的反映论与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1.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

A.指出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B.指出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论认识

C.指出人的认识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D.指出社会实践可以证明人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12.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

13.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A.类似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错误B.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C.类似唯理论的错误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14.有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抽象的理论是不可靠的,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A.唯理论的错误B.经验论的错误C.形而上学的错误D.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15.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B.真理是不变的,谬误是可变的?

C.真理来源于实践,谬误是主观自生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歪曲反映

16.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

A.真理具有绝对性B.真理具有客观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

17.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与

A.承认真理的相对性是一致的  B.承认真理的全面性是一致的

C.承认真理的具体性是一致的  D.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

18.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19.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

  A.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B.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论辩论的观点  D.轻视实践经验的唯理论观点

20.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同

  C.能否付诸实际行动  D.能否在实践中达到预期效果

21.宋代诗人陆游一首诗中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书本知识不能指导实践

  C.一切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实践是一种

  A.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具有自觉能动性的活动  D.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23.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

  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

  C.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  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24.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的标准的是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目的定是非

25.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

A.真理的客观性 B.真理的相对性C.真理的全面性 D.真理的具体性

26.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A.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  B.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某些错误  D.真理既是全面的又是具体的

27,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承认

A.实践标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B.实践标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C.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D.实践标准既是不变的又是可变的

28.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了检验真理的标准的

A.客观性 B.全面性C.具体性 D.稳定性

29.既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承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就是认为

A.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多元的了  B.逻辑证明可以取代实践标准

C.逻辑证明可以最终证实或驳倒真理D.被逻辑证明和证伪了的认识最终还要靠实践的检验

30.真理的价值问题是指

A.真理是否与对象相符合的问题  B.真理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的问题

C.真理是否具有客观性的问题  D.真理是否发展的问题

31.真理是有价值的,说的是

A.真理是客观的B.真理是发展的C.真理能满足人的需要D.有用的就是真理

32.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有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有

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研究课题B.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经验

C.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D.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新物质手段

3.下列各项属于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的有

A.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  B二认识主体具有社会性

C.认识主体具有历史性  D.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

4.下列各项属于认识客体的含义或性质的有

A.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B.认识客体是指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C.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D.认识客体具有对象性

5.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概括揭示了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B.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6.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形式的有

A.概念  B.感觉C.判断  D.推理

7.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的形式的有

A.感觉  B.概念C.知觉  D.表象

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的有

A.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各个片面,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整体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

D.感性认识包含错觉,理性认识则正确可靠

9.下列各项正确说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的有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具有能动性

10.下列各项正确说明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的有

A.二者具有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二者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二者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  D.二者是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

11.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会导致

  A.经验论的错误  B.唯理论的错误

  C.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错误  D.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错误

12.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的有

A.感性认识可以自然而然地上升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

1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更重要,这是因为

A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B.认识的目的在于实现对客观世界改造

C.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可以使认识得到检验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可以使认识得到丰富和发展

14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

A.客观事物是多种矛盾的复杂的统一体B.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D.认识受主体的生理因素和认识能力的限制

15.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B.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C.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D.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16.真理具有绝对性。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的有

A.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

B.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各个方面的正确认识

C.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会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17.真理具有相对性。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的有

A.任何真理都包含错误成分,需要修正

B.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没有普遍性

C.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需要进一步扩展

D.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和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深化

1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的有

A.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B.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C.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D.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19.在关于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符合圣人之言的就是真理  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C.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D.对我有用的认识就是真理

20.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真理的价值的表现的有

  A.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  B.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

  C.真理具有教育的功能  D.真理具有激励的功能

21.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的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2.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相统一的具体表现的有

A.党的思想路线坚持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B.党的思想路线坚持的理论联系的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始终坚持的原则

C.“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精髓

D.党的思想路线坚持马克惫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D4.A5.B6.C7.D8.B9.A10.C11.D12.A13.C14B15.D16.C

17.D18.C19.A20.D21.D22.B23.C24.D25.A26.B27.C28.A29.D30.B31.C32.C

1.ABCD2.ABD3.ABCD4.ACD5.BCD6.ACD7.ACD8.ABC9.CD10.ABC11.ABCD12.BCD13.BCD14.ABCD15.BD16.AD17.CD18.ABCD19.ABCD20.ABCD21.ABCD22.ABCD

第三章选择题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是指

A.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B.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A.制造使用工具B.具有宗教信仰C.具有思想意识D.具有语言文字

3.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地理环境的优劣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社会风气的好坏D.人口增长的快慢

4.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B.社会的教育活动过程

  C.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D.社会的普遍交往过程

5.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

  A.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B.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

  C.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D.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6.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B.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

  C.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D.法律思想、哲学、艺术

7.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D.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8.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关系问题

9.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D.人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

10.在劳动资料,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A.运输设备  B.动力系统C.传动装置  D.生产工具

11.自然科学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这是因为

A.它是对自然界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它能把生产力系统中的各要素组合成统一整体

C.它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D.它是构成现代生产力系统的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

13.生产关系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劳动的分工协作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

14.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A.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B.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社会化的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说明实行这种经济制度遵循了

  A.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B.生产力具有加速发展的原理

  C.经济基础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原理  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16.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17.上层建筑由两大部分构成,它们是

  A.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B.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C.党的组织和政权组织  D.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18.国家政权属于

A.社会的上层建筑B.社会的经济基础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剥削阶级意志的表现

19.在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中

  A.只有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是马克思提出来的

  B.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是斯大林首先提出来的

  C.两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

  D.应该用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取代五种社会形态化分法

20.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

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A.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B.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C.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无阶级社会

  D.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21.以宏观的经济运行形式为基础,形成的依次更替的三种社会形态是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公有制社会

C.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无阶级社会  D.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22.下列各组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是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C.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2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这句话说的是

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没有差别  B.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人的思想动机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D.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24.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一种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是能动的决定论。

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A.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不矛盾

C.把历史的发展看作自发的过程  D.否认人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5.美国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这说明

A.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理论是错误的  B.社会形态的更替没有规律可以遵循

C.它的发展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D.它的发展是以世界范围内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为前提的

26.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先进与落后之间的矛盾

C.封闭与开放之间的矛盾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27.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阶级斗争B.个人和群众的矛盾C.社会基本矛盾D.革命和改革

28.阶级首先是一个

A.政治范畴B.经济范畴C.思想范畴D.法律范畴

29.划分阶级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

  A.在国家政权中的不同地位  B.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不同作用

  C.取得劳动产品的不同方式  D.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

30.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直接动力  B.根本动力C.最终动力  D.唯一动力

31.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A.用暴力掠夺他人财产  B.用特权侵吞公社财产

C.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极分化

32.社会革命是

A.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经济斗争  B.社会各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

C.社会各阶级之间的武装斗争  D.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33.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

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D.人民群众和各种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34.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是

A.唯一形式  B.基本形式C.辅助形式  D.必要形式

35.改革在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

  A.社会制度更替的一种形式  B.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妥协

  C.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  D.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统治的斗争

36.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7.人的本质在于

A.人的自然属性  B.人的社会属性C.人的思想品德  D.人的文化素质

38.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

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人的政治立场C.人的经济利益D.人的价值追求

39.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A.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的作用

40.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A.根本的政治路线B.根本的思想路线C.根本组织路线D.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41.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

A.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B.特指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C.特指被压迫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D.特指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理论家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属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A.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  D.国家政权

2.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有

A.地理环境不能影响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变化

B.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C.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更替

D.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3.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对地理环境的依赖关系的有

A.地理环境的优劣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地理环境的变化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的场所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建设的自然资源

4.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A.人口状况的优劣不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B.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受生产方式性质的制约

C.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D.人口生产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5.下列各项正确说明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有

A.人口密度的大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人口增长的快慢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人口状况的优劣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D.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其表现有

  A.它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B.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C.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D.它是形成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7.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之间区别的有

  A.前者错综复杂,后者简单清晰

  B.前者阶级性不明显,后者阶级性鲜明

  C.前者不定型、不系统,后者已经系统化、理论化

  D.前者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后者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

8.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有一组是全部属于意识形态性的组是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性的,它们分别是

  A.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  B.政治思想、逻辑学、哲学

  C.法律思想、语言学、艺术  D.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宗教

9.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有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有根本不同于社会存在的独立的历史

C.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

10.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表现的有

  A.任何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直接反映

  B.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D.社会意识受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

11.下列各项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的有

A.独立的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的综合因素C.社会关系因素D.渗透性因素

12.在现代化生产中,劳动资料包括十分复杂的内容。

下列各项属于劳动资料的内容的有

A.能源动力系统B.自动控制系统C.信息传递系统D.地下各种矿藏

13.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的有

A.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独立的直接的生产力  

B.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C.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