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警惕传销陷阱.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965300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求职警惕传销陷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生求职警惕传销陷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生求职警惕传销陷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生求职警惕传销陷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生求职警惕传销陷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求职警惕传销陷阱.docx

《大学生求职警惕传销陷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求职警惕传销陷阱.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求职警惕传销陷阱.docx

大学生求职警惕传销陷阱

大学生求职警惕传销陷阱

一个求职大学生悲剧遭遇

大学生坠入传销组织的招聘陷阱,不是简单的防范意识弱的问题,而是对传销组织犯罪打击力度弱的问题。

传销组织越来越严重的暴力化倾向,涉及的犯罪不仅仅限于非法经营,而且可能涉及抢劫、伤害、诈骗、非法拘禁等诸多罪名。

人们熟悉的传销组织犯罪手段是以欺诈手段将受害人骗到传销组织控制地,现在发展到以暴力拘禁受害人、洗劫受害人的财物,逼迫受害人编造谎言向家人要钱,或者设置工作陷阱,诱使亲友坠入等等。

警惕传销

山东工商警示:

大学生暑期求职谨防传销陷阱 毕业生应尽量把所在学校提供的需求信息、校内或政府部门组织的招聘会作为求职主渠道,对网上求职等其他途径获取的招聘信息要注意甄别,必要时可向当地人才服务机构、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工商部门咨询、核实。

湖北工商提醒:

大学生暑期打工警惕传销陷阱 近期,一些传销组织打着“天津天狮”“美亚国际”“武汉新田”“月月爱”的名称,应对此类招聘信息保持警惕。

此外,广东茂名、韶关,广西北海、玉林及湖北荆州、襄樊等地有传销组织诱骗在校学生参与传销,对来自上述地方的招聘信息要保持警惕。

如遇到疑似传销的招聘或工作介绍,请及时向工商机关12315、公安机关110咨询或举报。

石家庄工商部门提醒暑期求职谨防传销陷阱 一些传销组织往往针对大学生的求职信息设置圈套。

对此,学生们要有分辨意识,找准自我定位,别被对方的“高薪”所迷惑;要注意查询招聘单位的合法性,最好通过上网查询等方式确认招聘单位的资质。

第二招,精神“洗脑”。

看中一些大学生存有“一夜暴富、急于成名”心理,传销集团会鼓吹所谓的团队精神、家庭温暖以及几何倍增、高额回报来诱骗和控制大学生。

陷入传销

受骗大学生:

我是如何落入传销陷阱的

这个学期开学不久,我就接到一个高中时认识的好朋友的电话,她在长沙医学院读书,目前已在西安某医院实习了几个月,医院将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就有可能转正。

她希望我过去帮她考英语。

考虑到是朋友,大学生就业又那么难,再加上她答应来回路费给我报销,那几天我也没什么课,而且恰逢周末,我就答应了。

  经过长达17个小时的旅途,我终于到达目的地渭南。

一下车她和她所谓的同事(后来得知是带我的传销者)就很热情地迎上来,一边接过我的书包,一边不断地说一路辛苦了,还问我饿不饿、累不累,并拉着我去吃陕西风味小吃。

我们边吃边聊,说说笑笑就过了近两个小时,然后她们说吃饱了就走路,逛逛商场以利消化。

我也觉得有道理,就随她们逛到了天黑。

这时,她们提议要打的回去了,在车上朋友对我说:

“我先打电话告诉一下跟我们住一起的同伴,说我们马上回来。

我手机没电了,借你的用一下吧!

”我也没多想就给了她。

打完后她又说看看我手机,玩玩游戏。

十分钟左右我们到了住处。

  一进屋我吓了一跳,屋里坐了十几号人,正在打扑克。

见我进来,有人搬凳子,有人倒开水,他们都热情地说“美女,辛苦了”。

然后,他们拉着我玩扑克。

大约一个小时后,他们告诉我等会儿会有帅哥美女过来看我们。

过了一小会儿,我听到有人说:

“领导来了。

”这次更让我吃惊:

只见他们神速地把小板凳围成半圆形,齐刷刷地坐正。

这时领导发话了:

“大家自我介绍吧。

”接着,所有的人依次介绍自己,之后领导就开始问我问题:

“在哪里读书?

大学生活怎么样?

父母做什么工作?

想不想赚钱孝敬父母?

怎样对待赚钱机会……”我觉得挺纳闷:

为什么只问我一个人啊?

领导说:

“因为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你是新来的,作为朋友了解一下,以后也好有照应。

”想想也对,我也就如实地一一回答。

然后他就问我:

“知道你朋友现在做什么吗?

”我说:

“在医院上班啊。

”他就笑着说:

“她已经不在医院做了,那个工作太累太脏了。

现在她从事一门新职业叫网络营销,听说过没有?

”我摇摇头。

他又说:

“这是邓小平引进来的六大新兴行业的最后一项,是给穷人彻底翻身的最后一次机会,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

”这时我知道自己被骗了,就推说自己还是学生,没时间了解。

那领导说:

“你不是请了三天假吗,你认真考虑,相信两三天就能看明白的。

”我说:

“真的不用了,反正我是不会从事的。

”他又说:

“我们没有要你从事,只要你看懂,帮我们做做宣传也行。

如果是你的机会那就好好把握,人生机会不多,错过就没有第二次了。

”我见没有反驳的理由,只好答应了。

那领导说:

“一定要好好看懂,这个不只是为你一个人看的,如果你觉得不好,你也可以把你的朋友带走。

”之后那领导说有事先走了。

其他人马上开始给我上课,因为讲的内容太多我也没认真听,讲完后他们问我感觉怎样,我说没感觉,他们就笑我“坐飞机”了,说下次一定要好好听。

当时已经晚上十点多了,他们就让我洗漱早点休息,然后有个人陪我一起睡。

虽然很累,但我很久都没有睡着,忽然听到门外有人把门给反锁上了。

这时,我心里后悔不已,担心得要命,心想:

我这是跳进狼窝了,一定要想办法跑出去。

  第二天早上6点,他们就叫醒我,见我不愿意起,就说:

“你时间不是很紧吗?

我们早点帮你考察行业,你就可以早点回去了。

”我只好起床,走到门口,有人叫道:

“美女起床了。

”所有的人停下手中的事情跑来与我握手,又是帮我换鞋,又是帮我挤牙膏、倒水,完了之后,还陪我唱歌做游戏。

  7点半吃早饭,我们又围坐成半圆形,领导一声“开饭”,他们都抢着去给领导端饭,然后又给我端饭。

等大家都落座后,一群人齐喊道:

“领导吃饭、美女吃饭、各位老板吃饭、自己吃饭。

”然后问谁做的饭菜,说辛苦了××老板,有付出就有回报。

接着又讲故事,出脑筋急转弯(都是针对我的,帮我转变观念)。

吃完饭,他们又马上抢着去洗碗刷锅,热情十足,脸上都挂着笑。

等忙完了他们又说上课,还叮嘱我这次别“坐飞机”,要认真听。

  一节课下来,他们马上就围着我问我感觉怎样,我说看懂了。

他们又开始问我问题,都是些无聊问题,我认为这是刁难我,他们说绝对没有。

我用这些问题反问他们,可是他们说:

“这个要自己理解,别人嚼过的口香糖你也不会要的。

”我知道自己说不过他们,就说想出去买点东西,他们找出种种理由,就是不让我出去,我就大哭起来,他们一边安慰我,一边硬拉扯我进寝室,这下我更确定我是进狼窝了,整个人都泄气了。

我不说话,不吃饭,整整过了三天。

他们端白糖水给我喝,还泡方便面给我吃。

他们开导我:

“别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身体是自己的,饿自己是活受罪。

你安心看几天,看懂了你爱干吗就干吗,选择权永远在你自己手里。

”想想也是,自己不吃不喝三天,他们依然笑脸灿烂,可我却活受罪,于是从第四天起,我就不生气了。

上午上课,下午拜访各位领导(后来知道,这是给我卸思想包袱),回来后还始终有人陪我聊天(其实是套我心中的想法,再对症下药)。

走路时,左右各有一人牵我手,搭我肩,后面还有两个,我也就逐渐打消了逃跑的念头。

  课堂上,一大群人坐着听课,前面老师讲得辛苦,后面很多人起哄附和,回到家里也一直有人聊天,完全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他们用各种说辞消除我心中的疑虑,慢慢地,我就失去了自我分辨的能力,思想一直被他们牵着走。

他们针对我心理的微妙变化,和我谈外面世界的残酷性,就业形势的困难,人心的可怕,侧面突出他们这里家一般的温馨,让我逐渐受到亲情的感染,终于一步一步走进了他们的圈套。

  现在想来,我真的好傻。

他们的骗术其实漏洞百出,他们打的就是心理战。

知道你心地善良,就会乞求你帮忙;知道你喜欢到处游玩,就会约你一起去玩;知道你喜欢赚钱,就说有份好的工作,等等。

  我们成长在单纯的校园环境中,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缺乏分辨能力,往往容易成为他们的目标。

这次惨痛的经历使我想对同龄人说,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理性处世,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蛊惑。

太想赚钱而被人利用讲述一个大专生的传销生涯

在郑州读大专时,张国臣看过打击传销的宣传片。

但是,直到他当上“业务经理”、名下份额达116余份以后,他还丝毫不知道他所谓的“连锁销售”就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非法传销。

  去年3月,大专快毕业的张国臣在郑州找了一份物流管理的工作,每个月收入1500元左右。

干了没两个月,哥哥张德根从云南曲靖打电话,称自己在云南“做中药材生意”,国家政策支持,赚钱很容易,叫他到云南来帮忙。

  出于对亲兄弟的信任,张国臣马上辞了工作来“支援西部建设”。

4月28日,他到达曲靖。

张德根和另一个老乡带着他下馆子吃了一顿饭,又坐出租车在曲靖市区转了两圈,看完街景后,车停在了一片有大量出租屋的城中村里。

  张国臣这才发现,许多自己熟识的老乡都到了曲靖。

在出租屋里,张德根告诉他,自己并不是从事药材生意,而是碰上了一个西部开发的好项目,从事“连锁销售”,请他帮忙考察、选择一下。

仔细了解这个项目的操作方法后,张国臣“脑子一热”,动了心。

在北京卖菜的父母听说兄弟俩在云南做生意急需用钱,没有细问就掏出了积蓄。

  2007年4月30日,张国臣成为哥哥张德根的“下线”,一共买了7份“产品”,两万多元。

  一个多星期后,他们的堂弟张国龙也到了曲靖。

由于10多年前父母就到北京打工,张国臣是在张国龙家长大的,二人情同亲兄弟。

听堂兄们说云南有如此好的药材商机,原本在广州打工的张国龙在接到3次电话后便辞职西行。

他投入了1.37万元申购了4份“产品”,成为张国臣的“下线”。

  之后,张国臣将其女朋友发展为“下线”,张国龙也把叔叔张铁帮拉入体系。

直至今年1月12日警方捣毁这个家庭式传销窝点时,张国臣的涉案金额达38万余元,张国龙也升至“经理”级别,名下有90余份份额,涉案金额达30余万元。

  张国臣说,以前读书时听老师讲过传销是非法的,但他并不知道自己从事的“行业”是传销。

他投入的两万余元换回了一套西服和一套“精品”,包括一个公文包、一件衬衣、一条领带、一个打火机、一条皮带和一个钱包。

尽管其“下线”大都没有得到产品,他也没有怀疑过“连锁销售”的合法性。

  由于“体系”中多是自己的同乡和熟人,对人身自由没有进行太多控制,这也使得张国臣深信自己在从事正当职业。

他在5月份曾经回郑州去将女朋友接过来,在曲靖火车站遇到了警察盘查,他称自己是从事“连锁销售”的,便轻松过关。

  张国臣称自己真心相信这是一个国家扶持的、可以迅速致富的“新兴”产业。

他说,自己并没有打算骗堂弟和女朋友,甚至,他将父母打工多年的积蓄都拿来借给他们申购产品,以获得更多份额尽早“晋升”。

但是,有大专学历的他没有清楚想过这个“体系”究竟是怎么运转、自己赚的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在曲靖安顿下来后,张国臣将父母接来住在一起。

从小与父母聚少离多,张国臣觉得这样的日子“很好”,唯一的不足是哥哥张德根“晋升”后不知道去了哪里,除了“申购”和“打款”时偶尔通通电话,平时没有任何消息。

  每天早饭后,张国臣就去老乡那儿“串体系”,即“谈谈行业里的事”,下午是“上课”时间,不同的人轮流授课,读《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厚黑学》等书籍,互相交流心得,抄笔记。

有时他自己也会站到讲台上给“下线”们讲讲“人际交流”。

吃完晚饭,大家坐在一起唱唱歌。

没有电视看,“上面的人”说看电视会浪费时间精力。

  “晋升”至“经理”后,张国臣不需要直接发展“下线”了。

他有大把的时间与同乡们打扑克、聊天、闲逛。

  如今在看守所里等待判决的张国臣表示不埋怨哥哥张德根将自己带入歧途,“我哥哥也是被骗者。

”他只恨自己不懂法,“太想赚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而被人利用了。

南京查处一校园传销案涉及33所高校834名学生

新华网南京6月27日专电(记者凌军辉)南京市公安局、工商局日前联合查处一起假借自主创业名义诱骗在校大学生参与传销的案件,涉及南京33所高校共834名大学生。

目前,该案两名为首分子已经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并移送起诉。

   南京市公安局、工商局27日联合举行“防止传销进校园”新闻发布会。

南京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副局长刘一在会上介绍,从2006年9月开始,南京某商贸有限公司以销售会员卡和项目合作等名义,收取150元-1000元不等的入门费,发展在校大学生从事传销活动。

这个公司一方面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为名,采取学生拉学生的手法发展人员,交纳金额不等的入门费,成为公司会员。

另一方面宣称通过购买公司KING卡可以取得参加公司活动和销售公司产品的资格,部分人员经考核合格,签订《劳务合同》后就可以成为所谓的正式员工,享受公司所谓的优惠。

至案发时止,该公司传销活动已涉及南京33所高校共834名大学生。

   南京市经侦支队队长任刚表示,在本案中,南京某商贸有限公司利用学生急于挣钱自立、急于脱贫等心理,以招收兼职为名大量发展在校大学生参与传销活动,具有一定的欺骗性,有的大学生甚至不惜以休学、退学为代价专职从事传销。

犯罪嫌疑人还采用精神“洗脑”、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给受害者造成严重的身心创伤。

   目前,涉案的834名大学生已全部被解救。

南京市工商部门根据《禁止传销条例》作出行政处罚,没收南京某商贸有限公司所有非法所得,并处以200万元罚款。

   任刚表示,过去传销活动的发展对象多集中在农民、无业人员、下岗职工等几类人群,但从2006年以来,传销组织向高校渗透日益显著。

大学生参与传销不仅荒废学业、遭受经济损失,而且身心遭受严重伤害。

南京市工商、公安部门提醒,高校毕业生就业高峰来临,一些传销组织又开始活跃起来。

大学生要认清传销本质,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严防传销进校园。

传销噩梦:

小心机警仍被扣两天

尽管心里不踏实,谢鹏(化名)还是应邀南下。

其时他刚刚离职,正处于工作不顺期,当7年前的同事钱惠(化名)再提起合伙开超市的事时,他心动了。

6月12日,他坐上北京南下江西新余的火车。

  钱惠对谢鹏承诺的是做超市管理,一个月至少三四千元的工资,如果效益好的话还能更多。

这对有多年超市从业经验的谢鹏其有很大诱惑力。

  13日上午8点。

谢鹏到了新余。

钱惠推荐他见了周总,周总告诉他,根本没有什么超市,“小谢,你想一个月挣万元甚至6位数的工资吗?

  接下来的两天,谢鹏一连参加了数次会议,对方反复提到了一个概念——“连锁销售”,说这是一种没有中间环节的新型销售方式。

一个李总问他:

“你觉得我们的这个是传销吗?

”得知谢鹏有顾虑,他连说,连锁销售和传销有本质区别……你放心,我们绝对是正规合法的。

  13日下午,谢鹏躲进卫生间给女朋友发短信,说了大致情况,两人约好,一旦断了联系,女朋友就在北京报警。

同时谢鹏推说家里母亲病了,想回北京。

钱惠很关切地要求谢鹏当着她的面给家里打电话先问候一下。

钱惠还嘱托谢鹏,“公司规定不能聊公司的事情,怕影响你自己的判断。

”钱惠这么嘱托谢鹏。

  晚上和谢鹏一起住的还有另外3个20多岁的年轻人。

有一个好像是大学生,还是钱惠的亲表弟。

床底下放着大箱子,应该是来了一段时间。

他满心期待着表姐带自己发大财。

  第二天讲的也是连锁经营销售。

对方说第三天才能看到书面的东西。

这个时候,谢鹏满脑子想的只有两个字“逃离”。

“我说去买包烟,可是,他们根本不容许我单独出去,说是怕我走丢了。

  钱惠在谢鹏坚持要走时,关了房门,给另外几个人打电话要他们过来。

“在我一再坚持要回家看病重母亲的情况下,他们终于放我走了。

回到北京后,钱惠还给我发短信问我什么时候回去。

”然而对于谢鹏来说,这是一个两天的噩梦。

网上投简历被骗传销河南三百多名大学生上当

对于河南工程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小代来说,找份工作是当务之急,所以,十几天前,当广东省东莞市的一家企业让他前往培训时,他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结果,身陷传销组织近10天。

  5月29日,回到郑州的小代对记者说:

“在东莞,我见到像我一样上当受骗的河南应届毕业生有300多人,希望通过你们的报纸提醒大学生们,找工作一定要慎之又慎!

  小代介绍,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为了能找到一份工作,前不久,他把自己的简历投到了郑州的一家人才网站上,期待着一些招聘企业能与他联系。

5月9日,他的手机接到一个来自东莞的电话,一男子在电话里称已经在网站上看到他的简历,问他是否愿意到东莞工作,工资实习期为1800元。

为了取得小代的信任,男子给他一个“新进科技电子有限公司”的网址让他登录,如果他没有异议的话,尽快赴东莞接受岗前培训。

  “我看了这家公司的网站后,觉得企业挺正规的,5月13日,我就带了2000元去东莞。

到的时候是白天,我给他们打电话,他们让我在火车站等到晚上来接,我当时就觉得挺纳闷。

”小代说,等他被接到住处时,才发现住的是民房,而且睡的是地铺,一间房子里住了一二十人。

还没等他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的手机被人收走,第二天早6时,又被叫醒去参加“培训”,“一到会议现场,我才知道这是一个传销组织,很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说的都是河南话,一问都是应届毕业生”。

  尽管接受的是“一年就能挣180万元”的“培训”,但小代坚持要离开,传销组织成员对他多次殴打并搜走他身上的近2000元后,才在第十天把他放走。

“在这10天中,每天都有大学生被骗到那里搞传销,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光咱河南的就有300多人,而且大多是把简历投到了人才网上所致。

”(记者路六居)

 大学生跨省面试落入传销陷阱 短信求救被救出

 一场跨省面试,竟然是传销组织精心设置的骗局。

近日,广西大学大四学生陶某赶往江苏徐州一家“城乡规划设计院”面试时,就跌入了这样的陷阱,并被控制人身自由。

   部门联合举行防止传销进校园宣传教育报告会

 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举行防止传销进校园宣传教育报告会。

报告会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强防止传销进校园宣传教育,保护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学生被骗涉传销案屡现我国将严厉打击校园传销

 二00六年,广西桂林市工商机关联合公安机关查处以推销远程教育网络为名,诱骗大专院校在校师生参加的传销活动,涉及桂林某专科学校等三个大中院校在校师生一百余人;山东破获一个特大传销团伙,参与人员涉及二十个省市的五十余万人,涉案金额二十多亿元,该传销网络的主谋之一是一名三十岁的博士后;今年四至五月,仅广东东莞、湖南株洲市的工商机关就先后查处多个诱骗大学生参加的传销窝点,涉及在校大学生上百名。

网上投简历被骗传销河南三百多名大学生上当

对于河南工程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小代来说,找份工作是当务之急,所以,十几天前,当广东省东莞市的一家企业让他前往培训时,他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结果,身陷传销组织近10天。

  5月29日,回到郑州的小代对记者说:

“在东莞,我见到像我一样上当受骗的河南应届毕业生有300多人,希望通过你们的报纸提醒大学生们,找工作一定要慎之又慎!

  小代介绍,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为了能找到一份工作,前不久,他把自己的简历投到了郑州的一家人才网站上,期待着一些招聘企业能与他联系。

5月9日,他的手机接到一个来自东莞的电话,一男子在电话里称已经在网站上看到他的简历,问他是否愿意到东莞工作,工资实习期为1800元。

为了取得小代的信任,男子给他一个“新进科技电子有限公司”的网址让他登录,如果他没有异议的话,尽快赴东莞接受岗前培训。

  “我看了这家公司的网站后,觉得企业挺正规的,5月13日,我就带了2000元去东莞。

到的时候是白天,我给他们打电话,他们让我在火车站等到晚上来接,我当时就觉得挺纳闷。

”小代说,等他被接到住处时,才发现住的是民房,而且睡的是地铺,一间房子里住了一二十人。

还没等他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的手机被人收走,第二天早6时,又被叫醒去参加“培训”,“一到会议现场,我才知道这是一个传销组织,很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说的都是河南话,一问都是应届毕业生”。

  尽管接受的是“一年就能挣180万元”的“培训”,但小代坚持要离开,传销组织成员对他多次殴打并搜走他身上的近2000元后,才在第十天把他放走。

“在这10天中,每天都有大学生被骗到那里搞传销,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光咱河南的就有300多人,而且大多是把简历投到了人才网上所致。

”(记者路六居)

   大学生跨省面试落入传销陷阱 短信求救被救出

   一场跨省面试,竟然是传销组织精心设置的骗局。

近日,广西大学大四学生陶某赶往江苏徐州一家“城乡规划设计院”面试时,就跌入了这样的陷阱,并被控制人身自由。

   三部门联合举行防止传销进校园宣传教育报告会

   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举行防止传销进校园宣传教育报告会。

报告会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强防止传销进校园宣传教育,保护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学生被骗涉传销案屡现我国将严厉打击校园传销

   二00六年,广西桂林市工商机关联合公安机关查处以推销远程教育网络为名,诱骗大专院校在校师生参加的传销活动,涉及桂林某专科学校等三个大中院校在校师生一百余人;山东破获一个特大传销团伙,参与人员涉及二十个省市的五十余万人,涉案金额二十多亿元,该传销网络的主谋之一是一名三十岁的博士后;今年四至五月,仅广东东莞、湖南株洲市的工商机关就先后查处多个诱骗大学生参加的传销窝点,涉及在校大学生上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