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观的理论及其贡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95964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学习观的理论及其贡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知识学习观的理论及其贡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知识学习观的理论及其贡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知识学习观的理论及其贡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知识学习观的理论及其贡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学习观的理论及其贡献.docx

《知识学习观的理论及其贡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学习观的理论及其贡献.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识学习观的理论及其贡献.docx

知识学习观的理论及其贡献

知识学习观的理论及其贡献

【摘要】学生的知识学习观是学生个人对知识学习的一套认识论信念系统。

近年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越来越对知识学习观感兴趣。

本文回顾了有关知识学习观的理论模型,介绍了知识学习观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展望,以及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提供一点建议。

【关键词】知识学习观;发展;模型;知识;知识学习过程

学生的知识学习观是学生个人对知识学习的一套认识论信念系统(epistemologicalbeliefs),它作为一种元认知知识,是学生先前经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学生对知识性质(知识的确定性与简单性)和知识学习过程(知识来源、学习能力、学习过程等)。

许多学者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观进行了研究并建构了知识学习观的理论模型。

早期,对知识学习观的研究关注知识学习观的发展及变化过程,研究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和成人。

近来,研究者开始关注促进知识学习观发展的因素,特别是教育对培养学生成熟的知识学习观的作用,也有学者对儿童的知识学习观进行了研究。

本文主要是介绍知识学习观的理论及其研究进展,以期对国内知识学习观的研究及教育改革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1知识学习观的理论模型

1.1Perry的知识学习观发展模型

Perry于1970年对大学生的知识学习观进行了调查研究。

他认为知识学习观遵循着由低到高、固定的发展顺序。

他提出大学生知识学习观的发展可分为九个阶段四级水平,分别为:

(1)二元论:

知识是二元的、绝对的,即不是正确的就是错误的,权威指导真理并传递给学习者。

(2)多元论:

学习者开始认识到知识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权威也没有绝对的答案,每个人都有权拥有自己的观点且人人的观点都是同样有效的。

(3)相对主义:

这一时期个体的一个重要的转变就是认为自己是一个积极的意义建构者。

个体认识到知识是相对的、不确定的、情境性的,并且开始认识到需要选择和确定自己的评判标准。

(4)相对主义契约:

个体关注责任感、承诺和相对主义契约,做出并肯定自己关于价值观、职业、人际关系和个人同一性的契约。

但是,他指出多数大学生达不到这一发展水平。

Perry是最早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观进行研究的学者,他认为个体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模式中或是改变原有认知模式来适应新知识。

他也明确提出了

二元论、多元论和相对主义来说明大学生知识学习观的发展过程。

Perry的研究为以后其他学者对知识学习观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也有助于人们对他的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但是,Perry

并没有明确说明在相对主义契约水平个体的知识是如何建构的。

1.2Schommer的知识学习观理论模型

Schommer更加注重定量研究,对知识学习观点成分进行了探讨。

她不同意Perry关于知识学习观具有固定的发展顺序的观点,认为知识学习观是由四个独立维度构成的信念系统:

知识的简单性、知识的确定性、能力的先天性和学习的快捷性[3]。

她还对大学生的知识学习观与学业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学习观与他们的学业成绩有密切的关系。

较高的自信心水平和较好的学业表现与学生的知识简单性信念呈负相关。

知识学习观通过学习策略对学业表现有间接的影响。

Schommer没有采用发展阶段的模式来说明学生知识学习观的发展,提出了知识学习观是由独立维度组成的信念系统,并且对自己提出的理论维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把知识学习观与学业表现联系了起来。

但是,她的模型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首先,在她的研究中,没有看到能力的先天性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什么关系。

其次,Schommer提出的这四个维度是否能全面、准确的解释学生的知识学习观,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1.3反思模型

反思模型包括四种不同的认识方式,每种认识方式都有其特殊的认识假设:

绝对的、过渡性的、独立的和情境性的。

关于知识学习观的界定更多的关注学习过程而不是知识的本质。

BaxterMagolda在此模型中提出的认识方式相当于Perry的发展阶段。

绝对的认识者认为知识是确定的,权威拥有所有的答案;过渡性的认识者发现权威并不是无所不知的,并开始接受知识的不确定性;独立的认识者对权威是唯一的知识来源产生质疑,开始认为自己的观点也是有效的;情境性认识者具备了通过情境性事件独立地建构自己知识的能力。

BaxterMagolda指出并不是大部分大学生都具有情境性知识,只有少数高年级的大学生才具有此类知识。

1.4反思判断模型

King和Kitchener提出了反思判断模型,描述个体对问题的感知和推理,关注个体对知识本质的感知和对知识判断过程本质的感知。

King和Kitchener的模型包括七个阶段三个水平:

前反思水平(包括阶段1、2和3)、类反思水平(包括阶段4和5)和反思水平(包括阶段6和7)。

前反思水平,个体不知道问题可能没有正确的答案。

阶段1,知识是简单

的、具体的、绝对的并无需证实。

个体所观察的现象和事实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

阶段2与Perry的二元论相似,认为权威掌握着真理。

阶段3,认识到了知识的不确定性,权威并不总是掌握着真理,这使得个体根据自己的观点来做出判断。

类反思水平,个体进一步认识到知识的不确定性。

阶段4,个体认为知识及对知识做出的判断是抽象的。

这一阶段与Perry的多元主义相平行,学习者拥有自己的观点。

阶段5,与Perry的相对主义相似,认为知识是情境性的和相对的。

反思水平,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情境性的,判断可被再评价。

阶段6,认识方式发生了转变,从一个旁观者转变为主动建构者。

知识是建构性的和情境性的。

阶段7,学习者是通过批判性的质疑和或然性判断指导知识的建构。

通过这一过程,个体能够识别判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知,King和Kitchener提出的反思判断模型详尽的阐述了知识学习观的发展过程。

反思判断模型与Perry的知识学习观发展模型相平行。

但是,反思判断模型对知识学习观发展的高级阶段也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因此,反思判断模型是Perry的知识学习观发展模型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

1.5辩论推理模型

Kuhn对日常生活中的判断过程很感兴趣,他认为这种判断过程是辩论性的推理过程。

他对日常推理过程的研究试图揭示个体如何对日常生活中结构不当、没有确定解决方法的问题做出反应的。

Kuhn提出了三种知识学习观:

绝对主义、多元主义、可评价性。

绝对主义者认为知识是确定的和绝对的,强调事实和专家的知识是认识的基础,他们对自己的信念有高度的确定性。

多元主义者否认专家知识的确定性并且对专家知识的普遍适用性持有怀疑的态度。

他们不仅不认同专家,同时也认为专家的知识具有跨时间的不一致性。

多元主义者以"彻底的主观主义"为特征,他们认为情感和信念比事实更重要。

可评价的认识论者也否认知识的确定性。

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够理解不同观点是可以被评价和比较的。

通过评价和比较,可确定观点的有效性或价值。

Kuhn认为辩论是认识过程的核心,也是影响他人认识方式的一种方法。

Kuhn没有从发展模型的角度来理解个体知识学习观的发展,而是简单的采用了三种不同的观点来说明个体知识学习观。

此研究的特点是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判断过程,强调辩论及论据在判断过程中的作用。

但是,Kuhn并没有明确说明

知识学习观的构成内容。

2理论贡献及展望

2.1知识的本质和知识学习过程是个人知识学习观的核心结构

上述模型关于知识学习观的本质和作用有不同的观点。

有的研究者认为知识学习观的本质是认知发展结构,另一些研究者认为知识学习观的本质是一组信念、态度或假设组成的认识论系统,会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还有研究者认为知识学习观的本质就是认知过程本身。

通过不同模型的比较,总体而言知识学习观包括知识的本质和知识学习过程两个内容。

知识的本质包括知识的确定性与知识的简单性;知识学习的本质包括知识的来源和知识学习的合理性判断过程,涉及对事实的评价、权威的作用和判断过程。

2.2知识学习观的获得及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多数研究者关注青少年和成人的知识学习观的发展,忽视了对儿童知识学习观的研究,但是大量的研究已表明在生命早期儿童就已经获得了社会认知能力。

尽管不同的研究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被试、研究设计,阐述了知识学习观的不同方面。

但是,这些模型中提到的认知结构和认识发展的水平或阶段并不是相互排斥的,都表明知识学习观存在一个总体的发展趋势。

这些模型都认为知识学习观的转变是从绝对性到相对性,最后个体认为自己是意义的积极建构者,能够在一定情境中独立的做出判断和评价。

对儿童知识学习观的研究,能更好的揭示知识学习观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

Burr和Hofer对学前儿童的知识学习观与心理理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知识学习观与心理理论有显著的相关。

但是,他们认为儿童知识学习观的发展早于心理理论。

知识学习观的发展在二元论之前还存在一个发展阶段,即朴素的实在论阶段。

这一阶段就是前二元论阶段,以不稳定的、自我中心的主观主义为特征,并且早于心理理论的获得。

因此,个人的知识学习观发展过程为:

前二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建构主义。

2.3知识学习观与学习的关系,需进一步的研究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知识学习观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因素之一。

Schommer研究发现,知识学习观是通过学习策略对学业成就产生间接的影响。

吴红顺和连榕对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观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知识学习观存在显著的差异。

中学生所持有的知识学习观是造成学习成绩差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提高差生学习成绩的一个很重要途径是要改变他们的知识学习观。

张建伟和孙燕青分别从"机械-辩证"、"零散-联系"以及"接收-建构"和"零散-整合"的维度,分析了中学生的知识观和学习观。

他们发现中学生的知识观及学习观的"接收-建构"

维度与数学成绩有显著的相关。

我们可知,知识学习观对学习成绩有显著的影响,但是知识学习观是怎样影响学习成绩的,这一问题目前还不清楚。

未来研究中,还需要深入研究知识学习观是如何影响个体学习策略的选择及学习动机水平等等。

2.4注重对知识学习观影响因素的研究,培养学生成熟的知识学习观

已有研究考察了性别、年龄、教育、文化、学习任务等因素与知识学习观的关系。

Belenky等人对女性的知识学习观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知识学习观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

Pintrich等人对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观进行了研究发现,知识学习观的发展不存在性别差异,男孩和女孩拥有相似的知识学习观;当研究知识学习观的发展变化时,女性和男性的知识学习观的具体维度都表现出相似的发展水平。

他们认为未来研究中,需要研究的也许不是性别本身,而是性别取向和性别认同对知识学习观的作用。

年龄和教育显然与知识学习观的发展呈正相关。

刘儒德和邓利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观的研究结果表明,高中年级与低年级相比,随着其认知水平与领会能力的增强,其语文知识性质观越来越趋向建构性的、深层次的和明确性的。

教育如何培养及促进学生知识学习观的发展,这逐渐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Hofer对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知识学习观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发现建构性的、指导性的教学环境比传统的教学环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成熟的知识学习观。

文化也是影响个体知识学习观发展的一个因素,不同文化环境的个体知识学习观存在差异。

未来研究中,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探明什么样的教育及学科结构能够促进学生知识学习观的发展以达到最佳水平。

既然,我们知道文化环境会影响学生知识学习观的发展,那么我们在进行研究时就要立足于我国教育实践来考察我国学生知识学习观的现状及发展。

【参考文献】

[1]BarbaraKHofer,PaulRPintrich.Thedevelopmentofepistemologicaltheories:

Beliefsaboutknowledgeandknowingandtheirrelationtolearning.ReviewofEducationalResearch.1997,67

(1):

88-140

[2]PerryWG.Formsofintellectualandethicaldevelopmentinthecollegeyears:

Ascheme.Reviewof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1970,17(3):

120-125

[3]SchommerM.Epistemologicaldevelopmentandacademicperformanceamongsecondarystudents.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1993,85(3):

406-411

[4]BarbaraKHofer,PaulRPintrich.Thedevelopmentofepistemologicaltheories:

Beliefsaboutknowledgeandknowingandtheirrelationtolearning.ReviewofEducationalResearch.1997,67

(1):

88-140

[5]吴红顺.中学生知识学习观研究.硕士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4

[6]KingPM,KitchenerKS.DevelopingReflectiveJudgement:

Understandingandpromotingintellectualgrowthandcriticalthinkinginadolescentsandadults.Learningand

Instruction,1994,5

(2):

187-192

[7]KuhnD,SchaubleL,Garcia-MilaM.Cross-domaindevelopmentofscientificreasoning.CognitionandInstruction,1992,9:

285-327

[8]JeanE.BurrandBarbaraK.Hofer.Personalepistemologyandtheoryofmind:

decipheringyoungchildren'sbeliefsaboutknowledgeandknowing.NewIdeasinPsychology,2002,20(2-3):

199-224

[9]吴红顺,连榕.中学生知识学习观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4):

291-295

[10]张建伟,孙燕青.初中学生的知识观与学习观的初步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4):

11-16

[11]刘儒德,邓利.小学生语文学习观调查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

(1):

54-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