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网站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x
《物流网站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网站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流网站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物流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引言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猛烈冲击下,一场高技术竞争席卷世界,使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在飞速地改变着面貌。
国际贸易也空前活跃,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信息共享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买卖双方地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简单地直接地面对面地买卖,货物通过港口的装卸运输再经过公路铁路运输到陆地区,为了能够实现卖方能够快速的供货,买方最快的获得货物,实现海上运输港口货物到港之后和公路运输无缝衔接,通过信息的共享缩短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时间,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
特开发了本系统。
通过信息提前的共享合理的安排运输方式和运输时间缩短货物运输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货物运输成本。
第一章概述
1.1课题背景
港口目前是最大的海港、是沿海连接中西部地区最经济便捷出、是全国最早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之一、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是国沿海地区主要枢纽港和能源外运的重要对外口岸之一。
作为全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的主要港口之一,省建设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和沿海经济带重点区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以为龙头的沿海开发。
港口的发展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国家的重视下,经港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随着市委、市政府港口带动战略的快速实施,“一体两翼”港口发展战略的加快推进,港实现了超常发展,港口货物吞吐量由2001年3058.11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1.85亿吨,年均增长接近20%;集装箱吞吐量由2001年15.6万箱增加到2012年500万箱,增幅是全国沿海港口平均水平的一倍。
其中散杂货吞吐量达1.16亿吨,连续两年突破亿吨大关。
2012年港口集装箱运量已经突破500万标箱大关,同比增长3%[数据引用大陆桥数据]。
港物流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港口公路运输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公路运输组织方式不断优化、运输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的进展,集装箱车等专用载货汽车快速发展,公路运输业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基本满足了港口生产需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物流量的急速膨胀与物流服务需求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化的物流及货运已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有效地分担了铁路运输部门原本紧的客运压力,使其在物流货运方面有了更多的运输潜能。
业界认为,“铁水联运”是提高大宗货物运输能力和效率的优化运输模式,但是,当前条块分割的运输管理模式和孤岛式的信息系统,与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和运输的要求极度不符。
通过政策、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联合措施,以提升的铁路货运运输能力为龙头,推动跨铁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联运模式的发展,是铁路及水路等物流货运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1.1.1港口公路集疏运情况
2007年,港通过公路货物集运量1432.53万吨,占集运总量22.61%,日均集运量3.93万吨;货物疏运量1208.88万吨,占疏运总量18.12%,日均疏运量3.31万吨(详见表1)。
其中,集装箱公路集运量为36.03万标箱,占集装箱集运量26.1%,日均集运量839标箱(详见图1);集装箱公路疏运量为30.41万标箱,占集装箱疏运量22.01%,日均疏运量833标箱(详见图2)。
2007年度港口集疏运体系构成情况(表1)
指标
水路
铁路
公路
运量
所占比重(%)
运量
所占比重(%)
运量
所占比重(%)
港口集运量(万吨)
3490.09
55.09
1413.01
22.3
1432.53
22.61
港口疏运量(万吨)
4075.73
61.07
1388.68
20.81
1208.88
18.12
表1
2007年港集装箱集运情况构成图(图1)
2007年港集装箱疏运情况构成图(图2)
从港口2007年港口吞吐数据类型分析,通过水路运输方式抵达港口的货物,大约40%的货物是通过铁路进行运输、大约37%货物通过公路进行运输;而通过水路疏运的离港货物中,约35%的货物通过铁路集运、35%货物通过公路集运,从而进一步突出公路运输在港口集疏运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集装箱公路运输更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充分体现了港目前集疏运的特点。
1.1.2港口公路集疏运货物流向
从2007年港口统计数据来看,港通过公路集运的货物主要来自、、、、、等地,其中苏北、鲁南地区的货物占公路集运量的70%;通过公路疏运的货物主要来自、、、、、等地,其中苏北、鲁南地区的货物占公路疏运量的55%;通过公路集疏运的集装箱主要来自、、、等地。
以上数据可以表明,港公路集疏运主要集中在600公里以的大陆桥沿线地区,并随着距离而梯次减弱。
1.1.3港口公路集疏运货物种类
目前,港口公路集疏运货物主要有集装箱、铁矿石、木薯干、胶合板、钢材、铸管、配件、橡胶、水泥、化肥、焦炭、有色矿、氧化铝、煤炭、大豆等货种,其中集装箱、铁矿石、木薯干、胶合板、钢材、煤炭、氧化铝等货种占整个港口公路集疏运货种的近80%。
1.1.4港口道路货运车辆的构成
2006-2007年期间,在港口集运作业的车辆日均321辆,按车籍划分,本地车141辆(其中集装箱109辆)、外地车180辆(其中集装箱车20辆);在港口疏运作业的车辆日均496辆,按车籍划分,本地车269辆(其中集装箱137辆)、外地车227辆(其中集装箱车25辆)。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在港口的公路集疏运车辆中,总体来看,本地车和外地车各占一半。
但按车型细分则有较大差别,在港口公路集运的普通货车中,外地车占83.33%,本地车只占16.67%,在港口公路疏运的普通货车中,外地车占60.48%,本地车占到39.52%;通过港口公路集疏运的集装箱车,本地集装箱车占85.5%,外地集装箱车只占15.5%。
从而可以说明,现阶段本地集装箱车辆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远远高于本地普通货车。
1.2课题意义
港口服务地区和中国中西部地区、推动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带动整个大陆桥沿线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区域经济影响力正快速提升。
加快建设以港口为龙头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已成为港口实现超常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货物通过公路、铁路和水运等各种运输方式大量进出,随着东疏港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北疏港道路也在2013年投入使用,一个完善、高效的集疏运道路网络已经基本完成,海陆联运的物流运输在港口集疏运体系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完善海陆联运交通网络,公路运输在港口集疏运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充分发挥点多、线长、面广、门到门的优势,为港口集疏运提供了有力保障。
但是同时因为货运双方信息共享不足,由于海上运输信息,货物信息,路上车队信息不能够及时共享,信息交流不够通畅,公路运输经营主体分散,车源和货源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车辆饱和度极低,运输中空驶现象严重造成资源的浪费,直接导致港口物流成本高,原始的作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港的需求因此,如何提高港口海陆联运集约化水平,提高货运交易信息化程度,制定符合港口发展实际的公路集疏运模式显得非常紧迫。
同时因为货运双方信息共享不足,由于海上运输信息,货物信息,路上车队信息不能够及时共享,信息交流不够通畅,公路运输经营主体分散,车源和货源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车辆饱和度极低,运输中空驶现象严重造成资源的浪费,直接导致港口物流成本高,原始的作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港的需求。
为了提高在沿海港口中的地位,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助力公路物流的发展,地区有必要建立物流信息化的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服务于港口的经济腹地区域,实现货源车源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用户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充分利用其掌握的港口货源等信息资源,实现货运交易信息化,充分发挥和利用信息资源加快以港口为龙头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快港口海陆信息平台的建设,
已成为提升港口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1.3课题总体目标和远景
港口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货物通过公路、铁路和水运等各种运输方式大量进出为了能够提高车、货,船等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建设一个能够帮助物流需求方发布货源、物流供应方寻找货源,提供查询、选择和交易前后的信息管理,沟通各类用户物流运输信息服务的平台是十分必要的。
保证口岸海上运输货源、陆上运力信息在海陆联运信息平台上充分展现。
1、为了提高在沿海港口中的地位,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助力陆上物流的发展,地区有必要建立物流信息化的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服务于港口的经济腹地区域,辅助用户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实现货源车源数据的互联互通。
2、平台用户越多,平台的作用就越显著,平台对客户的吸引力达到一定程度,用户数量也会随之剧增。
因此,海陆联运运输信息平台的建设和运营要体现出公益性,让利于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平台的效益体现在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不是项目本身的盈利,后期也可考虑加入增值服务、抽成等收费方式来维持平台运营,通过这种营销模式推动平台用户数量的积累。
通过优质便捷和可增值的服务,稳定用户关系,进而开拓新的用户,创造海陆联运运输平台在当前信息化社会大环境中的竞争优势。
3、海陆联运运输信息平台应该具有突出的地域特点,与港口的业务紧密联系,突出多式联运的特点与优势,提高港口的集疏运效率。
组织成立货主、车队等联盟,通过会员制等方式加强行业监管,保险、在线结算等功能加强企业保障,只有港口依托和行业规,信息平台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4、海陆联运运输信息平台将充分突出信息资源共享的特点,实现企业的信息对称与信息透明,进而达到货源车源对接、货主车主沟通等基本功能,凸显信息平台的先进性与适用性;通过相同相似路线的价格成交记录统计出平均价格和价格走向,给用户一个直观的价格了解,辅助用户选择要价合理的车队;通过恰当合理的计分规则及时统计各用户的信誉状况,引导公路运输市场走向良性竞争;接收车辆GPS、箱货进出门等报文,形成车货轨迹信息供政府、船代、货主货代等监管单位查询、追踪、监管,实现对用户的有效管理和严密监控,达到全面掌握公路运输信息的目的,促进公路运输市场的规化发展。
海陆联运信息平台主要为海上和公路运输物流系统,能够通过平台完成发布货源,货代找车,车队接单、货代选择成交,车队派车运输,费用结算,用户站信,用户信誉评价,用户投诉建议等基础功能,包括前台展示模块和后台管理模块,前台展示模块的功能主要有用户登录会员注册信息浏览等功能。
针对货代用户有网上订舱系统、通用货源录入系统、竞价选择系统、箱货状态查询系统、互评分信用管理系统、在线反馈和讨论系统等基本功能子系统;针对车队有货源查询系统、在线竞价系统、在线反馈和讨论系统等基本功能子系统。
实现不同用户角色登录功能,实现海上和路上车源数据的互联互通功能,
达到货源车源对接、货主车主沟通等基本功能通过平台完成找车、接单、派车、跟踪、结算等基础功能
同时提供站信,用户信誉评价用户投诉建议等附加功能。
1.4系统开发的语言介绍
1.4.1JAVA语言介绍
JAVA语言最早追溯1990年由美国SUN公司一个绿色项目GreenProject中新写的star7一种应用程序语言,当时java语言还称作Oak语言Oak语言的名称由来是当时绿色项目办公室的窗外有一颗橡树,当时的james.Gosling(被称为java之父)随便就为该语言起名为Oka语言。
后来发现Oka名称已经被注册了,于是改名为JAVA语言。
JAVA本身设计的初衷是希望为了能够符合下一波计算机应用的趋势和潮流,当时认为下一代计算机应该会集中在消费性数字产品上。
这种产品通常都有着有限的存和运算的资源,所以JAVA语言里面有大量的体现节省资源的设计考虑。
像字符串池和动态加载类文档等都体现了JAVA的优势。
JAVA语言在1995年正式由OKA更名为JAVA,JDK1.0也正式对外发表。
1996年网景浏览器和微软浏览器正式支持JAVA语言。
JAVA语言在因特网世界中开始流行起来。
1998年12月,美国SUN公司
发布J2SE平台J2SE平台中包含了JAVAdevelopmentkit和JAVA语言。
随后几年SUN公司不停更新新的J2SE版本。
2010年ORACLE公司并购SUN公司。
2010年发布JAVASE7DOLPOIN(海豚)正式发布。
1.5系统开发TSI框架介绍
1.5.1Tapstry框架介绍
Tapestry是用java语言编写的基于组件的网络应用框架,Tapestry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模板系统,Tapestry建立于JavaServletAPI系统之上,目的是为了搭建一个平台来创建一个动态,互动的系统。
和其他网络应用框架模板语言不一样的地方是Tapestry语言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框架,Tapestry语言可以通过简单的复用组件的方式来构建一个复杂的应用程序。
Tapestry框架技术可以减少开发人员在创建web服务程序中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传统的URL和查询参数方面交予框架部机制处理,程序员不用关心部实现,为开发人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引用Tapestry上的一句话:
"Tapestry框架用属性(properties),方法(methods),对象(objects)代替了之前URLS和参数查询,用一种新的方式诠释了Web的应用开发程序。
Tapestry框架设计的理念是“对象,方法和属性三要素”,这句话意味着以往开发人员需要关注ServletAPI,比如请求,回应,会话,属性,参数,URL等在这里不在需要考虑,而在Tapestry中开发人员只需要关注的是对象(包括Tapestry页面和组件,也包括应用程序的域对象),以及那些对象的方法和这些对象的JavaBeans的属性。
Tapestry并不是一种单纯的MVC框架,它本质上是MVC框架和模板技术的结合,Tapestry不仅包含了前端的MVC框架容,而且还包含了视图层的模板及时容,在使用Tapestry框架后完全可以实现servlet和JSP的分离,是一种更先进的设计。
通过使用T框架,程序开发人员已经可以完全不需要在使用JSP技术,程序员只需要使用一T框架中提供的模板技术就可以。
Tapersry框架完全实现了业务逻辑层和视图逻辑层这两层的分离T框架通过使用组件代替传统的标签,在T框架中并没有标签库的说法,这也避免了标签和组件相结合带来的的问题。
作为一个完全组件化的新框架,在Tapersty框架技术中只存在组件和页面这两个概念,因此,web开发应用程序连接跳转的目标也只有组件和页面这两种,并没有多余的PATH路径的概念。
Tapestry代码具有很高的重用性是其最大的特征。
在Tapestry框架中,每一个对象都可以看做为一个可重用的组件,这样开发者是真正的面向对象的来开发web应用,而不是通过URL来解析页面。
对于对页面要求灵活性比较高的系统Tapestry是第一选择。
可以将错误精准的定位到源程序中的每一行,这种错误报告机制,取代了以往JSP中只有编译后的提示功能。
Tapestry应用程序由许多页面
组成;页面又是由更小的组件构成。
组件自己本身也是由其他组件构成的。
每个页面当中的T组件都拥有自己唯一的一个id号,每一个页面也拥有唯一的名称...这就是一个面向组件模型(componentobjectmodel)。
每个组件都有一个地址,这样能有效和容易的被放置到URL当中去。
1.5.2spring框架介绍
Spring是用于简化企业级JAVA程序开发的分层开源框架
Spring框架技术发展自2000年,它是RodJohnson在一些成功的商业项目中应用的一种全新框架。
在2002年,RodJohnson出版了《ExpertOne-on-OneJ2EEDesignandDevelopment》一书中,提供了随书一个初步的开发框架nterface21开发包,书中阐述的编程思想的方法在interface21中得到了具体实现。
后来,RodJohnson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造升级和扩充的interface21功能。
使之成为一个更加成熟开放全面的框架。
到2003年2月Spring框架正式成为一个开源项目,并发布于SourceForge中。
Spring框架为企业级的软件的开发,提供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对大量的企业级服务提供了再次的封装,去除重复的代码,Spring很容易的集成其它的子框架,集成Struts1、WebWork、Hibernate等其它框架。
1、在没有spring框架的采用J2EE开发经常性存在的问题:
1)EJB软件难编写,难测试2)EntityBean作为持久化方案,性能比较低下,O/RMapping支持不够,不能脱离容器。
3)设计困难4)侵入式方案,EJB要使用特定的接口
2、使用了spring框架之后J2EE开发的优点
Spring是一个开源框架,由RodJohnson创建。
它视为了解决企业应用开发的复杂性而创建的。
Spring使用基本的JavaBean来完成以前只能由EJB完成的事情。
然而,Spring的用途不仅限于服务器端的开发。
任何Java应用都可以从Sprin框架中的松耦合和可测试性的特征使任何一个JAVA应用都能从中受益颇多。
1)轻量-从大小和开销两个方面而言Spring都是轻量的。
Spring应用中的对象不依赖于Spring的特定类。
2)控制反转-Spring通过IoC技术促进了松耦合。
当应用其的时候,一个对象依赖的其他对象会通过被
动的方式传递进来,而不是这个对象自己创建或者查找依赖对象。
可以理解成为IoC和JNDI相反。
框架-Spring可以将简单的组建配置、组合成为复杂的应用。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样增加了开发的复杂性,相当于手写配置文件
Spring的使命(MissionStatement):
J2EE应该更加容易使用
面向对象的设计比任何实现技术都重要
面向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类编程。
Spring将使用接口的复杂度降低到零。
代码应该易于测试[这个使命其实是和敏捷中的测试驱动开发方法有相照应的地方]
JavaBean提供了应用程序配置的最好方法
核心容器:
这是Spring框架里最基础的部分,它提供了依赖注入(DependencyInjection)特征来实现容器对Bean的管理。
应用上下文(Context)模块:
核心模块的BeanFactory使Spring成为一个容器,而上下文模块使它成为一个框架。
另外,这个模块提供了许多企业服务。
也包括了对模板框架例如Velocity和FreeMarker集成的支持。
Spring的AOP模块:
JDBC抽象和DAO模块:
Spring的Web模块:
Spring的MVC框架:
1.5.3ibatis框架介绍
iBatis是apache的一个开源项目,一个O/RMapping解决方案,iBatis最大的特点就是小巧,上手很快。
相对于Hibernate等“一站式”ORM(对象关系映射)框架,Ibatis是一种“半自动化”的ORM框架实现。
Ibatis框架只重视O/R模块的容,淡化M(mapping)这一模块部分的概念。
因为它将对于SQL语句的操作权,最终交还给了程序员。
在Hibernate框架中,程序员不需要了解复杂的SQL语句,因为Hibernate框架机制中会自动根据POJO的映射关系,自动的为程序员生成相对应的SQL语句,最后通过JDBC技术来完成对数据库的数据操作,实现数据的持久化。
程序员在程序中只需要操作POJO模块就能实现目的。
而IBATIS框架必须需要程序员自己手写每一条SQL语句,把对数据库的操作权限交给程序员自己本身。
为什么要舍弃简单的hibernate使用半自动的ibatis的原因是Hibernate框架提供的这种所谓的一站式解决并不能解决所有日常程序开发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当遇到一些需要行业的系统开发项目时候,一些行业并不会公开数据库中的数据和表的结构。
只会提供SQL查询语句给开发者使用,这个时候使用POJO自动映射数据库显然不行。
还有一些因为开发规的需要,在业务逻辑部分进行对数据库的操作必须要求通过存储过程进行操作的时候,这个时候使用POJO自动映射数据库显然不行。
还有对系统数据处理量巨大,对性能要求非常高用hibernate也是行不通的。
ibatis语言最大的特点还是因为ibatis语言入门相当简单,适合初学者。
而且ibatis数据库又能提供灵活的数据库解决方案和满足你程序对数据库的要求,而且在数据库查询的时候提供了自动绑定对象的模块。
当然iBATIS的缺点是框架还不够成熟,目前来看虽然简化了大量绑定数据库的数据,但是整个SQL语句需要程序员自己来写,工作量相对来说较大。
但当系统进行再次开发和升级时,iBATIS的灵活性比Hibernate将具有更大的优势。
还有就是系统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对服务器性能和响应时间要求极为严格,这样必须通过优化SQL语句才能达到系统设计目标。
这个时候,iBATIS的半自动将给程序员更大的空间,有更好的可控性和表现。
运行效率在不考虑cache的情况下,iBatis应该会比hibernate快一些或者很多
第二章系统分析
2.1系统可行性分析
2.1.1经济可行性分析
海铁联运信息平台是在充分分析了用户需求和市场需求之后建设的平台,在目前国港口主要70%货物通过海铁联运运输方式的基础上,海铁信息平台已经基本成型,没有市场空间的前提下,抓住国海陆运输的信息真空,建设海陆联运信息平台具有巨大市场空间和潜力。
海陆联运信息平台是一个拥有固定用户定位于专业性信息共享平台的,用户访问的浏览量不会很大,实现主要以功能为主,不需要复杂花哨的界面设计,对服务器的开销相对也不会很大,的开发生命周期和开发风险相对较小。
平台建成后易于维护和扩展,维护成本和开销相对较小,在运行之后仅为配备一名管理人员和一名客服来实现的持续性运转。
海铁联运信息平台为所有船代角色实现网上动态发布货源等待车队报价的功能。
这样避免传统作业船代花大量人力成本寻找车辆运输货物和运费的不可控性,海陆联运为所有车队提供了一次公平的网上竞价平台车队可以看到所有货物信息公平竞争避免暗箱操作,使更多的车队分享利润。
同时提供双发的信誉评价增加了解,减少双方的不信任性。
系统建成后可以货主,车队箱主,货代船代等角色中免费推广使用,不一次性收取系统开发,在系统信息共享电子交互数据能够为用户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各个角色的利润之后,增加用户黏性之后,从用户的每一次成交量中收取手续费,实现系统可持续性的盈利目的和后期系统的维护成本
2.1.2技术可行性分析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国大多数企业,政府机关,供货商,销售商都拥有自己的,设计的技术已经非常发达,系统分层框架已经非常成熟,成功的案例很多。
在前台设计的HTML,CSS,JAVASCRIPT技术可以轻松的查询文档找到解决办法和设计方案。
同时系统选用的JAVA平台作为目前开发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得到大量的技术支持。
数据库选择方面选择是大学专业课程
也是目前最为流行的oracle数据库。
在编写SQL语言使用了著名的第三方客户端PL/SQL整个系统开发起来非常得心应手。
避免了对新技术的盲目使用和崇拜,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开发语言和平台。
2.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系统开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一个系统开发的好坏,最关键的部分是看前期的对用户的需求分析报告,通过需求分析了解目前受众需要什么样的需求,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体验和服务,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