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春雨老师外国文学A3.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495066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春雨老师外国文学A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景春雨老师外国文学A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景春雨老师外国文学A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景春雨老师外国文学A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景春雨老师外国文学A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景春雨老师外国文学A3.docx

《景春雨老师外国文学A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春雨老师外国文学A3.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景春雨老师外国文学A3.docx

景春雨老师外国文学A3

十九世纪文学

象征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于十九世纪后期发源于法国,并在20世纪初影响到欧美其他国家的文学流派,强调作家的个性,主观感受和“内心真实”,注重以心灵的想象,创造某种带有象征性的神奇画面,艺术手法上主张用隐喻和暗示,重视语言的多重功能和内涵的丰富性,主要透过特定形象的综合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内在的精神联系,先驱为波德莱尔,前期代表作家为魏尔伦、兰波、马拉美,后期代表作家为瓦莱里、艾略特。

代表作家:

先驱:

波德莱尔,法国著名诗人,代表作品为诗集《恶之花》

前期代表作家:

魏尔伦,法国人,被誉为法国象征派诗歌的“诗人之王”,著有《忧郁诗章》等诗集,并有诗论《诗的艺术》。

马拉美,法国人,代表作《一个牧神的午后》,马拉美以为,从诗性语言的本质来看,诗与散文的区别不是性质和形式上的,而是运用上的不同。

兰波,法国人,以“词汇诗人”著称,代表作《地狱一季》

 

自然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十九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个文学流派,1870~1880年代达到鼎盛后逐渐衰落。

其理论来源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泰纳的艺术观以及贝尔纳、吕卡思的生理学研究;在创作中秉承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观,致力于反映社会历史的真实面貌,从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角度解读现代人的一切行动。

注重细节,排斥想象性元素。

提倡刻画群体形象,不着意塑造典型人物,淡化情节,不追求戏剧化叙述模式。

其创始人为龚古尔兄弟,代表作家为左拉,莫泊桑。

左拉:

法国作家,自然主义文学创始人,代表作为《卢贡-马卡尔家族的命运》、《小酒店》、《萌芽》,《萌芽》通过对矿工与资本家之间生活和工作条件的客观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工人运动兴起的整个过程和壮观的场面;初步揭示了造成工人贫困的原因,并将矿工与资本家之间内在的矛盾暴露出来,第一次把“劳资矛盾”这一突出社会问题作为小说表现的主要内容,从社会政治角度探讨工人贫困的根源。

莫泊桑:

法国作家,代表作《羊脂球》。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卡拉马佐夫气质(名词解释):

出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是对作品中人物特性的一种概括。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在性格品质上分别具有阴险、卑鄙、自私、残暴、贪婪、淫逸等特点,是人性中“恶”的集中显现。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这种暴露人性阴暗面的特殊方式反映了人性的双重性和复杂性,并力图在其中探讨人性救赎的可能途径。

复调小说(名词解释):

苏联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其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中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不同于传统作家创作的全知全能的单声部小说,作品中“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由此,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也被视为“复调小说”的典型。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国十九世纪后期著名作家,世界文学天才,在二十世纪文学中受到极大的推崇,被西方现代派奉为鼻祖,其代表作为《罪与罚》和《卡拉马佐夫兄弟》。

《卡拉马佐夫兄弟》(在书目里):

主要人物

莫道尔·卡拉马佐夫:

地主,积聚巨额财产,粗鲁、贪婪、淫荡。

德米特里·卡拉马佐夫:

长子,继承父亲的劣根性,图谋弑父。

伊凡·卡拉马佐夫:

次子,受过良好教育,不相信上帝和一般道德准则,有弑父的潜意识。

阿辽沙·卡拉马佐夫:

幼子,单纯虔诚,是宽恕、仁爱的化身。

斯麦尔佳科夫:

老拉拉马佐夫的私生子。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它是根据一桩真实的弑父案写成的。

书中主要人物为旧俄外省地主卡拉马佐夫和他的儿子:

德米特里、伊凡、阿辽沙及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

老卡拉马佐夫在行将就木之年仍贪婪、好色,不仅霸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而且还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女人争风吃醋。

德米特里对父亲恨之入骨,一再扬言要杀死他,并且有一天夜晚真地闯到父亲的窗下,掏出了凶器……是夜老卡拉马佐夫被杀死了,德米特里因而被拘捕。

可实际上,真正的弑父者并不是德米特里,而是斯麦尔佳科夫。

他是在伊凡“既然没有上帝,则什么都可以做”的“理论”鼓动下,为发泄自己在长期卑屈处境下郁积起来的怨毒情绪,为取得金钱,冷酷地谋杀了自己的父亲。

事情的结局是悲惨的:

德米特里无辜被判刑,斯麦尔佳科夫畏罪自杀,伊凡因内咎自责而精神错乱,阿辽沙撇家远行。

这一“偶合家庭”崩溃了,它成为分崩离析的沙皇专制社会的一个缩影。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成就:

1、复调小说,2、对话性,3、深度心理描写。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俄苏现实主义文学

解冻文学(名词解释):

对1950年代时期苏联文坛上涌现出的一种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倾向的概括,因1954年作家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而得名。

解冻文学出现之前,宣扬“无冲突论”、粉饰生活、回避现实矛盾,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长期占据苏联文坛的主流,这些作品的出现引发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考,打破了文坛长期以来的沉闷空气,开启了苏联文学的新时代。

回归文学(名词解释):

对1980年代以来苏联文坛出现的一些作品的总称。

“回归文学”一方面指世纪之初白银时代的一些侨民作家的作品在历经几十年的波折后得以重新回到俄罗斯读者面前;另一方面,“回归文学”也指自1920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被禁止发表、被封存或被“搁置”的作品从被禁状态回归到自由状态,得以重新面世。

发展脉络:

1、第一阶段:

以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为代表的老一代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直接影响了新一代作家,高尔基为新一代作家的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

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1924)和法捷耶夫的《毁灭》(1927)较早描写国内战争、正面歌颂革命英雄人物;扎米亚京的日记体幻想小说《我们》(1924),表达了反对过于强调集中统一、维护个性自由独立的意向;普拉东诺夫的《切文古尔》(1927—1929)是“反乌托邦文学”代表;革拉特科夫的《水泥》(1925)和潘菲罗夫的《磨刀石农庄》(第1部,1928)以工业生产建设和农业集体化运动为题材,表达了对苏联社会现实的肯定。

2、第二阶段: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富尔曼诺夫:

《恰巴耶夫》(1923)、高尔基: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1925-1936)、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1926-1940)、阿·托尔斯泰:

《苦难的历程》三部曲(1922-1941)、法捷耶夫:

《青年近卫军》(1945)。

3、第三阶段:

解冻文学:

爱伦堡:

《解冻》(1956)、肖洛霍夫:

《一个人的遭遇》(1957)、瓦西里耶夫: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69)、邦达列夫:

《热的雪》(1969)、艾特玛托夫:

《一日长于百年》(1980)。

4、第四阶段:

回归文学时期:

帕斯捷尔纳克:

《日瓦戈医生》(1957,1988)、布尔加科夫:

《大师与玛格丽特》(1928—1940,1988)、索尔仁尼琴:

《古格拉群岛》(1989)、《癌病房》、《红轮》(1990)。

 

代表作家:

马克西姆·高尔基:

创作分期:

1、早期(1892—1907):

《鹰之歌》(1894)、剧本《底层》(1902)、长篇小说《母亲》(1907)。

2、中期(1908—1924):

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以主人公阿辽沙的经历为基本线索揭露了俄国旧社会的痼疾,批判了作为整个俄罗斯民族文化心理特点的愚昧与小市民习气,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入思索和对美好生活的企盼与追求。

3、晚期(1925—1936):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1936)

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

1965年,由于“他在描写俄国人民生活各个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直的品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

《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在顿河上》、

《在哥萨克集体农庄里》、《一个人的遭遇》

《静静的顿河》:

作品主题:

从普通人的视角入手,在个人与历史事件及时代发展的关联中,表现处于时代变革中的个体的悲剧性命运,同时以人道主义情怀对这种悲剧性命运的成因进行了深入探究。

作品主要人物:

潘台莱·麦列霍夫——伊丽妮奇娜

葛利高里·麦列霍夫——娜塔莉亚

彼得罗·麦列霍夫——妲利亚

杜尼亚什卡——米什卡

司捷潘·阿斯塔霍夫——阿克尼西亚

葛利高里的生命轨迹

1912冬参加战争

1917秋参加赤卫军

1918春参加白卫军

1918冬离队

1919春加入白卫军

1920加入红军

1921春回乡

【XX百科的作品主题】

相对于波澜壮阔的革命而言,个人不过是旋涡中的一滴水。

滚滚向前的时代车轮在行进的路上,不可避免地要碾碎许多个人的美梦。

在《静静的顿河》中,肖洛霍夫正是以悲悯的情怀,通过描写主人公葛利高里与时代的复杂关系,从普通人的角度反观大时代里的大变动,从而唱出了一首人道主义的悲歌。

《静静的顿河》全书四部八卷,140余万字,据统计共写了434人。



而在这样宏大的篇幅中,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命运始终处于小说的中心位置。

葛利高里有两大追求,一是爱情与婚姻,二是作为哥萨克的名誉。

而在这两个方面,葛利高里的结局都是悲惨的。

在个人生活中,他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婀克西妮亚之间,两次回到妻子身边,三次投入情人怀抱,使这两个都深爱他的女人为他死得异常悲惨--娜塔莉亚痛恨丈夫的不忠,私自堕胎身亡;婀克西妮亚在与葛利高里逃亡途中,被枪打死。

在哥萨克视为天职的战士生涯中,葛利高里徘徊于白军与红军之间,两次参加红军,三次加入白军,最后成了身处绝境的散兵游勇,年纪不到30却已鬓发斑白。

穷途末路之际,他把武器丢进顿河的冰水之中,回到家破人亡的故居,此时,他与巨大的、冰冷的世界的唯一联系只是他幸存的儿子了。

  造成葛利高里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他的哥萨克身份。

哥萨克是俄国历史上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

“哥萨克”一词源于突厥语,意为“自由人”。

原指从中亚突厥国家逃到黑海北部从事游牧的人,后来泛指15-17世纪俄国从农奴制压迫下逃亡出来,迁移到边远各地的农奴、仆从和市民。

南方顿河两岸的大草原是这些“自由人”聚居的地方之一。

从16世纪开始,哥萨克因替沙皇政府镇守边疆,被免除劳役和赋税,并获得一定的奉禄和土地,同时哥萨克形成了带有相对自治性质的组织,他们是沙皇兵力的主要来源,18世纪开始成为特殊的军人阶层。

特殊的历史一方面使哥萨克保留了许多封建思想,另一方面又使他们酷爱自由,粗犷善战。

可以说,哥萨克最大的矛盾是:

内心向往自由,身份上又是沙皇镇压自由的工具。

葛利高里就是在矛盾的哥萨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个青年哥萨克的代表,他有责任感、有良心,有哥萨克特有的群体归属意识,也有自己桀骜不驯的性格。

哥萨克自身的矛盾性决定了葛利高里的迷惘:

是拥护布尔什维克,因为他们许诺给受压迫者以自由;还是选择哥萨克,因为自己世世代代身为哥萨克。

就这样,葛利高里是千百万在红军和白军犹豫不决的哥萨克的缩影。

正如葛利高里所属的那个白军师的师参谋长考佩洛夫所说:

“一方面你是一个拥护旧时代的战士,另一方面--请原谅我说话尖刻,又有点象个布尔什维克。

”  

造成葛利高里的悲剧的第二个原因是他又不仅仅是个哥萨克,而是一个善良的、有良知的人。

与他那些甘心被白军挟裹的亲戚朋友不同,葛利高里除了哥萨克效忠沙皇的原则之外,还有自己的原则--良心,还有自己的独立意志--珍惜人类生命。

所以,当他第一次看白军滥杀俘虏,就勃然大怒,几乎杀了凶手“锅圈儿”。

此后的战役中,葛利高里目睹了双方的残酷行径,虽然为了生存,自己也要不断地杀人,并且获得过白军颁发的四个乔治勋章和四个奖章,升为白军师长,但在他的内心世界,他一直痛恨杀人、特别是无缘无故地滥杀俘虏--无论是对红军还是对白军。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对战争渐生厌倦,几次想放下武器。

但是社会与时代的具体环境又迫使他一次次重新拿起武器。

于是,葛利高里的心灵运动始终建立在内心的矛盾与斗争之中:

他厌恶白军的腐朽反动,又对红军的过激行为不能容忍。

而在具体行动中又始终处于无可奈何、无法选择的状态:

在克里摩甫斯基战役中,他勇猛地挥刀砍杀,之后又趴在地上大哭起来:

“我杀死的是什么人呀?

为了上帝,砍死我吧。

”在1920年他回到家乡,却因为遭到红军政权的怀疑而再次当上了叛军。

--一个独立、渴望自由与真理的人生活在一个无法找到独立和孤傲的世界里,这便是葛利高里的悲剧之所在。

  

肖洛霍夫对葛利高里的毁灭表示了无限惋惜和同情,也对导致葛利高里毁灭的红军的错误政策和过激行为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在某种意义上,葛利高里的悲剧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革命的悲剧和历史的悲剧。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

195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因苏联国内特殊政治环境的制约未能领奖。

主要作品:

1914,诗集《云雾中的双子星座》;1922,诗集《主题与变奏》;1931,随笔《安全通行证》;1932,诗集《第二次诞生》;1956,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1958,随笔《人与事》。

《日瓦戈医生》:

以日瓦戈医生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上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05年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革命战争、新经济政策时期等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深刻地反思了个人命运与时代精神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作品主要人物:

尤拉·日瓦戈——东尼娅

叶夫格拉夫·日瓦戈

帕沙——拉萨莉

科马罗夫斯基

思考:

《日瓦戈医生》的主题及其意义;日瓦戈医生的形象。

米哈依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1891—1940)

创作概况:

戏剧:

《屠尔宾一家的日子》(1926)、《佐依卡的住宅》(1926)、《火红的岛》(1928)、《逃亡》、《伪君子的奴仆》(1932)、《普希金》(1935)、《亚当与夏娃》(1931);小说:

中篇《不祥的蛋》(1925)、《狗心》(1926),长篇《大师和玛格丽特》(1940)。

《大师和玛格丽特》:

主题:

通过大师的现实生活与魔王的奇幻世界之间的勾连和对照,在历史传奇、奇异幻想和生活现实构建的多元空间中,批判了庸俗、贪婪、虚伪的丑恶人性,表达了对纯洁、正直、执着的良善人性的赞美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主要情节线索:

现实:

大师因创作不被理解并遭到同行的嘲笑和批判而隐遁,玛格丽特寻找大师;魔幻:

魔王沃兰德及随从造访莫斯科,在探测人心的过程中引发一系列混乱,发现了大师与玛格丽特;历史:

在大师的作品中,总督彼拉多因处死约书亚而悔恨千年。

索尔仁尼琴(1918—2008)

1970年因“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缺少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德力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4年后补领。

创作概况: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1962)、《玛特辽娜的家》(1963)、《第一圈》、《癌病房》(1968)、《古拉格群岛》(1973)、《牛犊顶橡树》(1978)、《红轮》三部曲:

《1914年8月》(1971)、《1916年10月》、《1917年3月》(1978)。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时代背景:

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去世,英国在殖民竞争中逐渐丧失了霸主地位,进入新旧交替的时代。

此时的现实主义文学多以揭露社会弊端,批判社会丑恶现象为主要内容。

加强了对英国社会的保守性和虚伪性的批判,具有一种冷峻地直面人生的特点。

萧伯纳(1856—1950)

创作概况:

英国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戏剧家,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

《人与超人》(1903)、《芭芭拉少校》(1905)、《伤心之家》(1913)、《皮革马利翁》(1914)、《圣女贞德》(1923)、《苹果车》(1929)、《突然出现的岛上愚人》(1936)等。

创作思想特点:

批判讽刺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各种社会现实问题,包括中产阶级的文明习俗和伦理道德;暴露中产阶级新生代的软弱;揭示人性的丑陋、讥嘲以浪漫情调看待人生的处世观点,探讨更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态度与人性问题。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

创作概况:

作品以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期的英国社会为背景,描写英国资产阶级盛极而衰的历史过程。

1932年,因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

长篇小说《福尔赛世家》三部曲:

《有产业的人》1906、《骑虎》1920、《出租》1921;《现代喜剧》三部曲:

《白猿》1926、《银匙》1926、《天鹅之歌》1928;《尾声》三部曲:

《女侍》1931、《开花的荒野》1932、《河那边》1933。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

创作概况:

从两性关系的视角、以独特的艺术构思再现了人物的命运,从而展示了20和30年代英国的社会风貌;作品兼具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双重特点。

代表作品:

《白孔雀》(1910)《儿子与情人》(1913)《虹》(1915)《恋爱中的女人》(1920)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1928

《虹》

主题:

通过一家三代人的经历揭示了十九世纪后期英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展现了社会思想意识和人际关系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从两性关系的角度剖析现代社会对人性的异化。

特点:

作品大量运用象征、比喻和意象描写的手法来展现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不以塑造人物为目的,重在描摹人物的心理,并由此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课后思考:

厄休拉的形象内涵及其意义;结合小说情节分析“虹”的象征意味。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

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

毛姆原是医学系学生,后转而致力写作。

他的文章常在讥讽中潜藏对人性的怜悯与同情。

《人性枷锁》是其毕业生心血巨著,也为他奠定了伟大小说家的不朽的地位。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长河小说(名词解释):

即多卷本形式的长篇小说,得名于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七卷的序言。

罗曼·罗兰认为,《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作品始终就像是一条长河。

由此,其他在此前后诞生的多卷本系列长篇小说也因情节线索清晰,具有长河般的连贯性和独特的时代气息而被归入长河小说行列。

阿纳托尔·法朗士(1844-1924)

创作概况:

作家、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2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长篇小说代表作:

《苔依丝》(1890)《企鹅岛》(1908)《诸神渴了》(1912)《天使的反叛》(1914)

罗曼·罗兰(1866—1944)

创作概况:

以质朴而粗犷的文笔刻画了身处时代风浪中,为追求理想和正义而奋斗的知识分子形象。

19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

传记:

《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甘地传》

小说:

《约翰·克利斯朵夫》、《欣悦的灵魂》(《母与子》)

《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

主题:

作品批判了资产阶级社会的腐朽堕落,通过主人公的人生历程,反映了20世纪初期欧洲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在社会斗争中从叛逆、追求到幻灭的整个过程,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

克利斯朵夫的英雄主义和反抗精神使其成为20世纪西方社会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作品特点:

作品在结构上与交响乐的乐章有对应之处,每一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作品也由此被称为“音乐小说”。

罗杰·马丁-杜加尔(1881-1958)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新一代作家中,马丁·杜加尔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他的获奖主要是由于他花了二十年时间创作的系列长篇小说《蒂博一家》中“所描绘的人的冲突及当代生活中某些基本方面的艺术力量和真实性”。

代表作:

长篇小说《蒂博一家》(1922-1940),1937年因“长篇小说《蒂博一家》中表現出來的艺术魅力和真实性。

这是对人类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

”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安德烈·马尔罗(1901-1976)

代表作:

长篇小说:

《西方的诱惑》(1926)、《胜利者》(1928)、《王家大道》(1930)、《人类的命运》(1933)。

(其中《胜利者》和《人类的命运》是以中国革命为背景创作的小说。

回忆录:

《反回忆录》(1967)

圣·埃克絮佩里(1900-1944)

代表作:

小说:

《南方邮件》(1929)、《夜航》(1931)、《人类的大地》(1939)

童话:

《小王子》(1943)

 

德国现实主义小说

间离效果(名词解释)(戏剧美学,陌生化):

就舞台效果而言,强调利用艺术手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正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

就表演而言,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合而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

 

亨利希·曼

代表作:

《懒人乐园》(1900)、《垃圾教授》(1905)、《臣仆》(1918)、《亨利四世》(1933-1938)

托马斯·曼

以较为典型的现实主义手法表现资本主义传统社会的衰败和没落。

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

长篇小说:

《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魔山》(1924)、《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1933-1943)、《浮士德博士》(1947)

中篇小说:

《魂断威尼斯》(1912)

 

《布登勃洛克一家》

通过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历经四代人,由繁荣走向没落的过程,反映了德国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社会的传统理想和道德信念逐渐走向衰败的历史现实。

作品特点:

以现实主义的精细笔法,真实地再现生活画面;围绕着人物间的利益关系通过典型化的手法塑造典型人物;情节节奏疏密有度,结构较为严整。

 

赫尔曼·黑塞(1877-1962)

代表作:

《德米安》(1919)、《悉达多》(1922)、《荒原狼》(1929)、《纳尔齐斯和戈尔德蒙德》(1930)、《玻璃球游戏》(1943)。

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1898~1956)

采用自由舒展的结构形式,多侧面地展现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复杂性、矛盾性,引人深思。

20世纪德国戏剧的代表性人物。

代表作:

《夜半鼓声》(1919)、《城市丛林》(1922)、《巴登教育剧》(1929)、《母亲》(1932)、《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9)、《四川好人》(1941)。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通过大胆妈妈一家人的不幸遭遇,揭示了战争对人类美好品质和幸福生活的毁灭性破坏,破除民众对战争所抱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在战争的间隙中能获得好处,实则要付出代价。

作品特点:

1、以人为打断情节的方式增强戏剧的表演效果;

2、以开放式的情节结构促动观众的思索意识;

3、以共时性的场景设置增进戏剧情节的透明化,揭示事件本相。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个人性,美国梦)

时代背景: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获得巨大利益,表面的社会繁荣下隐藏着巨大的社会矛盾和深刻的精神危机。

此时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主要致力于表现这些矛盾和危机,具有较为鲜活的时代气息。

爵士乐时代(名词解释):

语出菲茨杰拉德《爵士乐时代的回声》一文;主要指的是1919年五月至1929年十月这段时期;菲茨杰拉德认为:

“这是一个不断出奇迹的时代,这是一个艺术繁荣的时代,这是一个挥霍无度的时代,这是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时代。

”主要特点是繁荣与衰败相依存,激情澎湃与彷徨迷惘相交织。

迷惘的一代(名词解释):

是二十世纪20年代以相似的主题和创作手法进行创作的一批作家的总称,他们的作品中都带有浓重的“迷惘”情绪。

斯泰因曾指海明威称“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在《太阳照样升起》的扉页上,以斯泰因之语为题词,使这一名称流传于世。

其代表作家有:

菲茨杰拉德、海明威等。

冰山原理(名词解释):

海明威在《死在午后》中提出的创作原则;他认为,“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意图借此比喻说明,作家不仅必须具备深厚的感情基础和生活积累,还要使自己的作品有含蓄简约、凝练深沉的艺术特征。

简言之,即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

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第一位杰出文学家,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