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系统综合性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95040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通信系统综合性设计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现代通信系统综合性设计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现代通信系统综合性设计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现代通信系统综合性设计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现代通信系统综合性设计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通信系统综合性设计论文.doc

《现代通信系统综合性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通信系统综合性设计论文.doc(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通信系统综合性设计论文.doc

华东交通大学现代通信系统综合性设计

目录

第1章绪论 1

第2章长途电话业务的配置实现设计 4

2.1长途电话网的网络结构 4

2.1.1四级长途电话网的网路结构 4

2.1.2二级长途电话网的网路结构 4

2.2CC08程控交换机的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 5

2.2.1CC08硬件模块 5

2.2.2CC08软件系统 6

第3章GSM移动通信系统 8

3.1 GSM系统结构及其功能与接口 8

3.1.1GSM系统结构与功能 8

3.2.2GSM的主要接口 9

3.3华为GSM移动设备核心网设备 10

3.3.1HLR9820系统 10

3.3.2MSOFTX3000 13

3.3.3UMG8900 16

3.4华为GSM移动设备无线侧设备 20

3.4.1BSC6000 20

3.4.2BTS3012 22

第4章EBRIDGE平台和设备的使用和业务配置操作过程 23

4.1对系统进行调试并分析实验结果 24

4.1.1长途业务调试实验 24

4.2手机的位置更新和互相呼叫 25

4.2.1位置更新 25

4.2.2越区切换 25

4.3华为GSM系统联调 26

4.4系统调试并分析实验结果 26

小结 27

参考文献 28

谢辞 29

附录 30

第1章绪论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多媒体通信技术的日益深入和普及,基于因特网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成为了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个简单的网络应该包括3个主要部分,进行传输的传输控制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交换机设备和控制数据速率接入用户的接入设备。

如果还需要进行语音信号的交换,那么就还需要在网络中增加语音网关设备。

在比较早期的网络中,语音信号和信息数据是不能够同时进行传输的,也就是说,一条线路只能满足用户的一种服务要求,要么进行语音通话,要么进行数据通信,这也给用户带来了很多不便。

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的网络不但可以满足用户在上网时进行语音通话的要求,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多媒体通信等多项服务。

大学四年有关通信工程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已经告一段落,理论指导实践,本学期末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综合实训环节,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这个环节中,考验的是我们的综合知识,我们不仅要将平时学习到的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还要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干,完善知识体系结构。

在综合实训的学习环节中,通过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动手操作实验设备,解读设备构造,细化知识体系,我们将大学四年的学习积累融会贯通。

本次实训主要任务是掌握程控交换设备、移动通信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Ebridge平台和设备的使用方法,通过对这些设备的熟悉,使我们对通信专业的方向有进一步的了解。

下面大概介绍一下三个基本概念:

u程控交换实质上是采用计算机进行“存储程序控制”,它将各种控制功能,方法编成程序,存入存储器,利用对外部状态的扫描数据和存储程序来控制,管理整个交换系统的工作。

它主要有这几部分:

1.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是根据用户的呼叫要求,通过控制部分的接续命令,建立主叫与被叫用户间的连接通路;

2.用户电路的作用是实现各种用户线与交换之间的连接;

3.出入中继器是中继线与交换网络间的接口电路,用于交换机中继线的连接;

4.控制部分是程控交换机的核心,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外部用户与内部维护管理的要求,执行存储程序和各种命令,以控制相应硬件实现交换及管理功能;

5.信令系统在交换机内各部分之间或者交换机与用户,交换机与交换机间,除传送话音,数据等业务信息外,还必须传送各种专用的附加控制信号(信令),以保证交换机协调动作,完成用户呼叫的处理,接续,控制与维护管理功能。

u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有蜂窝系统,集群系统,AdHoc网络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分组无线网,无绳电话系统,无线电传呼系统等。

这种传播煤质允许通信中的用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其位置不受束缚,不过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一般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的运行环境十分复杂,电波不仅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发生弥散消耗,并且会受到地形、地物的遮蔽而发生“阴影效应”,而且信号经过多点反射,会从多条路径到达接收地点,这种多径信号的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都不一样,它们互相叠加会产生电平衰落和时延扩展。

移动通信常常在快速移动中进行,这不仅会引起多普勒频移,产生随机调频,而且会使得电波传输特性发生快速的随机起伏,严重影响通信质量。

uEbridge平台的使用

1.步骤

(1)双击Ebridge的快捷图标,或在资源管理器中双击EbridgeR程序来启动Ebridge软件。

(2)软件程序启动后,点击传输实验建立连接。

(3)选择你所需要登陆的SDH网元站点,不必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4)点击申请席位,自软件SERVER服务器端会对登陆操作请求自动进行排队,分配上机时间。

(5)当学生终端占用操作席位后,即可输入命令行。

可以单条执行,也可以执行批处理,单条执行时候,在inputwindow输入命令行。

(6)采用批处理命令执行时候,点击导入文本文件,选择需要执行的文件,然后点击打开窗口。

(7)选择好文件之后,用鼠标点击点击批处理,软件就自动执行命令。

也可以用鼠标双击所要选中的指令,这样指令就会进入输入窗口,按回车逐条执行。

2.命令格式

图1-1传输设备的配置流程

3.业务配置

(1)配置时隙

:

cfg-create-vc12:

sys1,g1w4,1&&16,sys1,t3p1,1&&16;

:

cfg-create-vc12:

sys1,t3p1,1&&16,sys1,g1w4,1&&16; //深圳--广州VC12*16

时隙配置的后面一定要加注释,以标明此时隙的去向。

对于本站上下的VC12业务,注释的格式为“//本站名--对端站名VC12*时隙个数”;对于VC4业务,注释格式为“//本站名--对端站名VC4-第几个VC4”,两端的VC4编号要一致(比如都为第一个VC4);对于本站穿通的业务,注释为“//穿通”,或注释更详细。

可以将不同目的地的业务用空行分开。

(2)设置复用段参数:

:

apsc-set-para:

sys1,0,4,600;

29

第2章长途电话业务的配置实现设计

2.1长途电话网的网络结构

长途电话网的组成:

长途交换中心、长途中继和长途电路组成。

功能:

用来疏通各个不同本地网之间的长途话务。

2.1.1四级长途电话网的网路结构

图2-1

C1为大区中心,也称省间中心

C2为省交换中心,设在省会城市

C3为地区交换中心

C4为县长途交换中心,是长途终端局

多级网路结构存在的问题:

全网服务质量而言,转接段数多,可靠性差。

此外,全网网路管理、维护运行复杂,不利于新业务网开放和支撑网建设。

2.1.2二级长途电话网的网路结构

我国长途网正由四级向二级过渡。

C1、C2间直达电路的增多—合并为DC1,高平面网(省际平面)C3扩大本地网形成—C3称为DC2,低平面网(省内平面)

二级长途电话网的网路结构:

图2-2

各级长途交换中心职能:

DC2:

汇接所在本地网的长途终端话务

DC1:

汇接所在省的省际长途来话、去话业务,以及所在本地网的长途终端话务。

长途交换中心的等级设置原则:

直辖市本地网内设一个或多个长途交换中心时,一般设为DC1。

省会本地网内设一个或者两个长途交换中心时,均设为DC1;设三个或三个以上长途交换中心时,一般设两个DC1和若干个DC2。

地(市)本地网内设长途交换中心市,所有的长途交换中心均为DC2。

2.2CC08程控交换机的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

2.2.1CC08硬件模块

CC08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分为管理模块(AM)、通信模块(CM)、和交换模块(SM)等几大部分,如图2-3所示。

图2-3CC08组成模块

1、管理模块(AM)

主要负责模块间呼叫接续管理,并提供交换机主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式管理结构。

AM由前管理模块(FAM)和后管理模块(BAM)构成。

前管理模块(FAM)

负责整个交换系统的模块间呼叫接续管理,各SM之间的接续都需要经过FAM转发消息。

FAM还提供交换机主处理机与维护操作终端的接口,硬件上与CM结合在一起,合称为FAM/CM,又常简称为AM。

FAM(前台)面向用户,提供业务接口,完成交换的实时控制与管理,也称主机系统。

主要处理话单记录、话务统计等定时性管理任务。

后管理模块(BAM)

一方面提供与FAM的接口,另一方面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方式实现交换机与开放式网络系统的互联。

并且通过Ethernet接口/HDLC链路与FAM直接相连,是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与计算机网相连的枢纽,提供以太网接口,可接入大量工作站,提供V.24/V.35/RS-232接口与网管中心相连。

BAM(后台)面向维护者,完成对主机系统的管理与监控,也称终端系统,BAM硬件上是一台服务器。

BAM上装有终端系统软件,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是全中文多窗口的操作界面,操作灵活,功能完善。

2、通讯模块(CM)

主要由中心交换网和通信接口组成,负责各模块间话路和信令链路的接续。

SM模块间进行话路接续时需要经过模块间的信令链路传递消息,此消息也称为内部信令,例如被叫号码、应答信号等,区别于局间信令。

AM、CM功能可分,物理上不可分,硬件上将FAM和CM做在一起。

3、交换模块(SM)

提供分散数据库管理、呼叫处理、维护操作等各种功能。

SM是具有独立交换功能的模块,可实现模块内用户呼叫接续及交换的全部功能,并配合AM/CM中的中心交换网完成SM间的交换功能。

SM提供各种接口(用户线接口、中继线接口),负责同模块内来自各种接口的呼叫接续。

在小容量情况下,SM可以单模块成局。

SM按照接口单元的不同可分为用户交换模块(USM)、中继交换模块(TSM)和用户中继交换模块(UTM)。

USM只提供用户线接口;TSM只提供中继线接口;UTM既提供用户线接口,又提供中继线接口。

按照与AM/CM距离的不同,SM又可分为局端交换模块和远端交换模块RSM(RemoteSwitchModule)。

CC08在硬件上具有模块化的层次结构。

整个硬件系统可分为以下4个等级:

单板:

单板是CC08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基础,是实现交换系统功能的基本组成单元。

功能机框:

当安装有特定母板的机框插入多种功能单板时就构成了功能机框,如SM中的主控框、用户框、中继框等。

模块:

单个功能机框或多个功能机框的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类别的模块,如交换模块SM由主控框、用户框(或中继框)等构成。

交换系统:

不同的模块按需要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具有丰富功能和接口的交换系统。

2.2.2CC08软件系统

CC08数字程控交换系统软件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操作系统;通信类任务;资源管理类任务;呼叫处理类任务;数据库管理类任务;维护类任务。

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如图2-4所示。

图2-4软件系统组成

1.CC08主要单板

l主处理机板MPU

2块MPU板处于主备用热备份状态,1个位于上框,1个位于下框,上框的MPU也称作A机,下框的MPU也称作B机,MPU板是模块内的中央处理单元,负责对SM的各类设备进行控制。

采用高档CPU处理模块内的上报信息,控制各从节点动作,完成交换的功能,具体功能如下:

通过总线或邮箱直接控制主控框的设备;通过NOD板上的主节点接收用户和中继状态,并对其发出相应的命令;针对用户状态,控制SIG板送出相应的音信号和语音信号;根据本局用户和中继状态,控制MFC板接收和发送多频互控信号;控制交换网板进行接续;以邮箱方式通过通信板(LAPMC2)与AM/CM及其它SM通信;通过HDLC同步串口与后台通信,并由此进行主机软件加载(SM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