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美学笔记.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95017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西方美学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现代西方美学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现代西方美学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现代西方美学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现代西方美学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西方美学笔记.doc

《现代西方美学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西方美学笔记.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西方美学笔记.doc

绪论

第一章唯意志论美学

第二章表现主义美学

第三章直觉主义美学

第四章精神分析学美学

第五章分析美学

第六章经验主义美学

第七章存在主义美学

第八章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第九章解释学美学

第十章解构主义美学

教材及参考书目(注:

各流派代表人物的代表著作为必读书目)

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

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

程孟辉主编《现代西方美学》(上、下编)

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

绪论

Ø现代西方美学的分期

Ø现代西方美学的主要流派

Ø现代西方美学的基本特点

一、分期

关于起点的三种观点:

从哲学角度,始于19世纪中叶,即Hegel逝世以后(1831)

从经济角度,始于20世纪(1900),工业革命前为近代

从政治角度,十月革命以后形成两个阵营、两种意识形态

我们一般采取前二种观点的结合:

1831-19世纪末,过渡酝酿

20世纪初的头30年,形成发展

20世纪30-50年代,初具规模

20世纪60年代以后,后现代时期(福柯、德里达、詹姆逊、利奥塔)

对后现代的看法:

现代之后;现代的后期;现代与后现代交织进行

二、主要流派

李泽厚:

内容与形式的二分法

朱狄:

科学与分析的二分法

当前学术界: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二分法(两大思潮)

人文主义-唯意志论美学、表现主义美学、存在主义美学……

科学主义-形式主义美学、分析美学、结构主义美学……

三、基本特点

构成西方古典美学的三个方面

美的本质:

从客体立论的现象-本质模式

审美心理:

从主体立论的主客体模式

艺术:

艺术哲学

现代西方美学由三面变成二面,悬置了美的本质(?

1、两个转向:

理性非理性、认识论语言论

现代西方美学为什么会出现两个转向?

这对其发展有什么影响?

17世纪前,本体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17世纪-19世纪末,认识论(我们是如何知道世界的本质)——在对世界作出判断以前,先对知识的可靠性和可能性作出回答

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我们知道的究竟是什么)

培根的经验主义(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19世纪末-,语言论(我们是如何表述我们所知晓的世界)——在语言层面上检验命题的真伪

2、方法上,对主体性的解构,趋向主体间性

3、多元化发展:

流派林立,更迭迅速,基本矛盾的对立融合

主要表现为反传统:

颠覆理性主义和主客二分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打破和谐论美学,走向不和谐;反对欧洲中心主义,强调对东方美学的吸收、融合。

四、如何评价现代西方美学?

康德和黑格尔把美学的基本问题由“美是什么”转变为“审美是什么”和“艺术是什么”,在扭转了美学方向的同时也终结了美学,传统意义上的美学不复存在。

西方现代美学走向“非美学”、“反美学”(有美无学)。

这与其是美学的解构,不如说是美学的建构、美学的转型。

第一章唯意志论美学

(叔本华美学思想、尼采美学思想)

导论

唯意志论哲学试图以意志一元论来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从思想渊源上,上继康德的“批判哲学”,以非理性的方式探讨和改造康德的“物自体”;从影响上,下开生命哲学、精神分析学派和存在主义。

作为唯意志论美学的奠基人,叔本华认为艺术活动的意义就在于使人在瞬间的审美静观中摆脱意志的束缚,进入一种无知、无欲、无我的超然境界。

(悲观、禁欲)

作为唯意志论美学的发展者,尼采认为艺术不是“生命意志”的“清洗剂”,而是“权力意志”的“兴奋剂”,即通过富有感性色彩和生命节奏的审美活动强化人的意志追求(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乐观、纵欲)

一、叔本华美学思想

叔本华(1788-1860),现代西方反理性思潮的开山鼻祖,以其悲观主义美学对西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古典到现代的过渡,思辨美学到人生美学,主客二分突破的尝试。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8)

哲学思想:

世界是我的表象(出发点),世界是我的意志(核心),自在之物到理念到事物(构架),悲观主义人生观(外壳),世界是无(终点)

(一)表象:

认识论意义上的世界

1、反对黑格尔,继承康德

在当时的德国,叔本华的哲学是作为官方哲学的对立面而出现的。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567页:

不管怎样,我不承认在他和我之间,在哲学上已发生过什么新事情,所以我是直接上接着他的。

2、对康德的改造

(1)把康德的“现象界”改造为“表象”

(2)把康德的“因果律”改造为“根据律”,即主体获得表象的先验条件

(3)重新界定康德关于“直观”和“思维”的界线

康德的漏洞:

从认识论意义上假定“物自体”的存在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4)把康德的认识论推到休谟、贝克莱那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25页:

“世界是我的表象”:

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

并且,要是人真的这样做了,那么,在他那儿就出现了哲学的思考。

(二)意志:

本体论意义上的世界

1、认识“物自体”的途径

要通过认识来认识超认识的对象,是完全行不通的。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150页:

这就好比一个人枉自绕着一座王宫走而寻不到进去的入口,只落得边走边把各面宫墙素描一番。

然而这就是我以前一切哲学家所走的路。

从主体入手,通过反观自身达到对“物自体”的把握。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185页:

我不但认识其一面,表象的一面,而且还认识其第二面,叫做意志的那一面。

意志就是“物自体”。

2、叔本华“意志”的意义

意志是一切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虽然表现形态不同,但在根本上是同一的。

意志是先于认识的生命冲动。

(叔本华第一次将本能抬高到认识之上,从而开了反理性的先河。

意志是盲目的,没有止境的原始欲望。

(只知道现在欲求什么,不知道根本欲求什么,从而注定了人生的悲剧性。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426-427页:

到了最后必然还是死亡战胜,因为我们的诞生就已把我们注定在死亡的掌心中了;死亡不过是在吞噬自己的捕获品之前,[如猫戏鼠]逗着它玩耍一会儿罢了。

在这未被吞灭之际我们就以巨大的热诚和想方设法努力来延长我们的寿命,愈长愈好,就好比吹肥皂泡,尽管明知一定要破灭,然而还是要尽可能吹下去,吹大些。

3、叔本华的继承和批判

研究角度不同(导致了现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全面兴起)

研究方法不同(改变了以逻各斯为中心的传统话语,解构了传统的哲学体系)

研究结果不同(非理性的复兴)

(三)理念:

美学意义上的世界

1、“理念”的界定:

连接意志和表象的中介环节

与“意志”不同,“理念”是客体,是认识对象:

理念是意志的“直接的客体性”。

与“表象”不同,“理念”尚未在时空和因果关系中得到进一步展开,因而缺乏具体的规定性。

“理念”是事物的类本质和典型。

2、“理念”的把握:

将认识从意志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249-250页:

把人的全副精神能力献给直观,浸沉于直观,并使生命意识为宁静地观审恰在眼前的自然对象所充满,就是人们自失于对象之中了,

这种主客交融、物我两忘的认识活动不是别的,正是审美。

审美的“观审”说:

审美非功利性、非理性、主体性。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275页:

这样,人们或是从狱室中,或是从王宫中观看日落,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叔本华摆脱人生痛苦的两条途径:

宗教和艺术。

3、进入“理念世界”的条件

就主体而言,必须摆脱意志的束缚,成为一种纯主体(审美态度);就客体而言,必须脱离与外物的联系,成为可供观审的理念(审美对象)。

任何人都可以摆脱意志的束缚,进入审美境界(审美主体的无条件),但人们的审美能力是有差别的(审美主体的有条件);任何事物都可以呈现其特定的“理念”,成为审美对象(审美客体的无条件),但不同的对象引起主体进入审美状态的美学价值又是有区别的(审美客体的有条件)。

4、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

(1)审美主体:

天才论

第一,天才的本质:

卓越的观审能力,“明亮的世界眼”,只有艺术家需要天才

第二,天才的特点:

超人,与常人不同,只能成为艺术家而不能成为实干家

第三,天才与想象力:

创造艺术、创造典型

天才的独创性不在于是否能够创造出某一艺术作品,而在于是否能够将认识推进到某一深度,因而,在叔本华这里,艺术创作的独创是认识性的而非表达性的。

叔本华天才论的独特之处:

以往的天才论,包括康德、黑格尔,都把天才作为一种创造的才能,即把天才的价值归于对艺术的创造。

叔本华的天才是一种不依据规律的认识,一种弃绝了欲望的认识,是对永恒理念的认识,一句话,即“直观的认识”。

(2)审美客体:

美和艺术的分类

第一,量的分类

美的分类:

“理念”的等级越高,对象越美

无机界-植物界-动物界-人

艺术的分类:

与“意志”客体化的级别相对应(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

建筑艺术(非理念的表象)-造型艺术和诗(理念的体现)-音乐(意志的写照)

第二,质的分类

美的分类:

优美、壮美、媚美

叔本华的“壮美”不同于康德的“崇高”。

媚美是“唤起鉴赏者的意志因而摧毁了纯粹的审美观赏”,是反审美的。

媚美的艺术有两类:

一类是对意志的肯定,一类是对意志的否定。

叔本华认定,媚美是美的死敌,媚美的艺术根本不配称作艺术。

艺术的分类:

喜剧和悲剧

叔本华沿袭了西方轻喜重悲的传统,认为不幸的来源有三:

来自异乎寻常的恶人;恶运所致;人物不同的地位、关系所致(叔本华最欣赏)。

叔本华同样重视悲剧的冲突,但不同于黑格尔的“冲突”。

(四)评价

开辟了现代西方美学的新方向,以非理性全面批判了黑格尔的古典美学,用意志取代理性,赋予审美以生命的意义,影响后世的美学和艺术。

古典向现代的过渡,保留了古典美学的痕迹,但把美和艺术与人生相联系,突破了古典的思辨美学,走向人生美学。

二、尼采美学思想

尼采(Nietzsche,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

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因为尼采,美学第一次成为对自我生命的基本意义和终极价值的追寻。

“寻找自我”成为尼采以后整个美学的主题。

美学著作《悲剧的诞生》(1871)

(一)反理性的“生命-强力意志”哲学

1、本体论:

从生命意志到强力意志

叔本华哲学的缺陷:

肯定生命本质为非理性的意志,但却出于理性的考虑而将其否定,走向禁欲主义,即用非本质的东西否定本质的东西,用生命之意义否定生命之存在本身。

为此,尼采通过希腊艺术来肯定生命,从意志入手对叔本华哲学进行反向证明。

他“用艺术家的眼光考察科学,又用人生的眼光考察艺术”,认为艺术的价值不是像叔本华所说的那样对生命的弱化和否定,而恰恰是对生命的强化和肯定。

《悲剧的诞生》:

酒神祭之作为一种满溢的生命感和力感,在其中连痛苦也起着兴奋剂的作用,……肯定生命,哪怕是在它最异样最艰难的问题上;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我称这为酒神精神。

在尼采看来,世界的本质是强力意志,而强力意志是永恒的,不可能有确定的目的和终点。

(世界历史“永恒轮回”说)

2、认识论:

彻底的反理性主义

非理性:

作为主体的精神非常复杂,理性只是其中一部分,本能、意志、欲望更重要,更有力。

(理性认识成为非理性本能的工具)

否定真实世界的存在和可认识性:

存在是一个空洞的虚构,假象的世界是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