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伤题总结版.docx
《筋伤题总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筋伤题总结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筋伤题总结版
第一节筋伤概论
一、选择题
1.造成慢性伤筋最常见的原因是(持续劳损)
2.伤筋初期的治疗原则是(活血祛瘀,理气止痛)
3.(清代)中医伤科将伤筋病变分作“筋强、筋歪、筋柔、筋正、筋断、筋折、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
4.筋位异常(筋歪、错缝、筋走筋翻)
5.伤筋初期及中期,外用药物宜消瘀退肿、理气止痛,常用药膏有(三色敷药)
6.无筋膜、肌肉、韧带断裂的络脉受伤所致瘀血凝滞的伤筋,古医籍所裁称为(筋强)
7.损伤后肌腱、韧带位置有所改变的伤筋,古医籍所载称为(筋翻)
8.筋伤初期适宜应用的方剂是(桃红四物汤)
9.筋伤中期适宜应用的方剂是(和营止痛汤)
10.《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一书中曾述及(按摩法、推拿法)
11.急性伤筋的后期及慢性伤筋,因筋络不和,疼痛乏力,治宜何法为主(养血和络温经止痛)
12.风寒砂适用于治疗(陈伤隐痛、风湿痹痛)
13.急性伤筋中期临床表现的是(疼痛渐减、瘀斑青紫、局部肿胀渐消)
14.筋的范畴的组织有(肌腱、肌肉、关节囊、关节软骨、韧带、筋膜)
15.伤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撕脱性骨折、损伤性骨折、骨性关节炎、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僵硬、神经损伤、损伤性骨化、血管损伤、坠积性肺炎)
16.不宜施行理筋手法的是(骨恶性肿瘤、妊娠期、骨髓炎、骨结核、肌腱断裂)
二、填空题
1.伤筋的外因,根据外力的性质,可分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持续劳损)三种。
2.根据伤筋的程度不同,伤筋可分为(筋位异常)、(筋撕裂)、(筋断裂)。
3.急性伤筋的主要症状是(疼痛)、(瘀肿)、(功能障碍)。
4.扭伤多发生在(关节及关节周围),导致挫伤的暴力多为(直接暴力)。
5.筋伤并发损伤性骨化多发的部位是(肘部),关节内游离体的好发部位是(膝关节)。
6.针灸治疗急、慢性筋伤的取穴方法是(取阿是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
7.急性伤筋尚须与(风湿肿痛)、(湿热流注)等相鉴别
8.慢性伤筋还要与(骨痨)、(骨肿瘤)等相鉴别
9.关节部位的伤筋,后期易出现(骨刺)、(关节软骨面)的炎症等。
三、名词解释
1.伤筋——各种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所造成的肌腱、韧带、筋膜、关节囊、关节软骨及其他各种软组织的损伤,统称为伤筋。
2.新鲜性伤筋——指由暴力引起的,病程不超过2周的筋伤。
3.陈旧性伤筋——指由慢性劳损所引起或由急性筋伤失治、误治转变而成,病程超过2周的筋伤。
4.扭伤——系间接暴力使关节及其周围的筋膜、肌肉、韧带过度扭曲、牵拉造成的筋伤。
5.挫伤——是指外力打击、重物挤压等直接暴力作用人体而引起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6.筋撕裂——是由于扭捩、牵拉等强大外力造成某一部位筋的部分撕裂损伤。
7.筋断裂——是由于扭捩、牵拉等强大外力或锐器切割等原因造成某—部位筋的完全断裂损伤。
8.筋位异常——是由于外力导致以筋肉的位置发生异常为病理的筋伤。
9.关节内游离体——关节面软骨损伤,软骨脱落,钙化,存于关节腔内,称关节游离体。
四、问答题(简要回答问题)
1.筋伤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答:
①理筋手法②药物内服③药物外用④针灸疗法⑤水针疗法(封闭疗法)⑥功能锻炼与固定⑦手术。
2.筋伤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答:
①小骨片撕脱:
由于肌腱附着点的牵拉而引起骨质撕脱。
②神经损伤:
根据肢体运动、感觉功能丧失范围,肌肉有无明显萎缩等,可大致判定神经损伤部位。
③损伤性骨化:
如肘部大血肿,若处理不当,软组织中出现骨化现象,引起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X线摄片显示不均匀的钙化影。
④关节内游离体:
伤筋时兼有软骨损伤,在后期可演变为小骨块,脱落而成游离体。
⑤骨性关节炎:
关节部位的伤筋,后期易出现骨刺及关节软骨面的炎症等。
3.试述理筋手法在治疗伤筋时的操作要点?
答:
①新伤手法操作宜轻,陈伤手法操作宜重。
手法轻时不宜虚浮,手法重时切忌粗暴,要求稳准有力,达到治疗目的。
②对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或筋走、筋翻、肿痛强直者,可将受伤关节作一次或两次伸屈、旋转活动,其活动范围大致相当于该关节的生理活动限度,这样有利于筋络骨节的舒顺,又不致引起新的损伤,治疗后,患者即感觉疼痛减轻。
③新伤局部血脉损伤,皮下出血,肿胀较重者,可用两拇指的螺纹部或掌根部作按法,即可使肿胀消散,且有压迫止血作用。
④四肢关节重症伤筋及邻近关节的骨折等,剧烈肿痛势必阻碍局部关节的活动。
当肿痛渐消,骨折渐愈之时,可用理筋手法协助患者将关节徐徐伸屈并旋转,操作时应以不加重局部疼痛为宜,切忌猛烈屈伸,加重局部损伤和影响恢复。
4.伤筋如何分类?
答:
目前常用的分类方式主要有三种:
(1)根据不同形式的暴力,可将伤筋分作扭伤、挫伤和碾伤三类。
扭伤系间接暴力使肢体和关节周围的筋膜、肌肉、韧带过度扭曲、牵拉,引起损伤或撕裂。
扭伤多发生在关节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
挫伤系指直接暴力打击或冲撞肢体局部,引起该处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等损伤。
挫伤症状以直接受损部位为主。
碾伤系指由于钝性物体的推移或旋转挤压肢体,造成以皮下及深部组织为主的严重损伤,往往形成皮下组织、筋膜、肌腱、肌肉组织与神经、血管俱伤,且易造成局部的感染和坏死。
(2)根据伤筋的病理变化,可分为瘀血凝滞、筋位异常、筋断裂等类型。
瘀血凝滞系指筋膜、肌肉的络脉受伤,但无筋膜、肌肉、韧带的断裂,或虽有微小的筋膜撕裂,但不致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
筋位异常即筋歪、筋翻、筋错缝等,局部或可有瘀肿,仔细地触摸可发现肌腱、韧带位置有改变。
筋断裂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的断裂,伤后正常功能丧失或出现异常活动等。
(3)从病程而言,伤筋又可分为急性伤筋及慢性伤筋。
如急性伤筋患者体质素健,治疗及时,可不致进入慢性阶段;若系伤筋断裂,或老弱患者,或职业性劳损,日久可出现肌肉僵凝、或肌力柔弱,或局部苍白浮肿等慢性伤筋症状。
5.急、慢性筋伤应分别与哪些病证鉴别?
答:
(1)急性伤筋须与风湿肿痛、湿热流注等相区别。
风湿肿痛多无明显的外伤史,局部红肿而不青紫,全身发热等;湿热流注则有较重的全身症状,如发热、汗出而热不解、神疲纳呆等。
局部应注意有无波动感,结合实验室检查等,可明确诊断。
(2)慢性伤筋要与骨痨、骨肿瘤等相区别。
虽然通过X线片可观察到骨痨、骨肿瘤所引起的骨骼破坏,但某些关节结核起自滑膜,病程进展缓慢,微肿疼痛,骨骼尚未明显破坏,往往难于早期明确诊断;某些良性或恶性骨肿瘤的早期,由于症状轻,骨骼变化不显著,也不易早期确诊。
应对全身情况、局部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等全面考虑,争取早期明确诊断。
第二节 颈部筋伤
一、选择题
1.瘫痪型颈椎病的主要治疗原则是(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2.对椎动脉造成挤压和刺激引起脑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钩椎关节增生)
3.瘫痪型颈椎病受压并引起症状的组织是(脊髓),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行走不稳)
4.眩晕型颈椎病受压并引起症状的组织是(椎动脉 ),典型的临床症状是(眩晕、猝倒)。
5.痹痛型颈椎病受压并引起症状的组织是(神经根),也称(神经根型颈椎病),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肩臂麻痛)。
6.局部型颈椎病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反复落枕)
7.只出现猝倒症状的颈椎病类型是(椎动脉型)
8.一般不宜采用手法治疗的颈椎病类型是(脊髓型 )
9.治疗颈椎病的枕颌牵引的牵引重量一般为(2~5kg)
10.颈椎病的主要治法是(理筋手法)
11.用于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体格检查方法是(旋颈诱发试验)
12.痹痛型颈椎病体检时发现患侧拇指、示指感觉减退时,常提示何部位有病变(C5-6 )
13.痹痛型颈椎病体检时发现患侧示、中指感觉减退时常提示何部位有病变(C6-7)
14.比较少见的颈椎病类型是(脊髓型),比较多见的颈椎病类型是(神经根型)
15.可发展成为不可逆性神经损害的颈椎病类型是()
16.不属于理筋手法适应症的颈椎病类型是(瘫痪型)
17.属于颈部劳损性改变的是(颈椎骨质增生、项颈韧带钙化、颈椎间盘退化)
18.可造成颈椎管狭窄,导致瘫痪型颈椎病的原因有(突出的椎间盘、颈椎椎体后缘增生的骨刺、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
19.眩晕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有(头痛、颈性眩晕、猝倒)
20.落枕的常见病因是(睡眠时姿势不良、枕头高度不当、颈部感冷受凉 ),压痛点在(斜方肌),
(1)周内多能痊愈
21.颈椎病受压并可引起临床症状的组织有(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食管)
22.椎动脉型颈椎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猝倒、眩晕、头痛、易跌倒)
23.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和体征的重要因素有
(髓核的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后纵韧带肥厚、小关节的骨质增生)
24.落枕(晨起双侧颈项疼痛、部活动受限、颈肌痉挛、头颈部歪斜、胸锁乳突肌可触及条索状改变)
二、填空题
1.椎动脉型颈椎病头痛部位主要在(枕部)、(顶枕部),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
2.落枕的中医证型可分为(瘀滞型)证、(风寒型)证。
3.枕颌牵引适用于大部分的(痹痛型或神经根型)型及(眩晕型或椎动脉型)型颈椎病。
患者的头部应略向(前)倾为宜,牵引重量一般为(2~5)千克每次牵引时间约(30分钟)。
4.局部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多局限在(颈部)。
5.痹痛型颈椎病的特殊体格检查方法(神经根牵拉试验)和(压头试验)试验。
6.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临床表现是(眩晕)、头痛和(猝倒)。
7.眩晕型颈椎病的眩晕最大的特点是(头部旋转)引起眩晕,常用的体格检查方法是(旋颈诱发试验)。
三、名词解释
1.颈椎病——是由(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而引起的综合征。
2.牵拉试验——检查者一手扶患者头的患侧,另一手握患侧上肢,将其外展90°,两手作反方向牵拉,若有放射痛或麻木则为牵拉试验阳性。
3.压头试验——患者取坐位,颈后伸并偏向患侧,检查者以左手托其下颌,右手从头顶逐渐下压,若出现颈部痛或放射性痛则为压头试验阳性。
四、问答题
1.落枕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
①睡眠醒后一侧颈项部出现疼痛、酸胀,可向背部或上肢放射;②颈部活功受限,严重时头部向患侧歪斜;⑦颈部肌肉痉挛,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大小菱形肌等处压痛,可触及条索状改变。
2.试述落枕与局部型颈椎病临床鉴别要点?
答:
鉴别诊断项
落枕
局部(颈)型颈椎病
发病时间
睡醒后
无明显规律
发病原因
睡觉时头颈姿势不正,枕头高度不当
常有低头工作劳损史
症状与体征
睡醒后一侧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颈部肌肉痉挛,压痛,触及条索状改变
枕项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颈部肌肉僵硬,反复出现落枕
3.颈椎病根据临床症状如何分类?
答:
①局部型,②痹痛型,③瘫痪型,④眩晕型,⑤混合型。
4.颈椎病根据病理改变如何分类?
答:
①颈型,②神经根型,③脊髓型,④椎动脉型,⑤混合型,⑥交感神经型,⑦食管压迫型。
5.试述压头试验的检查及结果判断方法?
(1)检查方法:
患坐位,颈后伸,偏向患侧,检查者以手托其下颌,令一手从头顶逐渐下压;
(2)结果判断:
若出现颈部疼痛或放射性痛,为压头试验阳性,提示神经根型颈椎病。
6.试述神经根牵拉试验的检查及结果判断方法?
(1)检查方法:
患者坐位,检查者一手扶患者头的患侧,另一手握住患肢,将其外展90,两手作反方向牵拉;
(2)结果判断:
若手臂有放射痛或麻木为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提示神经根型颈椎病。
7.试述旋颈诱发试验阳性的发生机理?
(1)正常情况下,头转向右(左)侧,右(左)侧椎动脉血流量减少,左(右)侧椎动脉血流量增加,以代偿血供,使大脑有正常的血供;
(2)颈椎病一侧椎动脉受压,血流量已经减少,无力代偿,当头转向健侧时,脑部因血供不足而产生眩晕。
8.论述颈椎病的病因病理?
答:
颈椎病多见于四十岁以上中壮年患者,常因长期低头工作,如誊写、缝纫、刺绣等职业,较易发生,或由于年高肝肾不足,筋骨懈惰,引起颈部韧带肥厚钙化,椎间盘退化,骨赘增生等病变影响到椎间孔变窄神经根受压时,即逐渐出现颈椎病的各种症状,第5-6颈椎及第6-7颈椎之间关节活动度较大,因而发病率较其余颈椎关节为高。
9.简述痹痛型、瘫痪型及眩晕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痹痛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
颈痛伴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颈后伸时加重。
颈部活动受限,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力减退。
神经根牵拉试验及压头试验多为阳性;
瘫痪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
早期颈部无不适,下肢发紧,胸部有束带感,行走不稳,易跌倒,不能跨跃障碍物。
晚期出现受压脊髓节段以下感觉运动障碍,二便失禁或潴留,反射亢进,椎体束征阳性;
眩晕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
颈性眩晕、头痛和猝倒史,且能除外眼源性及耳源性眩晕。
10.临床如何鉴别失枕与颈部扭挫伤?
答:
失枕与颈部扭挫伤均有颈项疼痛,头偏向患侧,患处肌肉痉挛压痛,颈项转侧受限等临床表现。
二者须依据下列相异之处予以鉴别:
①病因:
颈部扭挫伤有明确的外伤史(扭伤或挫伤),而失枕系静力性损伤,多由睡眠姿势或枕头放置不当以及颈背遭受风寒侵袭所引起。
②发病年龄与季节:
失枕多见于20岁以后成年人,以冬春二季为多发,而颈部扭挫伤与年龄、季节毫无关系。
③临床表现:
颈部挫伤后局部可有轻度肿胀、压痛;失枕由风寒外束所致者,可有恶风、身热、头痛等表证。
④发病时间:
失枕症状多于睡醒后出现,而颈部扭挫伤在暴力作用后出现。
⑤并发症:
颈部扭挫可兼有骨折、脱位或手臂麻痛等神经损伤症状,而失枕无此并发症,X线检查,无阳性体征。
11.在诊察痹痛型颈椎病时,如何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判断病变所在的位置?
答:
(1)病变部位在C3、C4椎间隙以上时可见:
颈部疼痛、向枕部放射,枕部感觉障碍且麻木。
(2)病变部位在C4、C5椎间隙时可见:
颈根部疼痛,经肩顶前至上臂前外侧和前臂桡侧前部直达腕部,有放射痛及麻木感。
(3)病变部位在C5、C6椎间隙时可见:
项背疼痛,上臂外侧、前臂桡侧到拇指、食指有放射痛及麻木感。
前臂桡侧及拇指感觉障碍,肱二头肌力减退,腱反射减弱,肩胛内上缘有压痛。
(4)病变部位在C6、C7椎间隙时可见:
颈背疼痛,沿上臂和前臂后侧中央到食指、中指有放射痛及麻木感。
肱三头肌肌力减退,腱反射减弱,肩胛骨内缘中部压痛。
偶有伸腕及伸指肌力减退。
(5)病变部位在C7、T1椎间隙时可见:
麻木,疼痛沿上臂前内侧和前臂尺侧至无名指及小指,肩胛骨内下缘有压痛。
五、病案分析题(对病例进行诊断、分析及作出相应的处理)
1.某,女,43岁,主因颈及右上肢疼痛5天来院就诊。
患者5天前因加班整理帐目劳累出现颈部疼痛,颈后伸时加重,痛引右肩、臂至手部,伴右手尺侧麻木。
查:
颈部生理曲度消失,活动受限,活动范围:
前屈30°,后伸5°,左右侧弯各15°。
C5—6、C6—7棘突间及右旁压痛,压头试验阳性,右侧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
右环、小指尺侧皮肤感觉迟钝,夹纸试验阳性。
右肱二头肌腱反射减弱。
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弦。
颈椎X线片示:
颈椎曲度变直,C5一6、C6—7椎间隙变窄,C6、C7椎体后缘增生,C5一6、C6—7椎间孔变小。
请写出诊断、病因病机简析、治法、方药。
答:
诊断:
颈椎病(痹痛型)
病因病机简析:
长期低头伏案工作,颈部劳损,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故见局部疼痛及肢体放射痛,血不荣肌肤、筋脉则见麻木、无力。
舌暗红,苔薄白,脉沉弦均为瘀血阻络之象。
治法:
①可应用颈肩部及上肢轻柔的理筋手法。
②枕颌牵引,牵引重量2—5kg,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③药物治疗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法。
方药:
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葛根全虫 地龙 黄芪丹参桂枝甘草
2.某,男,45岁,工人。
患者诉因天气炎热,晚间当街露宿早晨睡起后出现左侧颈部疼痛,头歪向右侧,颈部活功受限而就诊。
查:
左侧胸锁乳突肌压痛明显,可触及条索状改变,微发热,恶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问题:
①明确诊断,②拟定治疗方案。
答:
(1)患者的诊断是落枕(风寒型)
(2)治疗方案:
药物内治:
疏风散寒,宣痹解肌,葛根汤加味葛根15g麻黄5g桂枝10g 白芷10g羌活10g当归10g防风10g 柴胡10g红花5g茯苓lOg白芍10g 甘草3g。
5副,水煎,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外治法:
理筋手法:
可用点按、捏拿、拔伸、旋转等手法治疗,后两种手法应慎用。
针灸疗法:
取悬钟、风门、外关、后溪等穴位。
枕颌牵引:
间断牵引30分钟,每日1次。
练功疗法:
症状相对缓解后可作颈的俯仰、旋转动作。
3.某,女,50岁,教师。
近日受凉后,出现颈项部疼痛,连及右肩部,并向右上肢放射,手指麻木,手握力下降,颈后伸时症状加重,颈部活动受限。
颈椎X线片显示:
钩椎关节明显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
问题:
①明确诊断;②还需作的特殊体格检查法;③拟定外治法治疗方案。
答:
(1)患者的诊断是颈椎病(神经根型或痹痛型)。
(2)如要确诊还需作的特殊体格检查法是神经根牵拉试验和压头试验。
(3)能采用的外冶法有:
①理筋手法:
可用点穴、拿捏、动作缓和的拔伸、旋转、斜扳等手法治疗,后三种手法应慎用;
针灸疗法:
取风池、风门、大椎、外关、后溪等穴位,用泻法。
枕颌牵引:
牵引重量2—5Kg,每次牵引30分钟,每日1次。
牵引姿势以头部略向前倾为宜。
练功疗法:
症状相对缓解后可作颈的俯仰、旋转动作。
第三节 肩部筋伤
一、选择题
1.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是(肩关节)
2.肩关节周围炎好发的年龄段是(50岁以上)自愈一般病程(1年)
3.冈上肌腱炎疼痛弧出现在肩关节外展(60°~120°)
4.当肩外展至何角度时,肩峰下滑囊完全缩进肩峰下面,冈上肌腱很容易受到摩擦,日久形成劳损。
(90)
5.肩关节周围炎和冈上肌腱炎活动受限情况共同的为(外展受限)
6.肱骨外科颈骨折多发于(青壮年 )
7.外伤后,冈上肌肌力消失,无力外展上臂,如果帮助上肢外展至60以上后,就能自动抬举上臂者,诊断为(冈上肌腱断裂)
8.冈上肌腱断裂后出现的症状有(疼痛、肿胀)
9.肩关节周围炎的特征有(多见于中老年、肩部肿胀不明显)
10.肩关节周围炎的分期为(急性疼痛期、粘连僵硬期)
11.冈上肌腱炎的特征有(多缓慢发病、用力肩外展时疼痛明显)
12.广义的肩关节周围炎包括(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峰下滑囊炎、喙肱冲击症)
13.肩关节周围炎的别称有(五十肩、漏肩风、露肩风、肩凝风、肩凝症)
14.肩关节周围炎常用的练功活动方法有(手拉滑车、蝎子爬墙)
二、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空格内)
1.肩关节周围炎临床常分为(气血虚型)、(风寒湿型)、(瘀滞型)三型。
2.冈上肌的作用是(协同外展肩关节)。
3.冈上肌腱炎是肩关节外展时冈上肌腱受到(喙突肩峰韧带)和(肩峰)的挤压、摩擦所引起。
。
三、名词解释
1.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周围炎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者包括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所有的无菌性炎症,如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峰下滑囊炎等。
狭义者是指因睡眠时肩部受凉引起冻结肩。
临床上肩关节周围炎指狭义者。
2.疼痛弧——疼痛弧是指冈上肌腱炎患肩外展未到60º时疼痛较轻,被动外展至60º一120º范围内时,疼痛较重,当上举超过120º时,疼痛又减轻,且可自动继续上举。
因而对60º一120º这个范围称为“疼痛弧”。
四、问答题(简要回答问题)
1.简述肩关节周围炎与痹痛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
①肩关节周围炎与痹痛型颈椎病都可出现肩臂部疼痛,但痹痛型颈椎病肩关节活动尚可,且无肩臂部压痛,而肩关节周围炎则肩关节活动受限,肩臂部压痛明显。
②肩关节周围炎的肩臂部疼痛与神经走行无关;痹痛型颈椎病的肩臂部疼痛与颈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
③肩关节周围炎X线检查多为阴性;痹病型颈椎病X线片多出现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等变化。
2.简述冈上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临床鉴别要点?
冈上肌腱炎发病缓慢,肩外侧渐进性疼痛,上臂外展60º~120º时肩部疼痛剧烈。
检查时压痛点在肱骨大结节部或肩后冈上部,“疼痛弧”征阳性;
肩峰下滑囊炎主要表现为肩峰下疼痛、压痛,但当肩外展至90º时原肩峰下压痛处压痛不明显或消失;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疼痛、压痛以肱骨结节间沟为主,肱二头肌抗阻力屈肘时疼痛加重。
3.肩关节扭挫伤患者如何进行固定和练功活动?
早期患肢用三角巾悬吊,肘关节置于屈曲90º的功能位,以限制肘关节的伸屈活动,并督促患者多作手指伸屈握拳活动,以利消肿。
两周后肿痛减轻,可逐步练习肘关节的伸屈功能,使粘连机化逐步松解以恢复正常。
如作被动伸屈活动,必须是轻柔的,不引起明显疼痛的活动,禁止作被动粗暴的伸屈活动。
青少年患者严禁被动按摩,防止继发骨化性肌炎。
4.试述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病理?
内因多缘由年老肾气不足,气血渐亏,血不荣筋,外因与风寒湿邪侵袭、劳损,外伤有关。
其发病方式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1)在年老气血虚损、营养失调,内分泌紊乱而产生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加之长期慢性劳损,产生局部炎症如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峰下滑囊炎等,初起为避免疼痛,产生保护性肩关节活动受限,使肩关节长期静止于某一位置,迁延日久,渗出物粘连关节囊,使关节僵化,产生器质性肩关节功能受限,进一步引起废用性肌萎缩,如三角肌萎缩。
(2)上肢骨折或脱位,如肱骨外科颈骨折以及肩关节脱位,长期固定,缺乏必要的、适宜的功能煅炼,致使损伤后的出血渗出产生粘连,从而诱发肩周炎。
(3)在患者气血不足,产生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复感风寒湿邪,初起表现为以疼痛为主的“肩痹”,日久症状逐渐加重,演变为肩关节周围炎。
5.试述肱骨外科颈骨折与肩周炎的鉴别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项
肱骨外科颈骨折
肩关节周围炎
发病年龄
青壮年
50岁以上
发病情况
有明显的外伤史,发病急
多为慢性发病,可继发于外伤后
症状与体征
肩部肿胀、瘀班,
肱骨外科颈部环周压痛
肩部疼痛,夜间尤甚,
肿胀不明显,活动受限
X线征
可见肱骨外科颈部骨折征象
病程日久,可见肱骨骨质疏松
6.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①疼痛:
自觉肩周疼痛,昼轻夜重,可向颈项、上臂放射。
为减轻和避免疼痛,患者多取健侧卧位。
②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外展、外旋、高举受限,日常生活中梳头、洗脸、穿衣均感困难。
其特点是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均受限。
③“扛肩现象”:
被动外展肩关节时,肩部高耸,肩胛骨随之向上转动。
④日久可产生废用性肌萎缩,以三角肌最为明显。
⑤检查肩部不肿,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
7.肩关节周围炎与冈上肌腱炎在临床检查时如何区别?
肩关节周围炎与冈上肌腱炎均表现为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障碍,但由于二者的病理基础不同,临床检查时,各具特点以资区别。
(1)肩关节周围炎:
肩周围有广泛的压痛点,肩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被动外展肩关节时,可连动肩胛骨而出现“扛肩现象”。
(2)冈上肌腱炎:
在肩关节外展60~120º范围内时,疼痛明显,而在此范围外则疼痛较轻,表现出明显的疼痛弧。
压痛点在肱骨大结节部或肩后冈上部。
五、病案分析题(对病例进行诊断、分析及作出相应的处理)
1.某,女,50岁,退休工人。
1月前因睡眠时肩部受凉引起肩部疼痛,未在意。
近来逐渐加重,肩部酸痛,夜间尤甚,肩关节外展、外旋开始受限,来医院就诊。
检查肩部肿胀不明显,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
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问题:
①明确诊断,
阐明诊断依据。
答:
(1)患者的诊断是肩关节周围炎
(2)诊断依据:
患者年龄50岁;
慢性发病;
症状与体征:
肩部疼痛,夜间尤甚,肿胀不明显,肩关节外展、外旋受限,检查肩部肿胀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