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至民初时期农民革命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01.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94752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末至民初时期农民革命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0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清末至民初时期农民革命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0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清末至民初时期农民革命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0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清末至民初时期农民革命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0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清末至民初时期农民革命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0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末至民初时期农民革命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01.doc

《清末至民初时期农民革命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0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末至民初时期农民革命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01.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末至民初时期农民革命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01.doc

清末至民初时期农民革命的社会行为和心理认知

摘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在清末民初的十数年间,中国的农民也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变革的洪流之中。

他们的革命运动是清末十年间清政府和民国初期北洋军阀政府面临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本文从清末民初的农民革命的类型、特点、原因和心理状态等方面论述了这一全国范围内的重大事件。

基本展现了清末民初农民革命轮廓,指出其是各种因素以及根本原因交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

爆发于全国的农民运动是一种以自发形式反抗清政府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分散力量,囿于自身的局限性有不可避免的带有落后性。

但是,它延缓了清末新政的进程,使清政府挽救其专制统治的自强运动以失败而告终,以其积极地客观效果,促进了辛亥革命在全国的爆发和新民主主义的发展。

关键词:

清末民初,农民,革命行为,民众心理。

文章结构

第一节绪论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对“革命”的理解

1.3相关资料的分布

1.4论述方法和基本框架

1.5创新与不足

第二节清末民初农民革命概述

2.1类型:

2.1.1反教会的斗争

2.1.2抗捐抗税抗租的斗争

2.1.3抢米反饥饿的斗争

2.1.4政府改革和变更引发的一系列其他斗争

2.2特点:

2.2.1广泛性

2.2.2差异性

2.2.3时代性

2.2.4落后性

第三节清末民初农民革命诱发因素

3.1社会原因:

3.1.1人口与土地的矛盾

3.1.2列强的侵略和扩张

3.1.3洋人的债务、政府的苛捐杂税

3.1.4中央政府的管控能力降低

3.2自然原因:

自然灾害

3.3根本原因:

小农经济的抵抗性

第四节清末民初农民革命的心理表现

4.1生存危机下求生的本能

4.2盲从流言、谣言

4.3从众心理

第五节清末民初农民革命的积极影响

第六节结语

附:

引用资料来源及参考文献。

第一节绪论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经济的重心千年来都是小农经济,而农民是小农经济中的主体。

他们承担着政府的徭役和赋税,对古代中国社会的繁荣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落后性和分散性的特点使其在面对自然灾害和外来冲击时毫无招架之力,任其践踏。

处于古代社会底端的广阔乡村社会一直都是中央集权难以企及的地方。

到了朝代衰微的晚期,中央政府受到严重的挑战,其实力在乡村也随之大大削弱。

近代,随着皇权的陨落,这一现象更为尤甚。

这样,在处于天灾人祸的时期,由于自身的抵抗力差,农民为保生存,民变就随之产生。

近代的民变,带上了浓重的时代特色。

在传统的“饱、暖、均平”目标之外,又加上了为社会前进和民族危亡而奋斗的使命。

农民革命运动不仅破坏了当时乡村社会的“封建式”稳定,冲击了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且推动了新兴力量的成长与壮大,使中国渡过了亡国灭种的危机。

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成为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关于中国农民的近代运动,笔者认为较多的从政治角度进行探讨,而对社会方面的成果相对较少。

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入手,对清末民初农民参与的革命问题进行叙述,挖掘出这一历史现象背后深层的、潜在的、隐藏的下层群体社会心理,这是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之一。

为什么当时的革命家、思想家从西方引进的先进思想却与农民意识在内涵上和行为上彼此脱节,相互矛盾和斗争?

从当时下层民众的生活状态、认知水平和心理动态的角度来展示这一历史现象是本文写作的第二个目的和意义。

当前依旧是农业社会,“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依然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发展形势严峻,农村发展乏力,农民负担依然不轻,“三农”问题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难题。

青年学生身怀各种技艺,日后必定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找到自己成才的道路和价值。

因而引起和自己一样的大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加以爱国主义的情怀,有利于农业社会问题的解决,更好的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是本文写作的第三个目的和意义。

自己对历史向来喜欢,尤其钟爱民国史。

回报我的历史老师上官老师以及王老师和满足自己多年来一直想写点关于历史的东西的渴望,是本文写作的最后一个目的和意义。

1.2对“革命”的理解

“革命”一词的古义是变革天命,最早见于《周易·革卦·彖传》: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近代则指自然界、社会界或思想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深刻质变。

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分析革命时就曾认为革命是一种发泄不满和改变现状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则认为革命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在笔者看来,革命是社会变革的手段加方式。

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又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事件都是革命。

中国自汉代开始尊孔子,要是有人站出来公然说孔子也是凡人,这是革命;有人抛弃千年传递的曲辕犁不用,而采用西洋的机器玩意进行种植,这是革命。

但是,当下层人民因为饥饿、寒冷而站起来反抗的时候,这也应该是革命。

不论规模大小、时间长短、力量强弱,能站起来反抗就是革命。

民变就是革命的部分,而且是中国农民参与中国革命最主要的方式。

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亡的加剧,革命的含义应该有大的推广和延展。

张振鹏与丁原英在《清末民变年表》里整理的清末人民群众的各种斗争形式,包括“抗捐抗税、反饥饿、反新政、反洋教、抵制洋货、保路运动、罢工罢市、学潮、兵变、农民起义、社会党活动”①等都可以称之为一种“革命”。

章开沅在《辛亥革命史》(中)中将民变分为“抗捐抗税抗租斗争、反洋教斗争、工人罢工和起义、秘密会社起事以及少数民族反封建斗争等几种不同的形式”②,都可以算得上革命。

1.3相关资料的分布

由于笔者知识水平有限,资料不是很完全,望谅解。

报刊资料方面:

主要是《东方杂志》,还有一些《申报》《大公报》等当时报刊报道的相关内容。

文献资料方面:

《德宗景皇帝实录》;中国史学会主编的《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其中第三册辟有《人民反清斗争资料》专目;张振鹏、丁原英编:

《清末民变年表》,《近代史资料》,1982年第3、4期;章开沅、林增平主编:

《辛亥革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版。

论文方面:

沈雨悟的《辛亥革命前夕浙江农民的反抗斗争》(《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4期)、俞兆鹏的《辛亥革命前夜江西群众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江西社会科学》,1981年第4期)、李严《对清末民变的再认识》兰州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周积明、谢丹的《晚清新政时期的农民骚乱》(《江汉论坛》,2000年第8期)

还有很多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因为篇幅有限,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1.4论述方法和基本框架

笔者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以清末民初农民参与革命这一历史现象为切入点,从清末民初农民革命的类型、特点、原因和心理状态等方面论述了这一全国范围内的伟大事件,展现了清末民初农民革命轮廓和当时民生状况。

本文的基本框架为:

首先,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对“革命”的理解以及相关资料的分布,确定范围,理清思路。

第二节,清末民初农民革命概述。

通过结合具体论述,展示这一历史现象,总结出广泛性、落后性、时代性和差异性四个主要特点。

第三节,论述清末民初农民革命诱发因素,主要有根本原因、社会原因和自然原因。

第四节,从心理学角度阐述革命过程中群体心理特征。

第五节说明其积极的社会效应。

结语部分。

1.5创新与不足

创新的地方,笔者也不是很清楚。

不过能以古人之事来写心理学论文应该是创新之处。

能以心理学入历史事件的手法可能不多见。

不足之处很多,笔者的水平有限,对这几种学科的知识素养都不高,论述没有很深刻,因而,本文会定会存在许多不足,希望读者见谅。

第二节清末民初农民革命概述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对中国的农民来说是一场空前的惩罚。

各地相继爆发形式各样、声势浩大、持续不断的反抗斗争,这些斗争汇成了一股波澜壮阔的洪流。

2.1清末民初农民革命的类型

主要有4种:

反教会的斗争、抗捐抗税抗租的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