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大厅建设规范.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92924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大厅建设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大厅建设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大厅建设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大厅建设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大厅建设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大厅建设规范.doc

《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大厅建设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大厅建设规范.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大厅建设规范.doc

ICS03.160

A00

备案号:

31576-201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1322—2011

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大厅建设规范

2011-10-21发布

2011-11-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XXXXX—XXXX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建设原则 1

4 建设要求 2

5 支撑系统组成 4

6 安全要求 5

前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

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四川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牛建平、张应杰、陈建平、岳立、罗光辉、肖平、魏兴亮、侯超华、张凯峰、杨玲、李文平、熊兰、罗定兰、杨路、朱利民、曾卫峰

I

DB51/TXXXXX—XXXX

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大厅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大厅建设的建设原则、建设要求、系统组成、运行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省、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312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GB2887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

GB9361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T9387.2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第2部分:

安全体系结构

GB/T15121(所有部分)信息技术计算机图形存储和传送图片描述信息的元文卷

GB/T15278信息处理数据加密物理层互操作性要求

GB/T17191(所有部分)信息技术具有1.5Mbit/s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编码

GB/T17235(所有部分)信息技术连续色调静态图像的数字压缩及编码数字压缩及编码

GB18030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

GB5017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3 建设原则

3.1 建设原则

统一规划、分级负责、整体推进。

3.2 建设目标

促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建设的公众参与度;促进经济发展、建设一流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供有力的信息服务手段。

3.3 系统组成

系统由一库两网三平台组成。

“一库”即全省统一的标准数据库,“两网”即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三平台”即应用平台、展示平台和管理平台。

4 建设要求

4.1 规划设计要求

4.1.1 一般要求

4.1.1.1 数据库采用集中加分布混合模式,省级政务数据库负责省级政务数据和全省关键政务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存储,省级以下政务数据库负责本级政务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存储。

4.1.1.2 省、市(州)、县(市、区)、乡(镇)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均需接入电子政务外网。

省政务服务中心到市州政务服务中心需100M以上带宽连接,省级行政部门到省政务服务中心需10M带宽接入,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到县级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外网要实现100M以上的带宽接入,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到乡镇要实现10M以上的带宽接入,市(州)行政部门到市州政务服务中心需10M带宽接入。

4.1.1.3 电子政务外网与互联网逻辑隔离应符合以下要求:

县和市的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通过逻辑隔离安全设备进行联接,带宽要求100M以上。

4.1.1.4 电子政务大厅采用网站群管理模式,统一规划构建信息发布(审核)平台、政民互动平台、管理平台、监测平台

4.1.1.5 页面设计要求应符合:

a)页面整体设计风格应一致,页面布局和用图、用色风格前后一致,注意页面的关联;

b)界面元素命名应一致,相同元素应该用相同命名,同类元素命名应满足一致性;

c)相同功能宜使用相同元素;

d)界面元素样式及摆放位置在同一界面和不同界面之间都应一致;

e)不同栏目版块内容不宜有交叉重复内容,共性较多的内容应尽量划分到同一栏目版块;

f)结构层次不应过深,不宜超过3层;

g)常用信息内容、功能服务宜放到较浅层次;

h)信息内容获取和功能服务过程不宜超过3步,当需要更多步骤时应有明确提示。

4.1.1.6 域名是电子政务大厅的重要元素,应符合:

a)《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技术和运行管理规范》关于域名管理的相关要求;

b)域名应容易理解和记忆,宜放弃无意义或难以理解的字符数字组合而选用稍长的域名。

4.1.2 易用性要求

4.1.2.1 电子政务大厅栏目不应有无效或错误链接。

4.1.2.2 应充分考虑浏览器兼容性、字体兼容性和插件流行程度等。

4.1.2.3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术语、复杂的操作等应有在线帮助或操作指南。

4.1.2.4 用户操作完每一步骤后,应提示当前所处状态。

4.1.2.5 具有严重后果的功能执行应是可逆的。

程序应给出严重后果的警告,在执行命令前应要求确认。

4.1.3 安全性要求

4.1.3.1 系统中的硬、软件及信息资源要满足可靠性设计要求。

4.1.3.2 对网络结构的设计,网络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等各环节应进行统一规划和分析,确保系统运行可靠。

4.1.3.3 应提供多层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4.1.3.4 应有可靠的防病毒、防篡改措施。

4.2 功能组成

4.2.1 应用平台

应用平台应具备跨平台、支持多种数据库环境的能力,按功能可分为政务公开系统、办事服务系统、政民互动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等内容。

4.2.2 展示平台

展示平台按功能可分为互联网展示平台、3G移动政务服务平台、96196政务服务热线和政务服务信息公开电话广播。

4.2.3 管理平台

管理平台应包括政务大厅办公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和日常管理系统。

4.2.4 系统分析平台

系统分析平台应满足电子政务大厅系统整体流量分析的需要,内容应包括浏览量和浏览人的IP地址、平均逗留时间、浏览页面数等;应提供图形化的年报、月报、周报、用户区域分析报告,为电子政务大厅内容和功能的调整提供依据。

4.3 数据标准

4.3.1 一般要求

数据应符合GB/T15121、GB/T17191、GB/T17235、GB18030等标准的规定。

4.3.2 数据分类

数据按照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数据格式分类。

4.3.2.1 文本数据标准

文件的中文编码采用GB18030标准,如软件系统无法支持,可采用GB2312标准。

4.3.2.2 图形图像数据标准

图形图像数据应采用JPEG、GIF、TIFF等格式,彩色图像颜色数不低于256位色数,灰度图像灰度级不低于128级,图形可以为单色,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150dpi。

4.3.2.3 音频类

主要格式有WAV、MP3、MIDI和ASF等流式音频格式,用于实时交互的音频宜使用流式媒体格式。

数字化音频的采样频率宜不低于11.025kHz,量化位数至少为8位,声道数宜为双声道。

网站上使用的语音应采用标准的普通话男声或女声配音(民族语言版本除外)。

4.3.2.4 视频类

素材主要使用AVI、QuickTime、MPEG和ASF等流式媒体格式。

视频类素材每帧图像颜色数应不低于256色或灰度级不低于128级。

视频类素材中的音频与视频图像应有良好的同步性。

4.3.2.5 动画类

应使用GIF和Flash、AVI动画、FLI/FLC动画或QuickTime动画格式等,动画色彩造型应和谐,帧之间应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4.3.3 统一数据编码要求

应统一电子政务大厅系统中所使用的各类代码,特别是各类公用类代码。

有国家规范的要使用国家规范,无国家规范的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本系统所用规范。

数据代码包括组织机构代码,单位隶属关系代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全国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指标体系分类与代码,统计指标分类与代码,公民身份证号、个人的性别、职业状况、婚姻状况、健康状况,企业代码,经济性质代码等。

所有这类数据都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代码表,并在各子系统中严格执行。

4.3.4 数据字典编码标准

数据字典包括国家标准数据字典、行业标准数据字典、地方标准数据字典和用户数据字典。

为确保数据规范,信息分类编码应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已有的国标、行业标准的数据字典,应严格采用,不得自行定义。

允许用户扩充的标准,应严格按该标准的编码原则扩充。

在有关标准出台后应立即改用标准规定的编码,如果技术限制导致已经使用的系统不能更换字典,必须建立自定义字典与标准编码字典的对照表,并开发相应的检索和数据转换程序。

4.3.5 数据接口标准

数据接口标准应符合以下要求:

a)数据接口系统的设计和制作,应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系统的安全性、开放性和适应性;

b)数据接口方式包括基于IP的通信包交换、基于文件的数据交换、数据库表一级的交换;

c)每一级数据交换,都需定义接口数据的结构、格式、语义,以确保参与交换的各个子系统以统一的语义理解来发送和接收数据;

d)信息服务标准化宜采用XML技术,可通过SOAP协议以XML方式进行数据同步。

5 支撑系统组成

5.1 网络平台

5.1.1 主机平台是电子政务大厅硬件支撑体系的重要内容,它是构建“电子政务大厅”硬件支撑平台和系统运行的载体。

5.1.2 主机平台主要由主机系统和存储备份系统构成。

5.1.3 根据电子政务系统的业务应用需求和发展规划,需要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群才能支持各种应用。

应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全文检索服务器、内容管理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电子政务大厅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备份服务器、舆情信息采集服务器、内容检索服务器、单点登录认证服务器、病毒防护服务器。

5.1.4 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关键应用服务器宜配置双机系统及双机热备软件,实现主机故障切换,避免意外停机,消除单点故障,保证系统连续可用性和安全可靠性。

5.2 基础软件

基础软件应包括行政审批业务通用系统、数据库、应用中间件、WEB服务器、网站发布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业务办理流程管理系统、舆情采集监控系统、搜索引擎系统等。

5.3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即依托电子政务大厅建设的各行业办公业务系统,如行政审批业务通用软件等。

5.4 安全技术体系

包括物理层安全、网络层安全、系统层安全、应用层安全、响应及备份恢复等技术层面和安全制度等。

6 安全要求

6.1 一般要求

安全管理应符合GB/T9387.2、GB/T15278等标准的相关要求。

6.2 技术要求

6.2.1 物理层安全

物理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以及其它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以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过程。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a)环境安全:

对系统所在环境的安全保护,如区域保护和灾难保护,应符合GB50173、GB2887、GB9361等标准的要求;

b)设备安全:

主要包括设备的防盗、防毁、防电磁信息辐射泄漏、防止线路截获、抗电磁干扰及电源保护以及设备冗余备份;

c)媒体安全:

包括媒体数据的安全及媒体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