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92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docx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docx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

一、结构方案评价1

二、风荷载计算1

三、竖向荷载内力计算2

四、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9

1.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9

2.水平风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11

五、三四层内力算至柱边缘处15

六、竖向荷载作用下弯矩调幅后梁控制截面内力值。

(调幅系数取0.8)15

七、三四层内力组合如下表15

八、截面配筋计算19

1.梁跨中截面配筋计算19

2.计算柱弯矩设计值21

 

一、结构方案评价

1.该建筑为常见的一般建筑物,即属于A级框架结构体系,查表2-2得: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最大适用高度为50m,该设计方案建筑高度为(36.4-1)m=35.4m﹤50m,故满足要求。

2.查表2-6得:

最大高宽比为4,该设计方案高宽比为H/B=

,故满足要求。

3.查表2-10得长宽比限值为6.0,该设计方案长宽比为

故满足要求。

4.该方案设计的建筑物立面规则,均匀,从上到下外形不变,沿高度布置连续均匀;建筑平面形状为矩形,规则,简单,对称;长宽比不大,有利于抗震。

综上所述:

该结构方案合理。

二、风荷载计算

取4号轴线处一榀横向框架为计算单元

H=35.4m﹥30m,且高宽比H/B=35.4/13=2.7﹥1.5所以要考虑风振系数

βz=1+

基本振型Z高度处振型系数

基本风压值ω0=0.35kN/m2

框架结构基本周期:

T1=0.25+0.53×10-3×

城市郊区属于B类粗糙度地区,查表3-3得,脉动增大系数ξ=1.228

H/B=35.4/36=0.983查表3-4得脉动影响系数ν=0.4585

平面为矩形所以风载体型系数μs=0.8+0.5=1.3

μz由表3-1查得ωki=βziμsμzω0

楼层

Z/m

μs

μzi

βzi

z

ω0

ωki

hi

Ai

Fi

1

3.0

1.3

1.0000

1.0477

0.0847

0.35

0.4767

3.3

19.8

9.44

2

6.6

1.3

1.0000

1.1050

0.1864

0.35

0.5028

3.6

21.6

10.86

3

10.2

1.3

1.0056

1.1613

0.2881

0.35

0.5314

3.6

21.6

11.48

4

13.8

1.3

1.1064

1.1984

0.3898

0.35

0.6033

3.6

21.6

13.03

5

17.4

1.3

1.1928

1.2320

0.4915

0.35

0.6686

3.6

21.6

14.44

6

21.0

1.3

1.2670

1.2636

0.5932

0.35

0.7284

3.6

21.6

15.73

7

24.6

1.3

1.3282

1.2946

0.6949

0.35

0.7824

3.6

21.6

16.90

8

28.2

1.3

1.3894

1.3228

0.7966

0.35

0.8362

3.6

21.6

18.06

9

31.8

1.3

1.4452

1.3500

0.8983

0.35

0.8877

3.6

21.6

19.17

10

35.4

1.3

1.4956

1.3765

1.0000

0.35

0.9367

1.8

10.8

10.12

三、竖向荷载内力计算

梁柱线刚度计算

因为在设计时:

当梁两边都有楼板时,I=2.0Ir

当梁一边有楼板时,I=1.5Ir

注:

Ir为按矩形截面计算的惯性矩。

所以梁的线刚度计算如下表:

梁位置

Ec

L

b×h

Ir

I

ib﹙×1010﹚

中间梁

3.15×104

6500

400mm×600mm

7.2×109

14.4×109

6.98

边梁

3.15×104

6500

400mm×600mm

5.4×109

10.8×109

5.24

注:

ib=

柱的线刚度计算如下表:

层数

Ec

h

b×h

I

ic﹙×1010﹚

2-10

3.15×104

3600

650mm×650mm

14.88×109

13.02

1

3.15×104

4000

650mm×650mm

14.88×109

11.72

注:

ic=

因为竖向荷载为对称荷载,取4号轴线的一榀框架为计算单元,结构对称,所以中柱的剪力和弯矩为零。

由每个杆件均为固端,所以转动刚度S=4i

分配系数μi=

传递系数C=0.5

 

在竖向恒载作用下

在竖向恒载作用下梁柱内力计算结果如下

其中梁端剪力由公式:

Vbliι=

柱剪力:

Vihi=

梁轴力为上下两柱剪力的代数和,

柱上端的轴力=其上所有柱自重+其上所有墙自重+其上所有梁端剪力

柱下端的轴力=该柱上端的轴力+本层柱的自重

柱的自重=0.65×0.65×25×3.6=38.03kN外墙自重=6kN/m×6m=36kN

内墙自重=1.5kN/m2×6m×(3.6-0.6)m=27kN

层数

截面

M

N

V

4

边柱

上端

43.72

-1041.68

-24.29

下端

43.72

-1079.71

-24.29

中柱

上端

0

-1691.18

0

下端

0

-1729.21

0

左端

-87.44

0

89.00

跨中

51.29

-

-

右端

110.98

0

-96.25

3

边柱

上端

43.72

-1024.71

-24.20

下端

43.41

-1242.74

-24.20

中柱

上端

0

-1948.71

0

下端

0

-1986.74

0

左端

-87.44

0.09

89.00

跨中

51.29

-

-

右端

110.98

0.09

-96.25

注:

弯矩、剪力以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

轴力以压负,拉为正。

 

计算3,4层柱的轴力时用到的其他各层梁的剪力见下表

层数

/kN

/kN

10

63.35

73.15

9

89.15

96.10

3-8

89.00

96.25

 

 

在竖向活载作用下梁柱内力统计如下表

其中梁端剪力由公式:

Vbl·ι=

柱剪力:

Vihi=

梁轴力为上下两柱剪力的代数和,

柱轴力=其上所有梁端剪力

层数

截面

M

N

V

4

边柱

上端

18.42

-261.09

-10.23

下端

18.42

-261.09

-10.23

中柱

上端

0

-569.82

0

下端

0

-569.82

0

左端

-36.84

0

37.48

跨中

37.48

-

-

右端

46.73

0

-40.52

3

边柱

上端

18.42

-298.57

-10.20

下端

18.29

-298.57

-10.20

中柱

上端

0

-650.86

0

下端

0

-650.86

0

左端

-36.91

0.03

37.48

跨中

37.48

-

-

右端

46.73

0.03

-40.52

注:

弯矩、剪力以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

轴力以压负,拉为正。

 

计算3,4层柱的轴力时用到的其他各层的梁的剪力见下表

层数

/kN

/kN

10

36.04

41.96

9

37.65

40.35

3-8

37.48

40.52

 

 

四、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1.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

由D值法其计算过程如下表

层数

柱类型

根数

K=

α=

D=α

ΣD/×104

3

4

5

纵向边柱

10

0.536

0.211

2.544

61.447

中间柱

5

1.072

0.349

4.207

横向边柱

2

0.402

0.167

2.013

角柱

4

0.805

0.287

3.46

取4号轴线一榀框架为计算单元,每根柱子所分剪力计算如下表

层数

层剪力Vpi/kN

边柱D值

中柱D值

ΣD/×104

每根边柱剪力

每根中柱剪力

5

4714

K=0.536

α=0.211

D=2.544

K=1.072

α=0.349

D=4.207

61.447

4

5134

K=0.536

α=0.211

D=2.544

K=1.072

α=0.349

D=4.207

61.447

3

5454

K=0.536

α=0.211

D=2.544

K=1.072

α=0.349

D=4.207

61.447

 

查表得柱子的反弯点如下表

层数

边柱

中柱

5

n=10j=5

K=0.536y0=0.45

α=0.211y1=y2=y3=0

y=y0+y1+y2+y3=0.45

n=10j=5

K=1.072y0=0.50

α=0.349y1=y2=y3=0

y=y0+y1+y2+y3=0.50

4

n=10j=4

K=0.536y0=0.50

α=0.211y1=y2=y3=0

y=y0+y1+y2+y3=0.50

n=10j=4

K=1.072y0=0.50

α=0.349y1=y2=y3=0

y=y0+y1+y2+y3=0.50

3

n=10j=3

K=0.536y0=0.50

α=0.211y1=y2=y3=0

y=y0+y1+y2+y3=0.50

n=10j=3

K=1.072y0=0.50

α=0.349y1=y2=y3=0

y=y0+y1+y2+y3=0.50

注:

由于上下层梁的线刚度及上下层高均相同,所以y1y2y3均为零

柱端弯矩由公式:

计算

梁端弯矩:

边跨

中间跨

由平衡条件计算梁端剪力及跨中弯矩

柱的轴力=梁端剪力的代数和所以中柱轴力为零。

所以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梁柱内力计算见下表

层数

截面

M

N

V

4

边柱

上端

382.61

888.19

212.56

下端

382.61

888.19

212.56

中柱

上端

632.70

0

351.50

下端

632.70

0

351.50

左端

698.79

-

200.86

右端

606.83

-

200.86

3

边柱

上端

406.44

1109.27

225.80

下端

406.44

1109.27

225.80

中柱

上端

672.14

0

373.41

下端

672.14

0

373.41

左端

789.05

-

221.76

右端

652.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