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练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92139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练习题.docx

《高一历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练习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练习题.docx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练习题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练习题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

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

王驾《社日诗》云: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B)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2.甲骨文中的“年”字称为“稔熟”,指谷类成熟而言。

《说文解字》:

“年,谷熟也。

”年字的古体,上半是“禾”,下半为“千”。

禾即是庄稼的象形,千为“人”字的变体,会人负禾之意,表示收获与年丰,所以,“年”的本义是农作物的丰收。

古时禾谷一年一熟,人们就将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这是农耕民族先民生活的印迹。

《谷梁传》曰:

五谷皆孰(熟)为有年,五谷皆大孰(熟)为大有年。

所谓有“年”,就是有了好收成。

后将庆丰收之日为过“年”。

甲骨文的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

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B)

A.庄稼丰收B.祈盼丰收C.祈盼长寿D.祭祀农神

3.《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

“从宀,豭(jiā)省声。

周伯温曰:

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

”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A)

A.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4.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

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

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B)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

5.我国农作物种类很丰富,有粟、水稻、高粱、大豆、小麦、桑、麻等,这些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最早应出现在(C)

A.原始社会B.夏朝C.西周D.春秋

6.我国农业生产由“刀耕火种”进入“石器锄耕”阶段后,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是(B)

A.石斧、石锛B.骨耜、石耜C.青铜农具D.铁铲、铁犁

7.《后汉书》记载:

“(王景)迁庐江太守。

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

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

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材料反映出当时庐江农业生产落后的主要原因是(A)

A.生产技术的落后B.自然资源的贫乏C.灌溉技术的落后D.农民意识的落后

8.宋人方勺在《泊宅篇》中载:

“七闽地狭瘠而水源浅远。

……垦山陇为田,层起如阶级,然每远引谷水以灌溉,中涂必为之铠(碾米用的石磨),下为碓米。

”材料反映宋代福建①土地制度以小农土地私有制为主②向山要田,山区梯田多③能将低海拔处的水引往高海拔处④已经懂得综合利用水资源(C)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9.明朝《天工开物》记载:

“吴郡(今苏州)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

愚见,贫农之家,会计(总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

”这说明(D)

A.牛耕技术没有传播到苏州B.苏州地区经济发展落后

C.牛耕的生产效率低于人力D.牛耕使用成本高影响其推广

10.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B)

A.公田变为私田B.铁器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B)

A.新的生产关系的推动B.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统治者鼓励垦荒的措施D.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

11.牛耕出现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使用并不普遍.下列为牛耕普遍推广提供了可能的一项发明革新是(B)

A铁犁铧的发明B犁壁的安装C牛鼻环的使用D"二牛抬杠"的牛耕方式

12.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国食物》里谈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

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C)

A.历史传统的差异B.生产方式的差异C.生活习俗的差异D.宗教信仰的差异

13.《汉书》记载:

“过(赵过)能代田。

其法为:

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

苗生三叶以上稍壮,则耨垄草,睫垄土以附根苗,此盛暑,能耐风旱。

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

而一岁乏收常过无沟垄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

”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是(A)

A.休养地力,保苗抗旱B.革新了耕作工具C.增加了种植面积D.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

14.《耒耜经》记载:

“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

……所以进退,曰评。

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

左右系,以乎轭也。

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

……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这一农具出现于(D)

A.春秋战国B.西汉C.东汉D.隋唐

15.“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zā)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B)

A.翻车B.筒车C.曲辕犁D.水排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A)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B.井田制的瓦解C.人口膨胀的压力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16.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

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最大意义在于(B)

A.扩大了耕作面积B.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C.丰富了农作物品种D.积累了生产经验

17.“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B)

A.小农经济B.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D.自给自足

18.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

“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

“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

“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

“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B)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19.毛泽东曾经指出:

“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

”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③“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D)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的原因不包括(D)

A.生产经验的积累总结B.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C.水利设施的日益完善D.生产组织的规模扩大

20.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包括(D)

A.铁犁牛耕技术未能实现革命性进步B.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耕地有限,人多地少矛盾突出D.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21.欧洲中世纪谷物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

从云梦竹简的材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

古代中国农业相对发达的主要原因是(B)

A.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B.基于小农经济的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D.黄河、长江流域适宜农业发展

22.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B)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23.据统计宋代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代增加到8.5亿亩,清代又增至11亿亩。

其中,新增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岗”、“陡绝之地”。

明清时期,“瘠卤沙岗”和“陡绝之地”能够成为耕地的条件是[D]

A.筒车等新灌溉工具的推广应用B.犁耕技术的提高适应了不同土壤耕作需要

C.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植制的推广D.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

24.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

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

”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

“边际之地”的增加

A.根源于古代人口的持续增长B.反映出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

C.体现了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D.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

25.在官方史籍中,清代人口数字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乾隆六年(1741年)突破了1亿大关(1.4亿),并相继在乾隆二十一年(1766年)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亿,道光十四年(1834年)突破4亿。

这种所谓的”人口爆炸”(D)

A.促进了城市化进程B.对农业社会形成较大压力

C.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D.是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产物

26.《论贵粟疏》载: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该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

A.脆弱性B.自足性C.顽强性D.封闭性

27.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

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B)

A.私有制开始确立,盗贼现象普遍B.小农经济脆弱,农民破产沦为盗贼

C.商人不满平籴法,转而沦为盗贼D.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礼乐制度崩溃

28.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C)

A.农民生活艰辛B.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C.农民被迫弃农经商D.生产模式体现耕织结合的特点

29.在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有如下记载:

“东汉大约有八十年稍安的局面,其余时间的农民,莫不时时处于破产沦亡的危机之中。

贫民最多的时代,尤以东汉为甚。

根据史籍记载,东汉诸帝,无一不忙着赈济贫民……”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汉(B)

A.国家税源枯竭B.农民赤贫化的程度加深

C.政府无力从事农村救济事业D.国家的经济结构被破坏

30.古代民谚:

“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

这句民谚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什么特点(C)

A.分散性B.自给自足C.相对稳定性D.精耕细作

31.北方一些地区曾流行“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的俗语,它从本质上反映了(C)

A.农民习惯于简朴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落后

32.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是在什么时候(D)

A.一五计划完成时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C.20世纪6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末

33.《吕氏春秋·上农》载:

“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C)

A.个体分工B.社会制度C.生产能力D.劳动力短缺

34.学者指出,古代小农的供给行为具有双重性,即在满足自我家庭消费的同时,又积极向市场提供剩余农产品和主动以市场为导向安排生产活动。

对上述观点理解准确的是(A)

A.古代小农生产具有多种经营的特点B.市场需求是影响古代小农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C.古代小农具有强烈的商品生产意识D.古代小农主要通过市场交换获得生活必需品

35.《易传》:

“农工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其所无,远行买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

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B.手工业发展不均衡

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D.商人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

36.白居易诗: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B)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7.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

问之,则近郊农家。

乖崖笞之四十,曰:

‘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

’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

”材料从本质上是为了(A)

A.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

38.历史学家钱穆说道:

“口口口”是一种公田制。

一块大约一方里的土地,化成井字形般900亩田,中间的100亩为“公田”,由8家共耕;其余800亩“私田”配给8户人家耕种,公田的收成归封建主,私田则归农户自享。

根据所学知识,“口口口”指的是:

A.初税亩B.郡县制C.土地私有制D.井田制

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B)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C.“率土之滨,莫非王臣”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39.“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文中“公田”的实际占有者是

A.周王B.贵族C.平民D.奴隶

40.《管子.乘马》载:

“均地分力,使民知时也。

(事理告诉我们:

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人民自身抓紧农时。

)……与之分货,则民知得正矣;审其分,则民尽力矣。

是故,不使而父子兄弟不忘其功。

(实行了与民分货的制度,人民就切实看到有得到有征收了;再明确征收的标准,人民就会尽力了。

于是不必督促,父子兄弟都会来关心生产的。

)”可见管仲认为提高小农生产积极性的条件是

A.推行“均田制”B.承认土地私有C.实行“初税亩”D.“相地而衰征”

41.《吕氏春秋》载: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这段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春秋时采用铁器和牛耕技术B.私田主人的土地私有权得到承认

C.私田数量急剧增加D.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42.“今之事君者皆曰:

‘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孟子的这段话在无意中揭示了当时(C)

A.诸侯以土地作为主要财富B.平民也能凭借本领效力诸侯

C.井田制已经土崩瓦解D.诸侯国以扩充土地作为战争的主要目的

43.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D)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D.生产关系的变革

44.西汉时期,业主开垦荒地而获得土地,并无买卖交易发生,但业主也要模仿土地买卖文契,刻石立碑,说土地是从“东王公”“西王母”“山公”“土公”等杜撰的神话人物手里买来的。

上述现象表明西汉时期

A.尊重业主对土地的所有权B.鼓励土地买卖

C.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确立D.禁止开垦荒地

45.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初会痼疾。

其原因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46.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

“俗语云:

‘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

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

”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政府“不抑兼并”B.地主阶级掌握封建政权

C.重农抑商政策D.封建土地私有制

47.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

“这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

”这段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B.王田制C.均田制D.方田均税法

48.“(古代中国)在每一个主要王朝创立之初,帝国政府都会忙碌于农业生产的恢复。

”(黄仁宇:

《中国社会的特质》)这里“农业生产的恢复”主要指

A.强化重农抑商政策B.建立正常赋税征收制度

C.重建小农经济D.实现土地的平均分配

49.北魏均田制规定:

贵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奴婢授田额与良民同,耕牛1头授田30亩,限4头牛。

其主要影响是

A.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B.使劳力与田业相结合促进农业生产

C.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上加强对人民的控制D.保留着豪强特权人士在土地数量上的优势

50.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51.唐代均田制进一步缩短了百姓成丁入老的年龄,尤其是提前了与授田直接相关的入老年龄。

与均田制推行初期的北魏相比,男子足额受田的年龄有15岁到71岁演变为18岁到56岁,缩短了18年,与隋代相比,亦缩短了4年。

这反映了

A.唐朝土地集中现象严重B.唐朝成丁赋税负担沉重C.唐政府财政收入减少D.均田制的瓦解

52.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上述变化主要由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B.租佃关系的盛行C.土地的高度集中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55.明朝政府多次在全国丈量土地,编制“鱼鳞图册”,其目的不包括

A.确定土地所有权B.掌握全国的耕地数目C.保证田赋足额征收D.限制土地兼并

53.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

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

A.抑制土地兼并,打击豪强地主B.减轻农民负担,防止农民暴动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资金D.力图搜刮百姓,以备岁币

54.“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

”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

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

D.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

55.北宋苏洵说:

“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经营方式是

A.井田制经营B.田庄式经营C.自耕农式经营D.租佃式经营

56.从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形式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B.封建人身领队关系的彻底废除

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商品经济的发展

57.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政府规定:

“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必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往,各取稳便。

”这反映了北宋时期

A.土地兼并现象得到抑制B.土地流转得到政府认可

C.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D.政策调整适应经济形势

58.《宋会要辑稿》载:

“(宋高宗时)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田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

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

”这说明:

A.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土地的大规模开发B.生产技术的进步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C.生产技术的进步增加了地主的收入D.生产技术的进步并不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59.在明朝中后期通行的日用百科全书里收有雇工文约的一般格式:

“立雇约某都某人,今因生意无活,情愿托中雇到某都某名下,替身农工一年,议定工银若干,言约朝夕勤谨,照管田园,不敢懒惰,主家杂色器皿,不敢疏失,其银按季支取,不致欠少,如有疏失,照数扣算。

风水不虞,此系天命,存照。

”对这一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①说明了雇佣关系的货币化②雇主和佣工有浓厚的人身依附关系③反映出当时土地兼并严重④佣工在农业生产上已大量使用

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0.下列关于土地兼并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是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②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政府的收入③土地兼并的加剧使自耕农纷纷破产,两极分化激烈,引起社会动荡不安④历代统治者都严格禁止土地兼并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1.明朝海瑞说:

“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

”丘浚说:

“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

”下列对这些材料理解、判断正确的是①海瑞正确地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②丘浚客观地分析了我国封建土地制中的一些问题③他们都看到了土地不均这一封建社会的现象④他们都认定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消除贫富不均现象的基本良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2.土地兼并的主要危害是①威胁政府财政收入②激化了阶级矛盾③阻碍了生产力发④导致地方割据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63.杜甫《石壕吏》: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则材料直接反映了(B)

A.唐朝均田制遭到破坏B.唐朝小农的兵役和徭役沉重

C.唐朝的租佃关系发展D.唐朝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严重

64.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

这说明当时该地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B)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65.辛弃疾说:

“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

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

”这种现象表明当时(C)

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B.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C.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

66.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占6.97%。

结合图4分析,正确的是(B)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67.近代以来华南虎濒临灭绝,但学者研究指出:

长江以南地区,宋代以后虎患渐趋频繁,至明清尤盛,且较集中发生在闽、赣、粤等省交界处的山区。

明清时期,上述地区虎患盛行的可能原因是:

A.气候变迁导致老虎出山觅食B.人口增加导致山区过度开发

C.以虎骨等入药的风气渐盛D.国内旅游的风气逐渐形成

68.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

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