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试题20.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91767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试题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试题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试题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试题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试题2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试题20.docx

《高考地理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试题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试题20.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试题20.docx

高考地理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试题20

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0)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72分。

考试时间38分钟。

2.考查范围:

工业地域的形成、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第1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开辟所依据的原理是()

A.开发区劳动力充足

B.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自发地在地理位置上相互接近

C.把生产上投入—产出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

D.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2.下列工厂中,哪些宜靠近钢铁厂()

A.电风扇厂B.机床厂C.手表厂D.化工厂

3.下列哪些城市是由于工业地域扩展而形成的()

A.天津B.成都C.石家庄D.克拉玛依

4.下列工业分散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因素驱动的是()

A.“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立分厂B.上海纺织企业在新疆建纺织厂

C.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铁厂D.美国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

读下图甲及图乙,判断完成5-8题。

 

5.图甲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关系属于()

A.投入—产出关系B.地域(空间)联系C.信息联系D.技术联系

6.从图乙所示的工业联系看,应集聚的工厂是()

A.食品厂——木材厂B.汽车厂——化纤厂

C.自行车厂——电视机厂D.钢铁厂——纺织厂

7.图乙表示()

A.工业的集聚B.工业的分散C.工业的信息联系D.技术联系

8.图乙所示工厂的元器件生产的全球化,最终的目的是()

A.寻找最优区位B.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C.减轻污染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9.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的广泛使用B.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冲击

C.煤炭资源的枯竭D.市场的萎缩

10.调整后的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布局日益集中到西部,是为了()

A.便于产品出口B.东部地区已达饱和

C.更充分地利用莱茵河运钢材D.就近获得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11.影响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上海宝山钢铁工业中心形成的共同因素是()

A.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B.接近广大的消费市场

C.廉价而便捷的水运条件D.良好的农业经济基础

12.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特点有()

A.多分布在大城市B.以重工业为主C.资本高度集中D.以中小企业为主

13.以下工业部门属高技术部门的是()

A.电子工业、化学工业B.半导体工业、核工业

C.遗传工程、飞机制造工业D.航天工业、汽车工业

14.新技术革命以后,美国工业区位选择总的趋势是()

A.由集中走向分散B.由南部向北部扩散

C.由东部向西部扩散D.继续走向集中

15.美国“硅谷”与日本“硅岛”、德国慕尼黑、英国苏格兰南部等高技术工业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

A.科技力量强B.环境优美C.军事订货多而稳定D.高速交通方便

温家宝总理指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把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路子。

据有关知识,完成16-17题。

16.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鲁尔区相比,突出的优势表现在()

A.交通B.市场C.资源D.水源

17.鲁尔区的整治措施中,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没有借鉴意义的是()

A.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B.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C.调整布局,将钢铁厂迁到沿海(如大连)D.对老工业部门进行技术改造

18.我国加入WTO以后,下列产业部门将有一定优势的是()

A.钢铁工业B.汽车工业C.服装业D.金融保险业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德国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区位条件优越,20世50年代后,经济逐步衰退。

60年代后,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经济转向繁荣,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环境优美的地区。

回答19-20题。

19.鲁尔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B.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C.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D.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地紧张

20.鲁尔区主要的整治措施是()

A.美化环境,消除污染,开拓市场

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结构

C.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美化环境

D.进行工业区的总体规划,完善公共设施

 

21.下图为某工业城市工业的发展规划图。

现计划在图中的四个区位布局四种不同类型污染的工厂。

下面区位选择正确的有()

A.③处各类都可以

B.④处各类都不妥

C.①处可布局乙类,也可布局丙类

D.②处可布局丁类,也可布局甲类

读下图,回答22-23题。

22.若图中的a、b、c分别代表某国的产业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产业结构可能是a—b—c

B.a属于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

C.a、b属于旅游发达的国家

D.c国第一产业占20%,第三产业占50%

23.若图中a、b、c分别代表某工业布局影响因素的比重(即市场、动力和原料因素的比重),则a、b、c所代表的工业其主导因素与图中相符的是()

A.a有色金属冶炼厂、b糕点厂、c棉纺厂

B.a制糖厂、b炼铝厂、c面包厂

C.a钢铁厂、b电子装配厂、c服装厂

D.a水产品加工厂、b有色金属冶炼厂、c石油加工厂

24.下图是某国影响制造业的四要素“雷达”图,判断()

A.该国可能是印度

B.该国可能是韩国

C.制造业发展的显著特点是传统工业迅速发展

D.制造业发展的显著特点是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25.关于甲乙丙丁四地适宜发展工业部门的叙述(数字越大,表示优势越大)正确的是()

地点

优势

比较

原料

2

1

1

2

市场

4

4

3

1

工资

4

2

2

4

A.甲地适宜发展甜菜制糖业

B.乙地适宜发展啤酒工业

C.丙地适宜发展煤炭工业

D.丁地适宜发展电子装配

26.下列位于同一个大洲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分)

二.综合题(12分)

27.读某“科学园区开发成功的区位因素表”和“技术城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

(1)该科学园和技术城为新兴工业区。

据表说明该类工业区的交通运输特点。

 

(2)决定该类工业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3)据图简述该技术城的产业特点。

 

(4)该科学园和技术城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北京的_______和日本的科学城______都属于这一类型。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经济技术开发区属规划建设的地区,并非具有投入—产出联系关系,劳动力也多从区外引入,布局工厂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2.B【解析】靠近钢铁厂的机床厂可以就近从钢铁厂获得原料(钢材),其它工厂对钢材需求量很小。

3.D【解析】天津是港口城市、成都是老的政治中心基础上发展成的;石家庄是因铁路经过而发展;克拉玛依因开发石油,工业地域发展而形成的石油城。

4.A【解析】东南亚比美国本土的工资低得多,“硅谷”到此建分厂考虑了廉价劳动力因素,可降低成本。

B考虑原料、C考虑运费、D考虑欧洲市场。

5.A【解析】图中显示出前后之间为原料到产品的工序关系,即投入—产出关系。

6.B【解析】图乙所示为整件与元件之间的关系,化纤厂与汽车厂之间存在这种关系。

7.B【解析】图乙反映了主厂的一些元件分散到外围各地生产,应为工业的分散现象。

8.B【解析】分散到全球各地生产与组装,减少运费,及时投放市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9.A【解析】石油的广泛使用对煤炭资源产生了冲击;此时应是第三次技术革命;鲁尔区煤炭并未枯竭,钢材市场受到发展中国家冲击,但并未萎缩。

10.D【解析】鲁尔区钢材市场是欧盟;并非东部地区钢铁工业饱和,而是东部煤炭趋于枯竭,利用海港+莱茵河主要是运铁矿石。

11.C【解析】五大湖以湖、河加海运为主,日本和我国上海宝钢以海运为主,水运都是为了降低运费,节省成本,属临水(海、河、湖)型。

12.D【解析】意大利新工业区多为小城镇,轻工业为主,资本集中程度低,中小企业为主。

13.B【解析】化学、飞机制造、汽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不属高技术部门。

14.A【解析】新技术革命后,美国工业区位选择总的趋势是由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扩散,属集中走向分散。

15.C【解析】科技力量强、环境优美、高速交通方便是现代高科技工业区的共同条件,而美国防部的军事订货则是硅谷的特殊条件。

16.C【解析】鲁尔区主要资源只有淡水和煤炭,其他则相对不足,我国东北资源种类和数量上均比鲁尔区丰富得多。

17.C【解析】东北老工业基地是立足于国内资源的,不像鲁尔区是立足于进口铁矿石,所以无需将钢铁厂迁到沿海。

18.C【解析】我国服装业的优势是劳动力价格低,具有在世界市场上的成本优势。

(二)双项选择题

19.AC【解析】鲁尔区建立在煤炭基础上,煤炭和钢铁为支柱,在新技术冲击、煤炭地位下降和世界性钢铁过剩等情况下一度衰落,煤开采成本上升,并未到枯竭地步。

20.BC【解析】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结构,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美化环境是其振兴的主要措施。

21.AB【解析】③位于与季风风向垂直郊区,河流下游,因此可布局污染较严重企业;④位于城市中心,各类污染企业都不宜布局。

22.BD【解析】据图数据看,第一产业比重最高是b点;第二产业比重最高是a点,第三产业比重最高是c点。

23.BD【解析】据图数据看,市场比重最高是c点;动力比重最高的是b点,原料比重最高的是a点。

24.BD【解析】从图中看出,当地产业结构逐步由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

25.BD【解析】通过题意分析,甲地适宜发展市场或技术指向型工业,乙、丙两地适宜发展市场指向型工业,丁地适宜发展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26.AB【解析】通过国家轮廓分析,A为新加坡国家高新技术区,B为印度班加罗尔,C为法国格勒诺布尔,D为加拿大北硅谷。

二.综合题

27.【解析】此题以表格与图示资料作为阅读对象,考查同学资料分析提取能力,同时兼顾考查对相关知识的梳理归纳,能力考核为主。

【答案】

(1)依赖航空运输,尤其是国际航空;连接首都的良好的陆上道路网;原料和产品的运量小,海运条件不重要。

(3分)

(2)知识和技术;(2分)(3)产品更新速度快;研发费用占的比重大;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平高;(3分)(4)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中关村筑波。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