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安置事迹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914430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民安置事迹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移民安置事迹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移民安置事迹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移民安置事迹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移民安置事迹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移民安置事迹报告.docx

《移民安置事迹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民安置事迹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移民安置事迹报告.docx

移民安置事迹报告

移民安置事迹报告

  一、移民安置建设项目背景

  省地处青藏高原,是全国自然条件最差的地区之一。

全省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其中约13万贫困人口生活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就地无法脱贫,需要进行易地搬迁移民,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为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围绕“消除贫困、富民强省”的历史任务,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根据省政府青阅〔20XX〕85号会议纪要“决定在利用全国监狱系统进行调整,部分农场土地闲置,将东部干旱山区和海南州部分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群众易地搬迁到农场进行安置,从根本上解决部分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精神,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

项目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和条件,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按照以水定地、以地定人、以人定居,走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开发道路。

项目实施,无论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解决温饱,脱贫致富,还是对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移民安置区基本情况

  地处州、县境内,平均海拔3100米,年降雨量274毫米,蒸发量1695毫米,年平均气温度,绝对最高气温30度,绝对最低气温-度,平均无霜期38天,无绝对无霜期。

多年平均大风日数天,多发生在2—5月。

农场原有农业用地万亩,其中:

耕地万亩,林地万亩,退耕还林地2万亩。

主要农作物为油菜、青稞等,油菜平均亩产148斤,青稞295斤。

州移民自愿安置项目是省重点移民项目。

根据贫办〔〕72号《关于农场实施调庄移民的通知》和青阅〔20XX〕85号《关于农场实施异地扶贫开发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精神,项目于年月启动实施。

项目总投资560万元,其中:

移民建房补助资金共计450万元,移民科技培训经费30万元,项目前期费20万元,项目管理费30万元。

年月竣工验收。

  三、移民安置指导思想及原则

  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精神为指导,坚持开发式扶贫原则,充分利用安置区水、土、光、热等资源,以水利工程为骨干、移民安置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集中开发能使搬迁移民致富的农牧业生产性项目。

在开发建设中,坚持以水定地,以地定人,搞好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完善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移民群众整体生活水平,使移民早日脱贫致富,促进移民区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尊重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深入调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项目建设既突出社区的服务功能,又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造福子孙后代。

三是坚持基础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

以规划为依据,政府牵头,动员社会力量,整合各类资金,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整体服务功能。

四是坚持群众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

在项目实施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维护群众的利益,各级政府加强扶持引导,不包办代替。

  四、农场整体接交

  为了认真做好农场整体接交工作,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严防资产流失和破坏,根据农场整体接交工作领导小组部署,积极与各成员单位协调,精心研究,狠抓工作落实,在具体工作中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各个环节工作做到了稳妥、周到、全面,使整个接交工作进展顺利。

移交工作从20XX年12月4日开始,到年1月31日全面结束,对农场耕地、住房、宅基地及附着物等逐项进行了整体移交。

农场共移交海南州房屋4418间,其中:

一大队738间、二大队199间、三大队688间、四大队725间、五大队537间、场部及直属单位1531间;耕地140197亩,其中:

一大队19814亩、二大队11863亩、三大队34275亩、四大队34275亩、五大队37572亩、直属单位2398亩;林地1510亩,其中:

一大队988亩、二大队5亩、三大队133亩、四大队344亩、五大队40亩。

水库2座,干渠公里,直渠公里;人畜饮水管道公里,供水点64个。

同时接管变电所、学校部分教学用具和5套有线电视地面接收器等。

  整体接交工作全面结束后,为了搞好地区的移民安置规划及组织实施工作,切实加强异地扶贫安置工作,县政府成立了办事处,其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资产管理、社会治安、林业管护,做好各项协调工作,调处草山、水事等各种纠纷。

办事处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摆到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精心安排,组织管护人员,对房屋、林木、水库及配套设施进行全面接管,并成立治安联防队,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移民区群众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水、电等移交公共设施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得力,从未发生国有资产被盗、破坏等现象。

同时,办事处工作人员依据农场整体移交清单,认真核实各大队的耕地面积,并委托省测绘院绘制了地区土地利用现状总图和分图,为移民安置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移民安置项目实施

  移民选择

  自愿移民县、乡、村及移民群众选择,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所确定的原则、方法,在行署选择异地扶贫自愿移民800户4000人,其中:

县、、三个乡的7个村选择异地扶贫贫困群众400户2000人;县、、、四个乡的5个村选择异地扶贫贫困群众400户2000人。

州选择自愿移民群众800户4000人,其中:

县乡1个村选择就近移民贫困群众253户1266人;县、、、四个乡10个村选择就近移民贫困群众486户2461人;县

  乡2个村选择就近移民贫困群众61户273人;库区移民400户2000人。

  移民安置

  项目区共安置移民2200户10000人,其中:

移民820户4000人;州1200户6000人。

一大队安置移民346户1783人,二大队安置移民230户996人,三大队安置移民473户2364人,四大队安置移民463户2227人,五大队安置移民971户2630人。

根据省扶贫办《关于印发异地开发移民安置会议纪要的通知》精神,严格按照户均分配临时住房1间,人均分配耕地亩,田间林网随土地划分移民集体所有,防风林带、成片林划归县林业部门管理,退耕还林实行了承包经营。

分配给4000人移民耕地47600亩,其中三大队23800亩、四大队23800亩;房屋820间,其中三大队406间、四大队414间。

分配给海南6000人移民耕地71400亩,其中一大队21225亩、二大队11863亩、三大队4335亩、四大队2615亩、五大队31362亩。

房屋1200间,其中:

一大队385间、二大队171间、三大队73间、四大队61间、五大队510间。

退耕还林地承包到户,并颁发林权证。

各大队留村级组织建设用房10间。

  移民培训

  为提高移民群众技术技能素质,做到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对移民群众进行了农业种植技术、畜牧养殖技术、农田灌溉及农牧业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5期,培训移民群众6500人。

  六、移民程序及步骤

  程序

  1、宣传移民政策

  每人划分6亩水浇地、59亩饲料地;每户分配临时住房1间;每户划分宅基地06亩;土地承包经营;项目区自然条件,海拔3100米,降水量274毫米,蒸发量1695毫米,亩产青稞300斤,油菜140斤;自愿移民;移民建房补助费每人450元。

  2、移民审报程序

  发放移民申请表,自愿报名;群众民主评议;村委筛选;乡政府审核;县政府审定;州级审核汇总;省扶贫办审批。

  3、移民的搬迁

  先进劳力,接受资产;分配房屋;划分土地;春耕生产。

  4、移民接交

  户籍常表;计生台帐;“两基”登记表;移民申请表。

  方法步骤

  1、坚持先进劳力、后迁家眷的原则,对迁入农场的移民,户均分配临时住房1间,归移民户所有。

人均发给搬迁及住房补助费450元,以确保调庄移民当年完成建房,尽快入住安居。

  2、移民人均划分保灌耕地6亩,人均划分饲草地59亩,并确保当年耕种,当年收益。

  3、移民每户分配宅基地亩,居住区统一规划,配套水电路、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

  七、后续项目建设

  为确保移民群众能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组织实施了总投资1200万元的易地扶贫项目社区配套项目。

该项目由省扶贫办批准立项。

根据《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易地扶贫项目社区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关于异地扶贫项目区切吉人畜饮水管道工程实施方案的批复》和《易地扶贫项目社区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组织实施。

主要建设内容有:

  人畜饮水工程:

新建引水口1座,维修引水口1座;新建蓄水池4座,维修400吨蓄水池3座,新建管道各类阀门井及户内井1564座,,维修阀门井13座;新建减压井2座;铺设各级管道99016米,其中总干管1条长6150米,采用管径为200—110mmPVC管材;分干管2条长2726米,采用管径为160—75mmPVC管材;支管6条长13800m,采用管径为110—50mm管材;进户管道51801m,采用管径为110—25mmPE管材;沟道防洪10处。

教育项目:

维修初级中学1所及家属院,维修改建小学5所,并配套教学设备。

卫生项目:

维修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5所,并配套医疗设备。

农村能源:

每户购太阳灶1台,共2000台。

该项目的建设,不仅有效解决和改善了移民区广大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凸现出辐射效应作用,在周边地2000余名群众看病就医和其子女上学以及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八、项目实施效益

  迁出地由于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人多地少,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草场退化严重,农牧民生活极为贫困,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项目实施,一是充分考虑到迁出地区迁出人口规模与留居人口比例,达到了“迁出1人、宽松2人、解决3人”的脱贫效果。

二是通过项目实施,极大地调动了移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对承包地精耕细作,科学施肥,加强管理,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由设计人均6亩提高到8亩,油菜平均亩产达到200斤左右,青稞平均亩产达到600斤,最高青稞亩产达到1000厅。

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不足800元提高到2400元。

项目实施实现了“一年建设、二年搬迁、三年稳定脱贫”的目标。

三是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迁出地由于人口减少,人地矛盾缓解,加大了退耕还林还草力度;迁出地由于耕地面积大,农副产品资源较充裕,同时利用饲草地种植饲料作物,促进了养殖业发展。

如华塘村加大牛羊舍饲圈养育、达拉村发展生猪育肥已初具规模,不但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增加了收入。

四是易地扶贫项目实施,促进了观念变革和社会进步。

  项目实施促进了移民群众观念变化和思想、技术交流,打破了贫困山区的封闭状况,促进了观念变革,从单纯依赖国家救济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家园,为社会做贡献的精神转变,促进了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九、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是保障农场异地扶贫开发顺利实施的前提,为切实做好农场整体移交工作,确保移民安置工作顺利进行,移民安置各项工作卓有成效,省、州、县、乡各级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农场异地扶贫开发的组织领导。

  1、成立海南州农场异地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以普化太副州长为组长,州扶贫办主任桑庆、县县长、县副县长、县副县长、县副县长为副组长,州县各有关局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州扶贫办,兼任办公室主任,、、、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2、成立移民搬迁办事处

  整体移交工作全面结束后,为了认真实施易地扶贫开发安置项目,根据州政府的要求,县政府成立了办事处,科级建制,核定人员编制8个,配备正副科级主任、副主任各1名,工作人员6名,具体负责地区的移民安置规划及组织实施工作,负责资产管理、社会治安、林业管护,做好各项协调工作,调处草山、水事等各种纠纷。

根据州扶贫领导小组的安排,县办事处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摆到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精心安排,共雇用管护人员60余人,对房屋、林木、水库及配套设施进行管护,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张贴相关法律法规,资产管护得到加强,从未发生国有资产被盗、破坏等现象。

同时,办事处在组织群众生产,安排群众生活,移民搬迁安置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3、明确目标,统一认识

  通过易地扶贫的实施达到部分贫困群众稳定解决温饱,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易地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县、乡党委、政府和扶贫开发部门从战略高度认识易地扶贫开发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去进一步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把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确保了易地扶贫安置如期实施。

  4、精心组织,部门配合

  易地扶贫开发的实施是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项重大工程,各级政府精心部署和严密组织,并按照一定的程序逐项落实。

各部门,特别是涉农各部门积极参与,为项目实施提供政策、资金、技术保障。

易地扶贫开发实施管理的组织工作涉及面广,牵扯诸多部门和利益主体,为使扶贫开发规划的实施实现协调、高效地运行,各部门以改革为动力,针对扶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扶贫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了组织机构、管理体制。

  5、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易地扶贫移民安置项目实施后,为确保移民群众安居乐业,生产发展,群众收入增加,移民村成立了、、、、、、、八个行政村,按“五个好”的要求,尽快成立了基层组织,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目标搞好基层组织建设,使基层组织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后盾。

移民安置事迹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