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技术基础C课时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91354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造技术基础C课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制造技术基础C课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制造技术基础C课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制造技术基础C课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制造技术基础C课时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造技术基础C课时教案.docx

《制造技术基础C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技术基础C课时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制造技术基础C课时教案.docx

制造技术基础C课时教案

 

授课教案

教案(课时备课)

《制造技术基础C》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部)

工程实训中心

系(室)

金工教研室

课程代码

241007

总学时

32

课程类别

必修(√);核心();公选();选修()

授课专业

航空机务

授课班级

0841051

任课教师

成琼

职称

讲师

第1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第二篇铸造

第一章铸造工艺基础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了解铸造的优越性,掌握影响铸造的充型能力的因素。

了解三种凝固方式及收缩的三个阶段,掌握防止缩孔与缩松的措施。

重点

难点

重点:

影响铸造充型能力的因素,铸件的凝固过程,铸件中的缩孔与缩松产生的原因,防止缩孔与缩松的措施。

难点:

铸件的凝固过程,铸件中的缩孔与缩松产生的原因,防止缩孔与缩松的措施。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节液态合金的充型:

合金的流动性;浇注条件;铸型填充条件

第二节铸件的凝固与收缩:

铸件的凝固与收缩;铸造合金的收缩;铸件中的缩孔与缩松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练习与讨论。

教学手段:

以讲解为主,并配用教具与挂图。

师生互动:

画一个铸件的梯形截面图,为了防止铸件中的缩孔与缩松,以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叫同学指出浇口、冒口和冷铁的安放位置。

时间分配:

第一节液态合金的充型

一、合金的流动性15分

二、浇注条件15分

三、铸型填充条件15分

第二节铸件的凝固与收缩

一、铸件的凝固与收缩15分

二、铸造合金的收缩15分

三、铸件中的缩孔与缩松15分

作业布置

复习题P43

(2)(4)(5)

主要参

考资料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第2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第二篇铸造

第一章铸造工艺基础、第二章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了解内应力形成的原因,掌握防止铸件裂纹和变形的措施。

了解铸铁件,铸钢件,铜、铝合金铸件的特点及应用。

重点

难点

重点:

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纹,防止内应力产生的工艺措施。

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的组织和性能,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的应用范围。

难点:

铸造内应力,防止内应力产生的工艺措施。

影响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的组织和性能的因素。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纹,内应力的形成,铸件的变形与防止,铸件的裂纹与防止;铸件的质量控制。

铸铁件生产,灰铸铁,影响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因素,灰铸铁的孕育处理,灰铸铁的牌号及其生产特点;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球墨铸铁的组织和性能,球墨铸铁的生产特点;铸钢件生产;铜、铝合金铸件生产。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练习与讨论。

教学手段:

以讲解为主,并配用教具与挂图。

师生互动:

画一个铸件的梯形截面图,为了防止内应力产生,以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叫同学指出浇口和冷铁的安放位置。

时间分配:

第一章第三节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纹

内应力的形成、铸件的变形与防止、铸件的裂纹与防止0.3学时

第四节铸件的质量控制0.2学时

第二章铸铁件生产1学时

铸钢件生产0.3学时

铜、铝合金铸件生产0.2学时

作业布置

复习题P43(8)

主要参

考资料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第3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第二篇铸造

第三章砂型铸造、第四章特种铸造、第五章铸件结构设计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了解手工造型特点,掌握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的选择原则,了解铸造工艺参数,掌握各种特种铸造方法的特点及应用,铸件结构在设计时的要求。

重点

难点

重点:

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的选择,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难点:

分型面的选择,各种铸造方法的应用范围。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造型方法的选择,手工造型,机器造型;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浇注位置选择原则,铸型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各种特种铸造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工艺参数的选择。

铸件结构与铸造工艺的关系;铸件结构与合金铸造性能的关系。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练习与讨论。

教学手段:

以讲解为主,并配用教具与挂图。

师生互动:

以图例的方式,讲解和提问相接合,说明浇注位置和铸型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一、时间分配:

第三章第一节造型方法的选择0.6学时

第二节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0.2学时

第二节工艺参数的选择0.2学时

第四章特种铸造0.5学时

第五章铸件结构设计0.5学时

作业布置

复习题P68(3)P80

(1)

(2)P88

(2)(3)

主要参

考资料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第4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观看教学录像片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通过生产实例加深对铸造的理解。

重点

难点

重点:

砂型铸造手工造型方法,特种铸造

难点:

造型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砂型铸造手工造型(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挖砂造型、三箱造型、地坑造型)

熔模铸造、离心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

教学方法:

观看教学录像

教学手段:

以看录像片为主,教师作适当讲解。

 

时间分配:

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0.5学时

砂型铸造1学时

特种铸造0.5学时

作业布置

主要参

考资料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第5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第三篇金属压力加工

第一章金属塑性变形、第二章锻造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掌握塑性变形后的组织变化,加工硬化现象,冷、热变形,纤维组织。

掌握自由锻工序,了解模锻的方法,锻造工艺规程的制订,锻件结构设计时的工艺要求。

重点

难点

重点:

自由锻,模锻的特点,锻造工序的确定,锻件结构的工艺性。

难点:

模锻件分模面的确定,绘制锻件图。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金属的可锻性。

锻造方法,自由锻,模锻;锻造工艺规程的制定,绘制锻件图,锻料重量和尺寸的确定,锻造工序的确定;锻件结构的工艺性,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模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练习与讨论。

教学手段:

以讲解为主,并配用教具与挂图。

师生互动:

画一个梯形的轴类锻件零件图,以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叫同学指出分模面的位置。

时间分配:

第一章金属的塑性变形0.5学时

第二章第一节锻造方法0.5学时

第二节锻造工艺规程的制定0.5学时

第三节锻件结构的工艺性0.5学时

作业布置

复习题P111(3)(4)(5)

主要参

考资料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第6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第三篇金属压力加工

第三章板料冲压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掌握分离工序、变形工序的过程及特点,了解冲模结构和冲压件结构工艺特点。

重点

难点

重点:

分离工序、变形工序的过程及特点。

难点: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分离工序,落料及冲孔,修整,切断;变形工序,拉深,弯曲,翻边,成形;冲模简介;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练习与讨论。

教学手段:

以讲解为主,并配用教具与挂图。

师生互动:

提问凸凹模间隙对冲裁件质量的影响。

时间分配:

第一节分离工序0.7学时

第二节变形工序0.7学时

第三节冲模简介0.3学时

第四节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0.3学时

 

作业布置

复习题P124(7)

主要参

考资料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第7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第四篇焊接

第一章电弧焊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掌握焊接电弧、焊接接头的组织性能。

掌握焊接电弧、焊接接头的组织性能,掌握减少焊接应力与变形措施,掌握电焊条、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的特点及应用。

重点

难点

重点:

电焊条、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的特点及应用。

难点:

焊接电弧对焊接接头的组织、性能的影响。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焊接电弧;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焊接工件上温度的变化与分布,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焊接应力与变形;焊条电弧焊,焊条电弧焊的焊接过程,电焊条;埋弧焊,埋弧焊的焊接过程,埋弧焊的特点,埋弧焊的焊丝与焊剂,埋弧焊工艺;气体保护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练习与讨论。

教学手段:

以讲解为主,并配用教具与挂图。

师生互动:

画出低碳钢焊接接头的组织。

时间分配:

第一节焊接电弧0.3学时

第二节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0.3学时

第三节焊接应力与变形0.3学时

第四节焊条电弧焊0.5学时

第五节埋弧焊0.3学时

第六节气体保护焊0.3学时

作业布置

复习题P146

(2)(6)

主要参

考资料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第8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第四篇焊接

第二章其它常用焊接方法、第三章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第四章焊接结构设计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三种熔化焊的特点及应用,掌握其他常用焊接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了解金属材料的焊接性,掌握焊接材料的选择。

接头设计时工艺的要求。

重点

难点

重点:

电阻焊,钎焊的特点和应用。

碳钢的焊接。

焊缝的布置。

难点:

点焊接头。

低碳钢的焊接,中、高碳钢的焊接。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电阻焊,点焊,缝焊,对焊;摩擦焊;钎焊,硬钎焊,软钎焊;电渣焊;真空电子束焊接;激光焊接。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焊接性的概念,钢材焊接性的估算方法,小型抗裂试验法;碳钢的焊接,低碳钢的焊接,中、高碳钢的焊接;合金结构钢的焊接;铸铁的补焊。

焊接结构件材料的选择;焊接接头的工艺设计,焊缝的布置。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练习与讨论。

教学手段:

以讲解为主,并配用教具与挂图。

时间分配:

第二章

第一节电阻焊0.2学时第二节摩擦焊0.15学时

第三节钎焊0.2学时第四节电渣焊0.15学时

第五节真空电子束焊接0.15学时

第六节激光焊接0.15学时

第三章

第一节金属材料的焊接性0.2学时

第二节碳钢的焊接0.1学时

第三节合金结构钢的焊接0.1学时第四节铸铁的补焊0.1学时

第四章第一节焊接结构件材料的选择0.2学时

第二节焊接接头的工艺设计0.3学时

作业布置

复习题P155

(1)(3)(7)P162

(1)

(2)P169

(1)

(2)

主要参

考资料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第9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观看教学录像片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通过生产实例加深对锻造、焊接的理解。

重点

难点

重点:

自由锻、模锻、焊条电弧焊

难点:

锻造工艺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自由锻、模锻、胎模锻、焊条电弧焊、埋弧焊、钎焊、电渣焊、摩擦焊

教学方法:

以观看教学录像片为主,教师作适当讲解。

时间分配:

锻造方法1学时

焊接1学时

作业布置

主要参

考资料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第10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第五篇切削加工

第一节切削运动及切削要素、第二节刀具材料及构造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了解机床切削运动,掌握切削用量三要素。

了解刀具材料的性能要求、常用刀具材料及其应用。

重点

难点

重点:

切削运动;切削用量(以车削加工为例)三要素。

刀具材料的性能要求;高速钢、硬质合金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

难点:

切削运动的具体分析。

高速钢、硬质合金的性能对比与应用。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主运动与进给运动;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及其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刀具材料的性能要求;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练习与讨论,以日常生活为例引伸讲解切削运动。

教学手段:

以讲解为主,并配用教具与挂图。

师生互动:

以削苹果等日常生活动作为例讲解主运动与进给运动,再引伸到机床的切削运动,引导学生分析探讨。

引导学生讨论、对比高速钢、硬质合金的性能特点。

时间分配:

主运动与进给运动0.5学时

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0.5学时

刀具材料的性能要求0.2学时

碳素、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0.8学时

作业布置

复习题P26

(1)(5)

思考和练习题P27(3)

主要参

考资料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第11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第五篇切削加工

第二节刀具材料及刀具构造、第三节金属切削过程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了解刀具构造、切屑的形成过程及其种类,了解切削力、切削温度的概念、切削用量对切削过程的影响;了解刀具磨损的规律、刀具耐用度概念。

重点

难点

重点:

刀具角度对加工的影响。

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耐用度、切削用量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难点:

刀具角度对加工的影响。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刀具角度对加工的影响,切屑的形成及切屑种类,切屑与加工表面质量的关系,积屑瘤,切削力、切削温度,切削用量对其的影响,刀具磨损和刀具耐用度。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练习与讨论。

教学手段:

以讲解为主,并配用教具与挂图。

师生互动:

引导学生分析绘制刀具角度。

引导学生分析刀具角度、切屑与加工质量的关系。

时间分配:

刀具角度和刀具构造0.5学时

切屑的形成过程与切屑种类0.3学时

积屑瘤0.2学时

切削力与切削功率0.3学时

切削热与切削温度0.4学时

刀具磨损和刀具耐用度0.3学时

作业布置

思考和练习题P27(7)复习题P27(8)

主要参

考资料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第12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第五篇切削加工

第二章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了解机床的组成结构及其作用;了解机床常用传动机构、定比传动机构、变速机构。

掌握传动链的分析计算方法。

重点

难点

重点:

机床的组成结构,机床常用传动机构。

传动路线与传动链。

难点:

传动机构。

传动链。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机床的类型和基本构造;常用传动机构、定比传动机构、变速机构。

C616卧式车床传动路线与传动链的分析计算。

自动机床和数控机床简介。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练习与讨论。

教学手段:

以讲解为主,并配用挂图。

师生互动:

以车床、台钻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机床的基本组成。

时间分配:

机床的类型和基本构造0.5学时

机床的传动1学时

自动机床和数控机床简介0.5学时

作业布置

复习题P48

(1)思考和练习题P49

(2)

主要参

考资料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第13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第五篇切削加工

车、钻、扩、铰、镗、刨、拉、铣削加工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了解车、钻、扩、铰削、镗、刨、插、拉、铣削加工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重点

难点

重点:

车、钻、扩、铰、镗、刨、插、拉、铣削加工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难点:

铣削加工零件的工艺特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车削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钻、扩、铰削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车、钻削加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镗、刨、插、拉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铣削的工艺特点;镗、刨削加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练习与讨论。

教学手段:

以讲解为主,并配用教具与挂图。

师生互动:

引导学生讨论车、钻削加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时间分配:

车削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0.5学时

钻、镗削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0.5学时

刨、拉削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0.5学时

铣削的工艺特点0.5学时

作业布置

复习题P72

(2)

思考和练习题P72

(1)

(2)

主要参

考资料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第14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铣、磨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铣床附件及其应用;了解磨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铣、磨削加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重点

难点

重点:

铣削的应用,磨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难点:

铣、磨削加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铣床附件及其应用;磨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铣、磨削加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课堂练习与讨论,电子教案。

教学手段:

以讲解为主,并配用挂图,多媒体教学。

师生互动:

引导学生讨论铣、磨削加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时间分配:

铣床附件及其应用0.5学时

磨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1.5学时

作业布置

复习题P72(12)(15)

主要参

考资料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第15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观看教学录像片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通过生产实例加深对切削加工方法、切削加工自动化的理解。

重点

难点

重点:

难点:

拉削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自动机床、镗削、拉削

教学方法:

观看教学录像

教学手段:

以看录像片为主,教师作适当讲解。

 

时间分配:

自动机床1学时

镗削0.5学时

拉削0.5学时

作业布置

主要参

考资料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第16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考查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重点

难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主要参

考资料

课后自我

总结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