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重庆江津长寿巴县等七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重庆江津长寿巴县等七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重庆江津长寿巴县等七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重庆江津长寿巴县等七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重庆江津长寿巴县等七校高三上学期联考
历史试题(解析版)
1.《尚书·大传》说:
“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
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
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
”材料反映了
A.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
B.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
C.世代相传的采地是维系宗法体系的纽带
D.封地是诸侯世袭的私有财产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采地以及子孙世世代代守着这些采地来维系宗法体系,即材料反映了世代相传的采地是维系宗法体系的纽带,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B在材料中均没有明确的体现,均不符合题意,排除;封地并非诸侯世袭的私有财产,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国史大纲》载“张居正为相(内阁首辅),……太仓粟支十年,太仆积貯至四百万。
及其籍没,家资不及严嵩二十之一。
然能治国,不能服人。
法度虽严,非议四起”。
“非议四起”主要是由于
A.自身不正贪污腐化
B.不善理财入不敷出
C.阁臣弄权不合制章
D.世俗日下嫉贤妒能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张居正为相(内阁首辅),……法度虽严,非议四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内阁是皇帝的顾问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而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大权独揽,不符合明朝制度,故“非议四起”,故C选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张居正自身不正贪污腐化,故A选项错误;材料“太仓粟支十年,太仆积貯至四百万”说明张居正善于理财,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当时世俗日下嫉贤妒能,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3.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
据此可以推知
朝代
秦汉
唐
宋
元
明
清
次数
375
493
874
513
5105
5344
频率
0.85次/年
1.7次/年
2.7次/年
5.31次/年
18.5次/年
19.9次/年
A.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
B.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C.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
D.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在不断衰退
【答案】B
【解析】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偏多也就证明了明清时期农业生产一定会面临严峻的考验,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也是在增强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没有说南方自然灾害多,所以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也就不能体现出来,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在不断上升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4.汉代长安城的宫殿、官署、武库等朝廷机构的建筑物约占都城9/10的面积,剩下供居住的仅占1/10。
唐代长安的宫城和皇城占10%,而居民区占63.8%,其他面积为道路、河渠等设施所占。
从汉至唐都城布局的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弱化
B.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C.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D.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
【答案】D
【解析】“居民区增多、道路、河渠等设施”等体现的是城市的经济职能在增强,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在强化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经济中心南移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重农抑商政策在当时仍然存在,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5.下表是根据邹依仁所著《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整理而得出的1935年上海公共租界华人职业分布情况统计数据
职业
所占比重
职业
所占比重
注释
农业
0.1%
交通运输
1.25%
专门事业:
工程师、科学家、律师、医生、记者、作家、会计等;杂类:
传统服务行业(小商贩、洗衣、帮佣、理发等)和少量游民及帮会成员。
工业
18.3%
政府市政机关
0.7%
现代商业
16.4%
演员、运动员
0.3%
专门事业
1.3%
杂类
55.3%
下列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A.上海教育发展推动华人素质提高
B.租界内华人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
C.上海地区的农业经济走向衰退
D.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出现工程师、科学家、律师等专门事业的人,体现了华人从事职业的知识含量增加;开始出现演员、运动员等新生职业;工业人口与现代商业人口的比例有大幅度增加;越来越多的华人进入租界政府供职。
除洋行雇员、钱庄助理等职业,大部分职业的文化要求较低,A项错误,排除;在租界政府供职的华人是为殖民当局服务的,不能说明政治权利得到保障,B项错误,排除;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下降,与经济结构变化有关,不一定就是农业经济走向衰退,C项错误,排除;职业结构的多元化实际上反映了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因此选D。
6.李喜所在《梁启超对戊戍变法的反思》中指出,从维新派本身寻求失败的原因,是从枝节上来找,自然进入了误区;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失败。
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在
A.变法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群众
B.变法措施过于全面,进程过于激进
C.有利于改革成功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
D.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戊戌政变发生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中国社会本身,即改革成功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组织领导,脱离群众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措施、进程方面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袁世凯告密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字眼——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
7.1937年5月,毛泽东在苏区党的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
“……中国土地是属于日本人,还是属于中国人,这是首先待解决的问题,那么,由暴力没收办法转变到新的适当方法,就是完全必要的。
”由此可知,该时期土地政策变革的主要意图是
A.团结抵御外侮
B.维护农民利益
C.停止土地革命
D.实行减租减息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抗战时期共产党为了团结地主阶级抵御外侮而要采取新的土地政策,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主要意图是团结地主阶级抵御外侮而非维护农民利益,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土地革命并未停止,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是该时期土地政策变革的内容而非意图,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8.下表目录为某著作的局部,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第三章,“着火的房子”:
1787年春天……第五章,领头羊弗吉尼亚:
5月25日—6月1日……第七章,人类的五分三:
6月11日……第十章,小州的胜利:
7月11日—17日……第十九章,瑕不掩瑜:
9月8日—17日。
A.“小州的胜利”,指参议员每州两名顾及小州利益
B.“着火的房子”,反映联邦制下出现危机
C.“人类的五分三”,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来计算人口
D.“瑕不掩瑜”,说明颁布的宪法功绩远大于局限
【答案】B
【解析】“着火的房子”,反映邦联制下出现的危机而非联邦制下出现危机,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小州的胜利”指参议员不论州的大小,每州两名,这样就顾及小州利益,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人类的五分三”的确是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来计算人口,这是典型的种族歧视,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瑕不掩瑜”说明颁布1787年宪法的功绩远大于局限,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9.1957年底,毛泽东说:
“现在国际上一般都公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是否做得到那是另外一个问题,美国首先就做不到。
从国与国的关系方面来讲,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这是正确的。
但是,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个共产党的对外关系的总路线,就不能只限于和平共处。
还有一个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问题。
”由此看出毛泽东
A.制订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策略
B.想建立与其他国家正常的对外交往的原则
C.开始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方针
D.在和平共处基础上加强对外政策的斗争性
【答案】D
【解析】“不能只限于和平共处”等字眼意在强调不能一味地强调和平共处也要进行有必要的斗争,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外政策的斗争性而非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策略、与其他国家正常的对外交往的原则等选项,所以选项A、B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一边倒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
文字材料型选择题的解答,读懂材料是关键。
需要考生提取材料的关键词或主旨信息,例如本题的材料就是很长,如果材料很长就不一定要读完,可以用划分层次、简化材料的办法提取主旨信息。
10.1978年9月,中央指出:
“(国有)企业要有主动权、机动权,如用人多少,要增加点什么,减少点什么,应该有权处理。
企业应该有点外汇,自己可以订货。
”在此思想指导下中央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降低国有企业的经济比重
C.让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D.引进西方的自由竞争机制
【答案】C
【解析】“企业应该有点外汇,自己可以订货”等字眼意在强调要扩大企业的自主权,要让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之后的事情,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未涉及到降低国有企业的经济比重以及引进自由竞争机制方面的信息,所以选项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
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11.1929年,斯大林认为集体农庄使“城乡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建立在新的基础上,城乡之间的对立将加速消除”。
到1951年,斯大林进一步认为:
“城市和乡村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对立的基础,已经被我国现今的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
”这反映了
A.苏联的经济体制充满活力
B.集体农庄完全适合苏联的国情
C.农、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D.农业集体化运动得到快速发展
【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集体农庄的意义,城乡之间的对立将“加速”消除等字眼意在强调集体农庄即农业集体化运动得到快速发展,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B两项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均不符合题意,排除;苏联的农、轻、重工业并未协调发展,选项C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
12.“有人认为从新航路开辟之后全球化已经开始,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
”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
A.会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B.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
C.对各国来说均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D.对当今中国来说是利大于弊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全球化对各国的影响,各国能在全球化中崛起也能在全球化中衰落足以证明对各国来说全球化均是挑战与机遇并存,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足以证明选项A是不符合题意的,排除;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足以证明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
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1924年11月,孙中山在日本的演说《中国内乱之原因》中说:
“说到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
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
这次我到北方去,能够做成和平统一,也未可知。
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
”……孙中山始终把武装斗争视为达到国家统一应采取的主要方式。
为实现国家统一,孙中山一生都在不断与各派势力作斗争。
在坚持武力统一的同时,孙中山从未放弃过和平统一的努力。
——摘编自王建《论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实践其思想的表现。
【答案】
(1)变化:
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中央集权体制转变(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原因:
封建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民族融合推动了国家认同感的增强;中原文化传播的影响;法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的推动。
(2)思想:
军阀割据是国家统一的主要阻力;帝国主义势力破坏着国家统一;坚持武力统一与和平统一相结合(或以武力统一为主、和平统一为辅)。
表现:
新中国一直致力于国家统一;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反对分裂,和平统一,不放弃武力。
【解析】第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从“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到“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从“对共主的认同上”到“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直接概括内涵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发展、地区联系、民族融合、文化传播、法家思想等方面回答说明原因。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祖国统一大业。
以“大一统”思想为主线,考查了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思想。
从此题我们可以认识到今后的复习要注意重大历史事件的联系,古今联系,要把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复习性。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历史资料
15—17世纪
原产美洲的烟草、西红柿、花生、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传入欧洲、亚洲、非洲,小麦、水稻、甘蔗等物种由欧洲传入美洲
1839年
英国工厂工人总数为419560人,其中女工为242296人
1919年
从巴黎到布鲁塞尔的国际民舷客运航线开通
2015年
中国“双十一”全球狂欢节总交易额为912.17亿元
美国“黑色星期五”当天网购销售额为27.2亿美元
提取材料信息,以“世界市场与社会生活”为视角提炼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要求:
主题鲜明,观点正确,论述充分恰当。
)
【答案】评分说明:
主题鲜明,观点正确
论述充分恰当
一等:
①主题鲜明,观点正确;②准确充分运用材料史实;③论述充分,表述清楚,逻辑严密。
二等:
①主题较鲜明,观点正确;②能够运用相关史实;③论述较充分,表述较清楚,有一定逻辑关系。
三等:
①主题不鲜明,无观点或观点不明确;②运用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③表述不清楚,逻辑关系不清。
答案示例:
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社会生活变迁;社会生活变迁推动世界市场向纵深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初具规模,推动玉米、小麦等作物在世界范围内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学习、生活、交往习惯等发生很大改变,中美等国的大型网络购物活动,促进了全球化市场的发展。
综上所述,世界市场与社会生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名师点晴】主题限定式试题的解法:
解答此类试题,一是需要学生能对设问有明确的认识,明确试题要求是什么,限定的条件是什么。
二是需要学生准确阅读所给史料,通过分析归纳的方式,提炼有效信息;三是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选取准确的史实对自己归纳的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影响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北宋)学校教育在兵连祸结中早已破坏殆尽,朝廷此时又无力兴学设教。
要解决人才匮乏问题,政府必须广泛开设学校,改变官学衰败局面。
北宋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取得了前无古人的巨大成就,也要求教育既培养精通儒学的文官,又要求培养各种职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灿烂而丰富的文化成就为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养料,而汉唐以来的官学教育基本上都是满门经文的太学教育,这与蓬勃发展的宋代社会不相匹配。
北宋太学内容改革改变了汉唐以来满门经文的单一格局,形成了以儒家经典为主兼及文史、治事等内容的新格局。
北宋太学采用宋代著名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讲学时的“苏湖教法”,使学生由索然无味到耳目一新。
北宋太学改革后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广博的文化知识。
唐代太学限招五品以下子弟入学,而北宋太学只要是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之俊异者就可以入学,较广泛地向中小官僚和一般平民子弟敞开了求学的大门。
——摘编自周路宽《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学教育改革的影响。
【答案】
(1)背景:
北宋时官学因战祸而衰败,造成国家建设人才的匮乏;北宋经济发展也对实用型人才提出了要求;浓厚的文化底蕴与以经文为主的太学教育矛盾突出,这一现实不能适应北宋社会的发展。
(2)影响:
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实用型人才,推动了社会进步;革新教法、严格聘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为后世教育提供了示范和借鉴;放宽入学条件,扩大了受教育面,相对保障了社会公平。
【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北宋教育改革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
由材料“学校教育在兵连祸结中早已破坏殆尽…要解决人才匮乏问题…要求培养各种职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满门经文的太学教育,这与蓬勃发展的宋代社会不相匹配。
”,可归纳为:
北宋时,官学因战祸而衰败,造成国家建设人才的匾乏;北宋经济发展也对实用型人才提出了要求;浓厚的文化底蕴与以经文为主的太学教育矛盾突出,这一现实不能适应北宋社会的发展。
(2)本题主要考查北宋教育改革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培养各种职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苏湖教法”,使学生由索然无味到耳目一新”和“较广泛地向中小官僚和一般平民子弟敞开了求学的大门”,可归纳为:
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实用型人才,推动了社会进步;革新教法、严格聘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为后世教育提供了示范和借鉴;放宽入学条件,扩大了受教育面,相对保障了社会公平。
考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宋太学改革·北宋太学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16.[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袁世凯在就任民国元首之后,马上出手遏制蒙藏分离主义运动,在劝告库伦哲布尊丹巴活佛放弃独立的信中,袁世凯反驳哲布尊丹巴对“大清”与“中国”的刻意区分,指出至库伦独立,前清并未允行,中华民国亦断无允准之理。
库伦本为民国领土……甚盼熟筹利害,棱我民国受于前清之领土及统治权完全无缺。
”
《劝谕蒙藏令》宣布现在政体改建共和,五大民族,均与内地平等。
务使蒙藏人民,一切公权、私权,均与内地平等,以昭大同而享幸福。
”不久,袁世凯又发布命令说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回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自不能如帝制时代再有藩属名称;此后蒙、藏、回疆等处,自应统筹规划,以谋内政之统一,而冀民族之大同。
”
——摘编自章永乐《“大妥协”:
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主权连续性》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袁世凯政府针对蒙藏分离主义运动的态度。
(2)根据材料简要评析袁世凯政府针对蒙藏分离主义运动采取的主要对策。
【答案】
(1)态度:
明确反对蒙藏分离,坚决维护领土主权完整;反对哲布尊丹巴对“大清”与“中国”的刻意区分;晓以利害,劝告分离主义头目放弃分离活动;提出民族平等等法令和措施。
(2)评析:
有利于瓦解、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的地位,缓和了民族矛盾;对维护祖国统一起了积极作用。
【解析】
(1)从材料“上出手遏制蒙藏分离主义运动,在劝告库伦哲布尊丹巴活佛放弃独立的信中,袁世凯反驳哲布尊丹巴对“大清”与“中国”的刻意区分”“务使蒙藏人民,一切公权、私权。
均与内地平等”“凡蒙,藏,回各地方,同为我中华国领土”中科院概括出答案。
(2)从材料中可以分析,袁世凯政府针对蒙藏分离主义运动采取的主要对策有利于瓦解、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的地位。
缓和了民族矛盾;对维护祖国统一起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