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五单元 学案27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高考.docx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五单元 学案27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高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五单元 学案27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高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五单元学案27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高考
学案27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课标要求] 1.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2.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一、重要的历史转折
1.历史背景
(1)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但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继续延续“左”倾错误。
(2)中国政治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十一届三中全会
(1)主要内容
①政治:
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②思想:
肯定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③组织:
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④经济:
对内搞活,对外开放。
(2)意义:
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转折。
[概念辨析]
1.政治路线:
相对于具体工作路线而言,称“基本路线”。
它是党的纲领的具体体现,它决定着党在一定历史时期行动的方向,也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
2.组织路线:
政党进行组织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针。
在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基础上制定,是实现二者的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路线,包括健全民主集中制,改善组织机构和干部制度等。
[重点精讲]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何联系?
(1)从目的看:
都是为了纠正“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左”倾错误。
(2)从主要内容看:
都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3)从结果和意义看:
都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
深化探究
材料 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并不认为他们做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更不用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做出的个别论断。
他们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
——《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
思考
材料涉及的是什么事件?
这一事件的实质是什么?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事件: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实质:
打破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纠正“文革”错误理论和“左”的政策。
影响: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创立
(1)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邓小平总结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3)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论点
(1)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2)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
(3)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一国两制”理论。
3.党的“十三大”:
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1992年南方谈话:
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再次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5.党的“十四大”:
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6.党的“十五大”:
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列入党章。
[深度点拨]
(1)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
(2)邓小平理论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3)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重大贡献。
[理解概念]
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核心点拨]
邓小平理论发展的几个节点
深化探究
探究点一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总结时说: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命就要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
材料二 邓小平在全面、深入地观察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之后,指出: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
材料三 邓小平说: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破坏得很厉害的国家,包括欧洲、日本,都是采用贷款的方式搞起来的。
”
思考
(1)根据材料归纳邓小平的基本思想主张。
(2)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史实,说明邓小平是如何实践这些思想的?
答案
(1)材料一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材料二体现了社会主义要改革,不能搞僵化模式的思想;材料三主张实行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重视国际市场竞争。
(2)粉碎“四人帮”后,支持思想理论界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定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同时实行对外开放。
中共“十四大”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探究点二 邓小平理论的深化
材料 邓小平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思考
据材料指出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
有何影响?
答案 问题:
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强调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姓“资”和姓“社”的问题。
影响:
实现了思想的大解放,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思想条件。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背景:
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2.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发展过程
(1)提出:
2000年2月,江泽民第一次做出完整阐述。
(2)地位确立: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列入党章。
4.意义
(1)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
(2)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3)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南。
[归纳总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是什么?
(1)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邓小平理论。
(2)三大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三次转变: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核心比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邓小平理论侧重于经济的发展和政局的稳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侧重于党的建设。
[重点精讲]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辩证关系
(1)统一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2)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和根本。
(3)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灵魂和先导。
(4)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本质和归宿。
(二)科学发展观
1.发展过程
(1)2003年7月,胡锦涛首次提出。
(2)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3)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2.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
[归纳总结]
3.意义
(1)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3)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它促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迈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
深化探究
材料
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
思考 以上会议分别在确立党的指导思想方面做出了什么理论贡献?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上述三次党的代表大会的历史地位。
答案
(1)图一为中共七大的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图二为十五大召开,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图三为十六大召开,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会议;中共“十五大”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会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里程碑;“十六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1.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这两次讲话都( )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冲破了思想樊篱
答案 D
解析 1978年讲话的发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992年南方谈话,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D项符合题意。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概念,并把它写进党章
B.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
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学说
D.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答案 C
解析 邓小平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其内容不包含“无产阶级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学说”,故本题选C。
3.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邓小平来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这次讲话( )
①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 ②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③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更加深入人心 ④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A.①②④B.③④
C.①③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真理标准问题”早在1978年就提出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排除①②。
故符合题意的是③④。
4.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
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答案 B
解析 “冲破计划经济崇拜”是指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决定是中共十四大作出的。
5.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答案 A
解析 抓住题干中的“本质特征”。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共同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解析与探究
理论对实践有能动作用。
正是因为有了毛泽东思想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指导,中国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在新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自我测评
1.邓小平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内容要点: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等等。
意义: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取得了飞速发展,中国国力得到极大增强。
2.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
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3.主要内容: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它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促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迈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
(3)使绿色“GDP”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基础达标]
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该成果( )
A.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
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C.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
D.是引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旗帜
答案 C
解析 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
2.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说,中国共产党在85年里“干了三件大事”。
其中第三件大事是指( )
A.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第一件大事指取得民族解放,建立新中国,即A项。
第二件大事指完成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即B项。
第三件大事是指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项包括在D项中。
3.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毛泽东思想主要是中国革命和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经验总结。
4.2012年2月21日,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龙平平说:
“20年前,中国还处于解决温饱的阶段。
现在,中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
应该说,这种发展变化与南方谈话密不可分。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南方谈话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
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南方谈话的核心
C.南方谈话推进了中国改革开放步伐
D.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答案 C
解析 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中的“这种发展变化与南方谈话密不可分”。
题干材料主要强调了邓小平南方谈话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C项正确。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在世纪之交,是在面临新的国内外形势挑战的情况下提出的。
当时的国际形势是指( )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 ②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 ③大规模争霸战争不断 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形势总体上是走向缓和的,虽然存在局部冲突与战争,但“大规模争霸战争不断”的说法错误,①②④正确,故选C。
[能力提升]
6.某学生在备考研究生的时候,把邓小平理论概括成了下面表格,其中“三条鱼”的内容不包括( )
“一块石头,两只猫”
摸着石头过河;黑猫白猫论
“三条鱼”
“四只鸡”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五十加一百”
“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促进党的发展和建设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答案 C
解析 根据整体的表格内容可以判断,其中“三条鱼”应该是指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谈话精神;其内容是A、B、D三项所说,C项涉及党的建设问题,说法是准确的,但不是三个有利于的内容范畴。
7.
右图是名为“中国牌”的邓小平漫画像,在这位中国现代化建设引路者手中的牌上,写的是“中国式现代化”。
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实行市场经济
D.同第三世界结盟,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答案 B
解析 “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A项错误;“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项正确;C、D两项说法错误。
8.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苏俄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答案 D
解析 注意“本质”的题干要求,所以,以上措施都是针对国情和具体情况制定的正确政策,都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故选D。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二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
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在“解放生产力”过程中,邓小平是怎样引导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代中国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是什么?
(3)有专家指出,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解放思想的过程。
30年改革的每一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今天。
过去30年间,中国思想界形成了哪些伟大成果?
它们着重解决了哪些重大问题?
答案
(1)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原因:
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世界。
内容:
吸收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
立足点:
自力更生。
(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深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