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90445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著《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名著《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名著《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名著《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名著《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著《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doc

《名著《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著《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著《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doc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作者:

__张仙荣_____ 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 

所在学习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学院郑州分院

所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    

学号:

102051050676

年级:

2005秋

完成日期:

题目:

名著《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它成功的塑造了若干类型形象系列,如以诸葛亮为基型的智多星军师形象系列、以张飞为基型的鲁莽英雄形象系列、以刘备为基型的仁君忠臣形象系列,以及以曹操为基型的奸雄形象系列。

这些形象同中求异,极大的丰富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形象画廊。

足智多谋——诸葛亮:

艺术手段、忠贞品格、创作方法;明君与枭雄——刘备:

明君形象、对刘备形象的批评意见;豪气冲天——关羽:

刚愎自用、因小失大、总论关羽形象;忠贞神勇——张飞:

“忠勇”的内容及其表现?

“鲁莽、暴戾”的内容及其表现、“粗中有细”的内容及其表现。

关键词:

人物 形象 分析 

论文目录

一、足智多谋——诸葛亮…………………………………1

⒈艺术手段…………………………………………………2

⒉忠贞品格…………………………………………………4

⒊创作方法…………………………………………………5

二、明君与枭雄——刘备…………………………………6

⒈明君形象…………………………………………………6

⒉对刘备形象的批评意见…………………………………8

三、豪气冲天——关羽……………………………………9

⒈豪气冲天——关羽……………………………………9

⒉刚愎自用,因小失大…………………………………11

⒊总论关羽形象……………………………………………12

四、忠贞神勇——张飞……………………………………13

⒈“忠勇”的内容及其表现…………………………………13

⒉“粗中有细”的内容及其表现……………………………14

⒊“鲁莽、暴戾”的内容及其表现…………………………14

论文正文

名著《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

诸葛亮是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和武将赵云是书中塑造的两个近乎完人的形象,而诸葛亮更是神化了。

不管从智慧方面还是道德方面。

在智慧方面,自三国演义问世来,诸葛亮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中智慧的象征。

从一出场的隆中对这一名段,就体现了诸葛亮与众不同的学识。

及后的火烧新野、借东风、智取三城、三气周瑜、汉中之战、七擒七纵、空城计等,无一不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至于用八阵图阻止陆逊、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劝告邓艾的石刻等,更是神乎其神。

在道德方面,《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更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

至于诸葛亮所犯的一些错误,经过书中描写,反更显出他的人格伟大。

失街亭后要求自降三级,对军中事物管理过于细致,在军事上谨小慎微等,都是通过缺点来映衬他的优点的。

总之,诸葛亮不管在能力还是人格上都是近乎完美的形象

足智多谋——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无疑是塑造得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

可以说,他是全书的真正主角,是维系全书的灵魂。

我们简直无法想像,如果没有诸葛亮这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三国演义》还有什么看头,还怎么能成为世代相传的古典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作者耗费笔墨最多的艺术形象。

从“水镜先生”司马徽第一次提到他的道号“伏龙”(即“卧龙”),为他的出场预作铺垫(嘉靖元年本第六十九回《刘玄德遇司马徽》,毛本第三十五回),到他去世后被安葬于汉中定军山(嘉靖元年本第二百九回《武》侯遗计斩魏延》,毛本第一百五回),他一直处于作品情节的中心,当之无愧地成为全书的第一号主角。

罗贯中满怀挚爱之情,倾注全部心血,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将他塑造为一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典型。

一、历史上的诸葛亮(181~234),本来就是汉末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生于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十四岁便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家乡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辗转来到刘表控制的荆州。

十七岁时,诸葛玄病卒。

尽管此时诸葛亮年未弱冠,又与荆州牧刘表及其大将蔡瑁都有亲戚关系,但他胸有大志,襟怀高迈,不愿托庇于权门,于是带着弟弟诸葛均,毅然隐居于隆中(汉代属荆州南阳郡邓县,今属湖北襄樊市),一面躬耕陇亩,一面关注天下大事,研究治国用兵之道,长达十年之久。

建安十二年(207),奋斗半生而屡遭挫折,当时依附刘表、屯兵新野、势单力薄的刘备三顾茅庐,向年仅二十七岁的诸葛亮请教。

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为刘备制定了先占荆、益二州,形成三分鼎立之势,外结孙权,内修政治,待时机成熟,再分兵两路北伐,攻取中原,以成霸业的战略方针。

在刘备的恳切敦促下,诸葛亮出山辅佐,从此成为刘蜀集团的栋梁,在历史的舞台上大展宏图,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诸葛亮的崇高品格,不仅深受蜀汉民众的尊崇,甚至还得到敌方的敬重。

在他的诸多优秀品格中,最突出的有两点:

一是智慧,集中体现于《隆中对》;二是忠贞,集中体现于《出师表》。

总之,他确实不愧为一代贤相,名垂千古。

二、诸葛亮逝世以后的一千余年间,历代胸怀壮志、关心国事的知识分子深情地缅怀和颂扬着他,广大民众一代又一代地传颂着他的业绩,各种通俗文艺也反复讲唱和渲染着他的故事。

罗贯中继承了这种尊崇诸葛亮的社会心理,在史实的基础上,吸收了通俗文艺的有益成分,加上自己的天才创造,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高雅、睿智、充满理想色彩和艺术魅力的诸葛亮形象,一个家喻户晓的光辉形象。

这样的诸葛亮形象,虽以历史人物诸葛亮为原型,但已有了很大的变异,比其历史原型更高大,更美好,成为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崇高典范,成为中华民族忠贞品格和无比智慧的化身,成为中外人民共同景仰的不朽形象。

为了塑造好诸葛亮艺术形象,罗贯中花费了大量笔墨,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努力。

(一)充分突出诸葛亮在刘蜀集团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

历史上的诸葛亮,尽管一出山就与刘备“情好日密”,受到刘备的充分信任;但他在刘蜀集团中的地位却是逐步提高的,按照通常的政治机制,这也是很自然的。

他刚出山时的身份,《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没有记载,估计是幕宾之类。

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夺得荆州江南四郡,诸葛亮始任军师中郎将;此时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早已封汉寿亭侯,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诸葛亮的地位略低于关、张。

建安十九年(214),刘备定益州,诸葛亮升任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掌管左将军府事务,此时刘备的官衔是“左将军领荆、益二州牧”),其官品与关羽、张飞同列,而在刘蜀集团中的实际地位则超过关羽、张飞。

直到刘备称帝(221),诸葛亮任丞相,才正式成为蜀汉的头号大臣。

而且,在刘备称帝之前,诸葛亮虽曾参与谋议,但大部分时间是留守后方,足食足兵,从未统管过军事。

然而,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却把诸葛亮写成一开始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权在握,指挥一切的统帅,大大提高了他在刘蜀集团中的地位和作用。

他出山不久,夏侯淳便率领十万大军杀奔新野,这是他面临的第一场考验。

这时——

玄德请孔明商议。

孔明曰:

“但恐关、张二人不肯听吾号令。

主公若欲亮行兵,乞假剑印。

”玄德便以剑印付孔明。

孔明遂聚集众将听令。

……“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

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第三十九回)

在这初出茅庐第一仗中,刘备一开始便将指挥权交给诸葛亮;诸葛亮胸有成竹,一一调遣众将,甚至连刘备也要接受他的安排。

火烧博望的胜利,树立了诸葛亮的威信,也确立了他指挥一切的地位。

从此以后,他在刘蜀集团的指挥权牢不可破,从未受到过质疑。

每遇大事,刘备总是对他言听计从,文武众官也总是心悦诚服地执行他的命令。

赤壁大战期间,他出使东吴达数月之久,刘备方面积极备战,一切准备就绪后,仍然要等待他赶回去指挥调度:

且说刘玄德在夏口专候孔明回来……须臾船到,孔明、子龙登岸,玄德大喜。

问候毕,孔明曰:

“且无暇告诉别事。

前者所约军马战船,皆已办否?

”玄德曰:

“收拾久矣,只候军师调用。

”孔明便与玄德、刘琦升帐坐定……(第四十九回)

诸葛亮的命令,谁也不能违抗。

就连身份特殊的头号大将关羽,由于违背军令私放曹操,诸葛亮也要下令将他斩首;只是由于刘备出面说情,希望容许关羽将功赎罪,“孔明方才饶

了”。

(第五十回~五十一回)这些描写,大大超越了历史记载,使诸葛亮始终处于刘蜀集团的核心,地位明显高于所有文武官员,而又使读者觉得可信。

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前屡遭挫折,而得到诸葛亮辅佐之后则节节胜利,两相对照,读者不由得深深感到:

刘蜀集团的成败安危,不是系于刘备,而是系于诸葛亮。

(二)竭力渲染诸葛亮的智慧,特别是出神入化的军事谋略

上面说过,历史人物诸葛亮的突出品格之一便是智慧,但那主要是善于把握天下大势,善于总揽全局,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的政治智慧,《隆中对》就是其集中体现。

至于军事方面,陈寿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说他“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意思是说诸葛亮善于管理军队,治军严整,但在运用奇谋妙计上却有所不足;他治理百姓的才干,优于当统帅的谋略;随机应变的本领,不是他所擅长的。

有人认为陈寿贬低了诸葛亮;但事实是,历史上的诸葛亮确实并不特别擅长出奇制胜。

然而,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不仅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政治智慧,而且通过大量的虚构情节,着力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把他塑造为用兵如神的谋略大师,成为中华民族无比智慧的化身。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出山后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火烧博望,便具有很大的虚构成分。

历史上,刘备曾与曹操大将夏侯?

、于禁等相拒于博望,“久之,先生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

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那是在三顾茅庐之前,自然与诸葛亮无关。

罗贯中来了个移花接木,将此事安排在诸葛亮出山之后,使他成为克敌制胜的英明指挥者。

作品先写曹军的气势汹汹,写十万曹军与刘备数千人马的悬殊对比,酿造出泰山压顶的紧张气氛;然后写诸葛亮调兵遣将,关羽、张飞对他的计谋都心存怀疑,“众将皆未知孔明韬略,今虽听令,却都疑惑不定。

”“玄德亦疑惑不定。

”结果,战斗的进程完全按照诸葛亮的预计发展,刘备军大获全胜,使得关羽、张飞这两个心高气傲的大将心服口服,称赞道:

“孔明真英杰也!

”(第三十九回)于是,诸葛亮料事如神的军师形象初步得到了表现。

随后的火烧新野,纯属虚构的情节。

在这次战斗中,诸葛亮水火并用,层层设伏,让曹仁、曹洪率领的十万大军先遭火烧,再被水淹,损失惨重(第四十回)。

从此,诸葛亮的无穷妙计,不仅赢得了整个刘蜀集团的高度信任,而且使曹军十分害怕,动不动就怀疑:

“又中孔明之计也!

在决定刘蜀集团命运和三分鼎立局面的赤壁大战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更是大放光彩。

本来,在历史上的赤壁大战中,最主要的英雄应该是周瑜;诸葛亮除了出使江东,智激孙权联刘抗曹之外,究竟还有哪些作为,史书上并无明确的记载。

然而,在罗贯中的笔下,诸葛亮却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的人物。

尽管他在吴军中身居客位,但是,他却是“赤壁大战”这一情节单元的真正主角。

孙刘联盟的建立,由他一手促成;孙权抗曹的决心,由他使之坚定;周瑜导演的“群英会”、“蒋干盗书”,黄盖的苦肉计、诈降计,被他一眼看穿;战役的关键决策——火攻计,由他与周瑜共同商定;而实行火攻的决定性条件——东风,又由他巧妙“借”来。

可以说,孙刘联盟在夺取胜利的道路上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他的智慧;如果没有他,周瑜要想打败曹操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孙刘联盟与曹军之间的矛盾和孙刘联盟内部矛盾的旋涡里,在与周瑜、曹操这两个杰出人物的斗智中,他的远见卓识、雅量高致和神机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