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90358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籍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古籍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古籍基础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古籍基础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古籍基础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籍基础知识.doc

《古籍基础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籍基础知识.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籍基础知识.doc

古籍基本知识

古籍(定义):

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定级标准》2。

1、《修复技术规范》2.1)

一、古籍版式

定义:

古籍版式指古籍版刻的样式(按:

即指一块书版内所刻出的模式,反映在书中,就是一张书叶中所看到的样式)。

包括版面、大小题名、版框、界行、天头、地脚、行款、字数、鱼尾、象鼻、书耳、书牌、条记、句读、插图等等。

1.版面:

原指按一定行款字数并以边栏、界行、版心、鱼尾等形象为装饰而雕刻或排拣活字形成的平面。

后世即指一版一版印纸。

2.版框:

书叶正面图文四边的围栏,一般指印刷的书。

(修复技术规范2.5.1)。

也称边栏,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两旁叫“左右栏”。

单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双线的叫“双边”或“双栏”。

常见的术语有四周单边(四周只印一道粗黑的边线)、四周双边(四周粗黑线内侧再刻一道细黑线)、左右双边(仅左右粗黑线内侧有细黑线)。

3.界行:

也称界格,指在版面内分割行字的直线。

4.行款:

又称行格,指正文之行数与字数。

通常以半叶计算,叫做“半叶×行×字”,有的直接称“×行×字”,若每一行中有两排字(通常是为大字正文做注解),叫做“小字双行×字”。

同一种书,不同时期有不同刻本,行款也往往不同。

故行款可以作用鉴定版本依据之一。

5.天头:

图文或板框上方余幅。

(修复技术规范2.5.4),即版框外空白纸的上方。

6.地脚:

图文或板框下方余幅。

(修复技术规范2.5.5),即版框外空白纸的下方。

也称下角。

7.版心:

也称中缝,通常指一版印叶的中心比较窄的一行空白行,是书叶对折时的标准。

唐末五代,书的装订形式由卷轴装向册叶装发展,雕版出现了两个半版,北宋和辽时期,两个半版间出现了两道线,在两线之间的空白处,常常刻上书的题名(通常是简书名)、卷数、叶码、本叶的字数、刻工姓名或者刻书单位的名称。

因为这一行居于两版的中心,所以称为版心。

8.书口:

又称版口,就书版(或者书叶)而言,它是版心。

对于以包背装或线装的方式装订起来的书籍而言,这部分为书可以翻阅的开口,故称书口。

(蝴蝶装无书口?

)与书背相对,可翻叶展阅的开口。

(修复技术规范2.8。

3)(其含义已经扩大了。

9.鱼尾:

版心中间图形,因其酷似鱼尾,故名。

刻于距版心上边大约四分之一处,有时版心上下都有鱼尾。

只有一个鱼尾,称单鱼尾,两个鱼尾称双鱼尾(有对鱼尾、顺鱼尾),个别有三鱼尾。

花鱼尾:

鱼尾刻印出花样的。

鱼尾的作用是用来标示中缝线,作为折叶的标准。

10.象鼻:

鱼尾上下到版框有一条线,叫象鼻。

(这只是一种说法。

李致忠先生提出另两种说法,一是我们暂且采取第一种说法,主要说明什么是黑口、白口)象鼻为一条细黑线的叫细黑口(或小黑口),象鼻为一条粗黑线的称为粗黑口(或大黑口),无象鼻(即无黑线)者为白口。

11.书耳:

版框外左上角的空格,里面刻有简单的篇名,因为形状象书的耳朵,所以称书耳。

其中的题名叫耳题、耳记。

12.书牌:

又称牌记,与现在的版权页类似,常常刻有书名、作者、镌版人、藏版人、刊刻年代、刊刻地点等。

明清时期的书牌作用多为表示特色和所有权,而明清以前(后?

)则更多的是刻书题记,讲刻书缘起,选用底本,校本,甚至多少具有广告宣传作用。

13.大题:

指一种书的题名。

14.小题:

指一种书内各篇各卷的题名。

15.墨钉:

又称墨等。

指版面上常有文字般大小的黑墨块,形状似钉帽。

出现的原因是文稿雕版时未定的文字,等待校勘后写上去再印。

16.朱丝栏、乌丝栏:

行格界栏以红色印的称为朱丝栏,以黑色印的称为乌丝栏。

主要見于唐以前写本。

明清时期,亏有印刷各种颜色笺格的作坊,用不同颜色界栏笺纸抄写的古籍,通常直接著录为红格、黑格、蓝格、绿格等等。

二、古籍的结构

单叶装订成册,就成为一部古籍。

而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的名称。

1.书衣:

俗称书皮,也称封皮。

(修复技术规范2.9)是为保护书而在书的前后加的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

2.书签:

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

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

3.书叶:

按文稿顺序排列的书写、印制的单张纸叶。

(修复技术规范2.5)

4.书名叶:

位于护叶(准确的说应该是书衣)之后、所有书叶之前。

常镌刻书名、作者、刊刻时间及地点等项内容.(修复技术规范2.6)又称封面、封、面叶、内封面。

5.护叶:

也称副叶,用以保护书芯或连接书衣。

(修复技术规范2.7)一般是一张空白纸。

在书名叶或前或后。

6.书芯:

指书衣以内或未上书皮以前已订在一起的书册。

(修复技术规范2.8)

7.书脑:

书芯订捻、缝线以右的部分。

(修复技术规范2.8。

4)即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

8.书脊:

(又称书背),与书口相对,上下封皮相隔或连接的部分,相当于书籍的厚薄度。

(修复技术规范2.8。

5)即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所以称书脊。

(关于书口,在版式中已提到,是一部书可翻叶展阅的开口)

9.书首:

书籍上端切口处。

(修复技术规范2.8。

1)又称为书头。

10.书根:

(修复技术规范2.8。

2用的术语叫“书脚”,解释为:

书籍下端切口处,亦称书根。

)有些古籍在书根上有书名、卷数、册数,但书根上这些题名不一定准确,有些是刻板时印上,有些是藏书者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护而写上去的,多半是简名。

11.书角:

天头和地脚右端。

(修复技术规范2.8。

7)

三、古籍的内容

一部古籍通常由封面题名、序、目录、凡例、正文、跋、卷首、卷末、附录、牌记、笺、注、疏等内容组成。

1.封面题名:

(即前面所讲书名叶(也称封面)时所提到的)古籍封面通常题有著作责任人、刻印者、藏版者、刻印时间、版刻次第、附刻等内容。

2.序:

是一部书的序言,有的是作者自己写的,也有刻书人、合著者、注释人以及作者的朋友作的。

作者的自序多叙述家世、活动,阐明著作宗旨。

他人作的序主要介绍作者的生平及书的内容、价值。

刻书人的序则说明书的流传过程、刻印经过、目的等。

一部书刻印的次数越多,序文往往越多。

古代(指早期如卷轴装时)多列于书末,后一般放在书前。

3.目录:

一部书正文之前的篇章名目,称为目录,或目次。

它是一书的纲目,反映了一部书的章节体例。

读者可以由此了解这部书的大致轮廓,(分多少卷、多少章、多少节、多少回,各部分各自是什么类别,有哪些篇等等。

古书最多是分卷(juàn)的。

受卷轴装的影响,一篇即一卷轴,后来即一部分完了,就定为一卷。

注意,卷数不等于册数。

一册中可以有一卷,也可能有多卷。

册与装订有关,卷与内容有关。

目录中所题的卷数是我们著录的重要依据之一。

)较早的古籍目录多放在序文后面,一般印在卷首之前。

大部分的书有时除去卷首有总目录外,名部分还有分录。

一些有前后集的古籍,目录多分散在各部分。

4.凡例:

说明书的著述内容和编纂体例、编制原则的文字,多列在目录之前。

还一些凡例题有凡例作者的姓名。

5.正文:

全书的主要部分,是书的主体。

按照实际内容容和篇幅划分卷次,每卷的开头称做卷端,卷端题有书名(首行)和著者姓名、校注者姓名(在首行后数行,低N字)等内容。

而一部书的正書名(大题)一般按正文首卷卷端所题书名著录。

通常大题在卷端(首行)上端,但由于受到竹木简书的影响,古书也有将小题(即篇名)放在卷端上方(卷端上题),而将大题放在卷端下方(卷端下题),就是所谓“小题在上大题在下”的格局。

这种形式,到北宋仍被沿用,形成北宋雕版书在版式上的特点。

因此在著录书名时,要注意卷端上题是否为正书名。

6.跋:

又称后序、后记。

内容多为叙述版本源流或刻印经过。

多放在正文的最后,少数也有放在正文之前(这主要是装订的问题了。

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跋,是刻印(排印)在书上的,原书的一部分。

跋文中所涉及的刻书情况与版刻年代、刻版主持人、刻版地等等有关,而跋文作者与收藏者的批校题跋著录要有所区别。

7.卷首、卷末、附录:

正文以外的内容,如序、跋、作者传记、目录、凡例等。

另做起讫,单独分卷,放在正文前称为卷首,放在正文后称为卷末,也称为附录。

书中有时刻有其它篇章的内容,或者本书内容的附加材料,也称为附录。

8.笺、注、疏:

对书正文的解释,一般分列在各句下。

注容易理解,至于笺,《汉语大词典》解释:

后世把注释古书,以显明作者之意为笺。

宋洪迈《容斋五笔·经解之名》:

“鄭康成作《毛詩箋》,申明傳義,他書無用此字者。

”疏也是如此,指阐释经书及其旧注的文字。

笺注疏者一般要在书名责任者著录,依次排在第一责任人后。

9.著作方式:

(附带提及)一般依规定著錄,特殊情况可依原書所题著錄。

撰:

著述的著作,如卷端下题:

“学”、“述”、“著”等;

编:

将多种著作整理、编排为一种书(一般指丛书);

輯:

收集他人的著述或零散文字,汇集为一种书;如

修、纂:

主要指官修书的著作方式。

主持其事者为“修”,实际编写者为“纂”。

如地方志,主持的官员为修,编写者为纂;

注:

對一书的内容、文字进行解释;如果卷端下题直接作“××笺”或“××疏”,则著作方式亦直接作笺或疏,等等。

即特殊情况可依原書所题著錄;

譯:

将一种文字翻譯成另一种文字;

繪:

插图、画谱的创作;

書:

指书法作品的创作;

篆刻:

玺、印的创作。

四、古籍的装帧

(1)简策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始自简策。

在纸发明之前,甚至在纸发明以后数百年间,也就是从商周到东晋的数千年中,中国古代书籍主要载体是竹木。

简策意即编简成策,古人将竹木加工处理成狭长的简片,把若干简用绳编连起来即为策。

竹简在制作过程中还要经过“杀青”这一道工序,亦即烤干竹内的水分。

新竹水分大,易腐朽生虫,保存时间短,因此制竹简时要用火烤干竹内水气,竹子随着水分的减少由青而黄,故称之为“杀青”,正如古人所云:

“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

古人为保护正文少受磨损,开头两根常为空白简,称作赘简。

赘简背面上端竖写篇名,便于检索;下端题书名,便于归类保存。

简策一般卷起存放,以最末一简为轴,从左向右卷成一束,这样篇名、书名就露在外面,类似于今天的封面。

把卷起的简策捆扎之后,或装在“帙”、“囊”里,或盛在筐篋中,以免散乱。

简策是中国最早的书籍装帧形式,它所体现的书籍保护理念对后世影响颇大,不断地被继承和发扬。

如,赘简演变成护封、封面和扉页,“帙”、“囊”演变成“函套”等等。

(2)帛书卷子装

中国蚕桑丝织业起源很早,王国维认为“至迟亦当在周季”缣帛即作为书籍的载体,与简牍并行。

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帛书是战国中晚期的长沙子弹库“楚缯书”。

帛书与竹木简长期并行,虽然二者质地绝然不同,但帛书的装帧形式却在简策的影响下出现卷子装。

卷子装的帛书一般写在半幅宽的缣帛上,文字从上至下,由右至左。

为使文字整齐,大致根据简的宽度用墨笔或朱笔划上界行,后来则用朱丝或乌丝织出,是为乌丝栏、朱丝栏。

卷首仿照简策中的赘简,留下一段空白,保护正文不被磨损。

卷尾粘以二三厘米宽的竹片作为轴心,将帛书像简策一样从左向右卷成一卷。

这便是后来卷轴装的雏形。

写在整幅缣帛上的帛书,卷收不便,只能折叠存放,天长日久,折处极易断裂,故这种方式不甚流行。

缣帛作为书籍的载体,优点是质地柔软,洁白易着色,可以随意折叠卷起,份量轻,便于携带,然而因为价格昂贵这一致命缺点,所以很难在民间通行。

因此,考古发掘中竹木简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帛书。

(以上两种缺藏)

(3)卷轴装

纸作为书籍的载体可能始自西汉末年,与简帛并行使用数百年。

由于纸张价廉物美,携带方便,逐渐取代了简帛的地位。

东晋末年桓玄下令以纸代简,简牍和帛书才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早期的纸书像帛书一样卷成一束,经过长期的发展,从书写到制卷形成一整套完备制度,即为两晋南北朝至五代时期(265—960)最为流行的卷轴装。

存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