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专用食品加工技术转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90244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功能性专用食品加工技术转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功能性专用食品加工技术转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功能性专用食品加工技术转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功能性专用食品加工技术转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功能性专用食品加工技术转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功能性专用食品加工技术转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功能性专用食品加工技术转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能性专用食品加工技术转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功能性专用食品加工技术转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功能性专用食品加工技术转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省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

功能性专用食品加工技术转化工程项目

一、概述

1、简述项目提出的背景、技术开发状况、现在产业规模

小麦粉中的赖氨酸比较缺乏,这将大大地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同时小麦粉中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某些矿物质的含量偏低。

公众对营养和健康的要求日益强烈,通过对主食的营养强化会提高公众营养水平的有效途径。

用植物因有营养物质对主食专用粉进行营养复合,并用它来强化制作产品,不但为人们提供了安全、放心的产品,而且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的“食物多样,适当搭配"的指导方针,因此利用杂粮、高复合膳食纤维来搭配成复合营养主食专用粉,并以此进行系列产品的生产,具有易推广、消费群体庞大的优点,该项目的实施具有较好的社会意义。

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配粉车间200平方米,主食生产车间为300平方米,购置设备30台(套),相应的配套设施如水、电、汽、化验设施等。

达到年产系列复合营养主食馒头3000吨。

2、项目产品的产要用途、性能

高复合膳食纤维是一种纠偏食品,可以纠正便秘、肥胖、高血脂、高血液粘稠、脂肪肝、糖尿病等现代病和亚健康(疲劳、泛力、紧张、疼痛、适应力减退、反应能力差、精力不集中等),具有药物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黄豆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资源,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丰富,也较为平衡,但也存在着固有缺陷,主要表现为豆腥味,而豆腥味是一种令人讨厌的气味。

如果将全豆粉直接加入面粉中制作主食专用粉,也会给主食带来不愉快的气味。

项目对其采用了膨化处理措施,再将其粉碎过120目筛后与面粉采用逐步稀释混合方式混匀,达到了制作主食后,去除豆腥味的目的。

3、投资的必要性和预期经济效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营养和健康的要求日益强烈,而饮食营养素的缺乏和不平衡是全球性问题,它会造成阻碍人体质和智力的发展、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等不良后果,因此国内外越来越重视食品的营养强化,通过对主食的营养强化是提高公众营养水平的有效途径。

项目实施后,即可转化各类杂粮210吨,小麦粉1680吨,高复合膳食纤维210吨,带动6000多亩杂粮,小麦的种植,带动600多户农户,农民可直接增加种植收入600万元。

同时可提供70多个劳动岗位,工资及福利收入可达到100万元,也可拉动包装、运输、营销等产业的发展。

4、本企业实施该项目的优势

该项目承担单位是一家有多年生产和销售经验以面点主食和豆制品为主的企业。

公司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成套的豆制品生产线和面点主食生产线。

公司推出以“***”为主打品牌的系列豆制品、面制品,以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体系为目标,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度。

目前公司已经逐步的生产出100多个品种,产品销售遍及省内三十多个大中型超市,其中在***地区的美特好、双合成以及世界巨头企业沃尔玛等大型超市中销售业绩突出。

几年来,公司的产品得到了顾客的一致好评,使得产品销售覆盖面越来越大,还获得了很多相关部门的称号,并于2007年12月一次性通过了豆制品、糕点蒸煮类、糕点烧烤类等七个QS认证。

并于2009年10月荣获中国(***)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金奖。

又于同年12月被评为***省农产品加工“513”工程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以及民营科技企业等荣誉称号。

二、技术可行性分析

1、项目的技术路线、工艺的合理性和成熟性,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和效果论述

 

复合营养主食专用粉生产工艺:

全豆粉→预处理

小麦粉→混合→搅拌→成品

荞麦外层粉→预处理←高复合膳食纤维

馒头制作工艺:

原料→和面→发酵→中和→成型→醒发

→汽蒸→冷却→成品

对各种添加物的前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了膨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利于生产,为工业化生产杂粮功能馒头粉提供了科学依据。

分析了杂粮功能馒头粉的几项功能指标,氨基酸、矿物质元素、膳食纤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使馒头粉具有一定的营养功能,更适合目前人们的消费需求。

增加的营养物质,不是合成的纯物质添加,而由杂粮和高复合膳食纤维提供,食品的安全性有保证。

2、产品技术性能水平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比较

产品质量指标:

1.感官指标

色泽:

淡褐或浅黄色

气味:

有小麦粉的纯正香味,无异味

形态:

自由流动粉末

杂质:

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2理化指标

水分:

≤14.0%

灰分(以干基计):

≤0.70%

粗细度:

全部通过CB36号筛

湿面筋:

25.0%~30.0%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

≥3.0min

降落数值:

≥250s

含砂量:

≤0.02%

磁性金属物:

≤0.003g/kg

膳食纤维:

≥2.0%

3卫生指标

铅(以Pb计)≤0.2mg/kg

镉(以Cd计)≤0.1mg/kg

汞(以Hg计)≤0.02mg/kg

砷(以As计)≤0.1mg/kg

其他农残指标符合GB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

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制定了在小麦面粉中添加各种微量营养元素的法规,其面粉加工商已开始自愿性实施在面粉中添加微量营养元素。

当前,我国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也正在大力推行面粉和大米等主食的营养强化,这对提高我国民众的整体营养和健康水平意义重大。

超微粉碎技术是近20年来国际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即是指利用机械或流体动力的方法克服固体内部凝聚力,使之破碎,从而将3mm以上的物料颗粒粉碎至10微米~25微米的操作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后,为适应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物料加工高新技术,超微粉碎后的细度可达到1000目以上,使膳食纤维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非多糖成分的木质素变的极其微小,消除了添加后馒头和面条的粗糙感。

项目的这项技术国内领先。

3、项目承担单位在实施本项目中的优势

公司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成套的豆制品生产线和面点主食生产线。

公司推出以“***”为主打品牌的系列豆制品、面制品,以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体系为目标,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度。

目前公司已经逐步的生产出100多个品种,产品销售遍及省内三十多个大中型超市,其中在***地区的美特好、双合成以及世界巨头企业沃尔玛等大型超市中销售业绩突出。

几年来,公司的产品得到了顾客的一致好评,使得产品销售覆盖面越来越大。

三、项目成熟程度

1、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在价格、性能等方面被用户认可的情况等

项目的研究是一项长期反复的结果,基本步骤可概括为:

1查阅资料,课题调研,收集资料。

②有目的性的选择全豆粉、荞麦外层粉,并添加高复合膳食纤维,与小麦粉复合成主食专用粉。

③研究复配后的各项技术指标,并进行馒头、面条对应试验。

④各工艺分段试验,调整各物料配比,选择合理配方。

我国的主食粉消费量很高,如将其中20%的馒头面条改用复合营养主食专用粉,全国的消费量在400万吨,如每千克面粉增值0.1元,复合营养主食专用粉的档次高于普通小麦粉,补充了小麦粉中营养物质的不足,可适合多类人群和地区,而主食专用粉具有消费群体广,消费数量稳定的特点,也给开拓市场带来了许多有利因素。

2、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情况。

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和后续开发能力

《复合营养主食专用粉的研究》是我公司的自选课题,产权归我公司所有,根据我公司主要生产豆制品、面制品的生产特点,确定了该项目。

项目确定后,与有关单位进行协作、调研,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工作,项目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①复合营养主食专用粉的色泽有别于面粉,使得产品的外观颜色变深,制成主食不如纯面粉的白,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产品的外观。

②复合营养主食专用粉的配粉及混匀是值得今后注意的问题,如果产品中原料混合不匀可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③碍于目前的研究手段,对复合营养主食专用粉的粉质特征研究较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④复合营养主食专用粉的营养因子还有很多,如大豆多肽、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等,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还应积极开发其他杂粮以丰富市场,增加企业产品品种,增强企业市场抗风险能力。

四、市场需求情况和风险分析

1.国内市场需求规模和产品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占有率

在国际上,对面粉进行营养强化处理已有六七十年的历史。

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澳大利亚等一些发达国家,早在二十世纪40年代就开始以国家立法形式推广和普及营养强化面粉,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制定了在小麦面粉中添加各种微量营养元素的法规,其面粉加工商已开始自愿性实施在面粉中添加微量营养元素。

当前,我国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也正在大力推行面粉和大米等主食的营养强化,这对提高我国民众的整体营养和健康水平意义重大。

用植物固有营养物质对面粉进行营养强化,不但为人们提供了安全、放心的营养面粉,而且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的“食物多样、适当搭配”的指导方针,各种各样的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尽相同,没有一种食物能供给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元素。

2、国际市场状况及该产品未来增长趋势、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产品替代进口或出口的可能性

在国际上,对面粉进行营养强化处理已有六七十年的历史。

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澳大利亚等一些发达国家,早在二十世纪40年代就开始以国家立法形式推广和普及营养强化面粉,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制定了在小麦面粉中添加各种微量营养元素的法规,其面粉加工商已开始自愿性实施在面粉中添加微量营养元素。

当前,我国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也正在大力推行面粉和大米等主食的营养强化,这对提高我国民众的整体营养和健康水平意义重大。

小麦粉的营养强化目前使用的方法基本为在面粉中添加赖氨酸复合盐、人工合成维生素和无机盐,其缺点有的具有不好闻的臭味(如赖氨酸),有的食品安全性受到质疑,如目前已规定了过氧化苯甲酰,溴酸钾禁止使用。

而利用植物固有物质进行复配,来进行营养物质的复合就被提到了日程。

3、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①在小麦粉中添加全豆粉制成主食专用粉,如将全豆粉直接加入,豆腥味较浓,影响主食制品的气味。

而采用膨化处理再粉碎后加入,不但消除了豆腥味,而且使其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有了降解,破坏了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也不会降低氨基酸的利用价值,提高了消化率和吸收率。

②荞麦中的矿物质、黄酮类物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而且大都分布在其外层粉,直接加入后,制成的主食制品口感差,不细腻,内部组织粗糙,项目采用超微粉碎后混合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

③高复合膳食纤维是多种植物与药物混合而成的具有一定功效的产品,其膳食纤维高达30%左右,直接加入后,也存在成品主食制品口感差,有粗燥感的问题,项目采用超微粉碎后混合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

④制品中添加的物质,都不含面筋,势必影响成品的面筋含量,使面粉中的面筋含量下降,而面筋含量不足,蒸出的馒头易出现过于膨胀、蓬松、表面塌陷等,面条易出现浑汤、粉条、不筋道等,因此小麦粉应选用中筋面粉。

⑤荞麦外层粉和高复合膳食纤维的加入,不但对营养物质进行了强化,而且由于其膳食纤维的丰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吸水率,因此用复合营养主食专用粉制作主食时,应多加一定量的水,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出品率。

⑥在小麦粉中进行各种营养复合制作主食专用粉,产品营养更趋于平衡、更全面,符合人们崇尚营养的消费心理。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28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150万元,流动资金700万元。

2、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合计为2850万元,其中单位自筹15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250万元,申请省科技厅拨款100万元。

3、投资使用计划

1.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

2150万元

其中:

建筑费用投资:

520万元

设备购置费:

1230万元

安装工程费:

180万元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20万元

2、项目流动资金按分项详细估算法进行估算,同此估算出的流动资金为700万元。

六、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1、未来三年生产成本、销售收入估算

本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总成本费用为840万元。

本项目为年产3000吨复合营养主食专用粉,即转化各类杂粮210吨,小麦粉1680吨,高复合膳食纤维210吨。

达到年销售收入2300万元/年。

2、财务分析:

以动态分析为主,提供财务内部收益率、贷款偿还期、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和利税率、财务净现值等指标

投资净利率=12.4%,投资利税率=25.2%

所得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6.5%,财务内部收益率均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12%),财务净现值均大于零,说明盈利能力超过行业要求。

所得税后投资中收期为4.5年(含建设期),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为3.2(含建设期),符合项目投资回收要求。

3、不确定性分析:

主要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对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做出判断

盈亏平衡分析:

企业在正常生产年份,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计算的盈亏平衡点BEP=固定成本/(年销售收入-年可变成本-年销售税金及附加)×100%=50.8%。

当企业生产能力达到总生产能力的50.8%,即达盈亏平衡。

4、财务分析结论

从以上的财务评价计算结果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的经济效益比较好,本项目税后的财务净现值(Ic=12%)为240万元,大于零,表示本建设项目是可行的;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6.5%,大于12%的基准折现率,表明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其经济效益显著;税后投资回收期为4.5年,低于行业基准回收期,这说明该工程在经济上是见效快的项目。

从敏感性分析看,项目的销售收入本对项目收益率的影响变化最大,说明项目的合理定价目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而本项目经济评价按高成本低收入价格计算,因此,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从项目的资产负债表情况看,项目的财务负债正常,项目在财务上可行。

5、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后,即可转化各类杂粮210吨,小麦粉1680吨,高复合膳食纤维210吨,带动6000多亩杂粮,小麦的种植,带动600多户农户,农民可直接增加种植收入600万元。

同时可提供70多个劳动岗位,工资及福利收入可达到100万元,也可拉动包装、运输、营销等产业的发展。

七、综合实力和产业基础

1、企业员工构成(包括分工构成和学历构成)

该项目全厂定员为253人,其中生产工人197人,技术人员14人,管理人员18人,其它辅助人员24人。

全厂人员:

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学历大部分是大学,普通工人是初中及中专水平。

2、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或项目负责人的教育背景、科技意识、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主要负责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一览表

序号

姓名

身份证号

性别

年龄

职务

职称

文化

程度

专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39

45

46

38

41

39

41

24

总经理

生产部经理

办公室主任

财务总监

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

质检部

经济师

面点师

设计师

会计师

面点师

 

检验工

大专

大专

大专

高中

高中

高中

高中

大学

经济管理

面点加工

服装设计

财务管理

面点加工

豆制品加工

豆制品加工

食品检验

3、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力量、资金投入,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等情况

企业从事研究开发此项目的人员为70人,资金总投资为2850万元。

企业组织结构

副总经理

4、企业从事该产品生产的条件、产业基础(包括项目实施所需的基础设施及原材料的来源、供应渠道等)

①主要原材料的来源:

黄豆:

市购

荞麦:

市购

高复合膳食纤维:

***市纠偏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小麦粉(精制粉):

河北永健面业

酵母粉:

宜昌安琪

②主要仪器、设备:

制作馒头、面条的常用设备

八、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项目分阶段具体实施目标

时间区间

实施内容和目标

2010/12-2011/06

建厂设计,车间改造,设备订货

2011/06-2011/10

设备安装,职工培训

2011/10-2011/12

准备投产

2011/12–2011/12

投产

九、其它

1、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中产生的”三废有害物质较少,只有锅炉房产生部分噪音和一些废气、废渣。

噪音的处理采用基础减振、加设消音器,设置隔离间,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废气通过脱硫除尘装置可使烟气浓度达标排放,废渣可用于填坑。

铺路或制作建筑材料。

不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2、劳动保护和安全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产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做好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方案设计和审查,本项目参照的相关法规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发布的《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以及和消防安全有关的专项法律法规。

该项目为食品加工项目,生产人员必须按照国家食品生产企业有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室内有消火栓的配置。

一十、结论

该项目在小麦粉中添加全豆粉、荞麦外层粉、高复合膳食纤维,补充了小麦粉中氨基酸、矿物质、膳食纤维的不足,利用植物中的固有物质对小麦粉进行了营养强化,研制出了一种全新的杂粮功能馒头粉。

对各种添加物的前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了膨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利于生产,为工业化生产杂粮功能馒头粉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项目实施后,通过先进的技术有效提高当地农产品加工的质量,不仅使人们吃到了营养健康的高复合膳食纤维主食,而且改善了当地的综合经济效益与产业结构。

促进当地及周边地区农副加工产业稳定、持续、快速、高效地发展,加快当地及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项目的建设利用企业原有经营方式和销售渠道,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生产,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该项目规模合理,工艺路线合理,各项财务测算指标显示,项目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项目的实施可将收购、仓储、运输、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延长产业链条,拓宽增值转化渠道,不仅促进了项目所在地加工业的大力发展,还可以有力地带动周边地区产业的发展,可直接增加当地经济税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合以上分析,该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对促进企业成长、地方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项目技术方案可行,建设选项合理,符合目前经济发展要求。

目录

第一章总论3

1.1概论3

1.2项目申请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5

1.3研究结论与建议6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7

2.1县城概况7

2.2自然概况8

2.3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11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

第四章市场供求分析预测16

第五章场址选择及建设规模18

5.1选址原则18

5.2场址现状19

5.3建设条件19

第六章建筑设计方案21

6.1设计依据21

6.2设计指导思想22

6.3设计原则22

6.4建筑设计23

6.5结构设计24

第七章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27

7.1电气27

7.2给排水31

7.3消防34

7.4通讯和网络35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36

8.1编制依据36

8.2编制原则37

8.3项目场址环境现状37

8.4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38

8.5环境保护措施39

8.6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42

第九章节能43

9.1设计依据43

9.2设计原则44

9.3节能设计要求44

9.4节能节水措施47

第十章安全及消防49

10.1安全49

10.2消防50

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与工程管理51

11.1项目建设工期51

11.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51

第十二章项目招标方案及质量保证体系54

12.1编制依据54

12.2招标内容54

12.3质量保证体系58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9

13.1估算范围59

13.2编制依据59

13.3建设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0

第十四章经济和社会评价62

14.1经济评价62

14.2社会评价64

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67

15.1风险分析概况67

15.2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和风险程度分析67

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70

16.1结论70

16.2建议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